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进高原前后士兵心理应激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交叉滞后分析

    作者:谢钧润;王冠;董连喜;刘波涛;李敏;彭李;于永菊

    目的 了解士兵急进高原前后应激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相互预测作用.方法 急进高原前后1周,分别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1 342名驻平原部队士兵进行调查.结果 士兵的应激总分、焦虑总分和抑郁总分在急进高原后1周均显著增高(P<0.01).年龄> 20~25岁组士兵在急进高原前后的焦虑情绪低于其他分组(P<0.05),在急进高原前的抑郁情绪低于其他分组(P<0.05),在急进高原后抑郁情绪显著低于≤18岁组和> 25岁组(P<0.05);在急进高原前,军龄>2~5年组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军龄>1 ~2及>5年组(P<0.05),抑郁情绪显著低于>5年组(P<0.05),在急进高原后,军龄>2 ~5年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其他分组(P<0.05).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同步相关一致性的前提下,急进高原前士兵的焦虑情绪(β=0.210,P<0.01)和抑郁情绪(β=0.257,P<0.01)能有效的预测急进高原后的应激水平.结论 部队进驻高原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进驻高原后的应激水平.

  • 肺炎链球菌SpxB蛋白的细胞表达定位、保守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探

    作者:王哲;王建敏;马峰;张帅;黄远帅;张雪梅

    目的 鉴定肺炎链球菌中spxB基因编码蛋白的丙酮酸氧化酶活性、细胞表达定位和保守性表达,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菌毒力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 利用PCR方法扩增肺炎链球菌D39菌株的spxB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整合至表达载体pET-28a(+),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含有His标签的rSpxB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使用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采用一种商品丙酮酸氧化酶活性质控方法鉴定其酶活性.以rSpxB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获得其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蛋白的保守性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spxB的细胞表达定位.构建spxB缺陷菌,通过与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共同培养初步探索其毒力机制.结果 实现了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SpxB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该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特异的抗SpxB蛋白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显示SpxB蛋白在1、2、4、6B、14、19F和23F等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均有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pxB蛋白的荧光信号较阴性对照有右移,但较阳性对照的荧光信号弱很多.野生菌株D39产生的过氧化氢显著高于spxB缺陷菌,D39菌株对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spxB缺陷菌.结论 肺炎链球菌spxB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在肺炎链球菌中有保守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细胞内.该蛋白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共同生长时的优势生长.

  •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小军;周占松;张恒;沈文浩;何鹏;李为兵;陈志文;卢根生

    目的 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门诊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8例,包括ⅢA型46例,ⅢB型72例.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160 mg/次,2次/d,8周一疗程.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nternational conventional erectile function score questionnaire,IIEF-5)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11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包括ⅢA型CP45例,ⅢB型CP 70例.患者口服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愈23例(20.0%),显效32例(27.8%),有效42例(36.5%),无效18例(15.7%),总有效率84.3%.IIEF-5评分有所升高(P>0.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单独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尤CP/CPPS),对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疗效,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平红;彭贵勇;杨仕明;陈东风;李延青;张昊翔;房殿春;姚礼庆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大坪医院经ESD治疗的3 668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经外科手术切除的1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病理诊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3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ESD治疗3 668例患者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100%,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9.0%,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9.0%.术后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1.74%和0.76%.术后复发率为0.04%,3年生存率为99.8%.无与ESD手术相关死亡发生.早期胃癌经外科手术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术后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SD治疗组(P<0.01)、住院时间亦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ESD组的3年存活率为99.8%,外科手术组为98.4%,两组3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更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动脉损伤后NF-κB表达及其对新生内膜增殖的作用

    作者:赵然尊;龙仙萍;刘志江;盛瑾;王冬梅;石蓓

    目的 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和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探讨NF-κB在CGRP调节VSMCs表型改变和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CGRP组(n=24),通过H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形成情况,并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动物损伤动脉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以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获得VSMCs,并分为对照组、IL-1β组(给予IL-1β处理)、CGRP组(给予IL-1β+ CGRP处理)和CGRP8-37组(在IL-1β+ CGRP基础上,加CGRP8-37)(n=24),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蛋白和细胞表型标志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的颈动脉损伤后7d时新生内膜明显增加,至28 d时基本稳定,而CGRP组7d和28 d时新生内膜面积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显著降低[7d:(2.09±0.26) vs (3.76±0.33);14 d:(3.52±0.41) vs (6.38±0.61),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CGRP组1周时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28 d时两组NF-κB p65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②在体外培养VSMCs中,IL-1β处理显著激活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伴随着VSMCs收缩表现标志蛋白SMα-actin表达减少和OPN表达增加(P<0.05);同时再给予CGRP处理后,则显著减弱IL-1β诱导的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且使VSMCs合成表现标志蛋白OPN表达减少.RT-PCR分析获得相一致的结果.同时,CGRP显著抑制IL-1β引起的VSMCs增殖.③CGRP受体阻断剂CGRP8-37可以阻断CGRP减弱IL-1β诱导的NF-κB p65蛋白表达作用,并抑制CGRP对VSMC表达蛋白调节作用.结论 CGRP与受体结合后抑制NF-κB激活,促进VSMCs分化标志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降低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这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下调血管生成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舒静;田文琳;李林;刘玉林;陈俊霞

    目的 构建人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基因siRNA干扰质粒,检测其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针对人ANG基因siRNA表达质粒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质粒稳定转染T24细胞后经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3组:T24组(未转染组)、T24-NC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T24-siANG组(转染干扰质粒组).通过RT-PCR检测T24细胞中ANG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NG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TUNEL及Hoche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构建BALB/c裸鼠[4~6周龄,体质量(20±3)g]移植瘤模型,组织HE染色和免疫荧光CD31检测微血管变化;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中ANG、Bax、Caspase-3、Bcl-2的表达.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T24-siANG组ANG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24-siANG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T24-NC组和T24细胞组相比,T24-siANG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T24-siANG组出现大量凋亡细胞;Hochest检测结果显示:T24-siANG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如染色质凝集、核碎裂和明亮的蓝色荧光等;Westem blot结果显示,在T24-siANG组中,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Bax和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组织HE染色和组织免疫荧光显示:T24-siANG组肿瘤微血管生成较T24与T24-NC组明显减少(P<0.01);组织免疫化学结果也表明:T24-siANG组ANG、Bcl-2蛋白显著降低,而Bax、活化的Caspase-3蛋白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构建的干扰质粒通过降低ANG的表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调节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

  • 两种方法冲洗胃癌腹腔网膜囊囊壁组织的病理诊断检出率对比

    作者:庞再林;白鍊;温泽霖;赵鹏;李启刚;简斌;李中福;杨强;吴帅

    目的 探讨提高胃癌腹腔网膜囊亚临床转移诊断率的新方式.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胃癌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应用0.25%胰蛋白酶细胞消化液消化、冲洗胃网膜囊囊壁组织,B组23例采取生理盐水冲洗网膜囊囊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HE染色法检测、对比58例胃癌患者网膜囊冲洗液中癌细胞及CEA、CK7、CK20和HPA的表达.结果 A组患者HE染色阳性16例,阳性率45.7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9例,阳性率82.86%.B组患者HE染色阳性4例,阳性率17.3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11例,阳性率47.83%.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蛋白酶消化冲洗液肿瘤标志物相关分析中,CEA阳性表达与HP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488,P<0.01),CEA阳性表达与CK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CEA阳性表达与CK20阳性表达无相关(r =0.299,P>0.05),CK7、CK20及HPA三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胰蛋白酶细胞消化液网膜囊冲洗可提高胃癌腹腔亚临床转移的诊断率,免疫组化联合检测CEA、CK7、CK20及HPA,较单个肿瘤标志物检测胃癌腹腔网膜囊亚临床转移敏感性高.

  • 姜黄素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永锋;周向东;杨和平

    目的 探究姜黄素在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保护作用,并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健康雄性12周龄SD大鼠,体质量(200±25)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3 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②溶媒组:1 mL/kg DMSO和2 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③模型组:5 mg/kgLPS腹腔注射;④姜黄素组:先注射5 mg/kg LPS,30 min后注射200 mg/kg姜黄素腹腔注射.每组20只.分别于0、6、12、24h选取5只大鼠行血气分析,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MP2、MMP9、ELISA检测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PO活性.结果 正常对照、溶媒组大鼠组内和组间PaO2 PaO2/FiO2、MMP2、MMP9、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PO活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0h比较,模型组、姜黄素组在6、12、24等3个时点PaO2、PaO2/FiO2显著降低(P<0.05),MMP2、MMP9、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组PaO2 、PaO2/FiO2均显著降低(P<0.05),MMP2、MMP9、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PaO2、PaO2/FiO2在6、12、24h均显著升高(P<0.05),MMP2、MMP9、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能有效减轻由LPS诱导的ALI,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进而减少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活化、终显著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 姜黄素 ALI MMP2 MMP9
  • Puma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邹冬玲;王冬;刘海霞

    目的 探讨Puma对于卵巢癌细胞生长及体内成瘤的影响,了解其行使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腺病毒载体实现Puma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并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Annexin-V染色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小鼠荷瘤实验确定卵巢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介导的Puma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实现Puma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过表达,过表达Puma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P<0.05),细胞凋亡增加,从对照组细胞的7.2%增加为过表达组的29% (P <0.05),且在小鼠体内的成瘤能力下降,所产生肿瘤组织的平均质量由0.53 g降至0.22 g(P <0.05).结论 Puma通过激活细胞内Caspase-9的活性、促使Bax从胞质转移至线粒体、促进细胞凋亡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

    关键词: PUMA 卵巢癌 细胞凋亡
  • GPR30介导雌激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作者:余腾骅;罗浩军;严玉钊;吴诚义;柳满然;涂刚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GPR30(或称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介导雌激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增殖的影响.方法 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DA-MB-468细胞中受体GPR30的定位及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及CCK-8法检测药物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 kinase,p-ERK)以及周期蛋白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果 雌激素受体GPR30在MDA-MB-468细胞中高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细胞质.17-β雌二醇(E2)、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与他莫昔芬(TAM)处理细胞后,均显著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增殖.其中处于DNA合成期(S期)的DNA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2.81±0.11)、(2.82±0.21)、(2.70±0.20)倍,相对细胞数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83±0.18)、(1.94±0.12)、(1.92±0.16)倍,其促生长效应被GPR30特异性拮抗剂(G15)显著抑制(P<0.05).E2、G1及TAM处理组中p-ERK及CyclinD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2.59±0.21)、(2.43±0.25)、(2.26±0.34)倍以及(1.67±0.06)、(1.51±0.08)、(1.90±0.07)倍,G15可抑制E2、G1及TAM所引发的相应变化(P<0.05).结论 雌激素活化GPR30刺激下游ERK信号通路上调p-ERK及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导致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异常增殖.

  •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与血管生成素的相互作用

    作者:李林;舒静;刘玉林;陈俊霞

    目的 探讨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与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来确立RI与ANG蛋白在细胞内的共定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验证RI和ANG蛋白的相互作用.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RI,转化E coli BL21大肠杆菌(DE3)表达,并经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纯化GST-RI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和免疫印迹鉴定表达情况,利用GST蛋白沉降技术检测RI与ANG蛋白在体外的结合作用.应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检测两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结合作用.结果 细胞内免疫荧光标记的RI和ANG蛋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存在共定位现象.FRET结果显示RI与ANG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另外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原核表达质粒pGEX-4T-RI构建成功,GST-RI蛋白诱导表达正确,GST蛋白沉降结果显示RI和ANG蛋白在原核细胞反应体系中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RI和ANG蛋白在原核细胞反应体系和真核细胞中均存在相互结合作用.

  •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提高蒿甲醚大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张亚红;唐倩;刘耀;林凤云;王丽娟;朱照静

    目的 研究蒿甲醚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提高蒿甲醚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并建立快速、简单测定大鼠血浆中蒿甲醚浓度的HPLC-MS/MS方法.方法 12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药给予自制的蒿甲醚混悬液和蒿甲醚自微乳化给药系统,测定蒿甲醚的血浆药物浓度,评价蒿甲醚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给药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本方法大鼠血浆中蒿甲醚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35~ 402.8 ng/mL(r=0.999 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单剂量口服灌胃给药给予蒿甲醚混悬液120 mg/kg和蒿甲醚自微乳化给药系统20 mg/kg后,血浆中蒿甲醚的Cmax分别为(96.33 ±37.34)、(183.59±48.32) ng/mL;AUC0→t分别为(304.86 ±75.27)、(842.18 ±151.55) ng·h/mL,AUC0→∞分别为(322.66±79.32)、(979.90±172.71) ng·h/mL.以AUC0→t和AUC0→∞计算,蒿甲醚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 658%和1 822%.结论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蒿甲醚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虚拟现实解剖研究

    作者:汤可;周敬安;赵亚群;周青;刘策

    目的 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不同微创路径,观察测量和比较伴随微创手术路径改变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 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路径均由横窦下方穿过,路径中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均不包含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路径a中不包含后组颅神经.路径b均不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3例路径b中不显露小脑前下动脉.路径c不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小脑前下动脉和后组颅神经.测量和比较显示手术路径体积和路径中小脑半球体积:路径b>路径a>路径c,路径中显露小脑前下动脉的体积:路径a>路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不同微创化手术路径能够有效显露颈静脉孔区的不同靶点,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 压力疗法在内眦赘皮矫正术后瘢痕增生挛缩防治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恒;胡晓佳;李世荣;刘剑毅

    目的 观察压力疗法在内眦赘皮矫正术后瘢痕增生挛缩防治中的疗效.方法 筛选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科内眦赘皮女性患者240例,年龄(28.4±1.2)岁,均行“Z”字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其中120例为防治组,年龄(26.2±0.8)岁,术后1月开始采用压力疗法,嘱患者用手指将内眦处隆起包块压向内侧鼻骨处,按摩压力大小为10~15 mmHg.防治组中再分为每天1次组40例,3次组40例,6次组40例;另外120例为对照组,年龄(29.1±0.6)岁,无任何防治.观察、对比2组瘢痕增生挛缩率.结果 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防治组采用压力疗法后术区瘢痕变平,无痛痒症状,触之柔软,瘢痕无充血,内眦角度保持术毕效果,瘢痕增生挛缩率9.2%;对照组瘢痕增生挛缩率37.5%,统计学分析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防治组中每天3次组效果好(P<0.05).结论 每天3次压力疗法在内眦赘皮矫正术后瘢痕增生挛缩防治中的疗效显著.

  • KLF15基因对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余杨;邹书帆;马杰;蹇朝;唐富琴;陈林

    目的 探讨心肌成纤维细胞Krüppel样因子15(krüppel-like factor 15,KLF15)在心肌间质纤维化及转归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促心肌成纤维细胞肥大模型,构建干涉和过表达KLF15腺病毒载体并转染,分别进行腺病毒组、空病毒组、对照组、阴性干涉组及干涉组细胞玻片染色观察,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及KLF15、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CTG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MRTF-A(myocardin-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A)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在该细胞模型实验中,腺病毒组KLF1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相应的TGF-β、CTGF、MRTF-A表达水平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却低(P<0.05),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表现显著减轻,而干涉组上述各检测值变化恰与之相反(P<0.05),有更重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表现.结论 KLF15可通过反馈调节TGF-β,抑制CTGF及MRTF-A的作用,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从而改善心功能.

  • 支气管转移癌1例

    作者:李睿;陈虹

    支气管转移癌(endobronchial metastases,EBM)被定义为由肺部以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中央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的肿瘤[1].EBM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2% ~ 28%[2].在支气管发现的肿瘤多为原发性肿瘤,根据国外的报道支气管的转移性肿瘤仅占1.1%.本研究报告1例乳腺癌转移的EBM患者.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周岁,无吸烟史,绝经4年.6年前诊断为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进行了6次全身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之后每3~6个月随访胸部X线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 肾炎康复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作者:周长岳

    慢性肾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常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衰竭并发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常常给予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进行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我科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肾炎康复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256例慢性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研究组中男性70例,女性58例,年龄22~60(43.1 ±3.4)岁,病程2~9(4.2±1.2)年.其中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5例,膜性肾病30例,局灶节段硬化31例,IgA肾病32例.对照组中男性66例,女性62例,年龄24 ~60(44.7±3.2)岁,病程2~10(4.7±1.1)年.

  • 境外维和人员多发伤的特点和诊治

    作者:王华;杨波

    2013年底,联合国后勤部与我国国防部有关部门协商,将第11批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人员编制由原来的60人调整为30人,其余构成情况未变.2014年1月,笔者随我国第11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前往黎巴嫩东南部执行维和保障任务,短短3个月时间,参与救治一起车祸导致的多发伤患者2例,系西班牙维和军人,在整个诊治过程中深感在维和二级医院因各种因素限制,救治模式和方法与国内医院有着明显差别.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在国际上展示我军形象,笔者调出第8~ 10批驻黎维和二级医院收治的多发伤维和外军3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总结救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 鼻周色素痣剜除直接缝合法3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量;毋巨龙;刘剑毅;戴霞;李世荣

    色素痣通常采用梭形切除的方法,以免缝合后遗留“猫耳”畸形,但这样就会遗留较长直线瘢痕,遗留瘢痕长度为原皮损宽度的3 ~4.5倍.李青峰等[1]认为,一条长为Y,宽为X的规则形疤,切除后其线状瘢痕长度为Y+ 1.73X,该计算是基于棱形切口60°夹角,而临床中梭形切口皮肤的平整缝合其夹角应<60°,>60°会产生“猫耳”,故其实际长度应>Y+1.73X.瘢痕过长影响外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从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本科利用鼻及鼻周软组织致密,弹性佳,皮肤厚,不易产生“猫耳”的特点,对鼻周色素痣采用剜除直接缝合的方法治疗36例鼻周色素痣患者,切口瘢痕短,大大缩短了遗留瘢痕,效果良好.

    关键词: 鼻周 色素痣 剜除
  • 帕罗西汀与克龄蒙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5-羟色胺、雌二醇变化及疗效观察

    作者:祝红;王攀;黄良国;杨丽;于娜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与克龄蒙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血清雌二醇(E2)及5-羟色胺(5-HT)变化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甲组)及帕罗西汀+克龄蒙组(乙组),每组30例.甲组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d口服,乙组予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d口服+克龄蒙1片/d口服,21 d/月,总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清E2及5-HT水平,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同时观察疗效.检测3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之血清E2、5-HT作为正常对照标本.结果 甲、乙两组治疗后4、8、12周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其中乙组评分减少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血清E2值和5-HT值均高于治疗前,其中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总有效率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帕罗西汀与克龄蒙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显著提高血清E2、5-HT水平,疗效好,且较安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基于SELEX技术筛选艰难梭菌毒素A的适体生物传感器

    作者:刘怡;胡莉娜

    目的 研制一种灵敏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toxin A,TOA)的适体生物传感器.方法 利用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GNPs)将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的TOA适体固定在Nafion-Thionine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上,并基于所筛选适体与TOA的特异性结合,构建新型的结构开关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 该生物传感器性能稳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TOA在0~ 200 ng/mL范围内与传感器的电流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 ng/mL.结论 所构建的适体生物传感器可以作为一种诊断艰难梭菌感染的筛选方法,将会对临床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出新的思路.

  • 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天进;何培生;芮晓芸;牟红艳

    目的 回顾性分析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共2 3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评价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2 336例普外手术患者中,总共有109例发生了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67%.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发现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手术时间≥2 h、手术切口类型为Ⅲ类、术前使用抗生素>2种和住院时间>10 d均能显著性的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OR(95% CI)分别为7.5(5.3~14.6)、3.2(2.1 ~5.5)、2.4(1.3 ~5.9)、1.9(1.2~3.1)和1.7(1.4 ~4.6).结论 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术前使用抗生素种类及住院时间等因素会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

  • Toric ICL植入矫治近视散光术后人工晶体旋转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熊洁;李付亮;周青青;罗启惠;胡春明;汪辉

    目的 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近视合并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伴散光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旋转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科就诊的71例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共125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后3、6、12个月人工晶体眼内发生旋转的方向及角度,并与术前散光度、术中人工晶体植入方向、角度及术后拱高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TICL发生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之间相互比较TICL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TICL旋转角度与术前散光度数有相关性(P<0.01),与术中TICL安置旋转角度有相关性(P<0.05),与术后拱高无相关性(P>0.05).结论 TICL植入术后发生旋转与术前散光度数、术中晶体植入角度均有一定相关性,对于高度散光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时将旋转角度控制在10°内能有效减少术后旋转,增加稳定性.

  • 双源CT血管造影在先心病右室双出口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涵江;徐忠孜;余建群;张丽芝;罗艺;陈辉;朱洪基

    目的 探讨心电门控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SCTA)在右心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形态解剖学方面的应用,并与超声心动图比较,讨论DSCTA诊断DORV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心脏外科经手术证实的57例DORV患者的术前DSCTA表现,男性3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9.2岁.采用节段分析法观察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及位置、大动脉的相对位置关系、房室连接关系和相应冠状动脉类型,以及其他伴发心血管畸形,将DSCTA及超声心动图所见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分为室间隔缺损型11例,法洛四联症型29例,大动脉转位型17例.共发现室间隔缺损62处,平均大径约1.8 cm.4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主干、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肺动脉相对于主动脉关系:右前者23例、右后者11例、右侧者4例、左前者4例、左后者4例、左侧者2例、前方者7例、后方者2例.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17例(29.8%).伴有其他心血管畸形40例(70.2%),部分患者伴有多个先天性心脏畸形,其中双上腔静脉7例(12.3%),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22例(38.6%),动脉导管未闭14例(24.6%),主动脉狭窄2例(3.5%),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7例(12.3%),升主动脉瘤1例(1.8%).诊断DORV方面,DSCTA准确率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P>0.05).DSCTA与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解剖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SCTA可以准确评价DORV的形态解剖学改变,与超声心动图对比,对冠状动脉显示尤佳,能为术前提供详细全面的解剖诊断信息.

  •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切除治疗:现状与展望

    作者: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