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管紧张素Ⅱ及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钾和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龙毅;王娇;周亚南;修芸;殷跃辉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替米沙坦对SD大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L型钙电流(ICa-L)的作用.方法 急性酶解法分离SD大鼠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ngⅡ、替米沙坦以及AngⅡ联合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to和ICa-L的影响.结果 AngⅡ(0.1 μmol/L)和替米沙坦(0.01 μmol/L)以及两药联合均能抑制大鼠心房肌细胞Ito,AngⅡ组、替米沙坦组、联合组干预前后Ito的电流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8±2.75) vs (15.71±2.06) pA/pF,(24.16±2.36) vs (16.15±1.82) pA/pF,(24.41±2.27) vs (21.35±1.46) pA/pF,P<0.05].AngⅡ(0.1 μmol/L)能显著增强大鼠心房肌细胞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4.51±0.38) vs (-5.16±0.29) pA/pF,P<0.01];替米沙坦(0.01 μmol/L)对心房肌细胞ICa-L无明显作用[(-4.35±0.27) vs (-4.29±0.34 )pA/pF,P>0.05],但联合组中替米沙坦可拮抗AngⅡ对ICa-L的增强效应[(-4.08±0.28) vs (-4.20±0.31) pA/pF,P>0.05].结论 AngⅡ和替米沙坦对大鼠心房肌细胞具有直接的电生理作用,替米沙坦在受体水平上存在对AngⅡ的拮抗效应.

  • 中国藏族人群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李素芝;蒋亚建;谢本维;曾晓华;杜翔;李世学;次罗;小平措;尼珍;贡布;边马措;蒋业贵

    目的 探讨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藏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76例中国西藏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和189例该地区藏族健康人群的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HLA-DRB1 * 0901、-DQA1 * 0101和-DQB1 * 0301在肺结核组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33% vs 7.94%,χ2=17.185,P=0.000,OR=2.811;25.85% vs 13.76%,χ2=22.382,P=0.000,OR=2.821;35.51% vs 19.58%,χ2=37.329,P=0.000,OR=3.809).HLA-DRB1 * 1301/1302、-DQA1 * 0501在肺结核组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5% vs 6.08%,χ2=15.085,P=0.000,OR=0.125;14.49% vs 26.72%,χ2=22.44,P=0.000,OR=0.355).结论 HLA-DRB1 * 0901、-DQA1 * 0101和-DQB1 * 0301与肺结核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HLA-DQA1 * 0301与肺结核的保护性密切相关,可能为肺结核的保护基因.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和血清总IgE检测及其诊断意义

    作者:汪万军;陈建平;桂芹;王刚;何念海

    目的 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皮肤点刺情况和血清总IgE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并比较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我院体检的126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和皮肤点刺结果.结果 ① CVA组与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CVA组、哮喘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②CVA组与哮喘组摄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总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哮喘组摄入性、吸入性、总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哮喘组、健康组3个组内摄入性变应原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5例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65.6%.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2.8%,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46.4%和43.2%;摄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8.8%,摄入变应原主要为海蟹33.6%,鸡蛋清22.4%.皮肤点刺结果强阳性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4.0%和21.6%.结论 CVA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阳性检出率,血清总IgE水平较健康儿童高,二者对CV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脑实质内颅内压监护在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罗泽彬;钟东;唐文渊;廖正步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脑实质内ICP监护法对19例小骨窗开颅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术后ICP动态监护.选取2008年1-12月该科11例小骨窗开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结果 本组4例重度ICP增高患者在开始出现颅高压时仅2例有症状和体征,1例死亡.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8±3)d,剂量为(925±125)g;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20%甘露醇应用天数为(11±4)d,剂量为(1475±175)g.ICP监护组20%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均明显低于既往常规经验治疗组(P<0.05).结论 脑实质内ICP持续监护有助于对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准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正确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参附注射液改善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的激活

    作者:柴跃龙;龚建平;涂兵

    目的 观察参附(Shenfu,SF)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附预处理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SF组,其中缺血再灌注组、SF组建立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6 h分离培养受体移植肝脏的Kupffer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荧光法、ELISA等实验技术检测Kupffer细胞GR的mRNA和蛋白表达、NF-κB的蛋白表达、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Kupffer细胞G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NF-κB、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830.19±71.3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F-κB、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65.41±37.63,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F组GR水平明显上升(P<0.01),NF-κB活性、TNF-α表达量(543.59±41.27)明显下降(P<0.01).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Kupffer细胞GR的表达下调,NF-κB的激活;参附预处理可以改善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Kupffer细胞的激活.

  • Noggin蛋白对MCF-7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郭丹;龚建平;孙治君;印国兵

    目的 观察Noggin蛋白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Noggin重组腺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MTT法检测Noggin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修复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运动和侵袭能力的改变,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R4和MMP1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 过表达Noggin蛋白的MCF-7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划痕修复实验提示过表达Noggin蛋白的MCF-7细胞划痕愈合延迟;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提示与空病毒组相比,Noggin组穿膜细胞数显著降低(55±4 vs 25±3,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过表达Noggin后,MCF-7细胞中CXCR4和MMP1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Noggin蛋白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运动和迁移,可能与下调CXCR4和MMP1基因的表达相关.

  • 柴胡皂甙d对肝癌细胞VEGF和Ang-2表达的影响

    作者:和水祥;朱占芳;卢新兰;赵刚;陈静宏;王治伦;罗金燕

    目的 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LPS诱导,加入不同终浓度的SSd(2.5、5、10、20 mg/L)作用48 h,并以300 μmol/L终浓度的Nimesulide(COX-2选择性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肝癌细胞内VEGF和Ang-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结果 SSd可显著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增殖.与LPS诱导组比较,10 mg/L SSd作用组肝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率、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均显著降低[VEGF蛋白:80.0% vs 60.0%;mRNA表达:(0.83±0.07) vs (0.09±0.03);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655.00±5.56) vs (446.15±5.05)pg/ml,P<0.05,P<0.01],同时Ang-2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86.67% vs 53.33%,P<0.05).在2.5~10 mg/L作用终浓度范围内,SSd对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降低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耐性.结论 SSd可能通过VEGF和Ang-2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癌作用.

  • 172例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作者:唐彬;张国伟;周杰;崔忠林;林艺雄;郑志鹏;田玉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不同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45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各种类型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其中单纯类型21例,复合类型11例.总计发生胆漏10例(31.25%),胆管吻合口狭窄7例(21.88%),非吻合口胆管狭窄12例(37.50%),胆道结石11例(34.37%),胆道感染10例(31.25%),胆道出血2例(6.25%).大部分临床类型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关联性,以胆道结石与胆道感染的关联为密切(列联系数C=0.478,P<0.01).早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多者为胆漏者(52.90%),晚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多者为胆道结石/胆泥(46.70%)及胆道感染(46.70%).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阻力指数(RI)的降低、急慢性排斥反应、T管留置、无肝期延长、术前高总胆红素血症及其所致的Child Pugh评分和MELD评分升高均可能与不同类型并发症相关,而改良的胆道缝合方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升高可能是某些类型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不同类型之间大多存在明显关联性,胆漏大都发生在早期,胆道结石及感染则大多发生在晚期,胆管狭窄则在早期、晚期均可能发生,许多因素可能与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相关联,严密监测肝动脉血流、改进手术技巧、缩短无肝期、弃用T管、保护胆道血供、规范的抗排斥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 Claudin-3在胃腺癌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张真真;张声;余英豪;陈虹;陈余朋

    目的 探讨Claudin-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9例胃腺癌患者正常胃黏膜腺上皮/肠化生的胃腺上皮、黏膜层、肿瘤中心、侵袭前沿区及淋巴结转移灶纵向侵袭胃癌组织Claudin-3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Claudin-3的定位及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侵袭转移及预后关系.结果 肠化生上皮Claudin-3中-强阳性表达率为100%(36/36),高于正常胃黏膜腺上皮(17.5%,18/103,χ2=78.12,P<0.05).在胃癌组织中,Claudin-3的表达呈2种染色模式,肠型胃癌细胞Claudin-3定位于细胞膜,弥漫型胃癌细胞Claudin-3定位于细胞质,混合型胃癌细胞呈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从黏膜层、肿瘤中心、侵袭前沿及淋巴结转移灶胃癌组织,膜型染色的Claudin-3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61/88)、85.3%(75/88)、36.4%(32/88)、23.9%(21/88),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趋势,肿瘤中心区表达高,淋巴结转移灶表达低(χ2=110.83,P<0.05),而浆型染色的Claudin-3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6/51)、33.3%(17/51)、51.0%(26/51)、15.7%(8/51),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侵袭前沿区表达高(χ2=31.32,P<0.05).黏膜层胃癌细胞膜型Claudin-3高表达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弱表达者(χ2=9.36,P<0.05).结论 胃腺癌Claudin-3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细胞的组织学分型有关,在胃癌侵袭转移的不同部位呈异质性表达,黏膜层胃腺癌膜型Claudin-3的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潜在预后指标.

  • 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胜国;周力;王艳民;陈扬熙;任晓华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静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增殖等功能活性影响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静磁场加载装置0、8、50、160 mT磁场强度下给予24、48、72 h的静磁场加载.应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不给予静磁场加载对照组比较,培养成骨细胞分别于8、50、160 mT静磁场加载24、48、72 h后,其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细胞形态、数量及分布上无差异;而随加载时间延长,细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微绒毛增多增粗增大,可见融合成囊泡及大囊泡,且8 mT和50 mT静磁场的作用明显.结论 8、50、160 mT静磁场随加载时间延长,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出现不同程度增加,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改建.

  • 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作者:王鹏;孟刚;时雨;于冬梅;柳凤轩;阎晓初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本院口腔科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牙源性腺样瘤住院患者8例,对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本组病例女性 5例,男性 3例,年龄 14~27岁,平均 20岁.发生上颌骨5例,下颌骨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膨隆肿胀及其引起的面部不对称畸形,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且常见不透光的钙化颗粒,有似牙形态的密度增高团块.主要病理学改变:肿瘤平均直径4.0 cm,包膜完整,以囊性病变为主,囊壁上有砂粒状小结,囊内含胶冻样的液体和未萌出的牙齿;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少量间质成分组成,增生瘤细胞可形成实性细胞巢、腺管状结构、梁状或筛状结构,细胞间有多少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嗜伊红均质物伴灶性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性瘤细胞 CK、p63阳性,间质成分Vimentin阳性.结论 牙源性腺样瘤为一种特殊类型牙源性良性肿瘤,好发于上颌骨,临床易误诊为造釉细胞瘤或含牙囊肿,术前活检和术中冰冻可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选择.

  • 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进程中自由基水平和SOD-1表达的变化

    作者:袁野;杨俊卿;周岐新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神经元退行性变自由基和SOD-1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NIH小鼠160只,分为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0只.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 min建立I/R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5、15、30、60 d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损伤;Morris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计法检测SOD-1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SOD-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脑组织MDA含量、SOD-1活性及蛋白、mRNA表达分别为(0.549±0.049) nmol/mg、(55.134±4.076) U/mg、30.413±2.962和104.541±18.82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术后5、15、30、60 d脑组织MDA含量[(0.673±0.087)、(0.782±0.101)、(0.719±0.094)、(1.084±0.140) nmol/mg]进行性显著升高(P<0.05);术后5 d和15 d I/R组SOD-1活性[(42.522±3.701)、(37.011±4.843) U/mg]和蛋白表达(23.145±3.476、15.746±2.344)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和60 d I/R组SOD-1活性[(51.801±6.706)、(50.202±6.488) U/mg]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SOD-1蛋白表达(40.587±6.154、44.263±6.597)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SOD-1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I/R组海马出现进行性神经元核固缩加重和神经元丢失.结论 I/R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与SOD-1表达和功能异常和氧化应激进行性增强有关.

  • 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卢荣鑫;钟前进;冯永建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00-2010年中国人发表的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相关文献,运用Stata 11.0中meta-analysis模板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病例组3 076人,对照组60 617人).除被动吸烟外(合并OR值为0.93,95%CI为0.56~1.54),各危险因素OR值均>1(各研究因素合并OR分别为精神刺激:3.10;孕早期感冒:2.92;不良生育史:1.59;化学物质接触:2.76;妊娠合并症:1.93;父亲嗜酒:2.33;噪音污染:1.46),且95%CI均不包括1.结论 精神刺激、孕早期感冒、化学物质接触、妊娠合并症、父亲嗜酒、不良生育史、噪音污染均可视为中国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被动吸烟在本研究中尚不能视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 大肠癌淋巴管生成与β-连环素异位表达的关系

    作者:牟江洪;向德兵;周琪;吴峰;阎晓初;肖华亮;林俐

    目的 探讨大肠癌淋巴管生成情况与β-连环素(β-catenin)的关系.方法 应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检测96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的淋巴管密度,以CD31标记血管作对比研究;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β-catenin呈细胞膜阳性表达,大肠癌β-catenin主要呈细胞核和/或细胞质的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为67.71%;大肠癌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t=3.624,P<0.01);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组MLD显著高于非异位表达组(t=2.843,P<0.01).结论 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可能是诱导大肠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原因.

  • 难治性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分类的比较

    作者:陈华萍;王斌;杨丽;白莉;程晓明;张巧;林科雄;马千里;王长征

    目的 比较难治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为难治性哮喘炎症类型研究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哮喘患者32例和COPD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比较分析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结果 ①71.9%(23/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存在严重的气流受限(FEV1<60%预计值),仅6.3%(2/32)的患者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60%患者(9/15)气道阻塞可逆性>12%,与COPD组临床特征相似.② 68.8%(22/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28.1%(9/3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61%);仅1例(3.1%)患者诱导痰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难治性哮喘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与COP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据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难治性哮喘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哮喘两种亚型,其中,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COPD诱导痰检测有明显的相似性.

  • 不同生物学行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ZNF266基因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晓龙;葛明建;黎力

    目的 观察zinc finger protein 266(ZNF266)基因在不同生物学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NSCLC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30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和30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三步法检测各组标本中ZNF266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ZNF266蛋白表达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40% vs 7%,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 (67% vs 40%,P<0.05);淋巴结转移灶中Z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93% vs 40%,P<0.05).结论 ZNF266 基因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

  • 普萘洛尔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保持与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作者:田玉娥;刘江杰;张燕;李敏;张永亮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给予普萘洛尔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保持及海马CA3区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声音结合强烈足底电击建立大鼠条件性恐惧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不给药,只在相应时间点进行恐惧水平测验)、立即给药组(15 min内给予普萘洛尔)和24 h后给药组(24 h后给予普萘洛尔),每组8只.给药组在建模后前3 d每天恐惧测试前给予普萘洛尔后再检测各组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水平,于第20天完成恐惧记忆测试后处死大鼠,用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数量,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①条件性恐惧建模后,第1天3组大鼠恐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20天时,两给药组大鼠恐惧水平逐渐降低,且3组大鼠在同一时间点恐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立即给药组恐惧水平低,对照组恐惧水平高.建模后第20天,对照组大鼠恐惧水平仍然较高.②建模后第20天,两给药组海马神经元CA3区锥体细胞数量[立即给药组(4.94±2.67)个,24 h后给药组(4.65±1.98)个]均大于对照组[(3.58±2.03)个],其中立即给药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③电镜显示对照组海马CA3区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而两给药组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结论 条件性恐惧水平与海马结构发生的形态学异常变化有关,而早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阻断β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能神经系统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条件性恐惧、减轻海马神经元结构功能损害.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肌肉组织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和GLUT-4表达的变化

    作者:伍丽;刘建;马蓉;肖晓秋;蒋兴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肌肉组织中胰岛素信号通路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孕妇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和GDM组,每组20例,分离少量腹直肌,分别置于含和不含胰岛素的培养液中温育30 min.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程度、GLUT-4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基础状态时,GDM组IRS-1、IRS-2和GLUT-2 mRNA表达较NGT组降低(P<0.05); GLUT-4 mRNA表达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胰岛素刺激后,NGT组中GLUT-4 mRNA较基础状态升高(P<0.05),而GDM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②NGT组经胰岛素刺激后,Akt蛋白的磷酸化程度明显增高(P<0.05),GDM组无明显变化(P>0.05);基础状态时,GDM组与NGT组相比,GLUT-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经胰岛素刺激后,GLUT-4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高,NGT组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GDM组(P<0.05).结论 GDM患者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效应分子存在转录或翻译水平的缺陷,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抵抗.

  • HBV基因型在HBV感染性肝癌及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分布

    作者:黄亚琴;杨丽莎;吴淋玲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分布.方法 选择广西桂北地区46 例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者共9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HBV基因型.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摘抄自患者病案.结果 本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占77.8%,基因型C占18.9%,非B非C占3.3%;HCC中基因型B占78.3%,基因型C占21.7%,慢性HBV感染者和HCC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者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C比较,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中基因型B、C间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组和HCC组比较,ALT、AST、TBIL、ALB、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桂北地区的慢性HBV感染者和HBV相关性HCC以基因型B为主,基因型在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和HCC对比分布无差别.基因型C的HBV-DNA水平更高.

  • 215例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抑制物形成的环境因素研究

    作者:周璇;孙竞;李敏;李文卿;宋晓玲;刘阳

    目的 研究中国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FⅧ)抑制物形成的环境因素.方法 监测215例血友病A患者在2年(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的连续随访中,FⅧ抑制物发生、变化及转归,并对FⅧ抑制物形成的环境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5例血友病A患者随访2年FⅧ抑制物累积发生率为11.6%(25/215).FⅧ抑制物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多变量分析结果示:①输注原因中短期低剂量预防治疗比按需治疗形成FⅧ抑制物的风险低(OR=0.037,95%CI为 0.002~0.616); ②血友病越严重,累积暴露日越少,FⅧ抑制物形成风险越高;③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是FⅧ抑制物形成的高危因素(OR=117.045,95%CI为19.333~708.617); ④输注形式和发生重大感染事件与FⅧ抑制物形成无关.结论 在中国目前治疗情况下,血友病患者 FⅧ抑制物的形成可能与血友病严重程度、输注原因(预防治疗或按需治疗)、累积暴露日和是否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有关.

  • 新疆叶城县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陈剑飞;陈爱雨;郭国锋;潘肯林;安豫;曹治宏;郭以川

    目的 探讨新疆叶城县维吾尔族(维族)、汉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叶城县解放军第18医院住院的维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348例,并发冠心病233例,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非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维族患者TG [2.87±0.52 vs 2.03±0.43]、TC [5.74±0.63 vs 4.91±0.54]水平,汉族患者TG [2.11±0.34 vs 1.82±0.36]、TC [5.52±0.43 vs 4.62±0.45]水平高于各自的非冠心病组(P<0.05).维族患者以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为主(男性39.57% vs 31.48%,女性 31.09% vs 25.00%,P<0.05),汉族患者以高胆固醇(TC)血症为主(男性 12.96% vs 7.19%,女性13.89% vs 6.72%,P<0.05).结论 TG、TC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控制血脂异常,以期减少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受检患者血脂异常,脂质代谢紊乱类型存在民族差异.

  • 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的意义

    作者:李蕊;刘斌;梅耀宇;令狐华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NACT组(n=68)和直接手术组(n=97),比较2组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NACT及直接手术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 vs 16.5%,P=0.565);但化疗应答者淋巴结转移率则明显低于无应答者(4.8% vs 26.9%,P=0.031).按阳性淋巴结数目计算,NACT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亦低于直接手术组(1.2% vs 2.8%,P=0.002).截至随访时间止,淋巴结阳性者5年生存率低于淋巴结阴性者(63.0% vs 86.0%,P=0.252).NACT组5年生存率高于直接手术组(91.0% vs 77.0%,P=0.274).对化疗应答者5年生存率高于直接手术组(93.0% vs 87.0%,P=0.14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控制宫颈癌淋巴结受累,但对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尚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邹志礼;蒙华庆;胡华;王慧;李明高;卢军;梁华平;杜莲;傅一笑;罗庆华;邱海棠;邱田;屈远;雍那;程雪;刘海霞;赵雯婧

    目的 调查重庆市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制定符合青少年罪犯心理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909名青少年罪犯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0.4%、51.2%,明显高于常模(P<0.01),共患焦虑、抑郁占31.3%.家庭经济状况好、学历高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童年期受虐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是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童年期受虐、非独生子女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其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172,r=-0.208,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19,r=0.390,P<0.01).结论 青少年罪犯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消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帮助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 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张玉坤;罗聪;朱朝敏

    目的 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superpara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PFN),探讨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PFN,应用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场计等对SPFN进行形态观察和结构表征测定.取60只小鼠按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口服灌胃组(总剂量:2 104.8 mg/kg、容积:25 ml/kg)、腹腔注射组(总剂量:1 578.6 mg/kg、容积:20 ml/kg)、尾静脉注射组(总剂量:438.5 mg/kg、容积:10 ml/kg);每组另取10只小鼠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10).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主要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瑞氏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结果 制成粒径为15~20 nm,饱和磁化强度为21.431 emu/g,剩余磁化强度为0.102 emu/g的SPFN.予SPFN 2周后,各组小鼠均未死亡,血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脏器和骨髓均未见炎症、水肿、变性、坏死等改变.结论 成功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自制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

  • 特发性浆细胞淋巴结病1例

    作者:王劲;肖华亮;周旭;刘瑜;彭翠翠

    特发性浆细胞淋巴结病(idiopathic plasmacytic lymphadenopathy, IPL)由Mori等于1980年首次报道,此后陆续有病例报道,表现为以淋巴结中浆细胞增殖、浸润为特征,临床上具有与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相似且易混淆的特点:如高免疫球蛋白血症,高血清IL-6水平和贫血等[1];但IP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在某些方面又不同于MCD,包括:MCD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患者常因感染或衰竭死亡,而IPL在组织学检查中表现出低侵袭性特点且部分有自限性临床过程;IPL的淋巴小结有正常的生发中心,而大部分MCD生发中心呈玻璃样萎缩;IPL没有滤泡间细胞血管增生,但这却是MCD主要的组织学特征;MCD的生发中心T淋巴细胞CD57阳性率较IPL低;IPL在淋巴小结中滤泡树突状细胞(FDC)通常表达正常,而MCD大多数淋巴小结表达出异常"紧密的/同心圆"样FDC网[2].IPL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但特异性不强,需病理诊断鉴别,我们诊断1例IPL患者,报告如下.

  • 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

    作者:张超;卢明智;邵成伟;陆建平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和胰胆管狭窄,临床上经激素治疗可痊愈.此病易误诊为胰腺肿瘤,常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影像表现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1].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7例AIP患者的MR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 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及其基因诊断

    作者:于妍妍;郭洪;石彦;刘丹;许雪青;白云

    Peutz-Jeghers 综合征(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行的临床诊断条件为消化道2个或2个以上经组织学证实的错构瘤性息肉、皮肤或黏膜色素沉着以及家族史[1].研究[2]发现STK11基因是PJS的致病基因,主要参与调控细胞周期、代谢和极性等.由于PJS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异质性,因此其确诊需借助于基因诊断.

  • 腹膜后及左下肢多发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冉剑涛;邓晓娟;罗清雅;张伟国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左下肢肿胀1个月余,发现左腹股沟包块7 d"入院.查体见左下肢肿胀明显,左侧腹股沟区可扪及包块,质中,无压痛.下肢髋关节X线片:骨盆及髋关节未见明显骨质异常.

  • 注射用头孢噻吩钠含量测定及与3种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蔚;朱捷;张妍

    头孢噻吩钠对革兰阳性菌活性较强,不产青霉素酶和产青霉素酶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等对本品皆相当敏感.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奴卡耐药菌等对本品高度敏感,部分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等对本品多中度敏感,其余革兰阴性菌则多数耐药.革兰阳性菌对本品敏感.本研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然后对其与部分溶媒配伍在不同时间的pH值、含量、外观进行稳定性考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非瓣膜病快心室率心房纤颤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启才;姜荣泸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69岁和80~89岁人群的心房纤颤患病率可高达2%和9%,持续性心房纤颤超过7 d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1].合并心房纤颤后心脏病死亡率增加2倍,如果无适当抗凝,脑卒中增加5倍.

  • CD44s和整合素β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志功;王树凯;周辉;孙剑瑞;董留建

    脑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难以全部切除,且手术后易复发,尽管应用各种治疗手段,但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随着恶性胶母瘤分子遗传学逐步阐明,某些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相关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晰,这为临床找到恶性胶质瘤有效治疗的新方案--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近年来,黏附分子CD44和整合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70例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中CD44s和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两者在脑胶质瘤中的相关性.

  • 多模式健康教育对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张玉梅;何洁;王娇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证实,由于其创伤小、术后下床早、恢复快,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我院从2002年率先在国内开展MED,通过对MED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术前的社会心理状态、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对手术的认知、对手术医师的信任等,均对行MED效果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健康教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9年1-12月对213例MED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多模式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可溶性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鲁梅芳

    目的 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Ps)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Ps、CRP与踝臂指数 (ankle artery-brachial pressure ratio,ABI)的相关性及其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7例T2DM患者,按ABI测定结果分为下肢血管正常组(NPAD组)和病变组(PAD组),7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测定Ps、CRP.结果 ①与NPAD组、对照组相比,PAD组Ps、CRP、HbA1c显著升高(P<0.05).②PAD组、NPAD组Ps与ABI呈明显负相关 (r=-0.554,P<0.01;r=-0.359,P<0.05).PAD组、NPAD组CRP与ABI呈负相关(r=-0.435,P<0.01;r=-0.342,P<0.05).PAD组Ps、CRP与病程、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血浆CRP、Ps之间呈正相关(r=0.977,P<0.01).CRP、Ps与血脂、年龄、空腹C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高Ps、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PAD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浆Ps、CRP将有助于预测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其预后的严重性评价.

  • 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诱发儿童呛咳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许斌兵;叶茂;李大珍;柏林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麻醉诱发患儿呛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2个月至15岁儿童197例,30 s内快速推注舒芬太尼1 μg/kg,观察呛咳情况.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舒芬太尼浓度和推注时间等可能影响呛咳的各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和舒芬太尼浓度6个因素未发现是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因素,推注时间是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同推注时间,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各反应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舒芬太尼诱发儿童呛咳受推注时间的影响,延长舒芬太尼的推注时间、减慢给药速度,应是临床控制呛咳反应发生的首选措施.

    关键词: 儿童 舒芬太尼 呛咳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上皮癌早期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胡宝利;贾占奎;杨锦建;陈瑞廷;张岚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诊断和监测早期上尿路上皮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应用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建立健康人群的阈值.其后顺序留取20例初步诊断为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进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泌尿系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MMCT),将FISH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留取2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对照组,进行FISH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上尿路上皮癌18例,肾癌浸润肾盂1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肾炎引起的肾盂上皮炎性增生1例.泌尿系超声、MMCT、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44.4%(8/18)、94.4%(17/18)、38.9%(7/18)、83.3%(15/18).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MMCT相似(P>0.05),高于泌尿系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20例对照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分别为95.0%和90.0%.结论 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可以发现早期的上尿路上皮癌,可用于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早期监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