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窄带光谱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樊超强;于劲;聂绪彪;杨歆;谢霞;宋元鲲;杨仕明;柏健鹰

    目的 探讨窄带光谱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胃镜中心的105 00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前先常规用白光进行咽喉部的观察,然后再用NBI模式光对咽部进行观察,发现病变及时送病理检查.结果 检出咽喉部肿瘤22例(0.021%),包括进展期鳞状细胞癌10例(0.010%)和早期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12例(0.011%).其中在进展期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中,NBI内镜(9例)和白光内镜(10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早期癌的诊断中,NBI内镜(12例)和白光内镜(1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咽部癌并食道癌者共占45.45% (10/22),咽部癌合并直肠癌l例.结论 NBI放大内镜检查前对咽喉部早期癌的检出率优于白光内镜,但是对于进展期咽喉癌的诊断,NBI内镜和白光内镜无差异.在检查中应特别注意咽部癌和食道癌同时存在的情况.

  • 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体外诱导耐药的方法优化

    作者:张德全;夏志宽;田艳丽;廖勇;吕雪莲;陈卫;王聪敏;杨蓉娅

    目的 观察氟康唑联合甲强龙体外诱导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获得氟康唑体外诱导耐药株的成功率及稳定性,为T.asahii唑类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16株T.asahii进行氟康唑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分别通过氟康唑、氟康唑联合甲强龙和单纯甲强龙对其进行体外诱导耐药,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诱导获得的耐药菌株进行30次无药传代,每株菌在每次传代后均重新进行小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 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甲强龙组各菌株MIC值无明显变化;单纯氟康唑诱导获得耐药株12株(75%),氟康唑联合甲强龙诱导获得耐药株16株(100%);两组经30代传代后,单纯氟康唑组耐药株6株(37.5%),氟康唑联合甲强龙诱导获得耐药株9株(56.25%).结论 甲强龙可以提高氟康唑诱导T.asahii耐药株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氟康唑联合甲强龙优于单纯氟康唑,更适用于T.asahii氟康唑体外耐药株的诱导.

  •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评价

    作者:邓磊;于劲;樊超强;廖忠莉;谢霞;聂绪彪;彭学;杨歆;滕冬梅

    目的 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所有符合手术条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麻醉下行ESTD切除病变,并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记录病变信息及术中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4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经ESTD完整切.4例患者因肿瘤横径大于3.5 cm无法完整经食管取出而转外科切除.切除标本按长径及横径测量,切除病变长0.8 ~8.5 cm,平均2.55 cm;横径0.5 ~3.0 cm,平均1.65 cm;手术时间20~ 280 min,平均68 min.11例术中发生单纯皮下气肿,发生率20%,3例出现术中可见穿孔,发生率(5.6%),1例术后发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发生率1.8%,均保守治疗后恢复.术后54例病变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均为平滑肌瘤,切缘均为阴性.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气胸,无术后隧道内出血.术后采用胃镜及超声胃镜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微创和高难度的手术治疗方式,因其保留了正常黏膜可以覆盖创面,大大减少了穿孔风险,具有损伤小,切除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食管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 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内镜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作者:谢霞;樊超强;于劲;杨歆;邓磊;廖忠莉;杨仕明;柏健鹰

    目的 通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观察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并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 152例患者157处病灶纳入研究,其中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为Ⅳ型的有12处,V1型有42处,V2有42处,V3有56处,Vn有5处,内镜下征象为0-Ⅱa型有34处,0-Ⅱb型有95处,0-Ⅱc型有22处,0~-Ⅱa+Ⅱc型有6处.经病理组织证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为5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为54处,癌为45处.6.4%(10/157)侵犯黏膜下层浅层(sm1),93.6%(147/157)局限于黏膜内.IPCL分型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0.559 2,P<0.05),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LGIN以IPCL为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白光内镜下分型和病理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 =0.496 8,P<0.001),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0-Ⅱb型为主.结论 通过白光内镜及NBI-ME观察发现,白光内镜分型和病理具有相关性,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0-Ⅱb型为主;IPCL分型也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因此通过对5种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观察及内镜下分型可以推测病理组织学诊断,提高镜下对国人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镜下随诊.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内镜下分型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彭学;樊超强;于劲;杨歆;邓磊;谢霞;廖忠莉;聂绪彪;鲜承宏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内镜下的形态特征与病理学类型的关系,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中心已行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165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5例患者中,行内镜手术126例,外科手术22例).结果 165例LST患者中,其中颗粒均一型(LST-G-H)9个,结节混合型(LST-G-M) 124个,平坦隆起型(LST-NG-F) 32个,假凹陷型(LST-NG-PD)0个.病理结果:癌变16个,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4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5个,息肉或腺瘤20个.结节混合型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下癌的发生率47.58% (59/124),高于颗粒均一型22.22% (2/9),但无显著差异;平坦隆起型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下癌的发生率31.25% (10/32).总体比较:各亚型的病理类型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7.6301,P=0.2665),各亚型和病理类型在形态特点的分布比例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颗粒型、非颗粒型中,LGIN、HGIN以及Cancer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多发生于直肠.其内镜下各分型的癌变率及恶性潜能均较高,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劲;樊超强;邓磊;谢霞;杨歆;廖忠莉;聂绪彪;谯秋健;杨仕明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y spreading tumor,LS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于28例直径大于5 cm的LST行E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分析其治愈性情况、病理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例病变均为颗粒型(LST-G),其中颗粒均Ⅰ型7例,结节混合型21例,病变直径约(6.88±2.10)cm,大病变直径约12 cm,其中环周病变为4例,手术操作时间为25~380 min,中位时间为72.5 min,病变整块切除率为92.2% (26/28);治愈性切除率为89.3% (25/28);穿孔发生率为10.7%(3/28);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7%(3/28),术后狭窄发生率为10.7% (3/28),术后随访3~29个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 未侵犯黏膜下层的LST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可行的,但其手术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在完善的内镜设备情况下进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iR-499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的研究

    作者:张靖南;曹漪伊;王丹;吴婷;熊冬梅;黄爱龙;汤华

    目的 探讨HBV、miR-499a及CFLAR在肝癌细胞中的关系.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99a在有HBV复制的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Real-time PCR、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Western-blot证明CFLAR是否为miR-499a的靶基因.结果 miR-499a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高于HepG2细胞,在Ad-HBV-HepG2细胞中的表达高于Ad-GFP-HepG2细胞;过表达miR-499a之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发现CFLAR表达降低,抑制miR-499a表达之后在mRNA和蛋白水平发现CFLAR表达升高;miR-499a通过与CFLAR的3'UTR作用来抑制其表达;HBV在mRNA水平降低CFLAR的表达.结论 在肝癌细胞中HBV上调miR-499a的表达,CFLAR是miR-499a的靶基因.

    关键词: HBV miR-499a CFLAR HCC
  • 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症44例分析

    作者:王明松;孙中义;张勇;周波;罗勇;李珂;张克勤;靳风烁;李彦锋

    目的 分析附睾梗阻所致无精症患者行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后的复通率和自然怀孕率以及吻合部位对复通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4例附睾梗阻所致无精症患者行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发现和吻合部位的不同等情况,随访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的复通率和自然怀孕率.结果 44例患者年龄20~58(34.7 ±8.3)岁.包括双侧吻合39例,单侧吻合5例;行附睾尾部吻合25例,附睾体部吻合8例,附睾头部吻合11例.平均随访时间9.57(3 ~24)个月,总体复通率为70.5%(31/44),自然怀孕率为22.7%(10/44).精子密度0~42×106/mL[(13.97±13.07)×106/mL],精子活力0~ 57%(A+B级).双侧吻合、单侧吻合的复通率分别为76.9%、20.0%,自然怀孕率分别为28.2%、0.附睾尾部、附睾体部、附睾头部吻合的复通率分别为80.0%、75.0%、45.5%.结论 输精管附睾显微吻合术是治疗附睾梗阻所致无精症患者的有效方法,有条件进行双侧吻合、近附睾尾部吻合可获得更高的总体复通率和自然怀孕率.

  • TCF4N剪接异构体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罗超;何刚;官兴颖;唐敏;刘双;甘生敏;李娟;彭志平;章波

    目的 证实食管癌中TCF4N剪接异构体的存在,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PCR产物测序鉴定.克隆TCF4N剪接异构体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EC109细胞高效表达,检测其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在癌细胞株中,TCF4N剪接异构体被证实存在.对比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发现TCF4N异构体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成功构建了TCF4N表达载体,在EC109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功能分析显示:增强TCF4N表达可抑制EC109细胞的增殖,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并抑制TCF4的转录活性.结论 在人食管癌中具有抑制功能的TCF4N剪接异构体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 反义RNA抑制c-myc表达增强骨肉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李宏维;叶凯山;吴卓;王拴科

    目的 通过对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 c-myc基因干扰,初步探讨顺铂对c-myc低表达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腺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反义c-myc的重组腺病毒(Ad-Asc-myc),并在体外感染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与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的顺铂作用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水平;瑞氏染色和MTT检测顺铂对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凋亡作用.结果 构建包装的腺病毒Ad-Asc-myc体外感染MG-63和U2OS 48h后,可明显降低c-myc蛋白表达;随着顺铂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可增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结论 抑制c-myc的表达可以增强骨肉瘤对化疗的敏感性.

  • 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损伤红细胞膜

    作者:韦杏雪;吴军;梁新;丁瑜;袁发焕

    目的 研究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对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4%白蛋白结合不同浓度的硫酸吲哚酚孵育0.4%红细胞悬液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体积,Annexin-V-FITC凋亡试剂盒检测红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的标记率,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红细胞内Ca2+浓度,酶标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溶血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白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孵育0.4%红细胞悬液48 h后,随硫酸吲哚酚浓度逐渐增加,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1603.33±8.50) vs (742.67±14.04),P<0.05],红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的标记率[(0.26±0.06)vs(10.32±1.64),P<0.05]、红细胞内Ca2+浓度以及溶血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剂量依赖性;当细胞外Ca2+缺乏时,硫酸吲哚酚对红细胞的这种损伤效应明显降低.结论 4%白蛋白结合硫酸吲哚酚通过增加钙内流而损伤红细胞,促进红细胞衰亡,是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发生机制之一,清除蛋白结合毒素有助于改善贫血.

  • 神经降压素及其受体1对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作者:欧阳庆;周济;易良;徐伦山;许民辉

    目的 探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S)及其受体1(neurotensin receptor 1,NTSR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TS刺激组,NTS+ sc-shRNA组和NTS+ shNTSR1组,采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中NTSR1的表达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NTS/NTSR1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TS/NTSR1对N-钙粘素(N-cadhe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在体实验分为实验组shNTSR1-U87和对照组sc-shRNA-U87,建立裸鼠颅内移植瘤模型.利用小动物磁共振技术(MRI)监测裸鼠颅内胶质瘤的生长,评估瘤细胞对瘤周组织的侵袭情况以及NTS/NTSR1对荷瘤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NTS/NTSR1促进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划痕结果显示,NTS刺激组细胞迁移率[(38.02±6.87)%高于空白对照组(13.46±4.49)%,P <0.05].NTS+ shNTSR1组细胞迁移率(9.48±3.08)%低于NTS+ sc-shRNA组[(35.48±12.89)%,P<0.05].Transwell结果也证实,NTS刺激组穿膜细胞光密度值(0.25±0.02)高于空白对照组[(0.16±0.02),P<0.05].NTS+ shNTSR1组光密度值(0.15±0.03)低于NTS+ sc-shRNA组光密度值[(0.24±0.04),P<0.05].NTS/NTSR1上调U87细胞MMP-9的表达并抑制N-钙粘素的表达(P<0.05).在体实验结果显示,沉默NTSR1抑制荷瘤小鼠颅内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延长荷瘤鼠生存期(P<0.05).结论 抑制NT-SR1的表达能降低瘤细胞体内外侵袭能力,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 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变异与食管鳞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刘曦;吴园园;张坤;陶桓晟;官兴颖;杨康

    目的 探讨PIK3CA基因中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选取149例中国西南地区ESCC患者和20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TaqMan(R)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基于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34例ESC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PIK3CA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在ESCC患者和对照人群中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ESCC患者中Variation 91720拷贝数减少频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OR=5.617,95% CI=2.750 ~ 11.470),是ESCC发生的危险因素;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增加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 =0.028,OR =0.419,95%CI=0.193~0.911),是ESCC发生的保护因素.34例ESCC患者中癌组织的PIK3C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38),基因表达差异与相应的外周血基因组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变异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66).结论 Variation_91720拷贝数变异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ESCC的易感性相关联;其拷贝数减少与增加ESCC的易感性相关而其拷贝数增加与降低ESCC的易感性相关,可能成为ESCC的高危人群筛选和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

  • 丝裂霉素C预防家兔喉气管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申培力;骆文龙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在治疗兔喉气管狭窄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家兔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0.5 mg/mL低浓度用药组(C1组)、2 mg/mL中浓度用药组(C2组)、5 mg/mL高浓度用药组(C3组).制备喉气管狭窄模型,用药后20d比较各组喉气管狭窄度.取模型组狭窄组织做成纤维细胞培养,分别置于0、2.5、12.5、50、100、200 mg/L的丝裂霉素C中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差异,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bFGF、TGF-β1的蛋白和mRNA转录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B、C组相比A组均出现明显喉气管狭窄(P<0.05),C2、C3 2组狭窄度明显低于B组(P<0.05),C1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丝裂霉素C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下调TGF-β1、bFG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论 丝裂霉素C可明显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对预防和治疗瘢痕性喉气管狭窄具有重要作用.

  •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脏后上段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肖乐;李建伟;陈健;范毓东;曹利;郑树国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后上段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肝脏后上段肿瘤161例,其中腹腔镜肝切除58例(LLR组),开腹肝切除103例(OLR组).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灶大小、Child-Pugh分级、病种分类、病灶位置、手术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LLR组中转开腹率(5/58)8.62%,LLR组手术时间[(210.98±80.59) min,OLR组(230.51±67.01) min,P=0.101],无统计学差异;LLR组术中失血量[(271.55±226.92)mL,OLR组(451.94±365.21)m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输血率、R0切除率比较,P值分别为0.536、1.000,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住院时间LLR组[(9.98±4.40)d,OLR组(14.51±6.00)d,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LR组与OLR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7.2%、46.6%,(P=0.0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良性疾病病例无复发,恶性肿瘤病例复发率为30.56%、34.21%,P=0.701,无统计学差异;LLR组与OLR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88.16%,P=0.498,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89%、80.26%,P=0.256.LLR组与OLR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9.74%,P=0.498,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44%、65.79%,P=0.701,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后上段肿瘤安全、有效,同时具有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 中缅边境地区部分传疟按蚊蚊种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作者:钟敏;王英;付蒙颖;于莎莎;赵清

    目的 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2序列扩增分析对中缅边境地区部分按蚊进行蚊种鉴定,分析其传疟潜力.方法 从中缅边境地区采集部分按蚊标本,首先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蚊种鉴定;然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ITS2区段PCR扩增和测序;通过NCBI Blast分析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不同按蚊的序列同源性;后利用MEGA5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按蚊的ITS2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综合以上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确定按蚊种类,分析其传疟潜力.结果 经形态学鉴定为微小按蚊、带足按蚊及可赫按蚊的ITS2序列分别为506、575 bp和517 bp.BLAST结果提示,根据ITS2序列进行的按蚊蚊种分子鉴定结果均与之前的形态学鉴定一致.通过与GenBank中其他按蚊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系统进化树显示捕获的微小按蚊、带足按蚊及可赫按蚊分别形成单独的支系.结论 本研究综合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了中缅边境地区部分按蚊蚊种为微小按蚊、带足按蚊及可赫按蚊.

  • 尿毒症血清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作者:梁新;吴军;韦杏雪;丁瑜;周宝尚;王代红;王沂芹;袁发焕

    目的 研究尿毒症血清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集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静脉血,经过血清分离、透析、低温真空冻干等处理提取血清蛋白,以不同浓度的尿毒症血清蛋白溶液或正常血清蛋白溶液(0.4%、1%、2%、4%)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不同时间(24、48、72 h),设置空白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一氧化氮(NO)试剂盒、一氧化氮合酶(NOS)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O浓度和细胞NOS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产生率、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正常血清蛋白溶液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尿毒症血清蛋白溶液组细胞折光性差,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膜表面毛糙,细胞突起明显增多,细胞形态各异,胞浆颗粒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尿毒症血清蛋白溶液处理HUVEC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相应正常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与正常蛋白溶液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尿毒症蛋白溶液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降低、细胞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尿毒症蛋白溶液组EMPs产生率为(62.57±1.5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3±0.57)%和正常蛋白溶液组(13±0.94)%(P<0.05).尿毒症蛋白溶液对HUVEC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尿毒症血清蛋白溶液能使内皮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损伤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 黑皮质素受体-4在癫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机制

    作者:陈雅岚;李杰;徐馨;米秀娟;王学峰

    目的 探讨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在癫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24、72 h、7、14、30、60d8个实验组,实验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MC4R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另外40只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戊四氮组(pentylenetetrazol,PTZ)、PTZ+0.9% NaCl组和PTZ+ HS014组(HS014为MC4R特异性抑制剂),建立PTZ慢性点燃模型,记录各组发作情况.建模28 d后将各组大鼠处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Phspo-GluR1(Ser 845)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C4R在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呈动态升高趋势,并于第14天达峰值(P<0.01).在PTZ慢性点燃过程中,与对照相比,经HS014干预大鼠的平均发作评分明显降低(P<0.05),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seizure,GTCS)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29 d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S014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的Phspo-GluR1(ser845)表达量较PTZ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MCR4可能通过调节GluR1的ser 84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参与到了癫痫的发生、发展中.

  • 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的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的构建

    作者:钟沁;张超;何雪梅;胡代曦;张锡峰;黄佳祎;冯涛

    目的 构建表达乙肝病毒X基因(HBx)的肝前体细胞,并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建立肝内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前体细胞的作用和影响及其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方法 分别将表达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Bx-GFP和空载体Ad-GFP转染小鼠肝前体细胞,再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后3、7、14 d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Bx阳性染色,并取表达高峰在第7天的肝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HBx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量及血清ALT均在注射后第7天达到高峰,RT-PCR及Western blot均检测到第7天14-19/Ad-HBx-GFP组小鼠肝组织目的基因及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与14-19/Ad-GFP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操作可靠,重复性好,效果稳定,不仅对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 肺吸虫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1例

    作者:吴宣萱;梁平;周渝冬;李禄生;翟瑄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8个月,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d入院.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左额部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 mm,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全身无包块.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9.08×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肺吸虫抗体(+);腰穿抽取脑脊液呈微红,潘式试验(±),白细胞5×106/L.

  • 两种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比对分析

    作者:孟凡飞;刘飞;蒲晓允

    快速血糖仪测葡萄糖具有价格合理、携带方便、实时检测、微血量、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本研究对本院使用的快速血糖仪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进行结果比对.下面把比对的操作程序和部分比对分析内容及体会进行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随机抽取本院在用5台快速血糖仪(达乐3台,雅培安妥2台),均采用原装配套试纸条.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原装试剂,校准品.质控品为伯乐液体质控品.

  •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近期出血的常见技术因素与防范

    作者:孙自勤;魏志;尚瑞莲;孙艾茜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内镜治疗已成为食管胃静脉曲张(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EGV)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较高,有些患者的术后出血甚至是致死性的.治疗后发生近期出血的发生率也很高,文献[2-5]报道,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后近期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为9%~19%,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再出血的发生率36.2%,胃静脉曲张黏合剂栓塞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0%~ 31%.

  • 带线钛夹在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绪彪;于劲;樊超强;譙秋健;鲜承宏;柏健鹰

    目的 探讨带线钛夹在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51例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7例患者在术中使用带线钛夹辅助剥离(试验组),而其余34例患者则没有使用钛夹辅助剥离(对照组).带线钛夹夹持部位为黏膜切开后病灶口侧黏膜的边缘.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ESD治疗,带线钛夹辅助ESD剥离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试验组的患者没有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手术中损伤肌层.结论 带线钛夹辅助食道ESD治疗可以使手术时间更短,手术过程更安全有效.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工具.

  • 加强对早期胃癌的认识,切实提高早期胃癌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