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Contemporary Medicine 당대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 影响因子: 1.1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4393
- 国内刊号: 11-4449/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829
- 曾用名: 当代医学(产经版)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当代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96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检查进行诊治。结果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5%,8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10例患者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种类比较多,其中主要病因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及消化性溃疡为突出;在临床治疗中以胃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式,准确找到患者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质量效果。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其复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研究总结输尿管结石诊断中B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应用B超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经手术后证实为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88例,其中包括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1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1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5例。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采用B超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对患者各段输尿管结石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石疾病误诊率、漏诊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前B超检查后共计确诊输尿管上段结石47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2.2%),输尿管中段结石11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1.7%),输尿管下段结石23例(与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2.0%),结石疾病整体漏诊5例,误诊2例。结论应用B超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有漏诊和误诊的可能出现。
-
成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发生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状况。方法选择30例糖尿病与成人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30名非牙周病成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糖尿病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病率为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与成人牙周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的治疗与牙周病的治疗之间会相互影响。
-
LIFT术式治疗肛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LIFT术式治疗肛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8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术,实验组采用LIFT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36例(90.00%),显著低于实验组39例(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8例(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2例(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T术式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传统肛瘘术,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异质性
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异质性。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人100名为对比组。本实验使用PSQI量表对所有受试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测评,使用Barthel量表来判定患者生活能力。结果对比组有13例出现了睡眠障碍现象,脑卒中组中有48例发生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组中,男性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例数为14例,占男性患者总例数的31.11%;女性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例数为34例,占女性患者总例数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男性出现睡眠障碍例数为6例,占男性总例数的12.50%;女性发生睡眠障碍例数为7例,占女性患者总例数的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组中,出现睡眠障碍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比无睡眠障碍者数据要低(P<0.05),睡眠障碍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无睡眠障碍者要高(P<0.05);脑卒中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助眠药物,日间功能几项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和对比组相比较,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因子方面存在异质性。
-
痔科洗液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痔科洗液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术后给予自制中药痔科洗液熏洗,对照组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熏洗坐浴,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44%,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应用痔科洗液熏洗可以缓解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尿沉渣法与尿常规法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选择尿液样本100例纳入研究。本组受检对象均采集晨起尿液样本,分别用尿沉渣法与尿常规法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指标进行检验。对比检查率的差异,并对检验结果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尿沉渣法、尿常规法对尿液检验下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法、尿常规法在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指标的检测上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尿沉渣法与尿常规法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相当,所得到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且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临床可结合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80例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给予七氟醚维持,乙组采用丙泊酚维持。对比2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22.63±7.58)min(、15.59±6.24)min(、15.88±6.93)min,均明显短于乙组的(26.91±7.85)min、(19.23±6.57)min、(20.35±7.26)min(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较,使用七氟醚对小儿手术进行麻醉维持具有拔管及时、苏醒及自主呼吸恢复快的优势,是更为理想的方式。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治疗(观察组),观察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与同期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2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70.6±1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4±34.1)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5±2.4)周,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86.2±3.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很好,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有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头颅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成像检查,对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特点予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患者24例,对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头颅MRI和MRV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MRV复查,8例后颅窝静脉窦区损伤的患者无异常改变,16例患者手术后1周的MRV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受压的上矢状窦已经逐渐恢复,并且侧支循环没有进一步增粗现象,已经接近正常值,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良好。结论通过对患者开展MRV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征象,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纳入7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研究组以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根治术组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跟根治术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23.64±4.34)个更多、术中平均出血量(108.47±14.29)mL更少,根治术组分别为(16.45±3.83)个和(162.89±13.62)mL(P<0.05)。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分别为(2.64±0.34)h、(3.47±0.29)d、(12.87±3.19)d,根治术组分别为(2.45±0.83)h、(3.89±0.62)d、(13.95±3.36)d。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2例,出血1例;根治术组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淋巴清扫率,减少术中创伤,值得推广。
-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房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双心室矫正治疗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双心室矫正治疗术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经验,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体外循环建立时间122~320 min,平均(205.2±4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0~240 min,平均(164.2±40.3)min,住院时间24~106 d,平均(55.7±14.9)d,ICU入住时间5~65 d,平均(25.7±6.6)d,机械通气时间1~35 d,平均(10.2±1.9)d。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同时本组患者均给予12~24个月的随访,期间未有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双心室矫正治疗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远期治疗效果良好。
-
ICU机械通气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安排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安排效果。方法选取进行ICU机械通气的68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将另外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8.4±0.5)kPa与对照组(7.7±0.8)kPa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治疗后SaO2(95.3±3.2)%与对照组(90.1±6.4)%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CO2(7.3±0.4)kPa与对照组(8.2±0.3)kPa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提高患者通气状况,可推广运用。
-
音乐疗法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的抗抑郁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治疗疗程为8 w。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同时采用不良反应表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周末H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末,观察组HAMD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8周末,观察组HAMD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安全性评分为(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2)分的安全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结合抗抑郁药对抑郁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30例,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贝朗机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平均治疗时间(72.1±5.6)h。记录治疗前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和血生化、血气分析,进行治疗后每12小时记录1次生命体征情况和血生化、血气分析,并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明显改善,呼吸、心率和血压情况均逐渐趋于正常水平,治疗后呼吸(24.2±3.6)次/min,心率(106.6±23.2)次/min,血压(80.5±9.8)mmHg,APACHEI I评分(18.9±4.4)分,血生化、血气指标HCO3-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纠正,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指标情况明显下降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比较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60例直肠前突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各8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经直肠闭式修补术,PPH组患者给予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对比效果和手术时间、手术后遗症、复发情况。结果传统组与PPH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结果显示PPH组手术时间为(23.3±14.8)min明显短于传统组(57.6±15.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w后,结果显示PPH组治疗有效性97.50%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PPH组手术后遗症发生率2.5%和复发率0.0%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5.0%、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传统的经直肠闭式修补术对比,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操作简便,能缩短手术时间,且治疗效果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复发,减少手术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探讨
目的:针对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的具体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症的具体治疗措施。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率100%。治疗总优良率为88.33%(53/60)。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10个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取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治疗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无痛人工流产与一般人工流产在未婚先孕女性中应用对比
目的:比较无痛人工流产与一般人工流产在未婚先孕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技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人工流产技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在镇痛有效率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婚先孕女性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中及手术后的疼痛感,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产妇试管婴儿成功与否分为非妊娠组与妊娠组,各32例。经分型子宫内膜形态后研究患者取卵日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基于B超引导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与妊娠间的关系。结果妊娠与取卵日、HCG注射日的内膜厚度无关联性,但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为12mm及以上者妊娠率呈上升趋势(P<0.05);妊娠与HCG注射日内膜类型无关联性,而与取卵日内膜类型相关(P<0.05),取卵日B型内膜属于妊娠的重要预测指标。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有助于对试管婴儿进行预测。
-
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应用I期切除吻合术、II期结肠造口以及Harmann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应用I期切除吻合术、I期结肠造口以及Harmann术的效果。方法将101例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A组(I期切除吻合术,33例)、B组(I 期结肠造口,34例)、C组(Harmann术,34例)。比较3组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手术用时方面比较,A组长于B组,B组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方面比较,A组长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应用I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 I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TNM分期及MACIS评分标准,选择68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进行131 I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进行131 I治疗。2年随访观察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彩超。结果通过对68例中高危DTC患者2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2年内TG值处于3~12ng/mL之间,且随术后时间推移,TG值由3.51 ng/mL不断升高至11.22ng/mL;而治疗组T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年内均保持在0.1ng/mL以内。同时对照组出现2例患者复发及1例患者出现转移灶,而治疗组2年内均无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灶,低于对照组5.88%的复发率及2.94%的远处转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取131 I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
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异常弥散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CO2)异常弥散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术中对照组关闭CO2充气阀后将切口关闭,观察组将体内残留CO2排尽以后将切口关闭,分析CO2异常弥散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4h血压、心率、呼吸值分别为:(120.34±14.56)mmHg、(90.57±14.69)次/min、(22.68±4.97)次/min;观察组4h血压、心率、呼吸值分别为:(110.21±10.23)mmHg、(81.23±9.08)次/min、(17.34±3.42)次/min;观察组6h血压、心率、呼吸值分别为:(107.45±9.08)mmHg、(81.12±11.34)次/min、(16.24±4.08)次/min;对照组组6h血压、心率、呼吸值分别为:(119.23±11.34)mmHg、(89.87±13.57)次/min、(20.08±4.78)次/min;4h、6h时,观察组血压、心率、呼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1d呕吐恶心发生率为40.00%,肩背部疼痛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组患者1d呕吐恶心发生率为16.67%,肩背部疼痛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3d呕吐恶心发生率为26.67%,肩背部疼痛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3d呕吐恶心发生率为6.67%,肩背部疼痛发生率为10.00%。1d、3d时,观察组呕吐恶心、肩背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均有一定程度的渗血与疼痛。结论腹腔中CO2是否排尽,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减少腹腔CO2异常弥散能提升护理质量,避免患者发生不适,减轻对机体的影响。
-
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心率为(69±4)次/min,AD(肾上腺激素)为(105.9±20.1)Pmol/L、NE(去甲肾上腺素)为(149.4±19.8)Pmol/L,对照组术中平均心率为(79±6)次/min,AD为(180.1±25.2) Pmol/L、NE为(175.5±20.5)Pmol/L,观察组术中平均心率、AD、NE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7.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手术室患者全程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9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化疗疗效情况和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以评价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41±4.83)分vs(58.95±5.0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3.41)分vs(63.87±4.4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9.41±4.83)分vs(41.40±3.41)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8.95±5.04)分vs(63.87±4.48)分](P<0.01);治疗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0±4.81)分vs (59.24±4.7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67±4.02)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8.50±4.81)分vs(44.67±4.02)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9.24±4.75)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评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观察组患者化疗急性毒性反应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4)。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产科病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有效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分娩的300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产科护理,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评估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2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总掌握率为56.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0.67%;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6.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7.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病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肠造口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造口护理及伤口处理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伤口愈合上,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4.3%,对照组为3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的伤口愈合,临床效果好,值得关注。
-
呼吸操联合泛福舒护理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呼吸操联合泛福舒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操锻炼联合口服泛福舒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2组临床症状咳嗦、痰量、气促、肺部啰音的评分情况如下,对照组分别为:(1.89±0.65)分、(2.01±0.21)分、(2.14±0.65)分、(1.36±0.74)分,观察组评分分别为:(0.23±0.21)分、(0.78±0.21)分、(1.01±0.11)分、(0.65±0.21)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操联合泛福舒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缓肺功能减损,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在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在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沟通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患者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沟通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控制总评分为(13.55±1.61)和(8.61±1.95)、体力限制总评分为(18.07±1.90)和(13.64±1.43)、症状总评分为(12.12±1.24)和(7.22±1.51)、生活质量总评分为(52.83±4.23)和(35.61±3.72),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聚一下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无狭窄率为71.98%,冠状动脉狭窄度<50%占7.96%,狭窄度50%~70%占5.01%,狭窄度≥70%占15.04%。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狭窄程度50%~70%、≥70%冠状动脉段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段(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临床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主要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45例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妇产科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对进行对症护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认知训练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分成2组,各38例。其中一组接受康复护理,设定为康复组,另一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训练,设定为联合组。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系统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2组的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精力为(13.4±1.2)分、疼痛为(4.2±1.4)分、睡眠情感为(6.6±2.6)分、社会生活为(4.9±1.4)分、躯体活动为(3.6±0.6)分、家庭生活为(4.9±1.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1.2±0.8)分、(8.2±1.2)分、(4.3±1.8)分、(3.4±0.8)分、(2.6±0.5)分、(3.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2.2±2.8)分、SDS评分为(42.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7.2±2.6)分和(56.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
阴道助产护理中助产掌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阴道助产护理中助产掌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需阴道助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出口产钳助产方式实施分娩,观察组给予助产掌助产方式实施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伤口感染、会阴水肿、软产道损伤、尿潴留、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6.67%、3.33%、6.67%;对照组分别为30.00%、26.67%、30.00%、26.67%、26.7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新生儿皮肤损伤、骨折、产瘤、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6.67%、0.00%、10.00%、6.67%;对照组分别为30.30%、20.00%、40.00%、2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护理中助产掌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跟骨骨折患者50例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饮食及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等措施,观察相关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跟骨骨折情况得到痊愈,其中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6.0%,且所有痊愈的患者无复发迹象。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对干预组患儿实行人性化护理,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并将2组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P<0.05);从治疗的效果来看,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更好。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2016年全科医师培训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
4月23日~24日以“加快全科培养,筑牢医疗网底”为主题的“2016年全科医师培训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72名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名家作大会精彩交流分享,与业界共同探讨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发展。开幕式由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主持。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曾益新院士致欢迎辞。
-
中医护理改善慢性肾脏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改善慢性肾脏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脏衰竭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养生护理。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提高慢性肾脏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
循证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行循证护理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力衰竭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成2组,将行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2组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心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且住院时间与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行循证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心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
老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老年人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综合护理的效果,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100例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可显著缩短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个性化护理在体检中心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900名受检者,随机选取450名设为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将另外45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检测状况、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检者体检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受检者体检可信度、体检效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体检效率,提高受检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可在健康体检中心中推广运用。
-
烧伤患者行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53.33%,组间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χ2=6.136,P<0.05)。结论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在PKP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应用PKP治疗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采取围术期全程健康教育,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在PKP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大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心脏缺血事件及C反应蛋白、血脂。结果研究组发生缺血事件概率6.45%明显小于对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既可以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反应。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瑞替普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32例患者瑞替普酶10mU静脉注射,与普通肝素钠75 U/kg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32例患者瑞替普酶10 mU静脉注射与脐部周围给予5000 U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2组均在治疗后给予阿司匹林75~100/d,总治疗时间均为3~7 d。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冠脉再通率(93.8%、90.6%)和血管再通率(96.9%、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瑞替普酶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冠脉和血管再通,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96例,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0.5 g美罗培南+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间隔8 h静脉滴注1次,治疗1~2周。治疗组取4.5 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每隔8~12h滴注1次,治疗1~2周。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退热时间(3.1±1.0)d,体征好转时间(3.2±1.3)d;对照组退热时间(5.4±1.4)d,体征好转时间(6.5±1.6)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清除率95.2%、92.5%;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尽快改善。
-
培美曲塞对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肿瘤科临床上对于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的效果,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39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培美曲塞,观察和记录患者在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39例患者经过临床化疗,完全缓解(CR)患者2例,部分缓解(PR)患者15例,稳定(SD)患者9例,进展(PD)患者13例,该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3.59%(17/39),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4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3个月。该方法化疗后患者临床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临床上对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该方法治疗后患者表现出的临床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E(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6 MWD(6 min步行距离)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LVEE、6 MW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诊断为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浆IFN-γ、IL-4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FN-γ、IL-4分别为(163.2±52.4)pg/mL、(29.6±4.7)pg/mL;(169.2±57.8)pg/mL、(30.6±5.8)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分别为(258.4±89.6)pg/mL、(50.4±18.5)pg/mL;(184.2±38.6)pg/mL、(42.3±14.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的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提高IFN-γ、IL-4的表达。
-
复方樟柳碱对眼外肌麻痹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2例眼外肌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0 mg/次,1次/d。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曲克芦丁等药物。疗程为2周。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将2 mL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患者的患侧颞浅动脉旁进行皮下注射,1次/d,14次为1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外肌麻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43例。A组在放完胸腔积液后使用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入,B组在放完胸水后每天胸腔内只注入尿激酶,观察2组的胸水吸收、导管留置时间、胸膜黏连分隔及胸膜厚度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水完全吸收例数、胸腔导管留置时间、胸膜粘连分隔例数和胸膜厚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能够加快胸水吸收,缩短静脉导管在胸腔内留置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在肝硬化腹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在肝硬化腹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肝硬化腹胀患者,均分为3组,甲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乙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伊托必利治疗,丙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3组疗效。结果乙丙2组治疗后有效率优于甲组,乙组、丙组治疗14 d后,腹胀症状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腹胀症状积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腹胀患者采用伊托必利和莫沙必利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肝硬化腹胀症状,应用效果无明显差异。
-
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的应用剖析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分别将麻醉前、俯卧位10 min、碎石1/2 h、碎石1h以及手术结束等各时点记作T0、T1、T2、T3和T4,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HR(心率)、SBP (收缩压)和DBP(舒张压)水平,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寒颤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T1时SBP和DBP均较T0时低(P<0.05),其他时点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2组患者T1、T2、T3和T4的HR均较T0时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T1、T2、T3、T4 HR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5.6±5.5)min,拔管时间为(26.5±5.9)min,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1.3±4.2)min,拔管时间为(16.1±5.7)min,2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寒颤,对照组中发生寒颤8例,寒颤发生率为29.6%,观察组患者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可有效减缓心率,降低血压,患者寒颤发生率较低,应用效果良好,临床价值高。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低切粘度为(7.22±0.12)mPa/s,全血的高切粘度为(5.15±0.11)mPa/s,对照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为(9.22±0.52)mPa/s,全血高切粘度为(7.22±0.12)mPa/s。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观察组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
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GU症状缓解、Hp根除率及其他实验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GU症状缓解、Hp根除率及其他实验情况,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96例G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PI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PPI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TGF-β1、GAS、炎症因子及T淋巴亚群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TGF-β1、GAS、炎症因子及T淋巴亚群水平均基本相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水平基本相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CD4、CD4/CD8、TNF-α、TGF-β1、IL-6、GAS、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Hp根除率,降低炎症因子,临床总有效率高,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者总有效率(CR+PR)为60.0%、肿瘤控制率(CR+PR+SD)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33.3%、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0.0%;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6296,P=0.0314),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比单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应用雌激素结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结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雌激素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pH值、阴道清洁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5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而阴道清洁度Ⅰ~Ⅱ度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雌激素结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不仅可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阴道清洁度与pH值,值得借鉴。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隐源性激化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隐源性激化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患者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6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小剂量短疗程醋酸泼尼松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行大剂量长疗程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DLCO、TLC、VC等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aO2、DLCO、TLC、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O2、DLCO、TLC、V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DLCO、TLC、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83.33%)与B组总有效率(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短疗程或大剂量长疗程均可有效治疗隐源性激化性肺炎,但大剂量长疗程疗效更为优异。
-
临床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60%;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头痛、面部潮红、皮疹、踝部水肿等为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91%(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提高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90例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2组患者热程、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改善时间,以及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热程、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异淋恢复情况等指标的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14,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的腹泻、皮疹、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预后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盐酸美金刚医治帕金森痴呆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有帕金森痴呆的老年患者实行研究,用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2组,各31例。对照组选取传统的方法实行医治,研究组则在常规使用药物的基础之上配合盐酸美金刚实行医治。观察并对比2组的医治效果和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医治以前简易的智能情况评分显示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但研究组医治第3、6、9周的MMSE值分别是(17.32±2.41)分、(19.12±3.02)分与(21.05±3.32)分,对照组分别是(16.05±2.42)分、(17.55±2.72)分与(17.63±3.4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7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4.19%,2组不良反应之间的数据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有帕金森的痴呆症者采取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盐酸美金刚来实行医治,不仅能改良其神经功能,还不会将医治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并对比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多卡因进行临床治疗,首次用药剂量:1.5 mg/kg。首次静脉推注完成之后则以2 m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泵注入。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胺碘酮进行临床治疗,经由静脉推注,推注时间要>10 min,首次用药剂量:3 mg/kg,首次静脉推注完成后则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室颤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室颤发生率为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无病死病例,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要好于利多卡因,其可有效降低室颤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故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首选药物。
-
补肺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补肺健脾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婴幼儿哮喘缓解期患儿90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补肺健脾汤剂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将2组患儿4周后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相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补肺健脾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应用于婴幼儿哮喘缓解期患儿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减少哮喘发作与呼吸感染次数,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
复肾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复肾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研究。按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并给予强的松片、芦丁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片口服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服用复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TC、ALB、C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肾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肾功能损伤情况,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好方法。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黛力新对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78例PSD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黛力新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黛力新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FIM量表,由美国物理医学会制订)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各项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优于单用黛力新治疗,值得推广。
-
丁苯酞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联合组(丁苯酞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80例、丁苯酞组(单纯应用丁苯酞胶囊治疗)40例、血塞通组(单纯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结果经治疗,联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丁苯酞组、血塞通组(P<0.05);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丁苯酞组组、血塞通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用血塞通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35例,经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观察组,各45例;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脑心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脉胶囊进行治疗,3组均为4周1个疗程。结果西药组、中药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75.55%、93.3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观察组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相比,中医证候疗效明显改善,且临床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疏血通脉胶囊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安全有效。
-
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分子诊断的临床分析
在所有癌症中,肺癌致死率高。为了在极大程度上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将药效大化的发挥出来,应多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借助于分子诊断分类患者,并相应的采取治疗方案,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文就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和靶向药物与分子分型的关系做一综述。
-
妇产科专业学科进展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妇科微创手术如阴式手术,宫、腹腔镜腔镜逐渐成熟,对妇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建立了产科危重症病房,可使危重症产妇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建立了无创产前诊断的新方法。如何维持女性生育能力的辅助生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妇产科专业将有更高的活力。妇产科应加强科研,促进研究发展,立足于知识创新,使妇产科学科蓬勃发展。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心肌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心肌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由于糖尿病心肌病病因复杂,又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胰岛素抵抗、细胞应激、炎症、凋亡等代谢过程,是涉及了多级蛋白激酶的级联反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MAPK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状况,旨在说明从阻断MAPK信号通路角度对糖尿病心肌病进行干预可以成为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一个新途径。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医疗环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以及医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患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共同营造文明的医疗环境,切实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是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医院管理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24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原有治疗方案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共6个月社区综合干预,其中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药物管理和定期随访。记录、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SF-36量表评分。结果经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SBP、DBP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SF-36量表评分结果中,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得分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控制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丹阳市2681名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丹阳市小学生视力的分布状况,分析学生视力低常发生和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远用视力表,对丹阳市区小学2861名(5362只眼)1~6年级进行视力检查。结果被调查的2681名小学生中,视力低常率为53.56%;视力低常随年级增高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60,P<0.01);女生视力低常发生率较男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8,P<0.01)。结论随年龄增加,视力低常率明显增高,教育和卫生部门有必要制定出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视力干预措施。
-
景德镇地区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景德镇地区干眼症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景德镇地区20岁及以上900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干眼症检查,统计干眼症发病率,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干眼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检测,900名研究对象中350例诊断为干眼症,干眼症总患病率为38.9%。年龄>40、女性、合并全身疾病、存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眼病患者干眼症患病率与相对应类型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合并症、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干眼症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需加强对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针对相关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治疗,减少干眼症发病率。
-
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护理、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护理、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护理、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护理、助产专业高职专科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9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LBL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PBL结合LBL教学,对比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学生相比,观察组学生的理解分析性题得分、综合应用性题得分、总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交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助产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经济发展对医药行业有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以生物化学实验为方法,构建综合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我国药学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得以改变,以此建立复合型药学人才新型的培养方法,形成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