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任少强;黄跃生;张家平;许艳丽

    目的探索一种分离人表皮干细胞的新途径,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以基底细胞作常规细胞培养;采用分类技术并结合表皮干细胞的特性;免疫细胞化学S-P法鉴定.结果用中性蛋白酶和胰酶消化可分离基底细胞,(1~2)×104/ml的基底细胞接种于以3T3为滋养层的培养瓶内,以含EGF等因子的DMEM为培养液,2 d后细胞开始增殖,一周许去除滋养层,10~12 d可传代.异硫氰酸酯荧光素(FITC)标记的基底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及IV型胶原20 min内的粘附后获得一些圆形、大小较一致的细胞.以鼠抗人K19的单抗为一抗,免疫细胞化学S-P法呈棕黄色阳性反应,证实分离出的细胞为表皮干细胞.结论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和IV型胶原的粘附可分离出表皮干细胞,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打下基础.

  • 热应激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晓凤;罗向东;王仙园

    目的探讨热应激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机制.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受热43 ℃、2 h为热应激实验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分化抑制因子1(Id1)、P16及P21的蛋白表达变化,3H标记胸腺嘧啶核苷酸(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DNA的合成.结果热应激后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强,Id1表达受抑制, P16、P21蛋白的表达增强.3H-TdR掺入实验显示热应激可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DNA合成.结论热应激可以活化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细胞增殖,从而改变增殖与分化的协调关系,并可能进而影响创伤后组织细胞的修复.

  • 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

    作者:司维柯;李鹏;姚婕

    目的观察苦参碱抑制HepG2细胞增殖时,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变化,以揭示苦参碱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0~1.5 g/L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 d,免疫组化检测AFP、PCNA、wp53、Rb、N-ras、c-myc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wp53、c-myc mRNA的表达,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检测结果,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学处理结果;放免法检测cAMP、cGMP量的改变;亲和层析法分离肝癌GGT(HSGGT)并检测HSGGT和GGT酶活性.结果苦参碱处理HepG2细胞后,与细胞代谢相关的指标发生变化:cAMP升高, cAMP/cGMP比值升高;AFP、PCNA、cGMP、GGT、HSGGT量均降低.与基因相关的指标发生变化:抑癌基因wp53、Rb表达增强,癌基因c-myc表达减弱,N-ras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一定浓度苦参碱处理HepG2细胞后,在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均抑制了HepG2的恶性增殖,表明苦参碱通过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癌细胞的代谢从而抑制其增殖.

  • 大鼠睁眼前后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变化

    作者:涂娅莉;刘应兵;阴正勤;胡志安;赵妍君;张莉

    目的研究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变化,探讨视皮层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获得4~28 d Sprague-Dawleg (SD)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记录突触后电流(Post synaptic currents, PSCs)的变化.结果 (1)共记156个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根据其电生理学特性可将神经元分为3种类型:无反应型、单突触反应型和多突触反应型.睁眼后无反应型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多突触反应型细胞数量明显增多.(2)在同一刺激强度和钳制电压下,对视皮层神经元的输入阻抗和PSCs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①输入阻抗IR:睁眼前与睁眼后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周龄与4周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②PSCs的峰值、到达峰值所需的时间、10%~90%上升时间、10%~90%下降时间、半波宽和潜伏期:1周龄组与2周龄、3周龄、4周龄组之间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视皮层神经元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其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在形觉刺激以及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作用下,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

  • 125I-RGD-4CY肿瘤αvβ3受体显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前伟;郑秀海;张广运;王曙光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标记小分子环形多肽RGD-4CY实现肿瘤αvβ3受体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Iodogen法标记、SEP-PAK C18柱分离纯化制备125I-RGD-4CY.测定125I-RGD-4CY在正常小鼠与荷人QBC939胆管癌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肿瘤(T)与非肿瘤组织(TN)放射性比值.进行125I-RGD-4CY荷瘤动物全身放射自显影.结果正常小鼠血液放射性清除和肝脏放射性下降迅速,肠道无明显增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肌肉和肺的放射性120 min时分别仅为肝脏的32%与44%(P<0.05).荷瘤裸鼠各时相肿瘤的放射性均高于肌肉、肠道与肺(P<0.05),240 min时T/NT值分别为26.0、8.7与26.0.放射自显影示肿瘤放射性浓聚影强,肺、颈部及其它软组织呈低水平分布.结论放射性标记RGD-4CY可望成为一有效的肿瘤αvβ3受体显像剂.

  • 钝性胸部创伤后血浆ET-1、TNF-α及ANP变化的观察

    作者:闵家新;朱佩芳;王正国

    目的探讨钝性胸部创伤(BCT)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兔12只,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成BCT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2、4、8、24 h采血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心钠素(AN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伤后24 h血浆ET-1含量进行性增高(P<0.01);ANF含量降低,伤后8 h 降至低(P<0.05);TNF-α含量在伤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BCT后血浆部分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是BCT后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 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作者:王缚鲲;邹全明;张卫军;田文标;杨王君;郭学青;郭红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的方法.方法重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后,表达的Hp的HspA 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使用SDS-PAGE和HPLC检测纯度,选用ELISA和动物实验对纯化蛋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 Hp的HspA 包涵体经洗涤和溶解后,Hp的HspA的纯度>60%.包涵体溶解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度超过95%.Hp的HspA 纯品经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从包涵体中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spA蛋白,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严重烧伤大鼠心肌[Ca2+]i浓度变化及与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关系

    作者:黑砚;郭乔楠;陈意生

    目的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关系.方法复制Wistar大鼠3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Fura-2/AM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心肌c-fos、c-myc mRNA 的表达.结果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单烧组和补液组明显升高(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轻度升高(P>0.05);在0.5 h、72 h两个时相点,三个实验组心肌细胞[Ca2+]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除了维拉帕米治疗组c-fos、c-myc表达与钙离子浓度无相关性(r=0.74,P>0.05),其它各实验组c-fos、c-myc的表达与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烧伤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补液不能阻止[Ca2+]i升高.而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原癌c-fos、c-myc的表达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密切关系,钙离子可能参与烧伤后心肌细胞原癌基因表达的调节.

  • 人CD137分子基因克隆及其在COS-7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黎万玲;黄钢;姜曼;白云

    目的克隆人CD137分子的编码序列, 将其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于COS-7细胞. 方法从活化的人T细胞cDNA文库中以PCR方法克隆编码人CD137的编码序列,对其序列进行测定.将测序正确的CD137编码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7分子的表达.结果 PCR方法扩增出一800 bp左右的基因片段,插入PCI-neo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经序列测定证实扩增的片段为人CD137编码序列.将重组子转染COS-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有27.11%的细胞表达人CD137分子.结论成功地克隆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了CD137分子.

  • 不同氧浓度下大鼠肝细胞有氧代谢酶CCO、PDH、KGDH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正伟;汪仕良;王凤君;王裴

    目的观察缺氧对肝脏实质细胞糖有氧氧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缺氧模型,模拟创伤后的缺血、缺氧状态,以正常培养的大鼠肝细胞为对照,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氧浓度及缺氧时间下肝细胞有氧氧化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并测定了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肝细胞内丙酮酸脱氢酶(PDH)、α-酮戊二酸脱氢酶(KG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在缺氧培养1 h即显著降低,并持续到16 h;缺氧时肝细胞内ATP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4 h达到低.结论缺氧后肝细胞有氧氧化及细胞内ATP的产生严重受抑.

  • 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水明;刘友生;陈锐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腓肠肌损伤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光、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光光度比色法对远离大鼠30%TBSA Ⅲ度烧伤部位的腓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及丙二醛(Me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或活性进行一系列动态观测.结果严重烧伤后腓肠肌肌纤维嗜酸性染色增强、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浆溶解.电镜下核周基质水肿,Z线扭曲或中断,肌原纤维灶性溶解、线粒体肿胀或空化,肌浆网扩张和糖原颗粒减少.烧伤后6~24 h SDH活性进行性降低;而LDH活性在伤后1~12 h进行性增加,以后逐渐下降.NO、XO、MPO及MDA含量或活性分别在伤后6、6~12、24、12~24 h与相应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严重烧伤后腓肠肌也是受累的主要组织之一.能量生成减少、NO产生、XO活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脂质过氧化在严重烧伤后腓肠肌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腓肠肌 损伤 烧伤
  • 人红细胞膜DAF的亲和纯化及活性研究

    作者:郑萍;邹强;周伟;谢佩蓉;李华;郭波

    目的获得纯化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红细胞膜促衰变加速因子.方法经胰蛋白酶消化、正丁醇抽提及DE32离子交换色谱和抗体亲和层析等步骤从人红细胞膜影中分离纯化人红细胞膜DAF.以SDS-PAGE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纯度及抗原特异性,以C3转化酶体外组装实验及促衰变加速活性实验检测其补体抑制活性.结果 400 ml人全血终可得纯化DAF约420 μg,回收率达26%;比活性为4.5×105 U/mg;纯化产物在SDS-PAGE中表现为70×103的单一蛋白条带,并在免疫印迹实验中可与抗人DAF单抗特异性结合.在生物学活性实验中,纯化产物既可促进C3转化酶的衰变,也可抑制C3转化酶的形成.结论采用本方法可获得纯化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促衰变加速因子.

  • 重组LBP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制备兔抗人LBP抗体的研究

    作者:李永旺;麻莉;张德明;毛宝龄;钱桂生;徐剑铖;侯一峰

    目的制备兔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多抗,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LB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FBOS-LBP作为抗原免疫制备兔抗人LBP的抗血清.用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后,通过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流式细胞术观察LBP及其抗体对荧光标记脂多糖(LPS)与单核细胞结合的影响;ELISA检测LBP及其抗体对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结果用LBP基因免疫制备的兔抗LBP多抗与LBP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有较高的效价;LBP增强LPS与单核细胞结合的作用能被该抗体阻断;LBP增强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也能被该抗体阻断.结论用LBP基因免疫制备的兔抗人LBP多抗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

  • 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超;牟海刚;孙念绪;杨宗诚

    目的了解严重腹腔感染时胃粘膜细胞胞液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严重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分别采用电生理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穿孔前、穿孔后3、6、12、24、48 h胃粘膜电位差变化和胃粘膜组织皮质醇含量变化,应用放射配体分析法对各时相胃粘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结果盲肠穿孔后3 h胃粘膜组织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而胃粘膜细胞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大结合容量显著下降,平衡解离常数(KD值)明显增大,胃粘膜电位穿孔后显著下降.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降低是严重腹腔感染后急性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右锁骨下动脉变异1例

    作者:刘锋;易良;李晓伟;杨俊杰;陈卫军;朱楚洪;孙建森

    右锁骨下动脉是头臂干的重要分支,我们在解剖一正常中年男尸时,发现其起点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后方,绕食管后方斜向上行.上述变异报道较少[1],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变异
  • 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1例

    作者:何静;陈方祥;马贵山;罗梅;李华强

    我院于2000年11月2日检测到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母婴Rh血型不合,产生抗D抗体,效价为64,经换血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
  • 宫内外同时妊娠3例

    作者:龙玲;王琳

    例1,患者26岁,停经46 d,下腹剧痛6 h于1991年6月30日入院,查尿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胚囊,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3.2 cm×4.1 cm,左附件3.2 cm×2.1 cm不均质回声,查下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侧为重,考虑宫外孕,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800 ml,左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行左输卵管部份切除术,术后6 d患者仍感恶心,未引起重视,术后4个月一直未来月经,因感到胎动到医院就诊,诊断为中期孕,行引产术.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窦性停搏1例

    作者:文芳;罗昭林

    患者,男性,37岁,近几月来无明确原因及诱因出现胸闷、心慌不适,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劳累或紧张时无明显加重趋势,休息时无明显减轻,于1999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心内科住院检查.

  • 适形放疗治疗胸腺类癌并异位ACTH综合症术后复发1例

    作者:阮志华;庞学利

    患者男,56岁,因"肥胖、双下肢水肿、夜尿增多半年,加重伴心悸1月"入院.查体: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膝下指压性水肿,心、肺等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血压偏高,波动于18~23/10~14 kPa,曾行多次生化检查,提示持续性低血钾(2.0~3.0 mmol/L),口服氯化钾不能纠正.皮质醇节律试验提示皮质醇普遍高于正常,节律消失,血尿醛固酮值减低.

  • 鼻腔恶性神经外胚叶瘤1例

    作者:钟诚;魏运军;张学渊

    患者女,45岁,因"左侧鼻阻10年余伴回吸涕中带血6年"入院.入院后一般情况尚好,各系统检查及术前常规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外鼻无畸形,左侧鼻腔充满淡红色新生物,新生物前上部表面光滑,下方表面较粗糙,触之易出血,有触痛,右侧鼻腔未见明显异常,间接后鼻孔镜下见后鼻孔处一新生物大小约4 cm×3 cm×2 cm,表面光滑.

  • 新生儿肝脏巨大混合性血管瘤并卡-麦二氏综合征1例

    作者:于若谷;赵聪敏;叶明福

    患儿,女性,因生后皮肤青紫20 h入院.入院查体: T 37℃,P 136次/min,R 54次/min,WT 2.81 kg.足月新生儿貌,皮肤巩膜中度黄染,皮肤出血点及淤斑,以腹部、背部、双下肢较多,头颅左侧可扪及8 cm×8 cm大小软性包块,有波动感,不过骨缝,前囟1.5 cm×1.5 cm,平软,右眼裂小,唇周发青,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肋缘下6.5 cm,质中.脾肋缘下刚触及.脊柱、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右第四趾内收畸形.

    关键词: 新生儿 肝脏 血管瘤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李景怡;方勇飞;王勇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2年,加重2月于2000-04-19入院.病史:初发为左肩、左踝关节肿痛,后逐渐累及全身多个关节.入院前2月出现关节肿痛加重,伴腹泻,面色萎黄、乏力、精神差.院外服用萘普生、强的松治疗无效.入院时情况:双肩、双肘、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双踝、双足趾跖关节肿痛,晨僵>1 h.

  • T-C糊剂治疗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彦清;游古莲

    作者采用根尖部少量塑化液置入法加替硝唑(Tinidazole)头孢氨苄素(Cafalexin)糊剂(简称T-C糊剂[1]),进行弯曲根管的根管充填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 经口腔入路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同期修复术

    作者:王延安;谭颖徽;王建华;牙祖蒙;周莉;杜俊兰

    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规手术,采用颌下皮肤切口入路,面部遗留疤痕.我科采用口腔入路方法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修复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畸形子宫妊娠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峰;夏华琼;吴国华

    畸形子宫临床上较常见,可分为双子宫、双角子宫、中隔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畸形子宫妊娠在诊治中有一定困难,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10年诊治的10例畸形子宫妊娠,并探讨误诊原因和并发症,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畸形 妊娠
  • 食管癌PF方案化疗发生频发室性早搏1例

    作者:朱宇熹;陈绪元

    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月于2001年11月5日入院.既往无心脏及肺病史.查体:KPS评分80分,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纤维胃镜发现食管新生物,活检诊为鳞癌.心电图及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2001年11月9日行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病检发现切缘阳性,3周后行放射治疗,总剂量50 Gy,常规分割,出院休息.于2002年3月4日再次入院,检查无化疗禁忌,予辅助化疗,PF+CF方案(第1~5天):顺铂 (DDP) 20 mg;氟尿嘧啶 (5-Fu) 750 mg;亚叶酸钙 (CF) 200 mg.化疗中出现轻度心悸、乏力,心电图发现偶发早搏,化疗后予心肌营养药物治疗约1周后症状及心电图好转.

  • 川崎病合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例

    作者:刘晓蓉;赵聪敏

    例1,患儿,男,2岁7个月,因"发热1 d,伴颈部包块半天,抽搐1次"于2000-06-25入院.查体:右颈后扪及一3 cm×3 cm×2 cm大小淋巴结,局部皮肤充血,皮温高,触痛明显.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右侧可见黄白色分泌物.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血象:WBC 21.3×109/L;N 0.88; L 0.12.

  • 上颌骨巨大软骨肉瘤1例

    作者:张志轩;张哉根

    软骨肉瘤多发生在骨盆、肋骨、肩胛骨等处,发生在颌骨的巨大软骨肉瘤罕见.我院于2000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上颌骨 软骨肉瘤
  •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治疗前后红外热像图变化

    作者:郑宏庭;张学亮;陈卫

    红外热像图是靠从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转变成一种图像的技术,肢体由于血流量大小的差异,局部温度及红外线辐射量不同,因而红外热像技术能具体、形象、动态地反映肢体血循环状况,作为对肢体血循环变化规律做进一步探讨的手段[1].

  •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淋球菌等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

    作者:冯文曦;曹红卫;赵静怡;郑红;钟白玉

    在性传播疾病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较为常见.我们采用的PCR方法结合了荧光探针的体外扩增和检测技术[1,2],不仅把假阳性率降低到低限度,同时还保留了常规PCR的高灵敏性和特异性.

  • 先天性直肠阴道瘘的诊疗经验

    作者:葛海燕;罗云生;唐开业;单治堂

    直肠阴道瘘(RVF)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在其发病原因中,既有先天性发育不良,也有后天因素而造成的.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遗留后遗症.近年来作者收治先天性直肠阴道瘘患者6例,全部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 4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潘进洪;熊恩庆;宋波;周占松;金锡御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位于腹膜后,与腹腔脏器及大血管关系密切.早期多无典型临床症状,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断,易错过手术时机.我院1991-2000年收治腹膜后肿瘤53例,其中47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 横突、关节突与椎弓根关系的X线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权毅;潘显明;邓少林;廖冬发;张波

    经椎弓根胸腰椎内固定术的关键是椎弓根管口的定位.通常以横突为标志定位[1].由于横突的变异、畸形、骨折、先天性缺损等在临床上并不鲜见,有时给术中定位带来困难,寻找一种新的定位方法已成必要.我们通过X线研究发现腰椎上关节突与椎弓根管口有相当固定的解剖关系,并用腰椎上关节突作为定位标志,临床应用满意.

  • 树脂摊片法在坐骨神经免疫电镜观察中的应用

    作者:周萍;张杰敏

    目的通过树脂摊片包埋在坐骨神经免疫电镜观察中的应用,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及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40只3月龄Wistar大鼠分别用CJ-Pen19灭活菌株经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后,第5周取坐骨神经1 cm,Zamboni液固定6~18 h,石蜡包埋,制成20 μm厚的切片,免疫组化检测坐骨神经局部IgG,光镜下选取有意义的区域定标.采用树脂摊片包埋制片.结果轴索变性组IgG染色呈点状,中等电子密度沉积于神经轴膜和轴浆内,髓鞘脱失组IgG主要位于髓鞘表面,神经轴膜和轴浆均未见IgG沉积.结论树脂摊片包埋在免疫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树脂摊片 免疫电镜
  • 细胞粘附与肿瘤多细胞耐药

    作者:梁后杰;黄海辉

    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是影响化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克服肿瘤耐药,多年来人们对肿瘤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有了诸多进展,其中包括某些耐药基因(MDR)和细胞表面蛋白(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1].

  • F68及其联合DMSO对脐血造血细胞的低温保护作用

    作者:蔡永国;张翼军

    目的研究普鲁兰尼克(F68)及其联合DMSO在-80℃条件下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低温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脐血造血细胞冻存30、60、90 d后复苏,应用台盼蓝拒染率、集落形成试验、3H-TdR掺入率等,测定经F68保护体系冻存的脐血活力,并与目前通用的冷冻保护剂二甲亚砜及CP-1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80℃条件下,F68对脐血造血细胞具有明显的冷冻保护作用,并与DMSO具有协同保护效果,联合F68及DMSO的保护体系可使MNC、CFU-GM的平均回收率及台盼蓝拒染率在第90天时分别达到(83.4±6.3)%,(68.8±7.9)%, (92.5±5.1)%,优于目前通用的细胞冻害保护液CP-1及DMSO.90 d的冻存期内,脐血细胞活力无明显下降.结论 F68及其与DMSO组成的冻存方案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冻存保护效果.

  • 肝细胞癌细胞凋亡、增殖及其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艳玲;梁后杰;肖文华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细胞凋亡、增殖及其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特征与HCC分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人HCC与其癌旁组织中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Fas的表达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凋亡细胞在HCC组织中呈散在分布,其凋亡细胞指数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PCNA指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HCC Ⅰ、Ⅱ、Ⅲ、Ⅳ级中,凋亡细胞指数分别为0.53,0.42,0.20,0.21.PCNA指数分别为0.06,0.41,0.63,0.80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HCC组织的p53表达随Edmondson分级呈递增现象;而Fas均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HCC的分化程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而与PCNA指数呈负相关.HCC细胞凋亡为p53依赖型, p53基因高突变、Fas表达的下调的肝癌组织其恶性程度较高,提示预后不佳.

  • 脂质体介导ANG反义核酸对 A549 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唐敏;刘松青;王吉刚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ANG 反义核酸转染A549细胞后,对其中 ANG 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抗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方法用人工合成的人 ANG 反义寡聚核苷酸,以脂质体为载体转染人肺癌 A549 细胞,研究 A549 细胞在基因转染后,其 ANG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脂质体转染程序优化后,得到佳转染效率;免疫组化显示细胞内 ANG 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培养基 ELISA 检测显示每细胞分泌的 ANG 蛋白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ANG 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 A549 细胞中 ANG 的表达,为体内研究提供了基础.

  • 整合素β-1对实体瘤细胞耐药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德明;梁后杰;张艳玲;邹岚;阮志华

    目的初步探讨粘附分子β-1整合素对肿瘤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 分别以不同浓度阿霉素诱导建立耐药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结合纤维粘连蛋白(FN)及阻断β-1整合素后对肿瘤细胞耐药的影响.结果经致死剂量的阿霉素作用,MTT法检测药物敏感的肿瘤细胞抑制率为97.1%,耐药细胞株为45.2%;与纤维粘连蛋白结合后,药物敏感细胞株抑制率为68.5%,耐药细胞株为56.4%;阻断β-1整合素后与纤维粘连蛋白结合,药物敏感细胞株抑制率达到94%,耐药细胞株为49.4%.与纤维粘连蛋白结合后,肿瘤细胞抑制率明显下降(P<0.05);阻断β-1整合素功能后,肿瘤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结论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作用是造成肿瘤耐药的原因之一,阻断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可以逆转肿瘤耐药.

  • 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宏;肖文华;梁后杰;房殿春;杨仕明;罗元辉

    目的观察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内源性DNA MTase 基因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包含正、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RT-PCR法观察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 PCR法扩增外源性NeoR基因证实用脂质体法成功将重组载体转染入细胞;RT-PCR法检测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显示转染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SMMC-7721细胞中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下调.结论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 DNA MTase基因表达的方法.它为更多了解DNA MTase 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帮助.

  • 耐药肿瘤细胞β-1整合素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德明;梁后杰;张艳玲;邹岚;阮志华

    目的探讨耐药肿瘤粘附分子β-1整合素的表达以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寻找逆转耐药的途径.方法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耐阿霉素细胞株A549-AD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细胞β-1整合素的表达;TUNEL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耐药细胞β-1整合素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细胞(P<0.01);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加FN后其凋亡率较未结合FN细胞明显降低(P<0.01);用抗β-1整合素抗体阻断与FN结合耐药细胞株β-1整合素,其凋亡率与未阻断β-1整合素,但与FN结合的的耐药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耐药肿瘤细胞β-1整合素表达增加,成为耐药表型;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产生耐药;阻断其作用可以逆转肿瘤耐药.

  • 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诱导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

    作者:张宏;肖文华;梁后杰;房殿春;杨仕明;罗元辉

    目的观察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已构建的包含正、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法检测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结果 PCR法扩增外源性NeoR基因证实用脂质体法成功将重组载体转染入细胞;甲基化特异的PCR法检测显示转染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SMMC-7721细胞中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去甲基化状态.结论人DNA MTase反义基因片段可诱导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DNA MTase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

  • rhGM-CSF对胎儿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作者:钟大平;张翼军

    目的探讨rhGM-CSF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胎儿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用rhGM-CSF刺激成纤维细胞后第2、4、6天用细胞计数及3H-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定其增殖情况.结果 rhGM-CSF对胎儿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DNA合成有刺激作用,在80~100 ng/ml 时,细胞生长达到佳状态,过高浓度rhGM-CSF的刺激作用反而下降.结论 rhGM-CSF可以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DNA合成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 川芎嗪对大剂量化疗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后杰;李建军;胡绍毅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化疗所致骨髓基质细胞(BMS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大剂量MTX化疗损伤BMSC的小鼠模型后,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川芎嗪0mg(对照组)、20 mg(Ⅰ组)、40mg(Ⅱ组),1次/d,第21天采取骨髓细胞进行体外BMSC培养、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计数、BMSC层粘附率测定和BMSC层上造血细胞混合集落培养.结果 BMSC生长、CFU-F计数、BMSC层粘附率、BMSC层上造血细胞混合集落数目均表现为Ⅱ组>Ⅰ组>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川芎嗪对大剂量MTX引起的BMSC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 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宏;肖文华;梁后杰;房殿春;杨仕明;罗元辉

    目的观察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 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包含正、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PCR法扩增外源性NeoR基因证实用脂质体法成功将重组载体转染入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转染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SMMC-7721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流式细胞法测得其凋亡率由3.1%增加到13.5%.末端标记法也显示其凋亡指数增加.结论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可诱导肝癌细胞系SMMC-7721 凋亡.凋亡基因功能被恢复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 高浓度甲氨喋呤致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损伤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建军;梁后杰;边志衡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氨喋呤(MTX)对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培养的BMSC中加入不同浓度MTX(对照组:0 μmol/L;浓度Ⅰ组:0.01 μmol/L;浓度Ⅱ组:0.1 μmol/L;浓度Ⅲ组:1.0 μmol/L),对BMSC形态学及生长情况、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数目、BMSC层粘附率和造血细胞混合集落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浓度Ⅰ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浓度组Ⅱ和浓度Ⅲ组梭形成纤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生长曲线低平(P<0.05,P<0.01),CFU-F计数或粘附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减少或降低(P<0.01),造血细胞集落生长差,以浓度Ⅲ组改变明显.结论高浓度MTX可导致离体小鼠BMSC形态学改变、生长受抑以及粘附功能和造血支持功能的损伤,其损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定量调查

    作者:姜明杰;黎永学;任辉;练燕;靳彦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及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方法用自制改良BS培养基对5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大便进行双歧杆菌定量检测.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化疗前肠道双歧杆菌检出率为44.2 %,化疗后肠道双歧杆菌检出率为15.4%,较化疗前检出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数有明显的变化,调节恶性血液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助于促进恶性血液病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肿瘤的初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林;陈幸华;张曦;彭贤贵;孔佩艳;刘红;张怡;高蕾;王庆余

    目的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儿童血液肿瘤的初期疗效.方法 2001年5月至2002年3月,以PBSCT治疗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共10例,其中:ALL 5例;ANLL 1例;NHL3例;HD1例.除1例同基因移植患儿采用G-CSF(10 μg/kg,1/d,皮下注射,共4 d后开始采集)对正常供体进行动员外,其他患儿均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为:MOEP + G-CSF.经2~3次采集,获得MNC中位数为5.4×108/kg,CD34+细胞为6.1×106/kg,CFU-M为3.3×105/kg.预处理方案: Cy/TBI(8例)或CEAC(2例).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1.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PLT>20×109/L,分别为(10±3)d、(11±3)d、(14±5)d.1例患儿于移植后3个月随访行常规化疗,因骨髓重度抑制继发感染死亡,1例患儿于移植后4个月病情复发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病存活2~9个月,疗效仍在近一步随访中.结论初期疗效显示,PBSCT是儿童血液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大剂量甲氨喋呤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建军;梁后杰;胡绍毅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按每千克体重经尾静脉注射MTX 0 mg(对照组)、10 mg(小剂量组)、40 mg(大剂量组),化疗后采取骨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BMSC生长、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BMSC层粘附率和造血细胞混合集落的变化.结果小剂量组化疗后不同时间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大剂量组化疗后第7天开始出现BMSC层粘附率显著下降,第14天后出现生长减慢、CFU-F形成能力和造血支持功能降低,第35天仍低于正常.结论大剂量化疗可导致BMSC损伤,且损伤持续时间较长.

  • rhGM-CSF对小鼠口腔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钟大平;张翼军

    目的观察rhGM-CSF对MTX致实验性小鼠口腔粘膜损伤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将501只昆明种小白鼠分成8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给予不同药物(MTX、CF或rhGM-CSF)的处理因素,于第1~10天光镜下观察小鼠口腔粘膜的病理改变和积分情况.结果 IDMTX致口腔粘膜损伤病变率(45%~63%)和积分率(19.4%~56%)较其它组高,且死亡率很低(小于5%);IDMTX+GM0(或GM2)组的口腔粘膜损伤病变率(30.53%和30.99%)和积分率(19.47%和17.25%)比IDMTX组(55.56%和36.31%)明显减少,且溃疡严重程度较轻,二者相差显著(P<0.01).结论 IDMTX致小鼠口腔粘膜损伤模型可以用于粘膜损伤的研究;rhGM-CSF可以减少MTX致小鼠口腔粘膜损伤,并促进粘膜损伤恢复.

  •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对CD34+细胞粘附力的影响

    作者:王吉刚;梁后杰;史曦凯;陈洁平;张翼军;夏顺中;罗高兴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基因修饰的BMSCs对CD34+细胞的粘附力的变化.方法以CTLA4Ig-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Mu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50转染BMSCs,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确定CTLA4Ig的表达,免疫磁珠(MACS)阳性选择分选骨髓CD34+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通过测定粘附于BMSCs的3H-TdR标记CD34+细胞的 cpm值观察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力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CTLA4Ig表达阳性率达85%(MOI=50),弥漫性定位于细胞质;免疫磁珠阳性选择获取的骨髓CD34+细胞纯度可高达97.8%;转染组与对照组BMSCs对CD34+细胞的粘附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LA4Ig-重组腺病毒能有效介导CTLA4Ig基因在BMSCs中表达,并对其粘附力无显著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