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4种尿微量蛋白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罗雁红;雷培芸;熊丰;朱岷;王栋刚;杨渝生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albumin,ALB)、尿Tamn-Horsfal蛋白(Tamn-Horsfal protein,THP)、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iobulin,β2 MG)对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93例AITD患儿(包括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和48例慢性甲状腺炎患儿)尿ALB、THP、IgG、β2MG水平,并与35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及33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甲状腺炎组患儿尿IgG均显著高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甲状腺炎组尿ALB明显高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AITD患儿及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患儿尿β2M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ITD患儿及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患儿尿TH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ALB、THP、IgG、β2MG是诊断AITD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有效指标.

  • Gankyrin蛋白在大鼠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作者:韩克强;吴娅利;黄小兵;李靖;梁平;郑璐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Gankyr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12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107只),实验组大鼠用0.2%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在癌变及转移过程中Ganky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中未见Gankyrin蛋白表达;实验组中,21例肝硬化中有3例Gankyrin蛋白过表达,68例未转移肝癌中有46例Gankyrin蛋白过表达,18例伴转移肝癌中有17例Gankyrin蛋白过表达.结论 Gankyf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这提示Gankyrin蛋白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促癌作用,并可能促进了肝癌的转移和高侵袭性发展,其有可能成为肝细胞癌转移早期监测的参考指标.

  • 下调CXCR4表达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能力和VEGF分泌量的影响

    作者:赵林涛;卞修武;姜建勇;王斌;平轶芳;余时沧

    目的 观察下调胶质瘤干细胞CXCR4表达后对其侵袭能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观测U87细胞及其颅内移植瘤标本中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XCR4共表达情况;分别从稳定转染CXCR4小干扰RNA质粒的U87细胞和稳定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U87细胞中培养出胶质瘤干细胞球,并对其进行鉴定,观察两者CXCR4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比较两者的侵袭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者细胞培养上清内VEGF的含量.结果 U87细胞及其移植瘤中均可检测到CXCR4与CD133共表达,下调胶质瘤干细胞CXCR4表达后,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干扰组:(17.0±5.8),对照组:(71.5±8.7),P<0.05],VEGF分泌明显减少[干扰组:24 h(690±24)pg/ml,48 h(1 504±53)pg/ml;对照组:24 h(850±25)pg/ml,48 h(2 001±150)pg/ml,P<0.05].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表达CXCR4,下调其表达可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和促血管生成能力,提示CXCR4可能成为针对胶质瘤干细胞进行治疗的靶点.

  • 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基因组中2个SOS盒序列的初步鉴定

    作者:张克斌;周世文;光丽霞;何晓梅;盛哈雷;张国斌;钱桂生

    目的 鉴定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PAO1株基因组中的SOS盒序列.方法 挑选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基因组中16个可能含有SOS盒序列的DNA片段,经PCR扩增后,用纯化的LexA表达蛋白做凝胶滞后实验;将获得的2个阳性DNA片段进一步用DNase Ⅰ足纹法进行LexA蛋白结合序列即SOS盒的鉴定;分析所获得的2个SOS盒中的回文序列,以此回文序列在PAO1基因组中进行检索,初步分析出可能的SOS盒序列和可能的调控基因.结果 通过DNase Ⅰ足纹法初步鉴定了PAO1基因组中2个SOS盒序列,即位于基因组4 052 647~4 052 662 bp位置的CTGTCTACTFATACAG序列和5 349 888~5 349 903 bp位置的CTGTATAAATAACCAC序列,分析其回文结构为"CTG…CAG",以此回文序列在基因组中进行检索,共获得了10个候选的SOS盒序列.结论 初步证实了PAO1基因组中的2个SOS盒,并获得了10条SOS盒候选序列.

  • 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舒健;赵建农;郭大静;罗银灯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 将20例上腹部螺旋CT扫描患者的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肝脏体积重组、测量.由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每位观察者对患者均测量2次.观察者内或观察者间的差异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描述.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分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描述.结果 观察者A 2次测得肝脏体积为(1265.53±421.43)cm3和(1272.30±414.73)cm3,两者间差值率为(0.80±2.20)%(P=0.15,ICC=0.998 8);观察者B 2次测的体积为(1 299.97±403.48)cm3和(1 310.23±404.04)cm3,差值率为(0.90±1.90)%(P=0.07,ICC=0.998 3);观察者C 2次测量的体积为(1 282.18±425.91)cm3和(1 289.73±424.66)cm3,差值率为(0.70±2.60)%(P=0.19,ICC=0.998 3).3个观察者所测肝脏体积的值分别是(1 268.91±418.07)、(1 305.10±403.59)cm3和(1 285.97±425.10)cm3(P=0.07,ICC=0.986 9,Cronbach's alpha系数=0.995 6).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 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对比分析

    作者:李霞;朱鲜阳;王琦光;张端珍;盛晓棠;崔春生;张玉威;全薇

    目的 探讨中老年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年龄≥40岁)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ECG)的改变.方法 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的305例ASD患者,每例封堵术前及术后24 h均常规行12导联ECG各1次,其中19例术前有各种心律失常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介入封堵前后ECG变化.结果 封堵术后QRS电轴由术前(79.1±36.1)°转变为(76.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正常心电图比例增加,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厚例数虽然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窦性心动过缓例数显著增加(P<0.01),但年龄、缺损直径和封堵器大小与心率≥60次/min的非窦性心动过缓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术后出现心房颤动,术后发生心房颤动患者的年龄、缺损直径和封堵器大小与非心房颤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心律失常封堵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中老年ASD患者封堵治疗后短期内即可使与右心容量负荷有关的部分心电图指标有所改善,封堵治疗术后可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对于已经形成的持续心律失常短期内不会改善.

  • 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

    作者:魏娟娟;冯正直;卢稳娜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的自发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法 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被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轻度抑郁状态组、中度抑郁状态组和重度抑郁状态组),均完成自发反事实思维试验和诱发反事实思维试验及CIT测试,并对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合理性及CIT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数量方面,轻度抑郁状态组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抑郁状态组(P<0.05,P<0.01),重度抑郁状态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组产生的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合理性方面,各组自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其合理性明显降低;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仅重度抑郁状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CIT得分方面,重度抑郁状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抑郁状态大学生产生自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逐渐减少,合理性逐渐降低.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产生的诱发反事实思维数量均无明显差异,而重度抑郁状态大学生诱发反事实思维合理性明显低于正常大学生.

  • 动态磁敏感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脓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史斌;吴景全

    目的 探讨动态磁敏感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MR灌注成像在脑脓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包膜期脑脓肿与27例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患者,在术前行常规MRI及DSC-MR灌注成像,分析脓肿壁以及瘤体的MR灌注时间-信号曲线以及CBV伪彩图表现,同时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大rrCBV值.结果 脑脓肿的MR灌注时间-信号曲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间存在区别,且16例(16/20)脑脓肿与所有27例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的CBV伪彩图表现亦存在不同,同时脓肿壁的大rrCBV值(2.55±0.92)与瘤体(4.32±1.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SC-MR灌注成像能反映脑脓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的差别,在其术前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JAK2/STAT3途径在IL-6抑制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中的作用

    作者:赵永亮;余佩武;雷晓;刘伟;饶芸

    目的 观察JAK2/STAT3信号途径在IL-6抑制LPS诱导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分化成熟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采用黏附法结合GM-CSF和IL-4刺激法在体外培养BMDCs;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BMDCs的形态特点;用LPS诱导DCs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IL-6处理与否,LPS诱导的BMDCs在表型上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MDCs细胞质p-JAK2、总STAT3和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形态观察和FCM分析的结果表明:体外成功培养了纯度较高的高表达CD11c的BMDCs,LPS能明显诱导BMDCs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上调;而经过IL-6处理后,LPS诱导BMDCs表面MHC-Ⅱ类分子、CD80、CD86、CD40表达上调的能力被显著削弱(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独用LPS处理的BMDCs相比,经IL-6处理后的BMDC中p-JAK2、P-STAT3表达随作用时间增加而明显上调,提示IL-6促进JAK2/STAT3信号途径活化.结论 JAK2/STAT3信号途径参与了IL-6抑制LPS诱导的BMDCs成熟过程.

  • 人血浆中屈昔多巴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钟玲;邱妍川;尚京川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屈昔多巴的方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2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屈昔多巴胶囊200 mg后,血样经高氯酸沉淀蛋白,通过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屈昔多巴的浓度,并运用3P87分析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屈昔多巴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25~2μg/ml,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1/2(108.50±30.78)min,曲线下峰面积(AUC)(185.74±26.41)μg·ml-1·min-1,消除率(CL)(1.08±0.08)ml/min,Tmax(99.90±10.05)min,Cmax(0.74±0.08)μg/ml,服药10 h后屈昔多巴几乎从血液中完全消除.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浆样品中屈昔多巴的定性定量检测;屈昔多巴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陈君;郭志刚;胡威;修建成;周忠江

    目的 对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4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45例(<55岁)和晚发组(≥55岁)303例,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男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早发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吸烟史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早发组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而早发组患者在左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第4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组(P<0.01,P<0.05).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是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早发患者冠脉病变较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 尿酸对人尿道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3的影响

    作者:郭旭;卢根生

    目的 观察人尿道成纤维细胞在尿液、尿酸刺激下TGF-β1、Smad3的表达变化,探讨尿道瘢痕的形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尿道成纤维细胞,以尿液、350 μmol/L浓度的尿酸刺激溶液刺激人尿道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各组细胞TGF-β1、Smad3因子表达变化,ELISA法比较各组细胞上清液Ⅰ型胶原蛋白差异.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提示TGF-β1与Smad3蛋白在人尿道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尿液及生理浓度的尿酸刺激后,TGF-β1与Smad3的mRNA表达上调,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ELISA法检测显示,尿液和尿酸刺激人尿道成纤维细胞24、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尿酸刺激引起人尿道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3的表达升高;尿酸可能对尿道瘢痕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18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

    作者:张艳亮;戴勇;涂植光;李启运;吴瑛;曾君;林秀华;张丽

    目的 了解18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ic(18)(p11→qter)]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情况,确定idic(18)(p11→qter)的结构和组成,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一被传统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诊断为idlc(18)(p11→qter)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和分析.结果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胎儿存在18p11.21→pter缺失、18p11.21→qter复制,断裂点位于12 104 527~12 145 199(距离18p端粒),确定idic(18)(p11→qter)是idic(18)(p11.21→qter).另外,还检测出了21个亚显微拷贝数变化.结论 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不仅能准确、高分辨率和高通量地检测出基因组拷贝数变化,还能高分辨率地确定拷贝数变化的断裂点.

  • 血液净化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玲;钟玲;冯利平;张玲

    目的 观察长期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及相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和粥样斑块面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于我院住院或门诊行血液净化治疗的72例尿毒症患者(男性38例,女性34例)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n=25),血液透析合并血液滤过组(HD+HDF组,n=30),血液透析合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组(HD+CRRT组,n=17),健康对照组(C组,n=25).分别在为期1年的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同期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面积.结果 MHD患者血清Hcy、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F组和CRRT组单次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下降(P<0.01);行HD+HDF和HD+CRRT治疗的MHD患者1年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HD治疗组(P<0.05).同时颈动脉IMT值、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小于HD治疗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r=0.52,P<0.01).结论 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HDF和HD+CRRT治疗能显著清除Hcy,改善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提高生存率.

  • 大劣按蚊TEP1 cDNA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胡晓飞;王英;潘春江;刘涛;谢佳;何谐;姜晓梅;黄复生

    目的 克隆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含硫酯键蛋白1(thioester-containing protein 1,TEP1)的cDNA,并分析其序列.方法 根据已报道的冈比亚按蚊等多种昆虫的TEP1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大劣按蚊血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对目的 片段纯化回收,经TA克隆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IS程序分析该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后利用BLAST和DNASIS等进行不同昆虫TEP1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 RT-PCR扩增出一约770 bp的条带,TA克降后DNA测序发现,阳性克隆的核苷酸序列长774 bp,推导其氨基酸序列长258 a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冈比亚按蚊、阿拉伯按蚊、斯氏按蚊TE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72%、72%和59%,与冈比亚按蚊的TEP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9%.结论 从大劣按蚊血淋巴细胞中成功克隆出了TEP1的cDNA部分序列.

  • 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明爱民;沈学成;周占松;宋波

    目的 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大鼠前列腺的慢性致炎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四环素治疗组,分别为16、16、8只.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由尿道逆行注入NB建立大鼠动物模型.4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各处死8只动物,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及病理变化.治疗组用四环素灌胃治疗,其余动物用蒸馏水灌胃,连续4周,处死剩余动物,进行同样的观察.并将所有动物前列腺组织进行NB再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4周后所有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卵磷脂小体数明显下降(P<0.05).8周后同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动物炎症明显减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卵磷脂小体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16只动物NB培养均阳性,对照组均阴性.结论 NB能引起大鼠前列腺慢性炎症,NB可能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因.四环素抗NB治疗有效.

  • 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作者:汪涛;谭静;李敏;张夔;冯正直

    目的 了解医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与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尊量表,对309名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 医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较好.15.21%医学生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社交焦虑,女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因子上明显高于男生(P<0.05).20~25岁年龄段医学生社交焦虑明显高于≤20岁医学生(P<0.01,P<0.05).不同专业医学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医学生在自尊、EPQ-E维度和EPQ-N维度、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EPQ-N维度、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308、0.404、0.205、0.189,P<0.01),与EPQ-E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5,P<0.01).回归方程显示:社交苦恼、EPQ-E维度、EPQ-N维度及自尊是社交焦虑重要的预测因素,可以联合解释45.3%的变异性.结论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从认知水平上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在行为方面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

  • 熊果酸抑制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琼;叶秀峰;张徽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恶性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及核内因子C-Jun、C-Myc、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抗胶质瘤生长的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技术复制恶性胶质瘤细胞株C6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将其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熊果酸组(50 mg·kg-1·d-1,共20 d),③PD98059组(2 mg·kg-1·d-1,共7 d),观察处理后动物生存、移植瘤生长状况及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瘤组织ERK1、C-Ju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RK1 mRNA变化.结果 熊果酸组和PD98059组移植瘤生长缓慢,其肿瘤体积及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熊果酸组和PD98059组ERK1、C-Jun、C-Myc、Cyclin D1蛋白及ERK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熊果酸具有抑制恶性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K1、C-Jun、C-Myc、Cyclin D1表达有关.

  • 牛磺酸预处理抑制IRAK-4信号通路对大鼠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作者:孙科;陈勇;刘作金;陈臻蓁;李金政;黄庆勇;龚建平;刘川

    目的 观察牛磺酸预处理后SD大鼠移植肝脏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asociated kinase-4,IRAK-4)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牛磺酸预处理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28只,完全随机化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牛磺酸预处理组(TA组),每组64只,用Kamada's袖套法经行肝移植.NS组切取供肝前10 min经腰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 ml,TA组切取供肝前10 min经腰静脉注射牛磺酸(300 mmol/L)1.5 ml.于再灌注后0、60 min及180 min,蛋白免疫印记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中IRA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及血清TNF-α含量;全自动血清自动生物化学仪检测血清转氨酶;光镜切片检测肝脏组织学.结果 牛磺酸预处理能明显提高大鼠1周生存率(P<0.01),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再灌注后0 min,血清转氨酶、IRAK-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NF-κB活性以及TNF-α含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各项指标水平于再灌注60 min出现峰值,但TA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1);再灌注后180 min,2组IRAK-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NF-κB活性以及TNF-α含量均较60 min时有所下降,且TA组下降水平较NS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牛磺酸对大鼠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IRAK-4及其下游的NF-κB、TNF-α表达是牛磺酸预处理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 内质网应激在急性缺血性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姚凤华;何娅妮;詹俊;冀志勇

    目的 研究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下设缺血40 min再灌注1、6、12、24 h 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PAS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ERS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结果 ①血肌酐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后1 h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24 h下降(P<0.05).肾小管损伤评分在I/R后1 h升高,12 h达高峰,24 h下降(P<0.05).②肾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在I/R后6 h升高达高峰,至12 h仍持续较高水平(P<0.05),24 h时下降.③GRP78表达与肾小管损伤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1,P<0.05),也与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59,P<0.05).结论 肾I/R启动了ERS,并且ERS与肾小管损伤、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RS可能在AKI中起重要作用.

  • RCS大鼠自然病程中视网膜边缘生发区细胞增殖及Shh/Ptc信号途径改变的观察

    作者:蹇骞;徐海伟;谢汉平;阴正勤

    目的 观察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CS大鼠病程发展中视网膜边缘生发区Shh/Ptc信号途径改变及其与该区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RCS大鼠按出生后病程变化分为15、30、60、90 d 4组(免疫组化每组4只,PCR每组3只),以同龄含色素的正常大鼠(Long-Evan's 大鼠)作为正常对照.视网膜组织切片DAPI荧光染色观察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厚度的变化;视网膜细胞增殖标记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边缘生发区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视网膜边缘生发区Shh/Ptc信号途径中关键分子Shh、Ptc1、Smo和Gli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RCS大鼠从第15天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ONL逐渐变薄,第90天ONL几乎消失.②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边缘生发区Ki67阳性细胞较少,与同龄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出生30、60 d组大鼠Ki67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大鼠各年龄组间比较,60 d组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③60 d组大鼠视网膜边缘生发区Shh、Ptc1、Smo和Gli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出生后60 d RCS大鼠视网膜边缘生发区Shh/Ptc信号途径的激活,可能刺激了该部位细胞短期的增殖.

  • 女性间质性膀胱炎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尿动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王永权;宋波;方强;李龙坤;李为兵;熊恩庆

    目的 对比研究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和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21例IC患者和32例OAB患者(均为女性)的尿动力学表现差异.结果 IC组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VFD)、大尿意容量(MV)以及膀胱顺应性(BC)均明显小于OAB组(P<0.05),OAB组发生逼尿肌过度活跃(detrusor overactivity,DO)25例(78.1%),IC组2例(9.5%),2组DO例数上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女性IC患者和OAB患者在临床上表现有较大相似性,但两者的尿动力学表现在很多方面均存在差异.尿动力学检查是鉴别IC和OAB的重要方法.

  • survivin基因沉默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汪欣;杨军;许波;熊宇;张从纪

    目的 探讨RNA干扰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后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及其与caspase-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构建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G418筛选阳性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的ACC-2细胞中survivin、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细胞凋亡.结果 测序证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pGenesil-shRNA-survivin的ACC-2细胞株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urvivin与e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3,P<0.05).ACC-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透射电镜及TUNEL法可见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成功构建了survivin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腺样囊性痛细胞生长.

  •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

    作者:任洪艳;唐萍;赵庆华

    目的 开发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 在慢性病自我管理理论和冠心病循证医学行为学证据的基础上建立量表条目库,由专家小组评议后建立初量表.随即对10例患者进行访谈并再次进行专家评议建立预测问卷,其后用预测问卷对209例患者进行正式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等再次进行条目筛选确定终量表,后对终量表进行全面心理测量学检测.结果 量表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重测信度(ICC)=0.91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0.913;效标关联效度r=0.271~0.573;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结果与预想结构吻合;健康教育前后反应度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接受度测试回收率93.4%,有效率97.2%.结论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是一种伞新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工具,可用于二级预防实践.

  •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黏附分子ICAM-1、VCAM-1及E-selectin的表达

    作者:苏敏;钟翠平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管壁内ICAM-1、VCAM-1及E-selectin的表达情况,探讨这些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彼此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尸检证实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标本,常规石蜡切片,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CAM-1、VCAM-1和E-selectin阳性反应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测定阳性产物表达的平均灰度值.结果 ICAM-1、VCAM-1、E-selec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内膜及外膜内,阳性细胞数较正常主动脉明显增多(P<0.01);阳性产物的平均灰度值与正常主动脉相比明显降低(P<0.01);ICAM-1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变化与VCAM-1及E-selectin之间旱显著正相关(r=0.611,r=0.718,P<0.01),VCAM-1阳性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变化与E-selecti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黏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过程.

  •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作为支架材料的性能研究

    作者:张泽华;罗飞;张劲松;曾玲;许建中;陈卫军

    目的 研究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参考美国组织库协会标准,进行髂骨块采取、脱细胞、脱脂、脱蛋白、消毒、保存.分别将纤维蛋白胶、利福平负压灌注入骨块孔隙内;大体观察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载利福平髂骨块的结构特征,扫描电镜观察孔径、孔隙连通、利福平晶体分布情况,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和密度,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压缩试验评价其力学性能.结果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支架材料呈乳白色,为三面薄层皮质骨及中间松质骨组成的"夹心饼结构",具有骨组织天然三维网状孔隙,孔隙内洁净,相互连通,利福平晶体被纤维蛋白胶均匀地固定于骨块表面和内部;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密度(0.35±0.03)g/ml,孔隙率(67.23±9.12)%,孔径(395.36±37.02)μm,抗扭强度(5.96±1.53)MPa,抗压强度(9.94±0.73)MPa,弹性模量(376.14±27.32)MPa,抗弯强度(15.70±2.35)MPa.结论 冻干髂骨块具有天然生理性孔隙,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索拉菲尼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聚集

    作者:许文;王阁;陈川;张志敏;李琼;雒喜忠;郑继军;胡庆;王东;李增鹏

    目的 探讨多分子靶点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和自然杀伤细胞标记物CD57的分布、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改良法建立HCC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模型组(B组)、早期单倍组(C组)、早期双倍组(D组)、晚期单倍组(E组)、晚期双倍组(F组),在HCC形成早期和晚期应用单、双倍剂量的索拉菲尼对C~F组进行干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HCC组织中CD57、CD68和CD34的变化.结果 B组CD57、CD68阳性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加,各个实验组(C~F组)分别在第12、14周时出现峰值后不同程度的减少,而D、F组在第18周后两者数目减少不明显,其中第20、22周时D、F组分别与B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D组比C组,F组比E组以及D组比F组亦显著增加(P<0.01,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34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加,各个实验组(B~F组)在第16周后随诱癌时间延长有不同程度的减少,D组与C、E、F组相比亦显著减少(P<0.05).结论 索拉菲尼不仅可以抑制HCC组织的血管生成,还可以诱导HCC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聚集,以早期双倍剂量组更明显,提示索拉菲尼治疗HCC的分子机制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机制,并呈剂量依赖性.

  • 脑磁图、视频脑电图在癫(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吴国材;李梅;吴南;李飞;崔高宇;邵卫国;李明荣;陈蕾;冯华

    目的 探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术前定位癫(癎)致(癎)灶的准确性.方法 癫(癎)手术患者73例,术前均采用MEG、V-EEG行致(癎)灶定位,其中52例加行V-EEG+蝶骨电极记录,19例加行PET致(癎)灶定位,48例加行SPECT定位.结果 通过与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结果的比较,73例癫(癎)患者中术前M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66例,准确率90.41%;V-E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44例,准确率60.27%;52例癫(癎)行V-EEG+蝶骨电极描记,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34例,准确率为65.39%;19例行PET检查,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10例,准确率为52.63%;48例行SPECT检查,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23例,准确率为47.92%.MEG分别与V-EEG、V-EEG+蝶骨电极、PET、SPE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海马硬化所致颞叶癫(癎)患者,术前MEG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8例,准确率57.14%,V-EEG+蝶骨电极定位与术中ECoG致(癎)灶定位符合者12例,准确率85.71%,V-EEG+蝶骨电极与M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G可提高术前致(癎)灶定位的准确率;对于颞叶内侧深部癫(癎)而言,术前定位以V-EEG+蝶骨电极记录更准确.

  • sCD40L联合TB.HSP70-H22肽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作者:罗善明;高建;彭明利

    目的 探讨受sCD40L与结核杆菌HSP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TB.HSP70)-H22肽联合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体内外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方法 取小鼠骨髓于培养第7天分为未刺激组、sCD40L组、TB.HSP70-H22肽组、sCD40L+TB.HSP70-H22肽组,共4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24 h后取上清,ELISA法检测IL-12、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CD8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RL)检测淋巴细胞增殖,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完全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以上4种干预获得的DC干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未刺激DC治疗组,Ⅲ组:sCD40L DC治疗组,Ⅳ组:TB.HSP70-H22肽DC治疗组,V组:sCD40L+TB.HSP70-H22肽DC治疗组,于第21天测瘤质量,ELISA法测血清IL-10、IFN-γ.结果 sCD40L+TB.HSP70-H22肽组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与其他各组相比,IL-10和瘤质量均显著降低,IFN-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sCD40L与TB.HSP70-H22肽复合物联合刺激后的DC被充分激活,能诱导强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对H22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 量子点快速检测弓形虫IgG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李玲;刘琳琳;蒲晓允;纽琴;余娟春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人弓形虫(Toxoplasma,TOXO)IgG抗体检测新方法,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应用TOXO抗原包被羧基磁珠作为固相载体,量子点标记羊抗人IgG作为检测抗体,建它TOXO IgG检测方法,同时优化检测条件;对255份临床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并与意大利DiaSorin TOXO IgG ELISA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佳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100 μg/ml,量子点标记二抗工作浓度为1∶200,待测血清稀释度为1∶100.本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3%、96.7%,与进口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6.5%.结论 基于量子点标记及免疫磁珠技术检测TOXOIgG,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CO2气腹对兔肝功能及肝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贾立峰;张连阳;李勇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CO2气腹状态下兔肝功能(hepatic function,HF)及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的变化.方法 制作中度(失血量12 ml/kg)及重度(失血量25 ml/kg)失血性休克复苏兔模型,复苏后建立CO2气腹,将50只新西兰白兔按失血量及CO2气腹压(5、10、15 mmH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观察气腹前、气腹30 min、气腹2 h以及撤去气腹后30 min 4个时相点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变化,并应用彩色微球法检测HBF的变化.结果 气腹前重度休克组的AST和ALT较中度休克组显著增高(P<0.05),HBF则呈降低趋势.中度休克组5 mmHg CO2气腹后30 min时AST、气腹2 h时ALT显著升高,而10 mmHg和15 mmHg气腹压30 min时AST和ALT明显增高(P<0.05);重度休克组气腹后30 min时AST和ALT明显上升(P<0.05).中度休克组5 mmHg和10 mmHg CO2气腹压2 h时HBF明显减少(P<0.05),而15 mmHg气腹压30 min时HBF显著下降(P<0.05);重度休克组气腹后30 min时HBF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度及重度失血性休克复苏后,CO2气腹对肝功能的影响与失血量、气腹压力和气腹时间关系密切.

  •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液输血的研究

    作者:陈方祥;滕方;廖自福;刘良明;胡波

    目的 观察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 h、复苏2 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 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时间Ⅱ、Ⅲ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 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 漏声表面波传感器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的研究

    作者:王云霞;张立群;罗阳;丁毅;施建峰;徐清华;汪广杰;曹亮;陈鸣;府伟灵

    目的 研究利用"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与bis-PNA/dsDNA复合物相结合,作为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提高传感器检测灵敏度的可行性.方法 漏声表面波传感器检测通道金膜表面先固定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bis-PNA探针,加入HPV基因组DNA与之完全反应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在反应过程中加入ATPγS提供能量,分别探索优化RecA蛋白及ATPγS的佳反应浓度.结果 当RecA蛋白浓度为45 μg/ml,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值为(11.74±1.03)°,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1);在佳RecA蛋白浓度下,当ATPγS浓度为2.5 mmol/L时,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值为(10.71±0.73)°,显著高于其他ATPγS浓度组(P<0.01).结论 "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复合体与bis-PNA/dsDNA复合物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并明显缩短检测时间.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

    作者:谢颖

    肝硬化足一种临床常见病,腹水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它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及代谢异常有关,病因机制较为复杂.腹水一旦形成,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预后差,单纯两医或单纯中医治疗效果不佳.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在两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3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

    作者:兰会华;彭志刚;莫武宁;马劼;韦巍

    1 临床资料患者,性,0岁,"反复发热、腹泻7个月"入院.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哮喘,而出现皮肤片状皮疹,伴瘙痒,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ⅠB2~ⅡB期宫颈癌21例

    作者:兰鹰;胡小红;苏江;罗秉庆

    巨块型宫颈癌因肿块体积大,切除癌灶概率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对该类患者术前行介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控制微小转移,并对癌灶快速有效止血[1].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我院对21例巨块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术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银杏叶提取物对蛋白氧化终产物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双秀;李先霞;凌伯勋;方叶青

    蛋白氧化终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是蛋白质被氧化修饰的产物.度肾功能减退患者体内AOPP水平已明显增高,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与血浆AOPP水平呈正相关,明AOPP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1].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Gb)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实验采用AOPP诱导血管内皮损伤,观察EGb的保护作用.

  • 全麻下低潮气量人工通气法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儿漏斗胸矫正术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伟;王家祥;张卫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pic surgery,VATS)切口小、剥离范围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在临床已逐渐开展[1].该类手术麻醉处理的重点是呼吸道管理,小儿胸腔容积小,胸腔吸收CO2快,对缺氧耐受性差,因此小儿VATS呼吸道管理有一定难度.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下低潮气量人工通气法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以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全身麻醉的安全管理.

  • 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作者:刘亚华;钟唯一;尔波拉提

    术前化疗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模式,使乳腺癌Ⅲ期患者的肿瘤范围缩小[1],高手术生存率,能为Ⅱ期乳腺癌患者争取保乳手术的机会[2],高生活质量.研究分析了术前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对肌松药物反应的变化,期对这类患者麻醉时肌松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