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人B7-H1-Fc融合分子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张华欣;段文元;白云;黄钢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hB7-H1-Fc重组cDNA,用真核表达系统制备有活性的hB7-H1-Fc融合蛋白.方法 PCR方法从活化的人T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人B7-H1膜外区的cDNA序列, 将其与人IgG1Fc和pCI-neo片段连接,构建成hB7-H1-Fc重组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 夹心ELISA法检测上清中融合蛋白hB7-H1-Fc的表达,经Protein A 亲合层析纯化,SDS-PAGE、免疫印迹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 PCR扩增得到编码人B7-H1膜外区的727 bp基因片段,与hIgG1Fc的cDNA片段一起连接并插入pCI-neo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后, 夹心ELISA法检测显示培养上清中有hB7-H1-Fc蛋白表达.纯化后的hB7-H1-Fc蛋白经SDS-PAGE和免疫印迹鉴定其分子质量约51.76×103,与理论预测值相符. 结论成功构建了hB7-H1-Fc重组表达载体,利用哺乳动物细胞CHO表达出有活性的hB7-H1-Fc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B7-H1分子在免疫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鉴定

    作者:田文标;陈丽芬;邹全明

    目的构建含有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鉴定.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p16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然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并在其中包装扩增病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 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p1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6.1×1010pfu/ml,对人成纤维细胞有较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 基因芯片检测广东省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

    作者:武大林;王晖;张文

    目的调查研究了700名广东省汉族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及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HLA-DQB1低分辨率基因分型芯片试剂盒",应用PCR-SSP+SSO芯片检测技术,对700名广东省的中国人群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0个HLA-DQB1等位基因.广东省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HLA-DQB1*05>*0301>*0303>*0601>*02>*0302>*04>*0602>*0604>*0603.结论为我国疾病相关性研究、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遗传学参数.

  • 光动力作用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川山;王志刚;吴士明;虞乐华

    目的探讨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膀胱癌细胞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Bax/Bcl-2 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下降、Bax/Bcl-2比值的上升.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发生凋亡.

  • 超抗原SEB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旭冉;张煦;吴玉章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B作为超抗原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B 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 SEB) ,分离其脾脏细胞,研究SEB刺激小鼠脾细胞产生的反应,并通过FCM检测脾细胞表面CD4和CD25分子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内在机制.结果 FCM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注射过SEB 后的BALB/c 小鼠的脾脏细胞中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比例增加,提示SEB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和其诱导调节性T细胞有关.结论 SEB 可以在小鼠体内有效诱发具有抑制活性的调节性细胞,这可能是SEB在动物体内诱发免疫低反应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超抗原 SEB 免疫抑制
  • 内毒素致豚鼠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向召兰;张学渊

    目的研究内毒素(ETX)致豚鼠血迷路屏障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听泡内注入内毒素,以伊文思蓝(Evans Blue,EB)为示踪剂,测量EB通过耳蜗血迷路屏障的渗出量,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外侧壁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内毒素使耳蜗血迷路屏障EB渗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2 h开始有EB渗出,24 h达高峰,与12、72 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生理盐水组超微结构无变化,内毒素组血管纹血管内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间的间隙增宽,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内毒素能使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增加,其原因主要是由血管纹微血管内皮细胞连续性中断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开放所致.

  • 重组腺病毒携带外源p16基因抑制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生长的研究

    作者:孙泽林;张云鹤;戚晓渊;程爱国;朱军;李建珉

    目的研究5型腺病毒载体(Ad5)携带外源p16基因对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TJ899和TJ905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P16蛋白表达,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生长状态.结果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p16外源基因在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TJ899和TJ905细胞中呈阳性表达,6 d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可达93.60%和98.28%.并且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论腺病毒介导p16基因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能明显抑制不同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的生长状态.

  • 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研究

    作者:谭新杰;胡长林;蔡文琴;杨忠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灶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特征. 方法建立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细胞记数检测缺血再灌注后1、7、14、21 d梗死灶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变化. 结果各个时相点的梗死灶周均可见神经元前体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后第7天阳性细胞的数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在梗死区域的镜像区域未见到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论成年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可激活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发生,并诱导神经元前体细胞朝着梗死区域迁移.

  • 转录共激活子p300分布及其表达的组织差异性

    作者:谭小玲;高钰琪;刘福玉;曹利飞;邓忠才;李英和

    目的阐明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表达的组织差异,探讨p300在组织差异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300在雄性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心肌、肝脏、肺脏、肾脏、睾丸中的分布特点;运用免疫印迹技术,对不同组织中p300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 p300蛋白在心肌、肝脏、肺脏、肾脏、睾丸、小脑、海马、大脑皮质中均有分布.②在睾丸、海马和肾脏组织中,p300主要分布在精原细胞、锥形神经元细胞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大脑皮质神经元均表达p300,在分子层中呈弱阳性;p300在小脑蒲肯野细胞和心脏组织的心肌细胞表达呈强阳性.p300在肝细胞中均匀分布,而肺脏组织中p300表达呈弱阳性.③ p300蛋白在骨骼肌中表达水平高,其次是心肌、睾丸、肝脏和小脑,下丘脑中未检测到明显的阳性表达.结论 p300的表达和分布具有组织和细胞差异性,这种差异分布可能是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表达差异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P300 表达 分布 大鼠
  • 氯氨顺铂诱导耐药后肺腺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熊玮;钱桂生;黄桂君

    目的建立肺腺癌氯氨顺铂诱导耐药细胞株,分析耐药细胞株生物学特性及染色体核型,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氯氨顺铂(cis-diaminodichloroplatin, CDDP)大剂量冲击+逐步诱导法建立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CDDP和SPC-A-1/CDDP,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胞能量代谢,流式细胞仪测试细胞周期,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 SKY)技术分析染色体变化. 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A549/CDDP和SPC-A-1/CDDP耐药指数为 14.0 和 12.0,其ATP、ADP、AMP含量较A549和SPC-A-1显著降低,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G显带结果表明A549/CDDP和SPC-A-1/CDDP染色体均为亚三倍体,SKY分析见两株耐药细胞均出现数条衍生染色体.结论 CDDP可以成功诱导肺腺癌耐药细胞株,衍生染色体,包括der(21)t(21;22)等可能与肺腺癌耐药有关.

  • NF-κB在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效应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秦川;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效应及其与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组为:对照组,EPO预处理组(EPO组)(EPO 10 U/ml),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预处理组(EPO+PDTC组)(EPO 10 U/ml+PDTC 5 μg/ml),PDTC预处理组(PDTC组)(PDTC 5 μg /ml),共4组,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检测培养液LDH含量,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活力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EMSA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前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结果 EPO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培养液LDH含量,提高细胞存活率,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预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NF-κB阻断剂PDTC使EPO预处理的以上心肌保护效应显著减弱或消失.EMSA显示EPO预处理使H/R前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对照组、EPO+PDTC组、PDTC组显著升高(P<0.05),EPO+PDTC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与PDTC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缺氧复氧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EPO组的NF-κB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效应,这一作用与EPO预处理过程中NF-κB的活化有关,NF-κB的活化可能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H/R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 切应力诱导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杨益民;应大君;李黔宁;陈卫军;崔晓萍;戴光明;刘勇;吕敏

    目的在体研究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狭窄组,狭窄组有又分为0.5、1、3、6、12 h、1、3、7 d 8个时相点,套扎法建立左颈总动脉狭窄模型,术后不同时相点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F、Egr、Sp-1的mRNA和蛋白,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TF、Egr-1、Sp-1的mRNA和蛋白弱表达,狭窄30 min后,内皮细胞胞浆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细胞胞核和胞浆的Sp-1和Egr-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但以Egr-1增加更显著(P<0.05),其变化趋势与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组织因子基因蛋白合成的变化趋势相同.TF mRNA和蛋白6 h达到峰值,Egr-1 mRNA和蛋白3 h达到峰值,Sp-1 mRNA和蛋白1 h达到峰值,与邻近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应力是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上调的触发因素之一,切应力激活TF与转录因子Egr-1和Sp-1介导有关.

  • maspin/pEFIRES-N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阎雄;姚榛祥

    目的构建maspin/pEFIRES-N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maspin基因抑制肝癌生长、转移、浸润作用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maspin基因全长,将表达载体pEFIRES-N用EcoRⅠ+XbaⅠ进行双酶切后,T4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到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中进行表达,检测稳定转染前后maspin表达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株JM109内扩增.提纯、纯化后用EcoRⅠ、XbaⅠ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证明maspin基因已完整、正确的插入到pEFIRES-N表达载体,并在肝癌MHCC-97细胞中上调了maspin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抑制了肝癌MHCC-97细胞增殖及浸润.结论成功构建了maspin/pEFIRES-N表达载体,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诱导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初步研究

    作者:胡冰冰;杨录军;刘胜学;曹佳

    目的观察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探讨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fMNPC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能否作为快速检测辐射后早期遗传损害的生物计量仪.方法辐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激发X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每组4只,剂量分别为0.5、3.0、6.0 Gy,于照后6、12、24 h取材;阴性对照组施以假照射,阳性对照组注射环磷酰胺.结果 0.5 Gy X射线组受照后24 h,骨髓fMNPCE显著升高(P<0.05);而3.0 Gy及6.0 Gy组受照后6 h,fMNPCE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细胞微核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法有作为辐射生物计量仪的应用前景.

  •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HAb25(scFv)-PE40的构建及其导向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川闽;郭建秀;李鹏;陈安;刘彦仿

    目的构建单链免疫毒素HAb25(scFv)-PE40并探讨其导向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首先将HAb25(scFv)与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突变子PE40,在ply5载体上构建HAb25(scFv)-PE40单链免疫毒素基因;再将其亚克隆入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中, 转化DH5α宿主菌,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观察其表达水平并建立目的蛋白的纯化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HAb25(scFv)-PE40与肝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体外导向细胞毒实验明确其是否具有选择性靶细胞杀伤活性.结果限制性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证实在ply5载体上成功地构建了HAb25(scFv)-PE40单链免疫毒素基因;该单链免疫毒素基因在pBV220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3.3%;纯化后的HAb25(scFv)-PE40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具有与亲本抗体HAb25相同的抗原结合特性;导向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HAb25(scFv)-PE40具有明确的选择性靶细胞杀伤活性. 结论已成功构建和高效表达了单链免疫毒素HAb25(scFv)-PE40,该免疫毒素有选择性地杀伤靶肝细胞的生物活性 (P<0.001),为其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ORC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江明宏;舒茂琴;覃跃龙

    目的检测不同增殖状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中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1, OR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提取细胞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 蛋白表达.结果经光镜、免疫荧光鉴定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为VSMCs;处于静止状态的VSMCs无ORC1 mRNA表达,血清刺激6 h后ORC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12~24 h达到高峰,继后逐渐减少;处于静止期的VSMCs无ORC1蛋白表达,处于增殖状态的VSMCs中有大量ORC1蛋白表达.结论 ORC1可能在VSMCs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体外循环下肺癌及气管肿瘤切除术

    作者:闵家新;肖颖彬;张国强;姚珂;吴秋平

    将体外循环技术用于晚期肺癌手术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麻醉的情况,是肺外科领域将心血管外科技术运用到肺外科的好典范.我院近期施行1例体外循环下右全肺切除术和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 早期腮腺腺样囊性癌1例

    作者:赵文峰;刘继延;陈增力;赵艳华;王丽英

    患者,男性,69岁,体质量68 kg.因发现左侧耳后下方肿物1年余于2004年12月收住我院口腔科.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左侧腮腺淋巴结结核,并给予抗结核治疗1疗程,肿物未见明显改变.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耳后下方可触及约1.5 cm×1.5 cm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活动度,无触压痛.肿物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光滑无分泌物,皮温不高.无面瘫症状.门诊左侧腮腺及肿物B超显示:左侧腮腺有1个1.2 cm×1.4 cm×1.5 cm大小异常回声团,内以无回声为主,并可见多个强回声条索,壁厚1.2 cm.入院后CT扫描显示:左侧腮腺后下级有一直径1 cm左右实性肿物,界限清楚,有包膜,肿物密度高于周围腮腺组织(图1).

  • 肾上腺囊肿与猝死

    作者:余舰;程华刚;刘勇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疾病,国内曾有数10篇临床报道[1,2].由肾上腺囊肿导致猝死国内外还鲜有报道.在我们的法医学实践中有1例,现报告如下.

  •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在复发性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立明;张朝军;秦荣;马小干;程应东;陈祖林;马丹;罗云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领域里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5‰.绝大部分腹股沟疝需要手术治疗,但根据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包括Bassini、Halsted和McVay在内的传统手术的复发率大约为11.3%, 一般复发性疝因其正常结构破坏、局部缺损严重,再次手术使用传统修补术式较为困难.我院自1999年9月使用网塞填充式补片修补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30例,未见再次复发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结核性脑膜炎致双眼一过性失明1例的临床诊治

    作者:余浩东;张绪清;蒋黎

    患者,女,41岁,因"头痛1个月,加重伴发热15 d"于2005年2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1月15日开始出现头部胀痛,呈阵发性发作,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午后潮热、盗汗、咳嗽、咳痰等症状.

  • 小儿肺吸虫性心包积液1例

    作者:刘旭东;姜大春

    患者,男性,5岁,因"食欲下降1个月余"入院.查体:患儿发育正常,少言语,查体合作.血压:92/56 mmHg,体温:36.5 ℃,脉搏:92 次/min.颈静脉怒张不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可疑阳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以外0.5 cm处,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92次/min,律齐,A2=P2,未闻及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关键词: 肺吸虫病 心包积液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技术探讨

    作者:周代全;黎川;丁仕义;戴明德;何强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方法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和3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脏平扫和经肘静脉以3 ml/s的速率注入100 ml对比剂增强扫描,分别进行钙化积分分析和冠状动脉MPR、MIP、VRT三维重建,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和各级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在患者准备充分和扫描技术合理的情况下,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达到诊断要求.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受心脏和呼吸运动、回顾性门控技术选择、扫描参数的设置以及射线硬化效应的影响.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中充分准备和训练患者、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是获得高质量三维重建图像的重要因素.

  • 体力活动对结直肠癌发病影响的重庆地区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马恒太;余佩武;葛海燕;刘宝华;刘晋祎;刘胜学;周艳虹;黄萍;Toshiro Takezaki;Kazuo Tajima;曹佳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群结直肠癌发病危险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进行院内病例-对照研究,478名有效病例和838名对照均选自于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3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庆本地居民患者,并按年龄相差5岁以内、性别和居住地相同的条件进行配对.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方法计算OR值,表示与疾病危险性的关联程度.结果重体力/极重体力劳动使直肠癌的危险显著增加(OR=1.49,95%CI:1.03~2.17),对结肠癌没有显著影响.而每日保持适当的直立活动时间(2~5 h/d)避免久坐(卧)则对直肠癌有显著保护效应 (OR=0.6,95%CI:0.36~0.99).10年前的体重指数、锻炼频率、睡眠时间等因素对直肠癌或结肠癌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体力活动程度对结直肠癌尤其是直肠癌的发病可能存在不同影响.

    关键词: 体力活动 结直肠癌
  • 大肠癌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阎晓初;牟江红;柳凤轩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淋巴管分布特点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抗淋巴管特异抗体podoplanin对96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分析.结果大肠癌中心及浅表部淋巴管多为闭锁的条索状,边缘区淋巴管多呈管样扩张状,癌组织总平均MLD值与正常大肠MLD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边缘MLD均值较正常大肠组织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而肿瘤中心区MLD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肿瘤浅表区MLD均值与正常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伴淋巴管受累、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大肠癌,其边缘区MLD较无淋巴管受累、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均显著增高(P<0.01).大肠癌边缘区高MLD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MLD组(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边缘区,癌周围淋巴管密度增加与癌细胞转移相关,大肠癌边缘区MLD测定对判断其转移可能具有意义,且大肠癌周MLD检测对大肠癌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人肾间质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秋;张璟;敖绪军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间质中ILK的表达和其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各型慢性肾脏病患者49例,按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4例,轻度损伤组17例,中度损伤组16例,重度损伤组1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肾间质的ILK、TGFβ1、E-cadherin和FN表达面积,并将ILK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肌酐(SCr)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间质中ILK的主要来源,ILK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此外,ILK与TGFβ1和FN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E-cadherin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0.01);ILK还与患者SCr升高水平呈正相关(P<0.01). 结论随着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ILK的表达显著增加,因此它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LK作为TGFβ1的下游因子, 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EMT)和细胞外基质(ECM), 如FN等的合成增加,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 实时PCR检测卵巢癌石蜡块组织中Her-2/neu的新方法

    作者:张迎春;Silke Lassmann;Yvonne Ebinger

    目的探索检测卵巢癌石蜡块组织中Her-2/neu状态的新方法.方法选取69例卵巢癌组织蜡块,用实时PCR检验卵巢癌组织中的Her-2/neu基因的扩增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并用FISH试验来验证其结果.结果肿瘤组织中Her-2/neu的扩增如果以相对基因拷贝数(肿瘤细胞内基因拷贝数与正常二倍体卵巢组织细胞基因拷贝数的比率)≥1.5或≥2为截取值,本组卵巢癌组织中Her-2/neu的扩增率分别为26.1%(18/69)、15.9%(11/69);本组卵巢癌组织中Her-2/neu免疫组化为+ +~+ + +者为28.99%(20/69);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实时PCR简便、客观、高效,可望成为卵巢癌石蜡组织中除免疫组化外检测Her-2/neu变化的一种备选方法.

  • 8Br-cAMP对人牙髓细胞NO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波;李慧增;周继祥;杨军;杨彦春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信号通路激活剂8溴-环单磷酸腺苷(8 Br-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8Br-cAMP)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牙髓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硝酸还原酶法检测iNOS/NO表达. 结果 8Br-cAMP能够上调LPS诱导的人牙髓细胞iNOS/NO表达. 结论 PKA信号通路参与LPS诱导人牙髓细胞 iNOS表达的调节.

  • 正常人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对碘致抗原表达的不同敏感性

    作者:刘东方;邓华聪;许改平;雄波;侯平;程伟

    目的探讨碘对体外培养的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正常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GD和HT TEC,给予不同浓度NaI干预,免疫组化检测各组TEC CD54、HLA-DR表达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CD80水平的变化,同时放免测定培养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观察加碘前后抗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NaI可以使GD、HT患者TEC表达的CD54和HLA-DR增加HT的CD80表达增加(P<0.05),并使培养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分泌增加(P<0.05);但NaI不能使正常TEC表达上述抗原(P>0.05).结论 CD54、CD80和HLA-DR在AITD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碘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通过与局部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及其它免疫炎症介质的协同作用间接影响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 cell, APC)而激活的TEC,碘不是AITD的始发因素,但在AITD的易感个体或者已有早期免疫功能紊乱的隐性患者,碘可能增加甲状腺局部细胞因子如IL-1β等分泌,使相应抗原表达上调,导致AITD的发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

    作者:迟路湘;史树贵;陈康宁;范文辉;张临洪;何国厚;陈贞芳;丁宇;胡冬萍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对28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18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4例为双侧椎动脉狭窄,3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闭塞,1例为串联狭窄,2例为基底动脉狭窄.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9例,位于颈部椎动脉2例,位于颅内段17例.Mori A型病变24例,B型病变3例,C型病变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28例平均狭窄率为81.3%,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所有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随访17例患者,时间为6个月,Malek评分为1分者15例,2分者2例.其中3例经DSA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和有效方法.

  • 应用 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关闭32例儿童膜周室缺临床分析

    作者:何健峰;高伟;周爱卿;余志庆;孙琨;张玉奇;田杰;钱永如;白永虹

    目的探讨经导管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关闭儿童膜周室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32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接受经导管采用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的介入治疗,年龄3~15(6.10±2.80)岁,体质量12~31(18.90±5.10)kg,所有病例术前检查证实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缺损大小4~13(8.91±2.26)mm,分流口大小2.30~7.00 (3.30±1.06)mm,距离主动脉瓣0.50~8.00(4.21±2.10)mm,有假性室隔瘤形成7例(其中2个及以上分流口2例),部分三尖瓣组织附着19例.术后定期行TTE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本组封堵技术成功率100%,堵塞后即刻完全封堵率90.60%,术后6个月完全封堵率96.90%,仅1例存在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少许残余分流.除术中有一过性房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无1例发生Ⅲ°AVB,栓塞,溶血,封堵器脱落,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仅2例(6.30%)有轻微主动脉返流,2例有轻度三尖瓣返流,术后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LVDd、LVDs、LA术后明显缩小,MPA流速、MV流速术后明显减慢.随访时间6~22个月.结论经导管采用Amplatzer膜部室缺堵闭器关闭儿童膜周室缺是非常安全、有效可行的非开胸手术方法.长期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临床继续随访及累积经验.

  • 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

    作者:王玲;梁志清;熊光武

    目的为进一步获得人卵巢癌相关抗原基因,构建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方法从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提取总RNA,分离纯化mRNA,并以此为模板合成第1链cDNA,用置换法合成第2链cDNA.双链cDNA经末端削平、EcoR Ⅰ接头连接、XhoⅠ酶切、过柱分级分离,除去<400 bp片段,收集符合需要的cDNA片段与噬菌体ZAP Express载体连接,体外包装后获得人卵巢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结果经检测该原始文库滴度为5.5×106 pfu/ml,扩增后文库滴度为3.0×1011 pfu/ml,重组率96%.插入片段平均大小1.0 kb以上.结论所构建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质量合格,为以后筛选获取卵巢癌特异性相关抗原基因或其它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 胸腔镜内乳淋巴链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贺青卿;杨新华;郭美琴;范林军;张毅;岳志强;姜军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行内乳淋巴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肿瘤位于乳腺内侧或中央区的乳腺癌病人15例为研究对象.气管插双腔管全麻,术前肿块周围和皮下注射美蓝5~6 ml.腋窝清扫结束后,采用单腔通气使患侧肺萎陷.于腋中线第3、5、7肋间隙处分别置入腔镜、内镜分离钳和超声刀,切除内乳淋巴链送病理检查.结果 11例右侧乳腺癌病人腔镜下成功切除内乳淋巴链.1例左侧中央区Ⅲc期病人术前化疗后内乳区水肿,内乳血管显示不清,行腔镜内乳淋巴结活检.1例左侧乳腺癌其内乳淋巴链被心包和主动脉覆盖,另2例乳腺癌因胸腔粘连均改经肋间隙胸膜外内乳淋巴结活检.11例中5例内乳淋巴结有癌转移,其中1例内乳淋巴结癌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平均每例切除内乳淋巴结4.7 (4.7±1.8)枚.内乳淋巴结均位于第1肋软骨至第4肋间隙之间.手术时间为34~70 (49.2± 9.6) min.1例发生术后一过性低氧血症,经面罩吸氧好转.无出血、肺损伤、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胸腔镜内乳淋巴链清扫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该手术方法有助于改善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治疗.

  • Surv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管贤敏;徐酉华

    目的研究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儿童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21例AL患儿骨髓及外周血MNC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12例初诊AL患儿骨髓MNC中survivin阳性表达6例(50%);11例外周血MNC中survivin阳性表达4例(36.3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诊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survivin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缓解组患儿中1 例骨髓survivin阳性表达(11.11%),明显低于初诊组(P<0.05),该例患儿7周后复发.AL初诊组4例外周血MNC survivin阳性表达者与7例阴性表达者外周血原始和/或幼稚细胞平均值分别为(76.43±43.28)×109/L和(5.86±13.85)×109/L,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 Survivin在AL初诊患儿骨髓及外周血MNC中高表达,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了儿童AL的发生发展;②完全缓解患儿骨髓survivin阳性表达可能可作为AL复发的早期指标.

    关键词: survivin 白血病 儿童
  • 西藏与内地主要传染病情况对比分析

    作者:刘剑伟;张新霞;王佳;杜晓晗;曾净;许家康

    西藏基础医疗设施差,医疗保健机构还不是很完备,外来流动人员(尤其是民工)数量偏多,加上人们的防病意识很差,不注意饮食卫生,对传染病知识缺乏等原因,造成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了探索西藏传染病的发病特点,为以后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藏族同胞解除传染病的困扰,提高防病意识,我们对西藏的7家医院和内地10家医院2000-2002年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了解西藏主要传染病发病率偏高的原因,对西藏地区的传染病发生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的医疗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2].

  • 依托"军字一号"系统实现输液标签打印

    作者:王殿珍;任辉;苗新英;李桂祥;许爱华

    目的为了解决护士在传统输液操作中,用手工方法将病人信息和用药信息分别转抄到输液瓶(袋)上,既费时费力、又易发生差错的问题而开发此软件.方法在"军字一号"平台下,将病人的信息(如床号、姓名)及输液相关的用药信息(如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日期)提取在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中,采用PB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出满足临床输液所需的护理软件. 结果在护士站上,运行此软件;进入操作模块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照所需即可提取相应数据并进行打印;在全院48个护士站安装使用此软件3个月,未降低"军字一号"运行速度,实现了输液标签的"快、准",输液流程记录的"细、明、责"相结合,操作简单易行.结论省掉了抄写输液信息在输液瓶(袋)上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杜绝了转抄输液信息带来的差错.输液标签软件的开发优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填补了"军字一号"系统的一项空白,是一项实用性强的护理软件,适合所有已运行"军字一号" 系统的医院.

  • Leptin及其受体与OSAS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虹;姬长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即成人在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多次呼吸长时间暂停,是一种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瘦素(leptin)是人和动物Ob基因的一种蛋白激素产物,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后进入循环系统,与其受体结合后作用于下丘脑,leptin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呼吸的调控.笔者就leptin及其受体与OSAS关系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如下.

  • 非酒精性脂肪肝再生信号转导异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雪枫;陈东风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年上升,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占了很大比例,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 关于医学符号的使用

    作者:<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医学
  • 新的尿毒症毒素结合蛋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结合蛋白分离成功

    作者:孙岩;吴雄飞;金锡御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是新近发现的慢性肾衰(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体内因氧化应激导致各种蛋白质氧化损伤所形成的终末产物的总称,是含有双酪氨酸的蛋白交联产物.现已明确,AOPP是一类新的尿毒症毒素[1],作为炎症介质,能够活化单核细胞,刺激TNF-α、IL-6、IL-1等炎性因子的合成释放,参与CRF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的发生发展,是CRF免疫功能紊乱、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等长期并发症的重要致病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目前针对AOPP尚无成熟、有效的治疗.

  • 87例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作者:许汝福;沈渝菊;曹佳;熊鸿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致病力强、人群普遍易感.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医院是重要的传染场所,医护人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高危人群,容易感染[1].如何保护院内人员,防止院内感染发生是防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8所医院2003年2月23日至6月20日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