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杂志

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

Journal of Toxicology 독리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263/R
  • 国内刊号: 赵超英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dulixuezz@163.com
  • 曾用名: 卫生毒理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氯丙烯对大鼠神经组织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正旭;谢克勤

    氯丙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和合成树脂等工业,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对称性轴突变性型周围神经病.毒物对神经系统有多种不同的效应,但可能存在着产生毒作用的"终共同通路":(1)细胞内钙离子升高;(2)干扰细胞膜功能;(3)干扰氧化磷酸化;(4)产生原致癌基因.据推测,这些都可能与毒物导致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增多有关[1].氯丙烯能否引起神经组织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还原酶(GR)、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与氯丙烯的毒作用机制有关?国内外报道不多.为此,我们选择ROS、MDA、GR和T-AOC为指标,探讨氯丙烯对大鼠神经组织中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评价饮用水中有机物致畸性

    作者:吴源;姬艳丽;丁锐;杨媛媛;冀元棠

    随着城镇化和工农业的发展,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饮用水中的氯化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流行病学及毒理学研究表明这些污染物可致多种畸性[1-5].

  • 硝酸钐对小鼠学习记忆及大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作者:陈燕珍;章子贵;申秀英;许晓路

    稀土已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有部分研究表明稀土具有神经毒性[1-2],高级神经中枢对其毒性较其他器官更敏感[3];朱为方等[4]以赣南离子吸附-扩散的稀土区为模型,对自然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摄入低剂量稀土能引起儿童智商显著下降,以及成人中枢神经生物电传导速度显著下降[3].Y型迷宫法是目前被广泛的用于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方法之一,可同时观察动物的逃避条件反射能力和空间辨别能力,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可满足一些特殊需要等[5].本实验拟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硝酸钐[Sm(NO3)3]溶液对小鼠进行亚慢性染毒后,检测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大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以探讨稀土元素钐的中枢神经毒性.

  • 稀土钆离子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作者:卢韫;汪承润;郭汉卿;王振华;时光辉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元素贮量多和对稀土开发利用广泛的国家之一,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农业上稀土微肥的广泛使用给环境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由此促进稀土元素的研究从地球化学和农业化学领域扩大到生物无机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1].至今,对单一稀土元素及其复合肥的细胞遗传毒性、生理生化毒性的研究均有报道[2-3].然而关于单一稀土钆元素的毒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钆属于重稀土元素,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本文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4]研究钆离子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有丝分裂指数及细胞核异常等的影响,从而探讨该元素的细胞遗传毒性,为稀土农用提供理论参考.

  • 酞酸脂类增塑剂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作者:厉曙光;杨科峰;赵文红;金泰廙

    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关于增塑剂尤其是酞酸脂类化合物(PEAS)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PEAS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等被广泛用于塑料加工业.有报道DEHP能从医用PVC设备中析出并在人体主要的组织器官中得以检出[1-2].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发现在家庭厨房油烟雾中的76种化学成分中含有DBP和DOP[3];并发现DBP和DOP在食用油及家庭厨房油烟雾中DBP和DOP的大质量浓度分别为2.98~24.16 mg/L,133.70~222.05 mg/L[4].但有关酞酸脂类增塑剂对果蝇寿命的影响至今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分别用不同剂量的DEHP、DBP和DOP喂饲果蝇,以研究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胆红素拮抗正己烷致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天成;王振宇;沈惠麒;贾光;王翔;邰昌松

    正己烷是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过量接触可引起中毒,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毒药物.正己烷可以通过氧化应激作用造成机体损伤[6],而胆红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1].本实验采用正己烷1次经口染毒,通过分析胆红素对正己烷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正己烷毒性的拮抗作用.

  • D-半乳糖过氧化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改进

    作者:李文立;杨杏芬;谭剑斌;黄俊明;陈壁锋

    目前,我国对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的依据是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1].D-半乳糖亚急性损伤模型是研究衰老机制、筛选抗衰老药物常用的动物模型[2-3],但在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中,该模型的复制存在D-半乳糖染毒剂量、染毒途径、染毒时间及脏器指标选择不明确的缺点.本研究探讨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机体自由基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建立适合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的动物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 三丁基锡对BRL-3A细胞活力以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朱欣;傅文宇;王晓峰;徐立红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材料防腐和海洋船体涂料等.由于TBT可以从涂料释放到水中造成污染,不仅毒害水生生物,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它们都在食用水生生物机体内富集,这些生物被食用可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国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了TBT诱导凋亡的事实[1-2],但是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采用正常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研究TBT对其细胞活力的影响和凋亡的诱导作用.

  • 氟病奶山羊血清中MDA含量、SOD活力与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关系

    作者:李术;徐世文;朱绯

    二维流体镶嵌膜是生物膜的共同结构,膜脂流动性是生物膜结构的一个重要动力学性质,膜合适的流动性对维持生物膜的生理功能(如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氟是一种原生质毒物,生物膜是氟毒性作用的靶子之一[1],以多种生物膜为材料的生化毒理学研究发现,氟与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膜结合蛋白的活性[2-3],但无机氟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尚少.为了解氟病奶山羊红细胞膜生物物理特性的改变与疾病的关系,我们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氟病奶山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为探明氟的膜毒性机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 hPARP-1蛋白缺陷细胞株建立及生长特性

    作者:唐焕文;梁海荣;庄志雄

    目的建立hPARP-1蛋白缺陷细胞株,观察该缺陷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用构建的hPARP-1基因反义RNA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转染细胞中hPARP-1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转染细胞生长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软琼脂培养法鉴定转染细胞恶性程度.结果pEGFP-C1-P载体在转染细胞内可较稳定表达,hPARP-1蛋白缺陷细胞株hPARP-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比HLF下降了47%,比绿色荧光蛋白载体(HLFC)低45%,HLFC比HLF仅少3%.转染后hPARP-1蛋白缺陷细胞生长形态、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软琼脂培养未见细胞集落.hPARP-1缺陷细胞生长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倍增时间为0.89 d,与HLF细胞0.93 d接近,软琼脂培养未见细胞集落.结论成功建立和鉴定了hPARP-1蛋白缺陷细胞株,在正常生长环境中,该缺陷不足以单独引起可观察的生长特性改变.

  • 二苯氰胂对毒蕈碱性受体的抑制作用

    作者:鹿晓晶;王惠芳;张瑞华;李丽琴;徐建富

    目的研究了日本在我国遗弃的化学武器--二苯氰胂(DC)对离体豚鼠回肠纵肌和毒蕈碱性受体的作用机制,为评估DC的毒理学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取豚鼠8只,分离豚鼠回肠纵肌16条,分4组,用累积给药法,从低到高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DC,记录离体豚鼠回肠纵肌收缩的幅度,求出DC作用于离体回肠纵肌的EC50值,并通过DC与乙酰胆碱(AChR)的相互作用,研究DC的作用机制.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从10只大鼠大脑中提取受体,通过DC与[3H]QNB的竞争结合作用,研究了DC对毒蕈碱性受体的作用.结果DC可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收缩作用,其对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EC50值为(7.335±2.377)×10-7 mol/L,AChR可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并可反转DC引起离体豚鼠回肠纵肌的舒张作用.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DC与毒蕈碱性受体结合的Ki值为(9.19±1.52)nmol/L,IC50值为(16.00±2.65)nmol/L.结论DC可作用于mAChR受体上,初步断定为AChR的拮抗剂.

  • CYP1A1基因cDNA全长的T载体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肖勇梅;刘移民;魏青;招小林;侯孟君;凌文华

    目的构建含KpnI、XhoI双酶切位点的人细胞色素(CYP1A1)基因cDNA全长的pGEM-T载体,为以后的亚克隆和毒理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从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CYP1A1基因cDNA全长,与pGEM-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筛选阳性克隆,抽提重组质粒并进行PCR及酶切鉴定,再行测序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GEM-T-1A1 PCR后获得了1 568 bp产物,酶切鉴定证实目的片段成功插入至pGEM-T,测序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了目的片段与GeneBank中CYP1A1mRNA的序列同源性为99.9%.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CYP1A1基因cDNA全长区域的T载体.

  • 烟草中甲基亚硝胺吡啶基丁酮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作者:张宏山;张阳;陈家堃;吕嘉春;刘安军

    目的研究吸烟致肺癌过程中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恶变机制,探索一种较快捷的体外研究吸烟致肺癌的途径.方法采用细胞毒性实验确定亚硝胺吡啶基丁酮(NNK)水溶液转化剂量为600μg/ml,应用NNK多次染毒法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进行转化,对转化组织和细胞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16HBE细胞染毒至第23代,细胞呈恶性形态;可以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锚着非依赖性实验为阳性);裸鼠成瘤实验为阳性.对裸鼠成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并取裸鼠成瘤组织原代培养细胞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显示为瘤组织培养细胞具有恶性型肿瘤细胞的特征.结论NNK致16HBE细胞恶性转化能力较强,为深入研究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恶变机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模型.

  • 饱和脂肪酸对AMPKa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毅;高聆;完强;孙英;赵家军

    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对大鼠骨骼肌蛋白激酶(AMPKa)亚基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确定其在脂毒性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脂毒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加AMPKa激活剂组[二甲双胍50 mg/(kg·d),n=10].喂养20周后,测定大鼠空腹和服糖后2 h血糖;用体外骨骼肌糖摄取试验评价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骨骼肌中AMPKa亚基和磷酸化AMPKa亚基蛋白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空腹血糖增加21.5%(P<0.05),服糖后2 h血糖增加28.3%(P<0.05),骨骼肌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的糖摄取分别下降37.2%(P<0.05)和57.89%(P<0.01);(2)高脂组大鼠骨骼肌P-AMPKa和总AMPKa亚基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6.1%(P<0.05)和79.4%(P<0.05);(3)与高脂组比较:二甲双胍显著上调AMPKa亚基的表达(P<0.05)和活性增加(P<0.05).结论饱和脂肪酸通过降调AMPKa亚基表达和活性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

  • 锰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妍;陈景元;蔡同建;郑刚;杜可军;骆文静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锰(Mn)对PC1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100~900 μmol/L MnCl2染毒后进行四唑盐比色实验(MTT)观察MnCl2对细胞的抑制作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α-共核蛋白(α-SYN)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100~900 μmol/L MnCl2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MnCl2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300、500μmol/L MnCl2组α-SYN表达水平分别升高1.8、4.5、7.3倍(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MnCl2对PCl2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胞内α-SYN表达增高实现的.提示预防、阻止α-SYN在细胞中的聚集可能会降低Mn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

  • 免疫化学方法在检测农药小分子中的应用

    作者:郭剑平;吴启庆;高芬芳;周朝东;田宇

    使用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对人畜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传统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物化手段定性定量.但这些方法繁琐、仪器化程度高及分析速度慢,不能满足农药及时、快速的检测要求.随着农药种类和数量的增加,结构及特性日益复杂,面对大量样本现场快速分析检测的要求,传统方法受到局限.由于免疫分析技术灵敏快速,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将其列为近年来首位优先发展的新分析技术[1].1980年,研究人员探讨了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此后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领域的应用进入一崭新阶段[2].现主要介绍免疫化学方法在检测农药小分子方面的方法研究.

  • 脑毒理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作者:姜允申;顾祖维

    脑毒理学是脑科学与毒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对脑各部分引起的毒作用,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损害的类型和特点,损害的机制及主要临床表现,为促进脑的发育、防治脑的损害和衰老提供依据.

  • 混合稀土"常乐"对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

    作者:夏青;陈东;刘玉荣;陈爱军

    随着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稀土也广泛地进入了生态环境,并且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机体内,于是稀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稀土近期与远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肝脏是机体重要消化器官,经消化道进入体内的镧主要沉积在肝脏,经胆小管排出体外.已有实验表明,经消化道摄入的稀土首先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大量沉积下来,然后再向其他脏器转移,可见肝脏是稀土代谢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研究稀土对肝脏的作用机制是揭示生物体内稀土代谢的关键.

    关键词: 稀土 常乐 肝脏 大鼠
  • 复生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煜;杨素霞;刘国廉;周淑珍

    复生安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该药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肺癌细胞、白血病细胞、S180细胞和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我们研究了该药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阐明了该药物的抗癌作用机制.

  • 治疗型质粒HBV-DNA疫苗大鼠急性毒性试验

    作者:黄芝瑛;梁金强;冯伟成;莫国玉

    治疗型双质粒乙型肝炎病毒DNA(HBV-NDA)疫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肝病研究所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为了观察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对大鼠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电转染的刺激作用,我们按照中国新药注册技术[1]要求及参照国际[2]的做法,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 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分离环磷酰胺致突变相关基因片段的探讨

    作者:吴永魁;李乾学;张锦霞;张立树;沈建忠;栾新红

    环磷酰胺(C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遗传毒理学实验中常用作致突变和胚胎致畸的阳性对照药物.它主要通过攻击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DNA,抑制其生长繁殖,干扰其功能.

  • 大鼠原位脑灌流实验技术方法的建立

    作者:曲恒燕;关勇彪;袁本利

    原位脑灌流技术是研究物质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转运的一种快速、敏感、定量和可控的方法.它通过直接向通往脑部的颈动脉灌流可以取代体循环血液的灌流液,待研究物质以已知质量浓度混入灌流液中随其流动在一定时间内运送到脑部,到达预设时间,结束灌流,测定待研究物质的入脑量;由所测结果分析物质的入脑吸收动力学特征[1].该操作比离体灌流法简单,且具有活体的真实性,灌流液中待研究物质质量浓度可控,便于研究物质跨BBB转运的动力学特征,并可阐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毒与BBB功能的关系,促进新药研究与开发.尤其在研究物质跨BBB转运及机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我们建立了大鼠原位脑灌流技术.

  • 替代方法和OECD试验指南的更新

    作者:胡启之

    使用实验动物开展毒理学试验则是至今仍然采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物共享同一家园已经成为共识.保护动物,关怀动物,保障动物福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毒理学试验的方法和理念[1].与之相应的就是各种体外和替代方法的研究、论证和采纳.笔者简要介绍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毒理学(健康方面)试验指南和试验项目均为2001年12月以后新增和重新修订,均是动物用量大、动物遭受痛苦多、使用频度高和受到各方关注的急性毒性的替代和更新方法.

  • 上海市海产品市场的麻痹性贝毒检测和分析

    作者:邬建勇;王金辉;程祥圣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暴发频繁.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环境,更严重的是,有些赤潮种类能产生毒素,在海产品体内长期富集,当人们食用赤潮毒素污染的海产品后就可能出现中毒现象甚至死亡.根据对人类的中度症状和机制差异可将赤潮毒素分为以下5种: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a shellfish poisoning,ASP)、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NSP)和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CFP)[1].其中,PSP和DSP是我国海洋赤潮生物中常见的2种.海产品继病原菌、弧菌和病毒之后,赤潮毒素又成为威胁海产品质量的另一问题.因此,对海产品的麻痹性贝毒进行检测对于保证广大消费者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