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应用丙泊酚作替代的Wada试验临床分析

    作者:武江;李文玲;岳向勇;赵磊;张波;陈尧;郑杰;郭韬;梁传栋

    目的 探讨丙泊酚可否替代异戊巴比妥钠进行Wada试验,达到确定语言和记忆优势半球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42例以丙泊酚作替代的Wada试验,总结其成功率及安全性,分析其测定语言及记忆优势半球的有效性.记录患者从肌力消失到肌力恢复到3级(T3/5)和5级(Ts/s)的时间、在注药后出现言语功能障碍的时间(Tverb)和从注药至语言停止的时间(Tnverb),并根据患者性别、患侧或健侧、左右侧、语言及记忆优势半球或非优势半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80侧)进行Wada试验,单侧丙泊酚的用量为7~24(13.8±3.6)mg.顺利完成38例,成功率为90.5%.在成功完成的38例76侧中,有11侧测试时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37例确定语言优势半球,有效率为97.4%;27例确定记忆优势半球,有效率为71.1%.Tverb、Tnverb在左右侧、语言优势半球及非优势半球,记忆优势半球及非优势半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泊酚进行Wada试验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基本可以替代异戊巴比妥钠以达到确定语言和记忆优势半球效果.

    关键词: Wada试验 丙泊酚 癫痫
  • T细胞因子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作者:闵利;刘煜亮;徐瑜;李万成;陈虹

    目的 研究T细胞因子3 (T cell factor 3,TCF-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50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其正常癌旁组织对照,进行免疫组化检测TCF-3蛋白在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采用5种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及2种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系中TCF-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 TCF-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表达率为48% (24/50),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表达.TCF-3在肺癌细胞胞核与胞质同表达,以细胞核表达为主.(2) TCF-3在A549、H520、HBE、BEP-2D 4种细胞系中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结论 TCF-3在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表达,TCF-3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同表达,但以细胞核表达为主.

  • 某部海军陆战队员认知偏向和自我接纳对应激后成长的影响

    作者:左昕;曾国强;文雄;彭李;杨安强;刘波涛;于永菊;李敏

    目的 研究某部海军陆战队员应激后成长的特点及其与正/负性认知偏向和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激后成长问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和自我接纳问卷(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对海军陆战队某部672名军人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 ①陆战队员PTG总分(55.64±18.41)水平较高,军龄≤2年者PTG得分低,军龄>2~5年和>5~8年者随军龄的增长PTG得分明显增高(F=8.69,P<0.01);而军龄>8年者PTG得分高于军龄≤2年者,低于军龄>2 ~5年和>5 ~8年者.②自我接纳各因子及总分、正性他人和正性自己与PTG各因子及总分显著正相关(r值为0.17~0.48,P<0.01),而负性认知偏向与PTG相关不显著(P>0.05).③正性自己、自我评价、正性他人和自我接纳能较好地预测PIG,解释率达28.7%.④正性认知偏向、自我评价和接纳不仅直接正性影响应激后成长,正性他人可通过正性影响自我评价和正性自己、正性自己可通过正性影响自我接纳间接正性影响应激后成长.结论 培养正性认知偏向、提高自我接纳水平可以促进陆战队官兵的应激后成长.

  • 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阿尔茨海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俞雪鸿;温惠中;张运明;黄晓倩;唐媛恬;田学隆

    目的 观察重复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D组、20μA刺激组、60μA刺激组、100 μA刺激组和200 μA刺激组,每组6只.AD组和刺激组的海马注射Aβ1-40制作AD模型.术后2周,刺激组接受重复阳极tDCS,而AD组和假手术组接受假刺激.tDCS后,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60、100、200 μA刺激组的潜伏期均较AD组明显降低(P<0.05).大鼠经过原平台的次数和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各组间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结果显示100 μA和200 μA刺激后,大鼠学习记忆成绩较AD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尼氏染色显示tDCS后大鼠海马神经元胞质中尼氏体数量增加,染色加深.结论 重复阳极tDCS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 藤茶提取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吴瑛;吴彬;万婧;张勇;朱俊东;周永;糜漫天

    目的 观察藤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T2DM大鼠系统抽样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IA)、二甲双胍干预组(MET,125 mg/kg)、二氢杨梅素干预组(DHM,100 mg/kg)、藤茶提取物低剂量干预组(R50,50 mg/kg)、中剂量干预组(R100,100 mg/kg)及高剂量干预组(R200,200 mg/kg)6组.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胰岛素C肽;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FGF21、p-AMPK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FGF2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DIA组相比,二甲双胍、DHM和藤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胰岛素C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组织中p-Akt、FGF21、p-AMPK蛋白及FGF21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藤茶提取物可通过上调p-Akt、FGF21、p-AMPK的表达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 S-雌马酚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作者:王丽;陈卡;刘凯;高燕翔;糜漫天

    目的 研究大豆甙元活性代谢产物S-雌马酚(S-equol,S-Eq)对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6.2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及葡萄糖分别与不同浓度S-Eq(0.1、1、10、100 μmol/L S-Eq+H组)干预INS-1细胞24 h,另设未干预的INS-1细胞为对照组(C).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SIS)功能,TUNEL法联合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前胰岛素原(preproinsulin,PPI)、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线粒体阴离子载体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活力(P<0.05),其中1μmol/L S-Eq效果为明显.GSIS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后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显著降低,而S-Eq能显著增加高糖处理的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5).同时,0.1、1、10 μmol/L S-Eq均能明显减少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凋亡,上调PPI mRNA、Glut2 mRNA和Glut2蛋白表达,而显著抑制UCP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S-Eq可有效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调节Glut2和UCP2表达有关.

  • 重复序列致agrC突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的影响

    作者:饶青;尚伟龙;周人杰;胡启文;张晓鹏;杨延成;胡珍;朱军民;饶贤才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XQ株毒力变异的机制.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对照,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临床分离的金葡菌XQ株在体外传代后的毒力改变;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菌体及培养上清的蛋白谱变化,应用PCR进行金葡菌附属调节基因agr扩增并测序,分析菌株毒力变异的机制,并进一步通过qRT-PCR检测XQ株agr调控的毒力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动物毒力实验证实XQ株的毒力较对照菌ATCC25923强,体外传代培养后,XQ株第180代菌株(XQ1s0)的毒力明显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毒力下降的XQ株(XQM株)培养上清的蛋白表达谱较XQ株有明显改变,对金葡菌ag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XQM株的agrC基因第443位有一段188 bp的序列插入,而该插入序列就是agrC基因255~442间序列,正是该188 bp重复序列导致AgrC蛋白的截短型突变,引起新桥株的致病性降低,qRT-PCR检测结果证实XQM株中受agr调控的毒力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葡菌XQ株毒力强,在体外传代中易发生毒力变异,这种变异与重复序列导致的agrC突变有关.

  • 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肌梗死和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苗;李春仁;芦茜;陈硕;王新全;周林;曾春雨

    目的 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SD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raction,MI)的影响及心肌组织中Mitsugumin 53(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40只体质量210~250 g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MI组、Sham+ PM2.5组、MI+ PM2.5组(n=10).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Sham+ PM2.5组及MI+ PM2.5组经气道滴灌PM2.5混悬液(10 mg/mL,40 μL/次,3次/周,共4周),Sham组及MI组同法滴灌等量PBS缓冲液作为对照.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情况、大鼠生存率及心肌组织中MG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气道滴灌PM2.5的大鼠肺组织可见细颗粒物沉积,表明滴灌成功.MI+PM2.5组与MI组大鼠相比,4周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17.78±2.13)% vs(11.49±2.23)%,P<0.05],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37.14±5.14)% vs (47.13±4.09)%,P<0.05],生存率下降,心肌梗死区MG5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 PM2.5会加重大鼠心肌梗死的程度,其原因可能与PM2.5抑制心肌受损的膜修复因子MG53蛋白的表达有关.

  • 突触囊泡融合蛋白Munc18-1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定位表达

    作者:宋锐;顾翔;陈知己;袁伟

    目的 研究突触囊泡融合蛋白Munc18-1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应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通过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Munc 18-1蛋白在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其与带状突触蛋白CtBP2的定位关系.结果 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检测发现,免疫荧光单标染色显示内毛细胞胞质中有高浓度的Munc18-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Munc18-1蛋白聚集在CtBP2蛋白附近.结论 Munc 18-1蛋白在耳蜗内毛细胞中有表达,聚集在突触蛋白CtBP2周围,可能与维持突触囊泡融合、胞吐功能紧密相关.

  • SPAG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SKM-1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碧慧;张玉琳;王利;罗小华;陈礼平;杨泽松;刘林

    目的 构建SPAG6-shRNA慢病毒载体靶向沉默SPAG6基因,探讨SPAG6基因沉默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细胞株SKM-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构建3条针对SPAG6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后得到可表达SPAG6基因RNAi的慢病毒载体.转染SKM-1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SPAG6基因干扰效果,筛选佳靶点.CCK-8法检测SPAG6基因沉默对SKM-1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构建SPAG6-shRNA慢病毒载体,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均在60%以上.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PAG6-shRNA3慢病毒载体敲除效率高,为佳靶点.SPAG6基因干扰后,干扰组SKM-1细胞的增殖明显受抑,抑制率为(60.18 ±0.3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SKM-1细胞凋亡率为(16.32±5.8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4.28±0.88)%,P =0.024]及空白对照组[(3.08±1.50)%,P=0.019].结论 SPAG6-shRNA慢病毒载体能有效降低SPAG6基因表达水平,抑制SKM-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姜黄素通过抑制外伤性癫痫鼠脑组织中mTORC1的表达发挥抗癫痫效应

    作者:陆波;谢延风;石全红;但炜;詹彦;潘凉泽;胡铁弋

    目的 探讨姜黄素在外伤性癫痫鼠中的抗癫痫效应及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complex 1,mTORC1))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40只.模型组与干预组构建大鼠皮质铁离子注射癫痫模型,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注射,干预组于造模前1h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续14 d.各实验组于造模后6、24 h、3、7、14 d时间点进行相应实验.观察大鼠癫痫发作情况,记录大鼠皮层脑电图特点,透射电镜观察注射侧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注射侧皮层mTORC1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程度(p-mTORCl),免疫组化法检测p-mTORCl蛋白在大鼠注射侧皮层中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未见癫痫发作,干预组较模型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发作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电图提示干预组脑电波波幅及癫痫波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电镜见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变性、死亡等改变,干预组大鼠神经元亚细胞结构基本正常;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TORC1蛋白在模型组中各时间点磷酸化激活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于术后24 h达到峰值,在干预组中p-mTORC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mTORC1在对照组中低表达,模型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p-mTORC1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在外伤性癫痫大鼠中,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C1磷酸化激活而发挥抗癫痫效应.

  • 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L02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

    作者:刘佳;李传飞;宁波;杨朝霞

    目的 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c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FAS、ACC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SREBP-1c、FAS、ACC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iRNA瞬时转染沉默SCAP基因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GRP7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g在体外成功建立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组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P<0.05),脂滴明显增多;nSREBP-1c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游靶基因FAS和ACC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与nSREBP-1c的升高趋势一致.转染SCAP-3 miRNA载体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促进脂质沉积,是NAFL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靶向干扰SCAP,能减轻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为安全有效的NAFLD防治新靶点.

  •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唐氏妊娠母体血清蛋白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姚远;张波;蒋滢;罗娟;吴玉娇;姚宏

    目的 筛选唐氏(DS)妊娠母体血清蛋白标志物,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确诊为DS妊娠的母体血清(DS组)和正常孕妇血清标本(对照组)各6例(均为16孕周采集),经二维凝胶电泳(2-DE)获得2组血清蛋白电泳图像,比较2组间蛋白含量变化,选取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进行生物质谱分析与鉴定,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筛选获得的血清蛋白标志物在DS妊娠母体血清中的变化情况(n=12).结果 通过2-DE图谱分析,共筛选出29个表达显著差异的血清蛋白质点.从中选取6个表达差异较大的蛋白质点,经生物质谱技术分析和NCBI数据库搜索与匹配,发现CFHR1和Kininogen 1等10个蛋白质与其匹配的可能性较大(匹配分值>66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FHR1和Kininogen 1在DS组的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5 687.0±727.8)和(133 451.8 ±32 11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414.1±715.6) (P<0.01)和(33073.9±14390.4) (P<0.05)].结论 2-DE和生物质谱分析是筛选蛋白质标志物的可靠方法,Western blot结果证实CFHR1和Kininogen 1的异常变化可能与DS妊娠密切相关,有望成为DS早期产前筛查的母体血清蛋白新标志物.

  • MicroRNA-30a在评估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效果中的作用

    作者:唐建英;雷湫宇;张莹;王沂芹;王代红;赵景宏

    目的 分析microRNA-30a (miR-30a)在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后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评价其在评估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0例,分别在患者透析前后采血并获得血清样本,采用mirVana PARIS Kit提取血清样本中总RNA,利用qRT-PCR法检测miR-30a的表达,临床生化检测患者透析前后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Ur)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表达值行曼-惠特尼U检验,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评估miR-30a在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效果中的价值.结果 miR-30a、Ur和β2-MG在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后的表达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P<0.01),ROC curve显示在患者透析后miR-30a的表达低于透析前0.25倍以上时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透析效果.结论 miR-30a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评估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 MG53在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郁;陈垦;徐在成;曾春雨

    目的 研究MG53在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保护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开胸阻断左侧肺门进行缺血1h后再灌注1h建立.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模型是在进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前0.5h阻断左侧股动脉血流5 min,然后再灌注5 min,重复3个循环来实现的.将60只10 ~ 12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35±15)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P组).将24只8~12周龄MG53敲除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7.5±2.5)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n=12),即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P组).在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结束后,观察动脉氧分压、计算肺组织湿干比(W/D),通过Western blot检测3组之间肺组织上MG53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并记录其生存情况.结果 对SD大鼠,在进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其血氧分压降低到(46.60±5.94) mmHg,而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能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其血氧分压恢复至(73.40 ±5.94)mmHg(P <0.05),同时对反映肺组织水肿程度的W/D值、生存情况都有显著的改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RIP组肺组织上MG53蛋白的表达量(2.03 50.53)较IR组(0.79±0.17)显著增加(P<0.05).在MG53敲除小鼠上,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组的血氧分压(48.20±12.15) mmHg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45.60±10.53) mmHg并未得到改善,同时也不能改善肺组织的水肿情况.结论 MG53参与了下肢远程缺血预适应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异丙酚对发育期小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成熟和树突发育的影响

    作者:黄静;景胜;包晓航;柳鹏;唐小童;杨振慧;赵敬会;杨天德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小鼠大脑皮质发育阶段神经元成熟和树突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用同窝的发育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脂肪乳剂注射对照组,30 mg异丙酚注射组,60 mg异丙酚注射组.于出生后第7天(P7)经腹腔注射.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异丙酚注射注射对P7小鼠大脑皮质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及NeuN免疫反应阳性的成熟神经元的变化,MAP2B免疫组化检测锥体细胞形态与数量的变化.运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异丙酚对P14小鼠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树突棘总数及亚型数量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P7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熟神经元细胞数量均无显著影响,MAP2B免疫组化显示60 mg异丙酚注射显著减低P7小鼠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的数量与树突总数,而30 mg异丙酚注射则无显著改变.高尔基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对照组比较,60 mg异丙酚注射显著减少P14小鼠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树突棘总数(P<0.05)及蘑菇样树突棘数量(P <0.05);30 mg异丙酚注射亦显著减少蘑菇样树突棘数量(P<0.05),而对树突棘总数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 异丙酚单次注射对发育期小鼠大脑皮质成熟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影响不明显,但高剂量注射对皮质锥体细胞树突的发育与树突棘的成熟有显著抑制作用.

  • 雷帕霉素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作者:秦利燕;戴旭芳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对自闭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一次性腹腔注射孕12.5 d大鼠制备自闭症幼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处理组于VPA注射后每天给大鼠口服4 mg/kg雷帕霉素直至断奶.将出生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VPA处理组,雷帕霉素处理组与VPA联合雷帕霉素处理组.在幼鼠出生后35 d进行社会交往行为检测、神经行为学检测,并分离提取脑组织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TOR磷酸化水平及自噬标志蛋白LC3表达情况;电镜分析前额叶组织中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自闭症大鼠模型.与对照相比,VPA处理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在中央区活动时间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自闭症行为特征;雷帕霉素单独处理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雷帕霉素联合处理能明显改善VPA处理导致的自闭症行为症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增强大鼠前额叶、海马及小脑组织中mTOR磷酸化水平,并降低LC3-Ⅱ表达水平;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抑制上述脑组织中mTOR的磷酸化并增强LC3-Ⅱ表达水平.电镜分析结果表明,VPA处理可减少幼鼠前额叶组织中的自噬小体,而雷帕霉素联合处理则能明显增加自噬小体的形成.结论 雷帕霉素可改善自闭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活性并增强细胞自噬相关.

  • 新型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的促愈作用

    作者:唐爱玲;叶楠;赵清;艾国平

    目的 观察自主研制的重组人新型血小板源生长因子(rhThr6-PDGF-BB)对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皮肤放创复合伤模型,分空白对照组、凝胶基质对照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共6组,每组20只.每日将相应的药物涂于创面,观察伤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百分比、残留面积百分比,形态学观察创面上皮细胞迁移、肉芽组织生长状况和新生血管密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PDGF-A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伤后第1 ~ 14天,高剂量药物组大鼠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14 d创面基本愈合,而对照组愈合速度较慢,14 d残留面积仍有19%,中、高剂量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14 d愈合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中、高剂量药物组上皮移行速率快,肉芽组织出现较早,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均较对照组丰富,其中高剂量药物组更为明显.Bcl-2显示药物组能抑制细胞凋亡,在新生肉芽组织中PDGF-A和VEGF表达增加.结论 rhThr6-PDGF-BB对放射复合伤创面有明显的促愈效果.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王中权;王府;冉龙宽;田泽丹;陈玉培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96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育亨宾组(DY组),每组再分为灌注后12、24、48、72 h4个亚组(n=6).采用临床常用的首次负荷量加持续微量泵给药方式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育亨宾处理,并通过改良Zivin法阻断双肾间腹主动脉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BBB法对大鼠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病理学改变(L4 ~L6),免疫组化观察脊髓Bax、Bcl-2表达,采用TUNEL法计数脊髓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与IR组比较,DEX组和DY组BBB运动评分升高,HE染色病理损伤明显减轻,TUNEL染色细胞凋亡率下降,免疫组化Bcl-2升高,Bax降低(P<0.05),Western blot显示Caspase3表达减少;与DEX组比较,DY组BBB运动评分降低,HE染色病理损伤加重,TUNEL染色细胞凋亡率升高,免疫组化Bcl-2降低,Bax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机制与激动α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FAK磷酸化,并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 19821例0~18岁儿童颅脑创伤临床分析

    作者:张溢华;邱俊;周继红;徐伦山;许民辉

    目的 分析19 821例0 ~18岁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该人群颅脑创伤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0 ~18岁不同年龄段(0~6岁、>6 ~12岁、>12 ~18岁)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在时间分布、伤因、结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①总共有19 821例被纳入研究,男性占72%,女性占28%,平均住院天数15.15 d(中位数9d),死亡445人.②不同年龄段儿童TBI的高发月份不一致(P<0.05).③> 12~18岁人群发生颅脑损伤可能性大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④交通事故是0~18岁人群首要伤因,高处坠落是0~6岁的第2位致伤原因,而>6 ~12岁、>12 ~18岁第2位致伤原因为平地跌倒(P<0.05).⑤年龄、救治结局均是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3个年龄段TB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不一致,通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0~6岁加强看护,对>6 ~12岁、>12~ 18岁人群不断减少其特有的高风险活动和行为,来降低0~18岁儿童TBI的发生率.

  • 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MMP-2、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进全;曹剑;王恩琴

    溶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后能够治疗成功的关键,溶栓后易造成脑水肿及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如何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1].脑微血管紧密连接为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基础,可有效阻止细菌入侵脑组织,从而保护脑组织[2].但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脑组织损伤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全麻药异丙酚可以降低缺血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对其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组织紧密连接蛋白MMP-2、MMP-9在脑缺血性损伤后表达显著升高,参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加剧缺血后的脑损伤[2].本实验观察异丙酚对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MP-2、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脑组织的保护机制.

  •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药物治疗还是支架治疗?

    作者:史树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