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选择性肝自主神经切断术对大鼠肝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孟照华;何振平;王曙光;董家鸿;韩本立;别平

    目的探讨肝交感或迷走神经分别或两者联合膈神经切断术对Wistar大鼠肝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Wistar大鼠肝癌模型,在外科显微镜下选择性切断支配靶肝叶的肝交感或肝迷走神经及膈神经分支,在肝自主神经联合切断术(HANCA)同时切除肿瘤并分别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HAE)、门静脉化疗栓塞(PVE)及肝管化疗栓塞(HBDE)法.观察肝肿瘤大体形态、肿瘤生长率、肿瘤坏死面积、动物生存期及肿瘤复发转移、肝癌细胞凋亡及S-100阳性蛋白表达.结果支配靶肝叶的肝自主神经联合切断术及同时切除肝肿瘤并分别与HAE、PVE及HBDE的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单一的肝交感或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效果.结论肝自主神经联合切断术+肿瘤切除或分别与HAE、PVE及HBDE是有效控制肝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较理想手段.

  • 己酮可可碱对肺缺血再灌注后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牛会军;范士志;蒋耀光;陈建民;李志平;向明章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PMN)表面CD18、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化方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TX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 min、再灌注1、2、4 h测定肺组织含水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蛋白含量、肺组织及BALF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CD18-FITC标记的PMN阳性细胞百分率,肺组织ICAM-1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各时相点肺含水量、BALF白蛋白含量、左肺组织及BALF MPO活性及CD18、ICAM-1表达均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PTX则可以明显抑制这种变化.结论 PTX可能通过降低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CD11/CD18及ICAM-1的表达,而减轻PMN在肺内的聚集、活化,从而防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吴雪晖;李起鸿

    目的对比研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与传统钢板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山羊16只,4只正常对照,12只双侧胫骨中段横行截骨后分别行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和传统钢板固定,术后3 d、2、4、6和13周处死动物,取骨折修复区作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过程.13周胫骨同时进行扭转试验,比较骨折愈合强度.结果锥状点式接触钢板组骨折愈合速度快于传统钢板组,13周时骨愈合质量也优于后者.结论锥状点式接触钢板能有效地保护钢板下皮质骨的血运,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 糖尿病大鼠膀胱舒张及收缩功能实验研究

    作者:熊恩庆;龚宇;宋波;金锡御

    目的阐明早期糖尿病膀胱舒张和收缩功能改变.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用蔗糖利尿模拟多尿性膀胱功能变化,对比糖尿病、蔗糖利尿和正常对照大鼠离体膀胱收缩、舒张变化及cAMP含量.结果早期糖尿病鼠膀胱大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下降,膀胱舒张能力也有下降,膀胱cAMP含量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早期膀胱逼尿肌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明显受损;同时,大量利尿可使膀胱容量和湿重增加,但不是糖尿病膀胱病变的主要因素.

  • 不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改变、脊髓灰质血流量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初同伟;吴梅英;马树支;王大勇

    目的观察不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改变、灰质血流量、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过邦辅的脊髓腹侧损伤模型造成兔不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在不同时相点测定动物运动功能、运动诱发电位、伤部脊髓血流量及观察光镜电镜变化.结果不完全性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流量在伤后6 h降低至低点,以后逐渐恢复.运动诱发电位变化和脊髓血流量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脊髓血流量及病理改变的恢复,运动诱发电位及脊髓运动功能逐渐好转.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伤部脊髓血流量、运动功能、运动诱发电位和其病理变化呈一致性.

  • 大鼠脾脏20S蛋白酶体的分离纯化及电镜观察

    作者:李蓉芬;倪兵;李渝萍;周建新

    目的分离纯化正常大鼠脾脏20S蛋白酶体,并观察其形态特征.方法采用分级盐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方法,分离纯化了正常大鼠脾脏20S蛋白酶体,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所制备的20S蛋白酶体纯度较高,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1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8条带,分子量为(19.8~31.7)×103;电镜观察显示,脾脏20S蛋白酶体呈现典型的圆筒状,具有同其它细胞20S蛋白酶体一样的形态特征.结论这为进一研究20S蛋白酶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聂青和;胡大荣;李梦东;谢青

    目的研究单一HGV/GBV-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探讨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GBV-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表达.结果病理诊断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4例.HGV/GBV-C NS5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6.67%(8/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HGV/GBV-C RNA检出阳性率为58.33%(7/12),阳性信号位于胞浆,分布无一定规律,阳性细胞与肝细胞变性、淤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程度等并无相关联系.单一HGV/GBV-C感染者临床表现轻,不易被发现.结论 HGV/GBV-C RNA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肝细胞中存在HGV/GBV-C 相关抗原表达,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诱发免疫病理反应.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亚单位的变化

    作者:徐惠成;史常旭

    目的探讨子宫接受性改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致不孕中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方法收集EM患者(23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9例)的子宫内膜和血清,进行整合素β3亚单位免疫组化方法和雌、孕激素(E2、P)放射免疫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亚单位含量显著低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血清E2、P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亚单位含量明显降低,子宫接受性下降,是EM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亚单位表达异常与雌、孕激素无关,EM患者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整合素表达异常的重要原因.

  • 蜕皮甾酮对TNF所致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初步观察

    作者:石富胜;杨日高;狄桂平;罗向东;杨宗城;吴旭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应用植物药物成分蜕皮甾酮(EDS)进行防治的效果.方法①MTT法检测TNF对培养内皮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ET、NO、MDA、LDH、SOD测定.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ATP、ADP、AMP及能荷.结果 TNF与内皮细胞孵育后低浓度、早期内皮细胞被激活,随着TNF浓度增高MTT明显降低;TNF刺激后培养上清液ET、MDA、LDH、NO明显升高,EDS治疗后降低.TNF低浓度刺激VEC培养上清液SOD明显降低,EDS治疗后SOD升高;TNF同一浓度刺激后,随刺激时间延长HUVEC能量负荷降低,与正常比较12 h后明显降低,而用EDS治疗后各时相点能量负荷明显增加.结论 TNF在无血清状态下刺激后,培养HUVECs分泌功能、能量代谢出现紊乱,EDS治疗后上述紊乱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TNF对体外培养的HUVECs可以直接损伤,EDS有一定的抗损伤作用.

  • 骨肉瘤iNOS过度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东;仲召阳;陈俐;李增鹏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标本iNOS的表达,FⅧ-RA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 80例骨肉瘤中52例iNOS阳性(65%),肿瘤细胞、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均为阳性.iNOS阳性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显著正相关,而且iNOS阳性组病人生成率显著低于iNOS阴性组.结论该结果提示在骨肉瘤中NO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且可能成为一项判断骨肉瘤病人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 榴弹爆炸时的绵羊胸部创伤

    作者:李兵仓;张良潮;陈志强;刘鲁岳;李曙光;刘江;孙忠良;谷春光;王安;孙伟;徐国鑫

    目的研究榴弹致胸部创伤的特点和规律,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启动引爆离地面7 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 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胸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44.44%,伤后即刻死亡率为31.25%,伤后6 h时达56.25%,以后增加不明显;盲管伤、贯通伤和切线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16.67%和5.56%;肺冲击伤的发生率为55.55%;心脏被直接击中的机率为5.56%;肋骨骨折严重,胸腔积血多,分占胸部创伤动物的31.25%和87.5%.结论破片击中胸部的机率高,胸壁穿透伤多,伤情严重,多在伤后6 h以内死亡;肺脏不但可被破片直接击中,也以更高的比例发生冲击伤.因而救治时不仅要早,也要注意检查和处理肺冲击伤.

  • 可吸收止血成骨胶对松质骨创面止血和诱导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海洋;刘晋才;柳峰;彭学良;王民刚

    目的研制一种对松质骨创面出血既有良好止血作用又有促进修复作用的复合制剂.方法 16只健康杂种犬,于1侧髂骨板钻取3个相邻的直径10 mm的全厚层骨缺损,分别用止血成骨胶、骨蜡、明胶海绵填充,术后4、8、12、16周分4批处死动物取标本.动物处死前,麻醉状态下开腹,显露L2、L3、L4椎体,在其正中钻取直径16 mm的圆形松质骨创面,分别用上述3种止血剂填附创面,观察记录止血效果.结果止血成骨胶组松质骨创面出血在1 min内完全停止且粘附牢固,组织学观察,止血成骨胶被完全吸收且被新生骨替代;骨蜡组创面出血虽1 min内停止,但组织学观察,术后16周骨蜡仍不能被吸收,创面未能骨性修复;明胶海绵组既无良好止血作用又无创面修复作用.结论本配方研制的可吸收止血成骨胶是一种临床价值较大的松质骨创面专用止血剂和修复填充材料,进一步研究可望成为骨蜡的替代产品.

  • 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GP130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

    作者:白晓东;刘贤华;肖光夏

    目的观察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GP130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变化的时相关系.方法 BALB/c种小鼠60只,分为致伤组、正常对照组.致伤组动物予以20%TBSA Ⅲ度烧伤.于伤后1、2、3 d活杀致伤组,并活杀对照组.取肠系膜淋巴结:ELISA检测IL-6水平;提取RNA,RT-PCR检测GP130基因表达变化;采用TUN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观察.结果在伤后3 d以内IL-6含量明显升高;GP130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在伤后1d明显增加.结论在烧伤后早期,肠系膜淋巴结IL-6、GP130表达与细胞凋亡均增加.

  • 肺癌MDR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王延明;WANG Ai-min;王爱民;LI Wei-jie;陈志霞;李卫杰

    目的探讨MDR1基因表达与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原发性肺癌,癌旁组织及淋巴结中MDR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DR1阳性率分别为54%和1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1);转移淋巴结组织MDR1阳性率为53%,而非转移淋巴结组织未见MDR1阳性表达;各病理类型中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MDR1阳性分布不同,高分化腺癌的MDR1阳性率较高(73%).术前化疗病例的MDR1阳性率(78%)高于未化疗者(47%).随诊发现,MDR1阳性者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率(50%)高于MDR1阴性者(13%).结论肺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增高,术前化疗可能起诱导作用;MDR1的过度表达与其肿瘤大小,临床分型,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转移淋巴结中的MDR1基因表达与其对应癌组织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肺癌 mdr1表达
  • 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下丘脑、桥-延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

    作者:庞勇;李希成;黎海蒂;徐有奇;熊鹰;龚发云

    目的探讨电针和吗啡对慢性痛大鼠脑内ACTH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佐剂性单关节炎大鼠慢性痛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测定及痛行为评分法.结果大鼠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24 h,与对照组比较,痛行为评分和下丘脑及桥-延脑内ACTH样免疫活性物质(Ir-ACTH)的含量明显增多.摘除双侧肾上腺或切除垂体以及脑室注射生长抑素或IL-2不影响慢性痛大鼠痛行为评分和两脑区Ir-ACTH含量的升高;但是此升高效应可被电针"夹脊穴"或腹腔注射吗啡所抑制,这一抑制作用能为腹腔注射纳洛酮翻转.结论佐剂性关节炎慢性痛大鼠的痛行为评分和下丘脑及桥-延脑内Ir-ACTH含量均升高,该升高效应被电针与吗啡所抑制,此抑制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

  • 转染bcl-2基因对心肌细胞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杨永健;刘世玉;胡厚祥;祝善俊;祝之明

    目的探讨转染bcl-2基因能否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方法①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将含编码人bcl-2 cDNA完整开放阅读框的bcl-2 cDNA重组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EcoRⅠ位点上,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导入PA317细胞株,并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②用含高滴度重组病毒的上清感染心肌细胞,原位杂交鉴定其转染是否成功;③观察转染心肌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生存率.结果①重组了含bcl-2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②转染bcl-2基因能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结论转染bcl-2基因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王小华;周舟;朱光旭;楼淑芬;冉新泽;程天民;余争平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辐射防护作用与机制,为应用KGF防护肠道辐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正常及不同剂量γ射线损伤的肠上皮细胞(IEC-6),通过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KGF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以及凋亡细胞百分率,作为KGF辐射防护效应和细胞辐射敏感性变化的指标.结果正常培养的IEC-6细胞,KGF呈剂量依赖型促细胞增殖作用;10 Gy照射后KGF促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减弱.KGF预处理能显著降低IEC-6细胞辐射敏感性,其IP50(50%增殖抑制照射量)从对照(15.3±0.6) Gy降至(12.2±0.4) Gy.结论 KGF具有促肠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其辐射防护作用表现为降低细胞辐射敏感性,抑制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入肝血流阻断对正常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作者:何学军;别平;段恒春;王晓莉;李昆

    目的探讨入肝血流阻断对部分肝切除术后正常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PTC组,肝门阻断15 min切肝组;PH组,部分肝切除组;SO组,假手术组.测定术后肝脏重量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24、48、72 h和7 d各时相点PCNA标记指数;观察各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结果 PTC组较PH组术后肝再生率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高峰延迟;PA水平恢复缓慢;术后动物死亡率增加.结论阻断大鼠第一肝门15 min可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肝再生延迟.

  • Hela/MMC细胞亚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

    作者:李萍;陈红;陈惠祯

    目的建立宫颈癌Hela/MMC耐药细胞亚系,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亲本,采用丝裂霉素连续性药物作用,间隙性增加药量,逐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法,分离出MMC耐药亚系(Hela/MMC),并比较两种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 Hela/MMC细胞对MMC有5.02倍耐药,对DDP有2.03倍交叉耐药,对VCR、ADM和5-Fu保持敏感;耐药细胞核分裂指数增加;耐药细胞内丝裂霉素蓄积量比亲代细胞低32.64%(P<0.01).DNA链间交联指数降低51.91%(P<0.01).结论耐药细胞Hela/MMC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且生长增殖能力强于亲代细胞,其对MMC耐药性与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和DNA链间交联减少有关.

  •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NO与ET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刘祥德;何振平;别平

    目的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和ET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浆NO和ET的水平,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结果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增高,ET含量下降,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减慢,心输出量(CO)增加,与SO组、N组相比,SO组与N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明显升高、ET合成减少,是病人易发生低血压休克的原因之一.

  • 维拉帕米对创伤后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

    作者:黄健;陈强;葛衡江;刘怀琼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创伤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以截肢作为创伤模型.大鼠创伤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芬太尼、芬太尼+维拉帕米以及生理盐水,于创伤后15、30、60、120 min观察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痛阈变化情况.结果 10 mg/kg维拉帕米即可抑制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的痛阈下降,其中芬太尼+维拉帕米作用强.结论维拉帕米可抑制痛觉过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加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 ACV治疗转TK基因人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皮下成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祥梁;郭先健

    目的观察活体内转TK基因肺腺癌细胞对ACV(无环鸟苷)的敏感性.方法转TK基因肺腺癌细胞A549-TK、亲代细胞A549分别接种于裸鼠腹部皮下左右侧成瘤后,给予腹腔注射ACV治疗2周,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并做病理观察. 结果 A549-TK细胞接种的肿瘤治疗前后体积增大不明显(P>0.05);A549细胞接种的肿瘤治疗后体积明显大于治疗前,光镜发现A549-TK细胞接种的肿瘤有局部坏死,胞核裂解、消失.结论转TK基因肺腺癌细胞接种裸鼠所形成的肿瘤能被ACV治疗抑制生长.

  • 树突状细胞对胃粘膜免疫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罗治彬;鲁荣;罗元辉;晋华源;张朋彬;徐采朴

    目的通过研究胃粘膜中S-100+,HLA-DR+,CD4+和CD8+产物的表达情况,以了解树突状细胞(DC)在胃粘膜免疫中的作用.方法胃癌(1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不典型增生(15例)、肠上皮化生(27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共269例,采用HE染色、S-P免疫酶标抗体组化染色法与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观察胃粘膜中S-100+,HLA-DR+,CD4+和CD8+细胞数量、平均面积和平均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胃粘膜中S-100+,HLA-DR+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胃粘膜(P<0.05);CD4+细胞及其平均吸光度显著减少(P<0.01);CD8+细胞数量、面积及其平均吸光度略有减少,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D4+/CD8+比值为0.65,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S-100+、HLA-DR+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CD8+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CD4+/CD8+比值分别为0.81,0.59,0.56,均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结论癌前状态胃粘膜中DC数量显著增多,功能增强;而胃癌患者胃粘膜中DC数量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少.胃粘膜中DC细胞功能的抑制是导致胃粘膜免疫功能低下和癌前状态发生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 单羧酸转运泵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成党校;钱桂生;黄桂君

    目的构建单羧酸转运泵基因反义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RT-PCR方法扩增带有双酶切位点的单羧酸转运泵目的基因片段,与带有相同酶切位点的pLXSN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粘末端进行反向基因插入连接,构建具有反义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结果构建载体进行双酶切电泳分析及插入片段基因序列分析,证明反义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应用RT-PCR方法扩增插入DNA片段,简单、灵活、快捷.双酶切定向连接构建反义表达载体可实现构建一步到位,免去正反向筛选的麻烦.

  • 应用冷沉淀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作者:段慧玲;滕本秀;秦水春

    近年来国内外十分重视冷沉淀的应用研究,但有关其促进褥疮愈合的实验研究却未见报道.我们应用冷沉淀治疗褥疮创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肺曲霉菌病误诊10例分析

    作者:唐春兰;崔社怀

    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但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尚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收集我院1981~1999年确诊为肺曲霉菌病而曾被误诊的住院病例10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曲霉菌病
  • 乳房外阴囊Paget病21例报告

    作者:李伟;颜坤;李文维;赵莉蓉;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阴囊部位的Paget病易误诊为慢性湿疹或皮炎而延误治疗,我们收治2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阴囊 Paget病
  • 严重瘢痕肢体延长术1例

    作者:许建中;李起鸿;范少地

    严重瘢痕肢体的短缩畸形多由严重创伤或血源性骨髓炎所致,由于存在大量贴骨瘢痕,骨骼的血循环严重破坏,给肢体延长术带来了较大困难,现将1例严重瘢痕肢体延长的成功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用螺纹钉BA桩-冠联合修复后牙残根残冠

    作者:汪志德;游古莲;林景春;裘松波

    对磨牙大部缺损修复疗法的报道不多[1,2].我们用螺纹钉BA桩-冠联合修复后牙残根残冠51例53牙,效果满意.

  • 54例中耳气压伤防治分析

    作者:刘燕;鲍锦华;黄怀;徐洁明;曾燕茵;黄丹雯;温建新

    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常见的副作用[1~3].现将我科1995年7月至1999年3月发生的中耳气压伤54例的原因、特点及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压氧 中耳气压伤
  • 前牵引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

    作者:黄新理;陈渝斌

    反(牙合)往往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前突或其复合机制造成的,且在生长发育期间,随着下颌骨的持续向前生长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因此,对Ⅲ类错牙合宜早期进行矫治.前牵引可以在上颌产生矫治作用,促进上颌骨的向前生长,使下颌向后旋转,抑制下颌骨向前,改善Ⅲ类关系[1,2].本研究对15例反(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狼疮性肾炎中前列环素、血栓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红;刘理;蒋玉琼

    血栓形成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的严重并发症,与其体内存在的多种自身抗体有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LN中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A2)和血栓形成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20例射频消融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熊志君;王叶丽

    我们对1998年9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射频消融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整体护理
  • 隆乳术后诺卡菌感染1例

    作者:张玄;徐咏涛;李世荣

    患者,女性,32岁,曾于1997年1月在他院行双侧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半年后因自觉右侧乳房外观不理想,在该院手术调整右侧乳房假体位置,2个月后右侧乳房红肿,胀痛不适,遂取出右侧乳房假体.1年后来我院经乳房下皱襞切口行右侧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切口愈合后出院.20 d后,觉右乳胀痛,手术切口红肿并裂开约2.5 cm,至假体外露,可见少量果酱样液体渗出,行双侧乳房假体取出术,冲洗右侧乳房下腔隙,放置引流条.予以氧哌嗪青霉素、甲硝唑、头孢噻肟钠治疗.

    关键词: 隆乳术 诺卡菌
  • 脾结核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黄和银;刘爱民;雷德安;杨仕明;房殿春

    脾结核为一种少见的腹内脏器官结核,我院和重庆西南医院从1985年6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脾结核6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结核 脾脏
  • 钙离子拮抗剂对大鼠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润金;王宪荣;刘艳生

    严重颅脑外伤能造成肺损害,经研究证明这一继发损害与细胞内钙超载有着密切关系[1,2],本研究以尼莫地平为代表,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害中的治疗作用.

  • 276例创伤病人输血分析

    作者:陈方祥;马贵山;何静;陈钧

    我院1995~1998年收治创伤出血病人276例,现将围手术期输血输液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创伤 输血
  •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分析

    作者:陈广鑫;邹咏文;沈光健

    脑转移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我院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1月,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且随访超过6个月48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转移瘤 伽玛刀
  • 基因印迹与胚胎生长发育

    作者:胡春秀;李力

    基因印迹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遗传规律,与胚胎的生长发育,罕见的遗传病,肿瘤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解释了许多孟德尔规律无法企及的现象,其意义正逐渐被认识,研究也日趋深入.

  • 供受体体重不匹配儿童心脏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建明;范士志;蒋耀光;廖崇先;李增琪;李志平;吴锡阶;马铮

    目的总结1例13岁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儿童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因供受体体重不匹配所带来的围手术期有关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供体28岁,体重63 kg,主动脉直径2.8 cm.受体13岁,体重37 kg.主动脉直径1.7 cm.术中采用主动脉成形处理供受体主动脉直径不匹配.术后采用大剂量血管扩张剂控制成人心脏移植到儿童所带来的高心输出量并发症,并针对儿童代谢快的特点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结果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第12天心肌活检病理学检查无排斥反应,31 d出院,随访18个月,心功能良好.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儿童,可采用成人供心施行心脏移植术.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占忠;王庆余;张朋彬;杨朝霞;张曦;常城;彭贤贵;曹正怀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1,TGFR2)对白血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1及TGFR1,TGFR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水平.结果白血病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患者的TGFR1及TGFR2表达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L)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LL)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这2型受体的表达水平上升至接近正常,病情复发时则又降低.结论 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的预后.

  • 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庞学利;王希;肖红;谭崇富;曾勇;钟元培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疗效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胸部肿瘤患者41例,48个病灶.采用STAR-1000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单靶点照射35个病灶,多靶点照射13个病灶.单次剂量5~10 Gy,总剂量24~44 Gy,中位剂量37 Gy.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1~5月31例患者38个病灶复查了CT或MRI,CR 11个病灶、PR 13个病灶,SD 8个病灶,总有效率达84.2%,PD 6个病灶.随访3~15月,11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死于远处转移,4例死于局部病变进展.余患者病情均稳定生存.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小(≤3 cm)、位于纵隔、肺门、椎旁及上肺的疗效较好.高剂量照射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 123例穿通性角膜移植临床观察

    作者:刘翔;戴超;王薇薇;张啸峰

    目的观察穿通性角膜移植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采用新鲜角膜材料行穿通性角膜移植146例(158眼),术后123例(128眼)随访观察3个月至5年(平均1.5年).结果植片透明愈合率为71.1%,57眼(44.5%)裸眼视力为0.05~0.3,42眼(32.8%)视力达0.3以上.结论穿通性角膜移植是治疗多种角膜疾病、恢复视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手术成功率取决于术眼条件,供体质量,手术技术和并发症处理.

  • 表面麻醉技术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郑汉;何春燕;阴正勤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技术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120只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只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及传统的球后麻醉下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病例间术中疼痛、眼压控制、后囊破裂情况以及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①术中疼痛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②术中眼压控制情况,表面麻醉组明显优于球后麻醉组(P<0.05).③术中后囊破裂发生情况,表面麻醉组显著低于球后麻醉组(P<0.05).④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情况,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表面麻醉方式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术中眼压控制理想,后囊破裂发生率低的优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