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株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徐焰;熊鸿燕;宋建勇;王思雄

    目的观察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大肠杆菌;②针对不同宿主菌其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均发生相应变化;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此噬菌体为直径20~40 nm的微球形颗粒,棱角不明显,偶见短尾;④噬菌体的抗血清Κ值为41.5,与f2噬菌体血清学相关度为0.38;⑤潜伏期为30~35 min,裂解量为104.结论分离所得的噬菌体是1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为直径20~40 nm的圆形颗粒,其与f2噬菌体的血清相关度较低,可独立为一个血清型.

  • 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鲁开智;杜津;陶国才;何长生;杨丽华;易斌;程建保

    目的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制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和地氟醚预处理组(D),观察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1、3、6、及24 h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清ALT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缺血前吸入1MAC地氟醚30 min后洗脱10 min者,肝酶的漏出减少,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缺氧过程中大鼠脑mtDNA编码12S rRNA和COXⅠ m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柳君泽;谭小玲;曹利飞

    目的探讨大鼠经不同时间低压缺氧暴露后脑皮质mtDNA编码12S rRN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COX)亚基Ⅰ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低压舱内每天缺氧暴露23.5 h,分别连续缺氧2、5、15、30 d,对照组不做缺氧处理.断头活杀后取脑皮质,提取组织总RNA,以β-actin为内参照,反转录PCR法分析12S rRNA和COXⅠ mRNA的表达量.结果缺氧2 d,12S r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升高57%(P<0.05),缺氧5 d以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 COX亚基Ⅰ mRNA表达在缺氧2 d和5 d显著升高(P<0.01),分别比对照组升高55%和106%,缺氧15 d和30 d恢复至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氧暴露可同时影响mtDNA蛋白编码基因和核糖体基因的表达,提示缺氧可在转录与翻译两个水平上影响氧化磷酸化基因的表达,且其变化与缺氧暴露时间有关.

  • 大鼠红核和颈段皮质脊髓背侧束联合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宗兆文;廖维宏;伍亚民;龙在云;曾琳;杨恒文;李应玉

    目的为研究脊髓损伤后的可塑性变化,建立大鼠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dCST)联合损伤模型.方法立体定位仪下,致伤颈3 dCST和双侧红核,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损伤范围.示踪剂观测皮质脊髓腹侧束(vCST)的出芽情况;同时,评定大鼠前肢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精确地致伤红核和dCST后,vCST的出芽数量和大鼠前肢功能评分成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大鼠红核和dCST联合损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后可塑性变化的良好模型.

  • 乳腺癌中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及MIB1(Ki-67)的表达与预后

    作者:邓军;柳凤轩;刘友生;闫晓初;刘丽梅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标记物(PCNA 、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染色,检测112例乳腺癌原发灶PCNA(单克隆抗体PC10)的表达,计数MIB1标记指数(MIB1 Labelling index,MIB1 LI),同时根据腺管形成、核的多形性及核分裂像数确定的分级标准、舟山会议推荐方案和TNM国际分期标准,对112例乳腺癌进行组织学分类、分型、分级和分期,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12例中肿瘤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和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4个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MIB1 LI、PCNA高表达的比率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直径不足2 cm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和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少于3个(含3个)的乳腺癌患者(P<0.05),而前者的10年累积生存率均分别低于后者;患者年龄和月经状况与MIB1 LI、PCNA表达强度及10年累积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B1 LI、PCNA表达强度与乳腺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及腋窝淋巴结受累个数显著影响MIB1 LI、PCNA的表达强度,是判定乳腺癌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之一.

  • 食管癌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分析

    作者:颜坤;王明荣;房殿春;杨康

    目的探讨食管粘膜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其单态性的情况.方法组织DNA提取后PCR扩增,扩增产物行9%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等方法,分析45例食管癌及正常切缘组织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情况.结果所有正常组织在BAT-26位点DNA电泳条带长度无明显改变,45例食管癌中有3例MSI改变.结论食管粘膜BAT-26具有较好的单态性,食管癌细胞BAT-26位点对识别高频率MSI不十分敏感.

  • 肿瘤细胞中ASPP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云;刘泽军;李维;杨丽华;顾寿智;卢欣

    目的建立p5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ASPP2)mRNA表达水平的RT-PCR测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测定ASPP2mRNA在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与人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及成纤维细胞和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用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株jurkat、成纤维细胞和结肠癌细胞株HT-29,所得细胞用Tripure分离试剂提取总RNA.后用RT-PCR检测ASPP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SPP2 mRNA在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人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表达水平高,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ASPP2的表达水平比结肠癌细胞株HT-29低.结论 ASPP2的mRAN表达量是在p53野生型的肿瘤细胞中降低而不是在p53突变型的肿瘤细胞中,说明ASPP2调节着p53的肿瘤抑制功能.

    关键词: ASPP mRNA RT-PCR
  • hFIST/HIPK2在Fas/FasL和TNF/TNFR1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

    作者:李欣;刘宏;赵育新;何俊彦;张新华;杜光祖

    目的探讨hFIST/HIPK2在Fas/FasL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经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瞬时转染技术,将全长序列hFIST/HIPK2、Fas(CD95/Apo-1)、TNFR1、FADD、TRADD、caspase-8 cDNAs转染入293T细胞中,应用免疫沉淀技术、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FIST/HIPK2与以上凋亡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hFIST/HIPK2与Fas、TNFR1、FADD、caspase-8无相互作用,与TRADD有相互作用,且Fas、TNFR1竞争性抑制这种相互作用.在有FasL存在及无FasL存在时,Fas均可与FADD相互作用;Fas与TRADD有相互作用.结论 hFIST/HIPK2与TRADD有相互作用,Fas与TRADD有相互作用,hFIST/HIPK2可能间接参与了Fas/FasL、TNF/TNFR1信号转导途径.

  • 99Tcm-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观察良性血液病自体移植脾功能

    作者:厉红民;李前伟;黄定德

    放射性核素脾显像是观察脾组织功能和形态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应用核素脾显像对良性血液病自体脾移植患者的移植脾功能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破裂1例

    作者:吴红涛;麻晓林;姚元章

    患者,男性,55岁,因搬抬重物后感上腹部疼痛24 h急诊入院.既往有"肝炎"病史,无便血、呕血史.体检:T36.9 ℃、P 100次/min、BP 105/60 mmHg.意识清楚、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于肋缘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RBC 2.12×1012/L、Hb 74 g/L、PLT 95×109/L,血浆蛋白42 g/L(肝功能B级).腹部透视(-);B超提示脾破裂;腹穿抽出不凝血.

  •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模拟肽对内毒素休克模型家兔动脉血压影响的研究

    作者:卫国;吕根法;郭毅斌;郑江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 BPI) 是一种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杀灭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及中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能力,对严重GNB感染具有一定疗效[1].通过多年的研究,本室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设计合成了BPI模拟肽,本研究拟通过观察BPI模拟肽对平均动脉压、脉压的影响,以了解其抗内毒素休克功效.

  •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初步研究

    作者:余涛;阴正勤;谢汉平;黄小勇

    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我院采用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 TSCPC)治疗各类难治性青光眼13例13只眼,现就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

  • 无菌包内手术刀片防锈蚀探讨

    作者:魏静蓉;徐绍萍;宫海燕

    手术刀片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常发生锈蚀而影响临床的使用安全,针对此问题,我院近来进行了手术刀片不同包装方式和不同灭菌程序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术刀片 锈蚀
  • 烧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6例的救治体会

    作者:毛远桂;曾元临;肖长辉;余於荣;辛国华;李国辉;苏子毅

    自1990-2002年救治烧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6例,治愈13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 个案与短篇

    作者:王琳;常青;李玉艳;史常旭

    我科于2001年10月初开展了经小切口行子宫切除手术及子宫肌瘤挖除术,切口3~5 cm,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现将34例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微创手术
  • 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观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骨骼特点中的应用

    作者:李明;张德文;刘正全;龙海兵;马学;林兰荣

    目的探讨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观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 CCF)骨骼特点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CCF进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的检查.结果三维重建能清楚地显示足踝部的解剖和立体关系.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到马蹄内翻足骨骼均有不同程度畸形,而主要是跟、距、舟、骰四骨及相应关节面改变.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足踝部关节及诸骨的形态,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内翻、跖屈程度及骨骼发育特点的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模拟机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价值

    作者:赵宏伟;田柳;蒙伟宗;吴国明;钱桂生

    目的探讨模拟机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用于肺部占位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槽式切割式穿刺针或肺活检枪在模拟机导向下穿刺诊断213例肺部占位性疾病.结果 213例经皮肺穿刺者,经组织学检查证实169例为原发性肺癌,3例转移性肿瘤,22例肺结核,1例炎性假瘤,2例曲菌病,16例未能明确诊断,阳性率为92.5%.术后气胸发生率为10.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模拟机定位肺穿刺活检具有诊断率高、并发症少,且较为经济的优点,是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 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冯正直;杨国愉;汪涛;田恒轩;温兴福

    目的调查分析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军医大学七年制269名学员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常模、军医大学五年制学员、地方大学七年制医学生的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①有12.1%的学员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②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③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年级和性别特征,其中低年级较差,高年级较好;男生较差,女生较好.结论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

  •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喆;王广;肖颖彬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MCP-1浓度的变化,并分析Hcy对血浆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心病组70例,对照组50例.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浓度,标准方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浓度,ELISA法检测血浆MCP-1浓度.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浆Hcy、MDA及MCP-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MCP-1浓度呈明显线性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提高MCP-1的表达、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 Ca2+-CaM在M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卢根生;任静;宋波;熊恩庆;金锡御

    目的探讨Ca2+-CaM在M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逼尿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于6孔培养板上培养,加入10-4mol/L carbachol 和methoctramine ,采用Ca2+浓度和CaM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Ca2+浓度和CaM活性.结果实验组中,[Ca2+]i和CaM的平均通道荧光对数值分别为(3.26±0.38)和(2.87±0.34),与对照组[分别为(2.06±0.12)、(2.14±0.24)]相比,均有显著性的升高(P<0.05).结论 Ca2+-CaM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M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调节过程.

  • HPLC法测定复方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中主药的含量

    作者:罗东;王章阳;夏培元;代青;冉光炳;彭蓓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中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和同时测定甲硝唑、水杨酸的含量.方法克林霉素磷酸酯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乙腈(75∶25);甲硝唑、水杨酸的紫外检测波长为290 n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乙腈(80∶20).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甲硝唑和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5%、101.22%、100.90%,RSD分别为2.34%、1.34%、1.04%.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有利于该制剂的分析.

  •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作者:余玲;谢汉平;孟晓红;余延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60例(60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60眼)健康志愿者的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全身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负相关(r= -0.761,P<0.01).无一全身因素与角膜厚度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异常,且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而加重.糖尿病患者在内眼手术及眼外伤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防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

  •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

    作者:陈显春;封悦;宋爽;杨英;王寅欢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乳腺癌手术范围大,组织损伤多,为了达到根治目的,有可能损伤与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肌、胸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管、淋巴管[1],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护理指导,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对23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万颖杰;陈显春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13%~40%[1,2].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各个时期、每个科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1个月收治病人的切口感染进行各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监测研究,了解该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其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作者:范文汉

    学龄前后年龄段6~10岁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治疗比较棘手.此年龄段儿童正上学脱离父母关照,自理能力差,易感冒.再加上严重的环境污染.儿童慢性鼻窦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病率,并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主要的表现为流粘、脓涕,鼻塞常伴有头昏头胀甚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儿童身体发育.而传统的西医治疗,疗效不很理想.近年来推广鼻窦内窥镜手术,也收到了一定疗效,但考虑到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还有较大的可逆性,而儿童对手术有恐惧心理,耐受性较差.

  • 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和"即刻法"室内质控

    作者:段慧玲;滕本秀

    以自制的外部质控定值血清作为质控物,对ELISA法检测抗-HIV进行"即刻法"室内质控[1],此法简便、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HIV 室内质控
  • MRI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良;孙清荣;文利;邹利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危急症,病死率高.超声(Ultrasonography, USG)诊断对其有独特的应用价值.随着MRI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在对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方面,也显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2].本研究收集夹层动脉瘤26例(经手术证实的18例和综合影像学确诊的8例),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诊断价值.

  • 小鼠脾脏树突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作者:程晓明;王长征;李淑平;钱桂生

    目的分离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entritic cell,DC).方法运用脾脏DC先贴壁后悬浮的特性进行分离、培养.从形态学、功能及表型进行鉴定.结果电镜显示了DC特有的形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表明少量的DC即可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其表面分子CD11c及MHCⅡ呈高表达.结论从脾脏中可分离培养高纯度的功能性DC,可用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小鼠 脾脏
  • 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方法进展

    作者:张一鸣;李振强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因各类事故、运动、暴力等造成,患者常有截瘫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如何促进SCI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治愈截瘫,一直是医学界一大难题.近年来,采用移植方法修复受伤脊髓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周围神经、胚胎中枢神经、多种细胞都被证实能够改善脊髓损伤部位的微环境,促进损伤脊髓的再生和修复;不同移植方法也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现就此进行综述.

  • 乳腺癌基因治疗进展

    作者:唐波;姜军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疾病,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率.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应用以及人们对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治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近年来乳腺癌的基因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 早期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姜军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2位,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虽然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和病原预防研究无重大突破,随着肿瘤基础和临床理论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是目前临床研究深入的恶性肿瘤之一[1].

  • 乳腺粘液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范林军;姜军;赵菲;杨新华;张毅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乳腺粘液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1976-2002年收治的1 174例乳腺癌病例中的18例粘液癌,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结果 18例女性乳腺粘液癌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51.1岁;发现包块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至10年,平均32.2个月.肿瘤大直径1~6 cm,平均3.4 cm;病理分型,单纯型13例,占72.2%,混合型5例,占27.8%.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占11.1%;18例中,Ⅰ~Ⅱ期15例,占83.3%,Ⅲ期2例,Ⅳ期(T3N2M1)1例;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14例,占77.8%,乳房单纯切除加腋窝探查4例;18例中,2例采用了术前新辅助化疗;12例术后行3~6疗程的化疗;15例经1~5年的随访,随访率83%,14例在1~5年的随访过程中均健在.结论乳腺粘液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预后较好,及时诊断及治疗仍是保证其疗效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 红外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

    作者:姜军;韩晓蓉;张毅;杨新华;张帆;陈显春

    目的探索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行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诊断的意义.方法 106例乳头溢液病人,同时行选择性X线乳腺导管造影和经导管注入美蓝造影用红外乳腺诊断仪观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X线乳腺导管造影与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腺病的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91.8%、100%、90.0%与70.8%、65.6%、100%和30.8%.结论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红外乳腺诊断仪乳腺导管造影术对部分乳头溢液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帮助.

  • 乳腺叶状肿瘤3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周艳;姜军;叶明福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疗效.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良性叶状肿瘤16例,交界性叶状肿瘤9例,恶性5例.行局部肿块切除8例,单纯乳房切除术8例,改良根治术13例,姑息性肿块切除术1例.其中20例获随访1~24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存活,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再行乳房单纯切除或改良根治术.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预后影响较大,扩大的局部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为推荐术式.

  • 乳腺癌pS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新华;姜军;卞修武

    目的探讨乳腺癌pS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内分泌治疗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中pS2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达,分析pS2蛋白阳性表达与病人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和ER、PR的关系.结果 pS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其表达与病人年龄和病理类型有关,与肿瘤大小无关,绝经前较绝经后、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较无转移者pS2阳性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S2蛋白表达与ER、PR有关,但并不完全一致.结论乳腺癌pS2蛋白的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的预后.pS2阳性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合理指征,但pS2不能取代ER、PR的检测.

  • 青年女性乳腺癌35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菲;姜军;范林军;杨新华;张毅;张帆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35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临床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13例,Ⅳ期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8例,改良根治术25例,未手术者2例.33例手术患者中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25例行综合治疗.29例患者获3年以上随访,其3年生存率为69.0%,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以中晚期多见,肿瘤进展快、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

  • 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韩晓蓉;姜军;马宏敏

    目的观察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表达的变化.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正常乳腺组织、Ⅰ、Ⅱ、Ⅲ级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LN和F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LN只在基底膜表达;FN表达于基底膜及少量间质细胞.Ⅰ级增生的乳腺组织中LN主要表达于基底膜及上皮细胞;FN表达近似正常组织.Ⅱ级不典型增生中LN于上皮细胞表达增多;FN主要表达于基底膜及上皮细胞.Ⅲ级不典型增生中LN的间质表达明显增多(P<0.05),而上皮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5);FN则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及增生腺管周围的基质中.浸润性导管癌中LN主要表达于癌细胞,间质表达显著减少(P<0.05);FN亦主要表达于癌细胞中.结论乳腺不典型增生时LN表达部位的变化反映了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状态,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组织中间质FN的表达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 二甲基苯蒽诱导大鼠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cyclin D1、P53表达的意义

    作者:张毅;姜军;封传悦;刘丽梅

    目的探讨大鼠乳腺癌发生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情况及其cyclin D1、P53蛋白表达.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利用二甲基苯蒽200 mg/kg灌胃,复制大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应用PCR技术检测大鼠8个微卫星位点D1Mitl4、D1Mgh2、D1Mgh6、D3Mit3、D3Mgh9、D5Mitll、D5Mgh5及D7Mgh1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yclin D1、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27例乳腺癌中有2例发生MSI,9/27例P53表达阳性,12/27例cyclin D1表达阳性,且与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有关.结论 MSI不是大鼠乳腺癌发生中常见现象,cyclin D1过表达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而P53过表达则是肿瘤发生的晚期事件.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病理分析

    作者:张毅;姜军;封传悦;范林军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stroga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tor, PR)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ER、PR表达情况,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双侧乳腺癌发生率为3.2%,单侧乳腺癌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53.2%和41.2%,双侧乳腺癌中第一原发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69%和51%,第二原发癌中分别为65%和48%,浸润性小叶癌在单侧乳腺癌中占11.6%,在双侧乳腺癌第一、二原发癌中分别占34.4%和41.3%,单侧乳腺癌与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腋淋巴结状况相似.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有较高的ER表达,浸润性小叶癌与双原发癌发生有明显相关.淋巴结状况与双侧乳腺癌发生无关.

  • 手术及术后化疗对乳腺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

    作者:张帆;姜军;杨新华;张毅;范林军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以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期分为3组(0~Ⅰ期、Ⅱ期、Ⅲ期),运用RT-PCR技术,以CK-19 mRNA为标志物,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第1疗程化疗后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①术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2.50%(9/40),其中0~Ⅰ期0%(0/6)、Ⅱ期16.00%(4/25)、Ⅲ期55.56%(5/9),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阳性率分别为23.08%和33.33%,无显著差异(P>0.05).②术后第2天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37.50%(15/40),手术前后血液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首次化疗结束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50%(1/40),化疗前后血液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临床分期越晚,出现微转移可能性越大.血液微转移与病理类型无关.术后化疗能降低血液中微转移阳性率,是减少术后转移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