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독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3/R
  • 国内刊号: 赵超英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dulixuezz@163.com
  • 曾用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硫酸镍诱导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学习;朱玉真;孙应彪

    镍(Ni)既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人体的许多正常代谢过程,又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属于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毒物,并且对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损伤,但其详细机制不清[1].本研究拟通过雄性动物整体染毒硫酸镍(NiSO4),探讨Ni对男性生殖系统睾丸的损伤及其机制,为Ni毒性的防治提供实验室理论依据.

  • 七叶皂苷钠体内外溶血作用的观察

    作者:刘志峰;史文华;高茜;刘珂

    七叶皂苷钠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创伤等骨伤科疾病,是一种很好的抗渗出和抗水肿的药物.但是七叶皂苷有比较明显的溶血作用,为了探讨体内溶血作用对机体的影响,我们观察了七叶皂苷钠的体内外溶血作用,以便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数据.

  • 玉米赤霉烯酮对MCF-7和T47D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余增丽;张立实;吴德生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霉菌毒素[1],在奶制品及霉变谷类食物中含量较高.据报道,ZEA在结构上与内源性雌激素有相似之处,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模拟雌激素效应,增加女性体内雌激素负荷,与乳腺癌发病率的升高有关[2].本实验室前一阶段的研究表明[3],ZEA可模拟雌激素作用,促进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7及T47D细胞增殖,促进细胞DNA合成,并推进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是一种有效的促有丝分裂因子.本次实验集中探讨ZEA的这一作用是否与细胞的凋亡现象有关.

  • 大花红景天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作者:仝国辉;谭壮生;杨庆

    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甚至诱发细胞突变、癌变、致死等严重后果.利用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或减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辐射防护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中药复方对顺铂肾形态学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丽萍;程书珍;马润宇;刘恒;贾丽霞

    顺铂(cis-diaminodichloroplatin,CDDP,简称DD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临床研究表明,DDP抗癌作用强,与其他抗肿瘤药无交叉抗药性,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但DDP有广泛的毒性,特别是严重的肾毒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中医药防治其化疗毒副反应有独特的优势,我们拟益气补肾中药,从形态学观察该复方对DDP的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顺铂 中药复方
  • 丙烯酰胺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影响

    作者:赫秋月;韩漫夫;饶明俐

    丙烯酰胺(ACR)中毒所致的病理改变与人类的一些疾病,如慢性有机磷中毒及其所致的迟发性神经病 变、营养障碍性神经病、糖尿病和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病理改变极其相似,因此把ACR作为引起逆行性坏死神经病理的经典神经毒.01a鼠是一种基因变异鼠,其周围神经轴突损伤后华勒氏变性速度比正常的6J鼠缓慢[1-5].其华勒氏变性速度是被一个常染色体基因所控制.迄今为止,有关01a鼠和6J鼠轴突对ACR和捻挫损伤双重影响产生什么样反应尚未见到报道.本研究对深入认识ACR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有一定帮助,也为研究人类一些疾病的神经病理改变提供参考.

  • 番茄红素对抗突变剂诱发沙门菌的突变作用

    作者:张静;梁雪梅;杨颖;李欣;李志;陈秀娟

    番茄红素(lycopene,LP)是除了α、β、γ-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和叶黄素之外的又一种重要的烃类类胡萝卜素.这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胡萝卜、西瓜和红色葡萄柚等果料中,在番茄中的含量高[1].其化学结构也有20个碳原子尾尾相连的四萜类结构,不同的是番茄红素含有一个由11个共轭双键组成的线性全反式结构,且仅由碳和氢元素组成,不具有维生素A原活性.番茄素能预防脂质过氧化,在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的活性强[2].细胞水平研究提示番茄红素对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诱发的大鼠食管上皮鳞状细胞癌前病变有预防作用[3].番茄红素还可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生长,促进瘤细胞凋亡[4].从基因水平探讨番茄红素的抗诱变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改良的Ames试验,通过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数来探讨其抗诱变作用机制.

  • 非蛋白巯基对顺铂在HEK293细胞内累积量的影响

    作者:卢永科;李昱辰;杜伯雨;陈新志;仲来福

    谷胱甘肽(GSH)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等非蛋白巯基(NPSH)化合物因含巯基(-SH)而具有亲核和还原特性,有参与解毒或保护上皮细胞免受氧化剂和其他活性亲电物的损伤.肝脏是血浆GSH的主要来源,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从血浆摄取现成的GSH,也可通过摄取半胱氨酸或NAC自行合成GSH.肾毒物被摄取进入细胞内或在细胞外(即血浆)均可与NPSH相遇,或被解毒,或形成加合物而影响肾毒物的吸收[1].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癌药顺铂(CP)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细胞,GSH和NAC对CP肾毒性均具有防护作用[2,3].本研究模拟体内模式探讨细胞内外GSH和NAC对CP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累积量的影响及与其防护CP肾毒性的关系.

  • 乙醇对PC12细胞p53蛋白的影响

    作者:韩丽敏;郭新彪

    过量饮酒也称酗酒,在大多数国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酗酒不但导致各种刑事犯罪、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和自杀及家庭破裂等,而且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和多功能损害,对神经系统损害尤为突出[1].乙醇是一种亲神经物质,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体内试验表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是乙醇作用的靶细胞[2,3].许多体外试验也证实,乙醇作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后,可使其细胞数目减少及增加细胞死亡数[4].转录因子p53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过程中蛋白分子调控网络起着"分子警察"的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的PC12(pheochromocytoma)细胞探讨p53蛋白在乙醇诱发的神经细胞毒性中所起的作用.

  • 光气致急性肺损伤下调差异基因的初步筛选

    作者:张晓迪;海春旭;秦绪军;刘瑞;高志清

    光气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使用中由于防护不当经常发生急性中毒.光气的主要毒性作用是引起肺水肿,出现气道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迄今对光气中毒肺水肿的中毒机制见解不一,临床诊治亦无特效措施[1,2].本研究从对维持正常肺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细胞)入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光气中毒损伤的基因改变,为进一步研究光气中毒机制提供新线索,同时为临床诊治探讨新思路.

  • 大黄素对顺铂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毒性的作用

    作者:代智;刘银坤;仲来福

    目的从细胞水平研究大黄素对顺铂引起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毒性的效应.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荧光法检测细胞氧化性损伤.结果WI-38细胞经大黄素和顺铂同时处理22 h后,大黄素(30 mg/L)可明显减轻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其IC50值由(16±3)mg/L增加至(34±6)mg/L;可使顺铂引起的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和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升高更加明显,使顺铂引起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下降更加明显.结论大黄素可对抗顺铂所致WI-38细胞毒性,但它不能减少顺铂对细胞的氧化性损伤作用,大黄素的预防作用与抗氧化机制无关.

  • 异黄酮对前列腺癌细胞及PTEN基因的影响

    作者:曹锋;金泰廙

    目的通过大豆异黄酮抑制前列腺癌PC-3和LNCaP细胞生长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抑制前列腺癌的机制.方法对染料木黄酮和大豆甙元作用后的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毒作用、细胞周期和PTEN基因的mRNA表达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染料木黄酮和大豆甙元对PC-3、LNCaP细胞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具有诱导凋亡和引起坏死效应;染料木黄酮能诱导PC-3和LNCaP细胞的(PTEN)表达,而大豆甙元只能诱导LNCaP细胞PTEN表达.结论PTEN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在染料木黄酮和大豆甙元抑制PC-3和LNCaP细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染料木黄酮和大豆甙元抑制PC-3和LNCaP细胞可能存在多种作用途径.

  • 毒死蜱对大鼠脑区GST同工酶和微粒体GST活力的影响

    作者:董杰;李龙;陈亮;王斌;王素青;李涛;石年

    目的探讨毒死蜱(CPF)对大鼠不同脑区中GST-α,GST-μ和GSTms活力和mRNA表达的影响,了解其作用的脑区选择性和同工酶特异性,并初步探讨氧化应激是否参与其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对照组和16.3 mg/kgCPF处理组,经口染毒5 d,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特异性的底物测定大鼠不同脑区中GST-α,GST-μ和GSTms的活力及脑突触体丙二醛(MDA)量;RT-PCR分析CPF对不同脑区中GST-α,GST-μ和GSTms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PF抑制大脑皮层中GST-μ的活力,诱导脑干中GST-α活力和小脑细胞浆中的GST的总酶活力,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这个剂量下CPF未引起脑突触体膜MDA量的显著变化.RT-PCR结果显示,CPF主要选择作用于小脑,诱导小脑的GST Ya2,GST Yb的mRNA表达,而对GSTms、mRNA则起抑制作用.结论CPF对脑组织中GST的影响表现为脑区的选择性和同工酶种类的选择性,主要作用于小脑中的GST.

  • 雌二醇对溴氰菊酯染毒大鼠脑组织神经毒性的影响

    作者:陈亮;石年;董杰;李涛;陈丹

    目的以去卵巢大鼠皮层脑片为研究对象,观察内分泌激素17-β-雌二醇对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染毒脑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释放、ATPase活力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不同水平雌二醇(10-5、10-8和10-11 mol/L)对DM染毒大鼠皮层脑片氨基酸释放的影响,化学比色法检测雌二醇对DM染毒大鼠皮层脑片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力的影响,并观察雌激素受体拮抗剂Tamoxifen对雌二醇作用的影响.结果2×10-5mol/L的DM处理可增加高钾去极化状态下皮层脑片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释放,3个剂量的17-β-雌二醇均可抑制DM所致GLU的释放,10-11 mol/L的17-β-雌二醇可抑制DM所致ASP的释放,Tamoxifen可拮抗10-8 mol/L 17-β-雌二醇对DM染毒脑片EAAs释放的作用;2×10-4mol/L的DM可抑制脑片4种ATPase活力,10-5和10-8mol/L雌二醇可拮抗DM对Mg2+ATPase、Ca2+-Mg2+-ATPase活力的抑制,Tamoxifen对雌二醇的作用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在大鼠皮层脑片中17-β-雌二醇对DM的神经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部分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产生.

  • 氡及其子体对大鼠靶器官损伤的研究

    作者:李冰燕;童建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氡暴露致大鼠肺和外周血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吸入氡及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66、111、174工作水平月(WLM)后,观察支气肺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变化.测定BALF上清液和血清中LDH、GSH和总蛋白含量;用SCGE和RT-PCR方法检测BALF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DNA链断裂情况及IL-6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吸入氧及子体后,各染毒组BALF中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粒细胞增多,而外周血中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高剂量组BALF上清液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血清总蛋白则明显降低.各剂量组PBMC、BALF细胞的DNA迁移长度显著增加,有剂量-效应关系.BALF细胞中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174 WLM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BMC在66和174 WLM 2个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该实验的染毒剂量下,大鼠吸入氡及子体后PBMC和BALF细胞DNA损伤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血清和BALF上清液中总蛋白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 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荣;牛玉杰;赵春芳;张景坤;王建华

    目的研究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用25、50、100mg/kg体重醋酸铅腹腔注射5 d,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铅的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和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醋酸铅染毒后,血清和脑组织中铅含量迅速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NGF mRNA表达在皮层中、高剂量组(0.65±0.09,0.744±0.07)和海马各剂量组(0.76±0.13,0.80±0.06,1.00±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39±0.10,0.39±0.04)(P<0.05);中、高剂量组皮层组织NGF平均灰度(180.49±10.33,169.72±19.75)与对照组(200.75±3.2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海马组织NGF面密度(0.09±0.01,0.12±0.02,0.13±0.04)与对照组(0.03±0.0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醋酸铅可以诱导大鼠脑组织中NGF mRNA的表达,并使NGF蛋白含量增加.

  • 玉米赤霉烯酮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作者:严继承;郑一凡;曾群力;祝慧娟;朱心强

    目的了解真菌性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用荧光漂白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ZEA对HaCaT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ZEA在0.1 μmol/L对HaCaT细胞的GJIC没有明显影响,但在1~100 μmol/L浓度下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ZEA不能有效地拮抗TPA引起的GJIC抑制.结论ZEA在1 μmol/L以上就能抑制GJIC功能,提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促癌作用.

  • 饮水中镉接触致大鼠前列腺损伤和锌的保护作用

    作者:卢国栋;金泰廙;洪峰;周袁芬;沈强

    目的研究饮水中氯化镉染毒对SD大鼠前列腺的损伤及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镉、锌在前列腺内分布和对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自由饮水染毒氯化镉(50、150 mg/L),镉+锌联合染毒(150+300 mg/L)及锌(300mg/L)14周后,取前列腺腹叶,观察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同时测前列腺内镉、锌含量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镉染毒后,前列腺腺体萎缩,上皮皱褶;透射电镜下见前列腺腹叶分泌细胞内质网肿胀,残体增多.部分细胞基质浅淡,细胞器缺如.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腹叶的器官指数显著下降(P<0.05),而联合组前列腺损伤情况有所减轻.血清睾酮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高剂量镉染毒促使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升高2倍,并导致锌在前列腺中流失和镉在前列腺中蓄积.结论大鼠经饮水镉染毒可直接引起前列腺分泌细胞损伤,并改变血清性激素水平和锌镉在前列腺中的分布.锌对镉的这种毒效应有保护作用.

  • 氟吗啉诱发V79和CHL细胞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作者:李增刚;周海涛;李福才;富伟能;邱广蓉;王捷;孙开来

    目的探讨氟吗啉的致突变性.方法首先测定氟吗啉对V79和CHL的细胞毒性,然后在非代谢活化和代谢活化条件下,进行氟吗啉诱发V79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以氟吗啉500、100、20和4 μg/mL浓度处理V79细胞,处理组诱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突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500、250、125和62.5μg/mL浓度处理CHL细胞24、48 h后,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组染色体畸变均小于5%,但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大于5%,而且呈剂量-反应关系,通过G-显带发现断裂集中发生于4 q上,是断裂热点.结论可以认为应用氟吗啉100~200mg/L防治植物病害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但是职业人群应注意防护.

  • 氯丙烯对大鼠大脑神经元中β-actin的影响

    作者:段化伟;谢克勤;张翠丽;李岩;赵秀兰

    目的研究骨架蛋白β-actin在氯丙烯引起的周围神经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神经元,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测定细胞内β-actin含量的变化.结果氯丙烯使大脑神经元中β-actin含量显著下降,低剂量组降低52%,高剂量组降低85%(P<0.01).结论提示氯丙烯急性中毒可导致大鼠大脑神经元中β-actin含量降低.

  • 彗星试验分析指标的进展和应用

    作者:乔琰;鲁志松;姚汉超;杨旭;李睿

    彗星试验(comet assay)也叫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是由Ostling[1](1984)首次提出,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彗星试验一般只需几千个细胞,适用于任何可制成单细胞悬液的真核细胞,所需设备简单,试剂花费少且易得,而且快速、灵敏,从采样到结果分析只需数小时,整个过程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每109个相对原子质量DNA分子中可检测出0.1个DNA断裂.由于以上优点,彗星试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临床和毒理学等科研领域[2].

  • 某些化学物致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施畅;廖明阳

    肝脏位于胃肠道与机体其他部位之间的战略重地,担负着机体许多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肝脏这种独特的血管布局和分泌、合成、代谢功能决定其为毒物作用的主要靶点.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很复杂,目前对肝损伤机制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现就外源性化学物致胆汁淤积、细胞骨架破坏、线粒体损伤、活性氧或活性氮介导损伤、促炎症细胞介导等致肝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 胚胎移植法在生殖发育毒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静;刘英华

    随着环境致畸物种类、数量的增多,使生殖毒性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在研究内容上,由单纯致畸实验发展到其他雌、雄性生殖毒性实验[2];在研究手段上,由整体动物实验扩大至离体器官、细胞培养[3];在研究水平上由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4,5].胚胎移植技术的建立和成熟使生殖毒理学检测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代谢组学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物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彭双清;廖明阳;颜贤忠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新药研制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全过程.体内某种生物分子或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毒性损伤的评价指标.血浆或尿液代谢物的"整体模式"或"指纹"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预见性.高场核磁共振(NMR)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使代谢组学成为现实.这种技术可以无伤害地观察动物生理状态,动态评价药物毒性效应.与毒理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代谢组学可以从基因型到表型完整地评价药物的毒性.现就代谢组学方法的基本概念以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作简要概述.

  •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的毒性研究

    作者:张丽帼;粟建林;钱伟;王丽萍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简称rhG-CSF),是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和4%葡萄糖苷型糖链组成的糖蛋白,具有天然型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生物化学性质,它作用于骨髓粒细胞,使之向中性粒细胞分化增殖及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向外周血释放.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病人化疗和放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粒细胞减少症.根据新药临床前指导原则进行了rhG-CSF的长期毒性研究[2],以检测rhG-CSF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以及受损伤的靶器官,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饮用硝酸钐对大鼠肝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申秀英;许晓路;章子贵;巩菊芳;赖红燕

    稀土元素进入动物和人体后的分布与稀土进入方式有关,一般在肝、肺和骨等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中积聚较多,尤其是容易在肝和肺中沉积.轻稀土(La,Ce,Pr,Sm)主要积聚在肝脏,重稀土主要沉积在骨骼.稀土对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因器官而异,其中以肝和肺组织的影响为甚,对心、肾和脾脏的影响不大[1].由于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因此,研究低剂量钐对肝和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三氯乙醛的致突变性

    作者:洪长福;娄金萍;陈钧强;王洁宏;周华仕;吴南翔

    三氯乙醛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与水生成水合三氯乙醛.它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可做为生产三氯乙醛代脲,三氯甲烷,农药敌敌畏,敌百虫原药的原料,医药上用来制造催眠剂水合三氯乙醛,氯霉素等的原料,用途很广[1].国外报道可致小鼠肝肿瘤并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2,3].1999年国际癌症中心(IARC),新公布的它是对人类致癌性暂时无法分组的物质,对人类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4].国内有关三氯乙醛的致突变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对三氯乙醛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 一种蜂胶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傅剑云;郑云燕;陈玉满;夏勇;章荣华;徐彩菊;许天新

    蜂胶(propolis)是工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舌腺、蜡腺等腺体的分泌物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按GB15193-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1]对一种蜂胶保健食品进行了一系列毒性和致突变检测,为其开发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依据.

    关键词: 蜂胶 毒性 致突变
  • 双苯氟嗪的体内外致突变性评价

    作者:齐亚娟;郭芳;苏素文;董佳丽;许彦芳;王永利

    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系由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研制并合成的桂利嗪类钙拮抗剂.先期的实验表明,Dip可以选择性地扩张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冠状动脉,且作用强于桂利嗪;也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缺氧,及抗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Dip很可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且极具临床开发价值的新型钙拮抗剂.目前,关于Dip的特殊毒性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Dip的体内体外致突变毒性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此药提供遗传学资料.

  • 乌头碱中毒肝细胞凋亡的观察

    作者:雷怀成;易建华;刘涛

    乌头碱是中药乌头主要成分,它是一种毒性剧烈的生物碱.中医上常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时有服用过量、投毒他杀发生中毒死亡.因此需要检测、鉴定.乌头碱口服吸收快,排泄也快,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代谢以尿排除体外[1].由于乌头碱易因组织腐败及碱性作用而被水解破坏,因而难以检测.有关乌头碱中毒的实验病理形态学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多种因素能够诱导其产生,受多种基因的调控.本实验用小剂量乌头碱中毒诱导肝细胞凋亡,并对结果进行计算机病理学图像分析.期望为乌头碱中毒检测提供合理的形态学依据.

  • 防止石蜡切片时产生静电的方法

    作者:袁艳华;方静宜;戴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的诊断手段也日趋先进.但病理诊断工作仍占重要地位,特别是对肿瘤的诊断更具决定性的意义.病理技术工作是病理诊断工作的基础.因此,确保病理切片工作的质量又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在石蜡切片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探讨并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