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LED红光照射对放创复合伤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作者:任为;程红缨;孙慧勤

    目的 研究LED红光照射对放创复合伤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单纯创伤组(单创组)、放创复合伤组(放创组)和放创复合伤红光照射组(放创红光照射组).单创组于背部制一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放创组经60Coγ射线5.0Gy全身一次性均匀照射后在背部制等大创面,放创红光照射组相同制伤后予LED红光照射.伤后动态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血常规的变化,同时观测红光照射时照射盒内温度变化.结果 各组创面均愈合,放创复合伤红光照射组小鼠比放创复合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1 ~2 d(P <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5 d时比放创复合伤组高出43.41%,第28天时高出37.98%(P<0.05).放创复合伤红光照射组体质量增长与放创复合伤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较单创延迟,LED红光照射对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具有促愈作用.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腺苷浓度和增殖膜中CD73表达的研究

    作者:郎敏;袁容娣;陈春林;霍妍;邹欢;叶剑

    目的 通过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的表达,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共30例,分为PDR组(共16例16眼)和对照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裂孔共14例14眼).于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收集玻璃体、视网膜增殖膜及黄斑前膜.应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检测患者玻璃体腺苷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膜样本中CD73的表达.结果 PDR组玻璃体腺苷浓度及增殖膜CD7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62.37±11.47)μmol/L vs (30.34±6.41) μmol/L,P=0.000;(0.84±0.08) vs (0.39±0.05),P=0.002];PDR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空腹血糖均与玻璃体腺苷浓度无相关关系(r=0.255,P=0.340;r =0.318,P =0.230;r =0.341,P=0.197).结论 腺苷和CD73在PDR患者的玻璃体及增殖膜中的表达较非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形成.

  • 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

    作者:蒋科;熊雁;余江;王子明;王爱民

    目的 探讨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水结合率及孔隙率.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壳聚糖微球,检测负载微球的体外缓释情况及吸水膨胀率.制作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态特征.结果 壳聚糖三维支架孔隙较为一致,孔隙直径(180.4±35.3)μm,孔隙率(83.2±0.6)%,与水的结合能力为(123±5)%.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28.5 ±5.1)μm.对壳聚糖微球体外缓慢释放TGF-β3连续监测7d,总释放率为(46.2±0.3)%.负载TGF1-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观察见微球在支架中分布均匀.结论 负载TGF-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技术成熟,理化性质稳定,微球缓释TGF-β3效果理想,可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 SDF-1促进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作者:冯柳;迟路湘

    目的 探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分化的作用.方法 BMSCs分为空白组(A组);实验组:10、25、50 ng/mL SDF-1组(B1、B2、B3组),25 ng/mL VEGF+ 25 ng/mL SDF-1组(B4组);对照组:25、50 ng/mL VEGF组(C1、C2组),在添加相应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诱导12 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诱导后BMSCs的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PECAM-1即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WF、CD3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KDR)、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VE)的表达.结果 B4组KDR、VE、vWF、CD31、VCAM-1表达及CD31、vWF阳性率分别较B1、B2、B3组显著升高(P<0.01);B4组VE、vWF表达较C1组显著升高(P<0.01),且vWF阳性率较C1组也显著升高(P<0.01);B4组KDR、CD31、VCAM-1表达及CD31阳性率较C2组显著升高(P<0.01),且CD31阳性率较C2组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 SDF-1对BMSCs向VEC分化起促进作用,联合使用SDF-1和VEGF可以更好地促进BMSCs向VECs分化.

  • 久居高原青年官兵脑功能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高伊星;李鹏;蒋春华;陈郁;刘春;高钰琪;阮怀珍

    目的 研究长期移居高原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移居高原时间、睡眠质量、脑组织氧供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平原青年男性官兵65例、移居4500 m高原地区1~15年的青年男性官兵64例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的检测.结果 久居高原者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显著降低(P<0.01),并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 =0.364,P<0.01).长期高原移居者对颜色尤其是蓝色反应延迟(P<0.05),颜色辨别能力下降(P<0.01),短时视觉记忆能力降低(P<0.01),运动稳定性降低(P<0.05)等.久居高原者焦虑、抑郁、敌意、困惑等不良情绪状态增强(P<0.05),睡眠质量下降(P<0.01).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脑组织氧合指数有相关性(r=-0.287,P<0.05)外,久居高原者其他脑功能的变化与脑组织氧供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中平均颜色反应时、本顿视觉保留测试得分两项指标与移居高原时间呈显著相关性(r=0.268,r=-0.277,P<0.05).结论 长期移居高原对视觉功能、运动稳定性、情绪和睡眠有显著负面影响,脑氧合指数和移居高原时间是脑功能降低的影响因素.

  • 不同的医学营养治疗方法对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作者:曾媛;袁丽佳;王琳;康莉;万婧;孟珊;糜漫天

    目的 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前后,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GDM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名诊断为GDM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次宣教组和持续干预组,每组各45名.2组按标准体质量法给予个体化的MNT治疗方案,限制每日能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用食物交换份法安排食谱.一次性宣教组营养治疗的实施方式仅采用1次面对面的营养宣教;持续干预组则进行持续性的治疗,即在干预期内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对营养治疗的监控,包括面对面、电话和定期营养门诊随访教育,并根据孕周、孕期体质量增长以及血糖水平动态调整饮食方案.观察2组1个月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的控制效果.结果 持续干预组较一次性宣教组餐后2h血糖值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持续干预组血糖控制合格率显著高于一次性宣教组(55.6% vs 28.9%,P<0.05).持续干预组尿酮体阳性率低于一次性宣教组(6.7% vs 1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实施个体化的MNT,采用持续性治疗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 基于1H NMR对泽泻药材地缘区分和质量评价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罗尚华;吴四维;范刚;张艺;唐策

    目的 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建立泽泻的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确定不同产地泽泻药材的整体代谢物差异和质量评价.方法 用核磁共振仪测定不同产地的泽泻样品,获得1H NMR谱图,所得自由衰减信号导入MestReNova软件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泽泻药材的1H NMR指纹图谱,并鉴定了4个主要代谢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蔗糖、β-半乳糖和丙氨酸;PLS-DA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泽泻药材能够明显分开;以23-乙酰泽泻醇B的相对含量为质量评价指标,经1 H NMR定量分析,发现四川产地的泽泻药材质量优,且与福建产地的泽泻药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和进行质量评价,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无损检测、无需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比常规的HPLC反映出更加全面综合的化学信息,且谱图中信号的相对强弱还能反映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 阿利吉仑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

    作者:刘渔凯;韩愈;寇恂;杨迪;符金娟;王震;郑硕;任红梅;何多芬

    目的 观察肾素直接抑制剂阿利吉仑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1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阿利吉仑(1、5、10 μmol/L)以及PDGF-BB (20 ng/mL)对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了阿利吉仑(10μmol/L)与PDGF-BB (20 ng/mL)共同刺激0、12、24、48 h时,VSMCs的增殖情况,细胞增殖采用[3H]-TdR掺入方法进行测定,ERK1/2、p-ERK1/2、β-actin蛋白表达用Westem blot测定.结果 PDGF-BB可以促进A10细胞增殖,20 ng/mL PDGF-BB刺激时,细胞增殖幅度为(145.50±10.5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10 μmol/L阿利吉仑与20 ng/mL PDGF-BB共同刺激时,细胞增殖幅度为(44.65±24.42)%,与20 ng/mL PDGF-BB刺激时比较有显著下降(P<0.05),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阿利吉仑可以降低由PDGF-BB引起的p-ERK1/2表达量的增加.结论 阿利吉仑可以抑制PDGF-BB介导的促VSMCs的增殖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降低p-ERK1/2的磷酸化而引起的.

  • NNC 55-0396对db/db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路玉洁;隆敏;徐梓辉

    目的 探讨NNC 55-0396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8周龄雄性野生型非糖尿病小鼠及db/db糖尿病鼠各12只,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共4组:野生安慰剂组、野生NNC干预组、db/db安慰剂组及db/db NNC干预组(n=6).NNC干预组均予30 mg/(kg·d)剂量NNC 55-0396腹腔注射,安慰剂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1周;比较实验动物药物干预前后血糖、体质量、胰岛素及总胆固醇的变化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T型钙通道特异性亚基Cav3.1及Cav3.2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db/db安慰剂组比较,db/db NNC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野生安慰剂组和野生NNC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db/db安慰剂组比较,db/db NNC干预组体质量、胰岛素及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③NNC 55-0396显著下调db/db糖尿病鼠Cav3.1及Cav3.2在肝脏及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NNC 55-0396通过调节小鼠体内钙离子水平产生降血糖作用.

  • 小鼠骨髓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亚群的体外诱导及其鉴定

    作者:李辉;安军;谷力加

    目的 建立小鼠骨髓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亚群的体外培养方法,并从形态、表型特征及功能方面与髓样树突状细胞亚群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提取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通过特异性细胞因子Flt3-Ligand诱导其向浆细胞样及髓样树突状细胞亚群分化,并利用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从形态学、表型特征及功能三方面对培养得到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小鼠骨髓细胞经Flt3-Ligand体外诱导培养8d,可获得表型为CD11c+ CD11b-B220+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亚群.形态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亚群多为表面光滑的圆形,胞核常呈偏心分布的肾形.共刺激分子表达上,未成熟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低水平表达CD80、CD86、CD40及MHC-Ⅱ类分子,不能被TLR4激动剂LPS诱导成熟,但在TLR9激动剂CpG ODN1826作用下,能够迅速转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功能方面,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具有一定的刺激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但弱于同等刺激条件下的髓样树突状细胞.结论 小鼠骨髓细胞在Flt3-Ligand的体外刺激诱导下,可向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方向分化,所培养出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形态上多呈淋巴细胞样,低表达共刺激分子,并具有一定的刺激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 多巴胺D3受体对醛固酮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源;陈彩宇;杨剑;周发英;王娜;杨德忠;曾春雨

    目的 观察多巴胺D3受体对醛固酮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A1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醛固酮10-10 ~ 10-7 mol/L、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 10-10 ~ 10-7moL/L分别单独作用,醛固酮10-7mol/L、PD128907 10-10~10-7mol/L共同作用以及D3受体拮抗剂(U99194A)、PD128907 10-7mol/L和醛固酮10-7 mol/L共同作用的情况下,A10细胞增殖幅度的变化,细胞增殖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表达.结果 醛固酮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A10细胞的增殖,其大促增殖作用幅度达(65±6)%(P<0.05).PD128907本身对A10细胞增殖无影响,但PD128907可通过D3多巴胺受体减弱醛固酮(10-7mol/L)介导的A10细胞增殖,在10-7 mol/L浓度时可使促增殖幅度降低至(12±6)%(P<0.05),应用D3受体阻断剂U99194A后该抑制作用丧失.PD128907能够降低醛固酮(10-7mol/L)对ERK1/2信号的磷酸化激活效果.结论 多巴胺D3受体激活对醛固酮介导的促VSMCs增殖有明显抑制效应.

  • 阻断TGF-β/TGF-βRⅠ通路对ATDC5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作者:王权;戚华兵;王晓凤;朱莹;陈林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ype Ⅰ receptor,TGF-βR Ⅰ)阻断剂SB-505124对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与机制.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SB-505124处理后,前软骨细胞系ATDC5中p-Smad2/3的变化.MTT法检测SB-505124处理对ATDC5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时间、浓度依赖性效应.Western blot检测c-Myc蛋白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SB-505124处理后软骨分化、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相关分子CollagenⅡ、Aggrecan及Adamts5表达与变化,并利用阿尔新蓝染色法检测SB-505124处理对ATDC5细胞中蛋白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SB-505124处理ATDC5细胞明显抑制TGF-β1激活的p-Smad2/3,并呈浓度依赖性;MTT检测结果示:SB-505124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TDC5细胞增殖;Real-time PCR检测结果示:SB-505124处理明显抑制ATDC5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的表达,同时上调了Adamts5的表达;阿尔新蓝染色结果提示SB-505124处理明显抑制ATDC5细胞中蛋白聚糖的合成.结论 利用SB-505124阻断内源性TGF-β信号,可抑制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同时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 不同时间高原暴露人群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参数比较

    作者:卞士柱;李黔宁;李明;唐才发;叶建宁;徐佰达;李双菲;郑双锦;黄岚

    目的 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 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4组人群之间TCD检查参数显著不同(P<0.01).世居平原人急进高原后,脑血流速度急剧增加,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降低,在高原短期习服后,血流速度以及PI和RI均逐渐恢复,长时间习服后多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恢复至平原水平,部分血管血流速度低于平原值(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右推动脉).结论 不同高原暴露时间对世居平原人群脑血流影响不同,高原完全习服对脑血流速度与PI、RI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 Fibronectin差别黏附法筛选、纯化软骨终板干细胞

    作者:王海;黄博;周跃;李长青;王建

    目的 通过Fibronectin介导进行差别黏附筛选软骨终板干细胞,观察筛选的效果及其初步生物学性能.方法 从脊柱融合术中获取椎间盘软骨终板标本,机械-酶消化法获取原代软骨终板细胞,体外扩增至第2代后接种于Fibronectin包被过的培养瓶,孵育20 min后将未贴壁细胞及培养液转移至新培养瓶再孵育40 min,吸弃未贴壁细胞及培养液,所得2瓶细胞进行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对筛选后的细胞进行向多系细胞诱导分化.结果 第2代细胞筛选前,细胞形态个体差异较大,呈三角形或多角形,融合时呈铺路石样外观,筛选后细胞形态比较均匀,形成细胞克隆群.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Fibronectin筛选后所获软骨终板干细胞CD90、CD73表达阳性率>95%,CD105表达阳性率>85%;经诱导能向骨、软骨及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结论 Fibronectin筛选所得的软骨终板细胞基本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协会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标准.Fibronectin差别黏附筛选法得够有效筛选、纯化软骨终板干细胞.

  •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联合融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道森;施荣茂;周强;许建中;王浩明;刘列华;代飞;罗飞;何清义

    目的 通过术后随访评价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置换节段与融合节段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ACDR联合ACDF病例(杂交手术组)和15例多节段ACDF病例(融合手术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椎间隙高度、颈椎总活动度和节段活动度占颈椎总活动度的百分比值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杂交手术组15例患者平均随访21.1个月,融合手术组15例患者平均随访25.1个月.2组病例术后各随访点VAS评分、NDI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末次随访时杂交手术组置换节段活动度占颈椎总活动度的百分比值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P<0.05),上下位邻近节段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手术组上下位邻近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术后随访时间内未观察到装置松动、移位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ACDR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良好早期临床疗效,在维持颈椎运动功能的同时减少邻近节段运动负荷,是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大鼠甲状旁腺荧光特性的研究

    作者:杨阳;练渝;姜友昭;陈兵

    目的 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定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大鼠甲状旁腺组织方法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代谢产物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在甲状旁腺组织积聚的动态变化.方法 16只6~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0 g,分为手术组(5/6肾切除+高磷饲养,n=12)和假手术组(正常磷饲养,n=4),28 d后,2组大鼠腹腔注射500 mg/kg 5-ALA,405 nm蓝光探测2组大鼠颈部甲状腺区域,应用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甲状腺、甲状旁腺组织内PpⅨ在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波长,并取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在注射5-ALA后,2组大鼠甲状旁腺组织均可用肉眼观察,大部分位于甲状腺外侧.手术组在0.5~4 h均可见甲状旁腺组织显红色荧光,假手术组在1~3h均可见红色荧光,其中2组荧光强度在2h达到高峰,手术组峰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注入5-ALA后2h,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内甲状旁腺组织荧光强度均高于甲状腺组织10倍.组织学检查确认红色荧光组织均为增生的甲状旁腺细胞.结论 5-ALA介导SHPT甲状旁腺组织的高荧光强度的特点为术中辨别增生与正常的甲状旁腺组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miRNA-144靶向调节钙粘蛋白11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效应

    作者:康夏;康菲;杨波;郭洪峰;权毅;董世武

    目的 证实miRNA-144靶向调节钙粘蛋白11(Cad-11)表达,抑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的成骨分化.方法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Cad-11与miRNA-144的靶基因关系进行鉴定;将pre-miR-144及anti-miR-144分别转染MSCs,成骨诱导7、14 d后,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Cad-11及成骨标志物Runx2、AL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SCs成骨分化的变化关系.黏附实验检测miRNA-144对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黏附的影响.结果 Cad-11是miRNA-144的靶基因;miRNA-144在成骨诱导第7、14天可明显抑制Cad-11、Runx2和ALP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MSCs的黏附性.结论 miRNA-144通过抑制Cad-11的表达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起负向调控的作用.

  • DISC1基因过表达对星形胶质细胞质膜伸展的影响

    作者:刘淑宝;田衍平;陈显军;吴锡艳;肖岚

    目的 构建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DISC1)蛋白表达质粒,检测其过表达后对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s)质膜伸展的影响.方法 针对小鼠DISC1基因mRNA编码序列,设计合成可扩增全长引物;以小鼠脑白质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全长表达质粒,命名为pEGFP-n1-DISC1.分别将过表达组pEGFP-n1-DISC1和空载体对照组pEGFP-n1电转染原代培养ASTs,以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ISC1-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Image-Pro Plus 5.0软件分析对照组与DISC1过表达组星形胶质细胞质膜伸展面积的大小.结果 成功从cDNA中扩增出DISC1编码序列并插入pEGFP-n1载体,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DISC1蛋白编码序列插入载体,并能正确读码翻译.构建质粒转染ASTs 60 h后,可见DISC1-GFP融合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DISC1过表达组ASTs的质膜伸展面积明显增加(P<0.05).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DISC1全长基因表达载体,DISC1基因过表达后可促使ASTs质膜伸展面积增加.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病变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康秀峰;刘培君;袁月;王志中;代剑华;彭贵勇

    目的 研究氩离子凝固器不同输出参数对活体犬食管损伤的影响,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食管疾病的安全范围.方法 ①采用氩离子凝固器,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出功率(50、60、70、80 w)、氩气流量(1.6、2.0、2.4 L/min)及作用时间(2、4s),对3只活体犬食管黏膜进行凝固,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损伤深度.②固定氩气流量(2.0L/min)与作用时间(3 s),选择不同输出功率(50、60、70、80、90、100W),对2只活体犬食管黏膜切片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损伤深度.③将8只活体犬分为2组,采用60 W(2 L、3s)与70 W(2 L、3s)输出参数对2组犬食管黏膜(距门齿40 cm处)进行环形烧灼,第2、4周时用胃镜与超声胃镜观察黏膜瘢痕增生及食管狭窄情况.结果 ①APC输出功率、氩气流量及持续作用时间与食管组织损伤深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功率变化对损伤深度的影响大;②氩气流量及作用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功率增加,食管组织损伤深度相应增加,在70 ~90W内,功率变化而组织损伤变化不显著;③APC输出参数为60、70 W(2 L、3s)作用于犬食管黏膜,第2、4周时观察,70W(2 L、3 s)作用后均显示食管损伤部位瘢痕增生,管腔狭窄而60W(2 L、3 s)作用后瘢痕增生,管腔狭窄均不明显.结论 通过选择合适的APC输出参数,可控制食管损伤程度,当输出功率≤60 W时可有效预防APC术后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 CpG-c41分子对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的交叉干扰作用

    作者:陈铭;卫国;祝元锋;沈伟;李彦

    目的 探讨TLR9强力拮抗剂CpG-c41分子对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的交叉干扰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CpG-c41对TLR7激动剂ssRNA83刺激RAW264.7细胞24h诱发的炎症介质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pG-c41对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中IκBα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CpG-c41对ssRNA83攻击BALB/c小鼠2h诱发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作用.结果 体内、体外实验均表明,CpG-c41分子能够显著抑制经ssRNA83刺激诱发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P<0.01),体外实验表明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CpG-c41作用下,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中IκBα的降解受干扰.结论 TLR9强力拮抗剂CpG-c41分子通过干扰TLR7-MyD88依赖型信号通路中IκBα的磷酸化降解,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对ssRNA攻击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 椎间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后路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浩明;李瀚卿;施荣茂;周强;侯天勇;刘列华

    目的 评估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行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并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资料的患者2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临床疗效.腰椎正侧过伸过屈位片测量动态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rtebral space ratio,IVS)、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腰椎总活动度(L1~L5)的变化,采用Woodend分级评价椎间盘髓核有无信号改变.随访时间(28.45±3.59)个月.结果 术后24个月VAS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均较术前降低(P<0.05).屈伸活动度:动态固定节段由(5.62±4.30)°降至(3.53±1.52)°(P<0.01),邻近节段和腰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髓核信号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髓核摘除辅以Isobar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能维持固定节段术后椎间隙高度并保留一定的运动度,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 共培养体系中卵巢癌细胞对内皮祖细胞成管及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振波;赵俪梅;罗艳梅;阎萍;梁志清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共培养体系中(EPCs+ SKOV3)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成管能力和MMP-2、MMP-9的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EPCs,先在Matrigel基质胶中测定其成管能力,再与SKOV3共培养后测定成管能力,后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再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抗体组的EPCs成管能力.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抗体组EPCs中MMP-9、MMP-2的表达量.结果 EPCs单独成管时管腔个数为(18.00±1.00),较共培养组(36.33±1.52)明显降低(P<0.05).加入25、50、100 μg VEGF抗体的共培养组EPCs成管个数分别为32.00±1.00、26.33±0.57、20.33±1.15,均较共培养组降低(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共培养组MMP-2和MMP-9 mRNA相对表达倍数较EPCs组分别上调了4.36、3.34倍(P<0.05),蛋白表达量上调了2.99、6.63倍(P<0.05);加入VEGF抗体100、50 μg的共培养组的MMP-2 mRNA相对表达倍数较共培养组分别下调了2.08、2.11倍(P<0.05),蛋白表达下调了2.12、1.71倍(P<0.05);加入VEGF抗体100 μg的共培养组的MMP-9 mRNA相对表达倍数较共培养组下调2.13倍(P<0.05),蛋白表达下调了2.94倍(P<0.05).结论 SKOV3可能通过分泌VEGF调节EPCs MMP-2、MMP-9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EPCs的成管能力.

  • 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HDAC1表达对EC109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洋博;何刚;章波;庞学利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有效沉默食管癌细胞株EC109的HDAC1表达并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HDAC1为靶基因,合成寡核苷酸,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 Ⅰ和EcoR Ⅰ酶切后的pGCSIL-PUR载体连接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将其与病毒复制包装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收集并浓缩上清液获得重组病毒,测定病毒滴度;病毒颗粒转染EC10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等观察转染效率并经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来源的细胞系;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DAC1的表达;并观察EC109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成功构建干扰HDAC1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GCSIL-SiHDAC1,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获得病毒.重组病毒感染EC109细胞后,HDAC1 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显示干扰组细胞的HDAC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DAC1下调的EC109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的沉默食管癌细胞EC109中的HDAC1的表达,并且能抑制其细胞的增殖.

  • 自制防反流瓣膜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滕冬梅;樊超强;尹向前;刘璐;李春花

    目的 探讨自制防反流瓣膜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防反流效果.方法 将医用胶手套制作的防反流瓣膜应用于单气囊小肠镜检查中.134例准备接受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安装了防反流瓣膜的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比较2组小肠镜检查环境清洁度评分及清洁护理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进镜方式、检查时间、阳性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清洁度评分为(3.31 ±0.9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85±1.15)分](P<0.05);研究组环境清洁时间为(26.0 ±2.89)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35.9±3.69) min,P<0.05].结论 自制的防反流瓣膜能有效防止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对操作环境的污染,减少清洁护理所需时间,且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壳聚糖纳米微粒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作者:陈侠;李磊;谢琳

    目的 制备出壳聚糖纳米微粒荧光探针,对其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观察其靶向性及细胞毒性.方法 使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壳聚糖纳米微粒荧光探针(chitosan-nanoparticles-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CS-NP-FITC).Zeta粒径分析仪观察其粒径及表面电位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点;接着用靶向转化生子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 receptor Ⅱ,TβRⅡ)的核酸适配子S58标记CS-NP-FITC,作用于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HTFs),观察其靶向结合特异性受体的情况;用LDH释放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结果 制备出的壳聚糖纳米微粒荧光探针CS-NP-FITC的平均粒径为274.6 nm,平均表面电位为+24.3 mV,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呈球形的微粒,分布均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适配子S58标记的CS-NP-FITC能够与TβRⅡ特异性结合;LDH释放试验证实CS-NP-FITC的使用浓度在0.18~18 mg/mL时,细胞毒性很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壳聚糖纳米微粒荧光探针CS-NP-FITC经适当的适配子或抗体标记后具有靶向结合特异性受体的能力,且细胞毒性小,具有应用于生物成像中的潜力.

  • 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琦;王雨;王爱民

    目的 探讨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我科采用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6例31髋,包括男性21例25髋,女性5例6髋,其中单侧21例,双侧5例,年龄(43.8±10.7)岁,体质指数为(23.5±3.0).病因:激素性11例14髋,酒精性10例12髋,特发性5例5髋.Harris评分为(65.2±20.7)分:优4髋、良4髋、中5髋、差18髋;根据Steinberg分期:ⅠC期3髋、ⅡB期3髋、ⅡC期25髋.结果 术后随访7~57(29.4±14.8)个月,26例31髋全部获得随访.以后一次随访结果作为评定依据,Harris评分为(86.6±13.9)分:优17髋、良7髋、中3髋、差4髋,优良率为77.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Steinberg分期:ⅠC期3髋、ⅡB期4髋、ⅡC期15髋、ⅢC期2髋、ⅣB期1髋、ⅣC期6髋,29.0%(9/31)影像学进展为SteinbergⅢ期或以上;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短期疗效良好.

  • 高压氧预适应的小鼠缺血脑保护作用及对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邹永杰;黄宇星;李雨泓;陈渝杰;傅楚华;崔高宇;冯华

    目的 研究高压氧预适应(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保护作用及对其脑内P2X7受体(P2X7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高压氧预适应假手术组(HBOP+ sham)、单纯MCAO组(MCAO)、高压氧预适应MCAO组(HBOP+MCAO).通过线栓法建立小鼠MCAO模型,术后24 h采用Longa法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判断脑梗死情况,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观察P2X7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MCAO建模后24 h,HBOP+ MCAO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低于MCAO组(2.33±0.44 vs 2.89±0.59,P<0.05);HBOP+ MCAO组脑梗死范围明显小于MCAO组[(44.08±8.46)% vs (63.00±5.25)%,P<0.05];HBOP+MCAO组凋亡阳性细胞数和P2X7R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MCAO组(P<0.05,P<0.01).结论 高压氧预适应可以减轻实验性MCAO小鼠的神经功能学损害,缩小梗死灶体积,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延缓MCAO后P2X7R的表达升高有关.

  • 子宫切口葡萄胎妊娠1例

    作者:李旋;陈明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肌层,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报道其发生率0.045%[1].妊娠后期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称为葡萄胎,其治疗主要为清除官腔内容物[2].子宫切口葡萄胎妊娠发生率极低,临床上少见.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剖宫产子宫切口葡萄胎妊娠的认识,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葡萄胎 切口妊娠
  • 河南省人口死亡水平和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施念;杨永利;施学忠;李雨佳;田甜;黄洋洋

    目的 分析河南省人口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及其地区差异.方法 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河南省人口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结果 2010年,河南省总人口数为94 029 939,死亡人数509 591,人口粗死亡率为5.42‰.死亡率高的城市依次是鹤壁、济源和南阳市,其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6.28‰、6.15‰和5.85‰.河南省乡村居民标准化死亡率为7.11‰,为城市的1.94倍.河南省人口期望寿命为77.92岁,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寿命分别为75.18岁和80.80岁.结论 河南省人口死亡率较前5次人口普查进一步降低,期望寿命增加;经济水平低的乡村,死亡水平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