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碳-硅橡胶机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兴;周鑫;张一鸣;石小花;樊东力

    目的 采用碳离子注入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碳-硅橡胶,评价碳-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采用邵氏硬度计(A型)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其邵氏硬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断裂强度等机械性能参数;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全身毒性实验、皮下植入实验、过敏与刺激实验、热源实验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邵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结果表明碳离子注入法未改变硅橡胶机械性能;红细胞溶血实验显示材料溶血率小于国家标准,说明材料植入体内后不会引起溶血反应;全身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材料不具有毒性;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和相容性;刺激实验:刺激率为0;致敏实验:致敏率为0;热源反应中家兔平均体温升高为0.1℃,其不具有致热源作用,初步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结论 碳离子注入硅橡胶表面未改变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微沟槽图形结构对硅橡胶表面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李维娟;雷泽源;石小花;王韶亮;张一鸣;樊东力

    目的 制作具有微沟槽图形的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表面改性材料,检测改性前后材料表面理化性质,初步评价细胞相容性.方法 利用具有微沟槽图形的方形母版,采用浇灌的方法成功制作表面具有微沟槽图形的硅橡胶改性材料,同时进行碳离子注入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水接触角等技术测量改性前后硅橡胶的表面理化性质.通过细胞黏附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Talin、Zyxin蛋白的表达.结果 AFM观察到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出现明显的差异,微沟槽硅橡胶(patterned SR,P-SR)以及微沟槽-碳硅橡胶(patterned carbon ion implanted SR,PC-SR)均可在表面见微沟槽图形,而碳硅橡胶(carbon ion implanted SR,C-SR)出现不规则凸凹结构.水接触角显示材料进行微沟槽图形化处理后,可增加材料的水接触角.细胞黏附和增殖实验提示对材料进行微沟槽图形化处理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较C-SR降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观察到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P-SR和PC-SR组排列有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黏附相关蛋白Talin、Zyxin的表达在C-SR和PC-SR组高于SR组(P<0.05).结论 微沟槽图形可影响硅橡胶的表面性能和细胞的增殖、排列等功能,对减轻包膜挛缩发生率起到积极作用.

  • UBM材料上的Laminin蛋白促进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平滑肌分化

    作者:魏桂枝;刘晶霞;徐萍萍;倪兵;刘禄斌;梁志清

    目的 探讨猪膀胱细胞外基质(urinary bladder matrix,UBM)上的Laminin蛋白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向平滑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法、酶消化法及冷冻干燥法等方法对新鲜猪膀胱进行脱细胞处理,采用蛋白与支架共孵育,制备出UBM+Laminin及UBM+Anti-Laminin复合支架.采用贴壁法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采用P3代BMSCs,分别接种于UBM+Laminin、UBM及UBM+Anti-Laminin上.采用CCK-8检测、HE染色观察及免疫组化鉴定等方法检测Laminin蛋白对BMSCs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 CD29阳性表达率为98%,CD31阳性表达率为4.56%,CD34阳性率为3.30%.3种材料均能支持BMSCs生长,且随共孵育时间的延长,D(450)值逐渐升高,其中UBM+Laminin复合材料组细胞D(450)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UBM+ Laminin组细胞接种第3天形成黏附层,并向深部迁移,第14天可达材料致密层;UBM组第7天仅少许细胞向深层迁移,第14天未达基底层;UBM+Anti-Laminin组仅在支架表层生长.免疫组化检测显示UBM+Laminin组、UBM组、UBM+ Anti-Laminin组细胞α-SMA表达分别呈阳性、弱阳性和阴性.结论 UBM材料上Laminin蛋白能促进负载BMSCs增殖、迁移、并有诱导其向平滑肌方向分化的作用.

  •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激活参与促进慢性缺氧时心肌细胞存活

    作者:李畑波;鞠胜杰;蹇朝;李经纬;唐富琴;肖颖彬

    目的 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慢性缺氧心肌组织中的激活水平,探讨AMPK激活对慢性缺氧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2013年行手术矫治的先心病患儿24例,其中紫绀型先心病患儿12例,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12例,取手术中切除的右室流出道心肌组织作为标本;选用4~6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n=12).将缺氧组置入低压舱(模拟海拔5000m,气压405 mmHg),常氧组正常饲养.同时喂养28 d后,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心脏并分离出右心室部分作为标本.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AMPK在人体、大鼠缺氧心肌组织中的激活水平.选用H9c2心肌细胞株,并将其分为常氧组、低氧组、阻断组、激活组.将后3组细胞置入缺氧培养箱3 d (94% N2,5% CO2,1% O2),建立H9c2心肌细胞株慢性缺氧模型;常氧组置入细胞培养箱3d,对照培养.分别向阻断组和激活组中加入AMPK特异性阻断剂Compound C和激活剂AICAR,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AMPK的表达,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Hoechst3352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LDH测定心肌细胞死亡率.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缺氧心肌组织中p-AMPK/AMPK比值明显增高.与低氧组比较,AMPK阻断组凋亡细胞比例升高,TUNEL-阳性细胞比例、不正常核比例、细胞死亡率均明显升高(P <0.05,P<0.01);AMPK激活组与低氧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TUNEL-阳性细胞比例、不正常核比例、细胞死亡率均有降低(P<0.05).结论 在慢性缺氧条件下,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强,p-AMPK对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网膜动脉参与原发性肝癌血供之影像特征及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宇西;罗小平;刘曦;何明菊;杨伟

    目的 探讨大网膜动脉参与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像特征及完全性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0-2014年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发现大网膜动脉(omental artery,OA)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OA参与肿瘤供血时的影像特征,评估OA完全性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36名患者于41次TACE治疗发现OA参与肿瘤供血.病灶均突破肝包膜,病灶位于肝S4、5段且于大网膜方向突破者13例(31.7%),位于肝S5、6段且向下方外生生长者18例(43.9%).53支OA参与肿瘤供血,血管造影特征明显.49支OA(92.5%)成功超选择性插管并完全性栓塞,未发现严重并发症.mRECIST方法分析28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9例,病灶强化半径至少减小30%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13例,既未达到缓解也未达到进展标准者为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病灶强化半径至少增加30%为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4例,OA供血病灶栓塞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78.6%,肿瘤生长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5.7%.再次行TACE治疗15例,仅2例(13.3%)可见新生OA参与肿瘤供血.结论 OA多参与位于肝S4~6段,并突破肝包膜或侵犯大网膜的大肝癌供血,血管造影特征明显.完全性栓塞OA肿瘤供血支安全性高,疗效好.

  • 不同浓度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性能表征及其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

    作者:甘翼搏;李培;周强;莫秀梅;宋磊;徐源;李松涛;李素凯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索适用于组织工程髓核的水凝胶浓度.方法 通过Schiff交联反应制备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不同浓度(6%、8%、10%、12%、14%)水凝胶的内部形态结构、孔径、孔隙率、杨氏模量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估,分离培养猪原代髓核细胞,以P1代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水凝胶内部进行三维培养,MTT染色观察细胞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髓核细胞特异性基因aggrecan和typeⅡcollagen表达.结果 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在电镜扫描下呈现多孔网络结构,随着浓度的升高,水凝胶的孔径(38.182 ~ 82.675 μm)和孔隙率(95.5% ~98.3%)持续下降,杨氏模量不断升高(0.135 ~ 11.366 kPa);该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但是6%、8%的水凝胶分别在接种细胞后第4、7天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显著下降(P<0.05).接种1周后,浓度为10%的水凝胶内部三维培养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水凝胶(P<0.05),同时aggrecan、typeⅡcollage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浓度为10%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兼具有适宜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稳定的力学结构以及较好的细胞相容性,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 STAT3信号通路在IL-6抑制人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CCR7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李腾飞;苏崇宇;黄刚;付小龙;余佩武;赵永亮

    目的 探讨STAT3信号通路在IL-6抑制人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human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s)趋化因子受体7(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7,CCR7)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D14+磁珠分离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加入rhGM-CSF和rhIL-4在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LPS用于刺激moDCs表达CCR7,RT-PCR检测不同浓度IL-6处理后再用LPS刺激后的moDCs CCR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L-6处理moDCs和IL-6预处理后再加入STAT3磷酸化特各异性抑制剂JSI-124的moDCs STAT3、p-STAT3表达.IL-6预处理并抑制STAT3磷酸化后,LPS刺激48 h,RT-PCR检测moDCs CCR7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oDCs CCR7蛋白表达,细胞迁移实验检测moDCs细胞迁移功能.结果 与单独LPS刺激组比较,IL-6明显抑制LPS刺激的moDCs CCR7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独LPS刺激组比较,IL-6导致moDCs细胞内STAT3高度活化;而抑制STAT3信号高度活化后,与IL-6+LPS处理组比较,moDCs CCR7 mRNA表达、蛋白分子表达、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升高(P<0.05),与LPS刺激组无差异(P>0.05).结论 IL-6通过高度活化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人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CCR7表达,导致树突状细胞的迁移能力受损,而靶向干预STAT3通路可能成为纠正树突状细胞迁移障碍的潜在手段.

  • 巩膜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劣虹璇;李世迎;刘勇;孟晓红;阴正勤

    目的 观察巩膜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在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黄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3-2014年西南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RP黄斑水肿患者1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4.9±13.6)岁,均为双眼发病.手术前行视力、眼压、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闪光视网膜电图(f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h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等检查.单眼行巩膜后注射TA 20 mg,观察治疗眼术后视力、眼压、黄斑1~9区OCT等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术后1周黄斑中心凹(1区)厚度较术前下降[(298.7±146.2) vs(358.4±152.2) μm,P=0.073],术后1个月1区厚度较术前显著下降[(279.6±130.5) vs (358.4±152.2)μm,P=0.023].与术前相比,10例患者黄斑1~9区平均厚度在术后1周[(284.3±76.8) vs (301.9±83.3)μm,P =0.047]及术后1个月[(271.9±68.7) vs (301.9±83.3)μm,P=0.011]均明显下降.患者术后1周、1个月视力较术前分别提高2个和6个字母数.无术后高眼压、结膜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巩膜后注射TA可用于治疗RP黄斑水肿,未出现并发症,并能有效减轻黄斑水肿.

  • 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E6与野生型p53和PinX1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婉;黄团明;王滨;闫晓欢;郑英如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癌旁及正常宫颈组织中HPV E6、野生型p53及PinX1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17例宫颈鳞癌患者宫颈鳞癌、宫颈鳞癌癌旁组织,选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采用Real-Time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组织中HPV E6、野生型p53和PinX1的mRNA、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均显示HPV E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野生型p53和PinX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宫颈鳞癌组织中野生型p53(R=-0.605,P<0.01)和PinX1(R=-0.496,P<0.05)表达水平的下降与HPV E6的表达水平升高存在负相关,野生型p53与PinX1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4,P<0.01).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中HPV E6表达上调与野生型p53、PinX1的表达负相关,PinX1的表达与野生型p53密切相关,HPV E6可能通过抑制野生型p53、PinX1导致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 激活TRPV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赟;李敬诚;尹延伟;黎炳护;郭露;廖少琼;曹小洁;张明杰;周毅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贴块法分别培养SHR和WKY大鼠的主动脉VSMCs,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进行鉴定.分别用辣椒素和iRTX激活和拮抗TRPV1受体,CCK-8法检测VSMCs增殖;Westem blot法检测TRPV1、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 (t-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SHR-VSMCs中TRPV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WKY-VSMCs(0.32±0.05 vs 0.55 ±0.11,P<0.05);TRPV1激动剂辣椒素可显著上调SHR-VSMCs (0.65±0.19)和WKY-VSMCs(0.89±0.13)中TRPV1的表达(P<0.05).②SHR-VSMCs的增殖能力高于WKY-VSMCs(1.30±0.07 vs0.88±0.23,P<0.05);辣椒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HR-VSMCs的增殖(对照组:1.30±0.07,1μmol/L辣椒素组:0.93 ±0.10,10 μmol/L辣椒素组:0.83±0.16,P<0.05);应用iRTX拮抗TRPV1即拮抗辣椒素的抗增殖作用(1μmoL/L辣椒素组:0.93 ±0.10,1μmol/L辣椒素±1 μmol/LiRTX组:1.23 ±0.14,P<0.05).③SHR-VSMCs中Akt磷酸化水平高于WKY-VSMCs(0.44 ±0.02 vs0.29±0.09,P<0.05);辣椒素激活TRPV1抑制VSMCs中Akt的磷酸化(WKY-VSMCs:0.13±0.02,SHR-VSMCs:0.23±0.03,P<0.05);TRPV1拮抗剂iRTX可拮抗辣椒素作用,使WKY-VSMCs (0.37±0.07)、SHR-VSMCs(0.43 ±0.10)中Akt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 激活TRPV1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而抑制SHR-VSMCs增殖.

  • Lysine-Cyclic RGD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罗科宇;梅铁牛;邓墨渊;李志强;侯天勇;罗飞;许建中

    目的 研究物理电荷与生物配基两种因素相结合的新型表面修饰剂Lysine-Cyclic RGD(LcRGD)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光学接触角仪衡量LcRGD肽修饰表面的亲水性;以离心黏附实验、震荡黏附实验评价LcRGD肽对MSCs的黏附性能;以CCK-8实验评价LcRGD表面改性DBM上MSCs的增殖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LcRGD表面改性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上MSCs的Runx2和OCN蛋白的表达.结果 LcRGD肽修饰表面接触角为(29.33±4.06)°,远低于普通cRGD肽修饰表面的接触角(63.72±8.65)°,提示LcRGD肽具有更好的亲水性(P<0.01);离心黏附实验和震荡黏附实验显示相对于普通cRGD肽,LcRGD肽从细胞黏附早期开始便具有更好的细胞黏附性能;CCK-8实验提示MSCs在LcRGD修饰的DBM支架材料上的增殖活力高于普通cRGD肽修饰的DBM支架材料(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相对于普通cRGD肽修饰的DBM,MSCs在LcRGD修饰的DBM上表达更高的成骨标志蛋白水平,提示LcRGD肽具有更好的骨诱导性.结论 相对于普通的cRGD肽,物理电荷与生物配基相结合的LcRGD肽具有更好的细胞黏附、促增殖和骨诱导性能.

  • 连续两节段颈椎hybrid手术的有限元法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作者:唐北川;任先军;邹喜红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连续两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节段融合手术(hybrid手术)后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建立C2~ T1有限元模型.应用Prestige-LP假体模拟置换,以前路钢板系统加松质骨融合模拟节段融合,构建C3~C5、C4 ~ C6、C5 ~ C7共6组hybrid手术(C3 ~ C4置换联合C4~C5融合、C3 ~ C4融合联合C4~C5置换,C4 ~ C5置换联合C5 ~ C6融合、C4~C5融合联合C5 ~ C6置换,C5~C6置换联合C6~ C7融合、C5 ~ C6融合联合C6 ~ C7置换).对应的组间比较置换节段的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小关节应力(Mises应力)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 ①C3 ~ C5 hybrid手术:前屈、后伸、轴转、侧弯时置换节段的ROM增加,C3 ~ C4置换分别增加119%、186%、208%、173%;C4 ~ C5置换分别增加142%、262%、251%、164%.后伸、轴转、侧弯时置换节段小关节Mises应力增加,C3~C4置换分别增加256%、187%、185%;C4 ~ C5置换分别增加50%、54%、124%.②C4 ~ C6 hybrid手术:在前屈、后伸、轴转、侧弯时置换节段的ROM增加,C4 ~ C5置换分别增加107%、200%、238%、145%;C5 ~ C6置换分别增加65%、130%、147%、111%.C4 ~ C5置换小关节Mises应力在后伸、轴转、侧弯时分别增加20%、53%、111%;C5~C6置换小关节Mises应力在后伸时降低8%,轴转、侧弯时分别增加297%、60%.③C5 ~ C7 hybrid手术:在前屈、后伸、轴转、侧弯时置换节段的ROM增加,C5~C6置换分别增加77%、167%、179%、122%;C6 ~ C7置换分别增加84%、268%、324%、230%.C5~C6置换节段小关节Mises应力在轴转、侧弯时分别增加267%、63%;C6 ~ C7置换节段小关节Mises应力在前屈、后伸、轴转、侧弯时分别增加202%、155%、204%、145%.结论 hybrid手术中置换节段的ROM和小关节Mises应力均有增加.选择生理活动度较大的节段予以置换,而相对较小的节段予以融合,这种hybrid组合方式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较小.

  • 青蒿琥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作者:葛红飞;左世伦;李强;谭亮;吴江怡;蒋周阳;喻安永;兰川;胡荣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 μmol/L、3.2 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NSCs增殖的影响.促增殖作用明显的800 nmol/L ART组加入10 μmol/L 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该通路对NSCs增殖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Y294002组、800 nmol/L ART组、800 nmol/L ART+ LY294002组,待细胞培养24h时,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RT对NSCs增殖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stin、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800 nmol/L ART组在波长450 nm处的光密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加入LY294002后,其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②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800 nmol/L ART可促进NSCs增殖,LY294002可抑制这一作用;③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Nestin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800 nmol/L ART组明显上调,在加入LY294002后两者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ART可在体外促进SVZ区NSCs的增殖,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 CD133+卵巢癌干细胞通过CXCL16/CXCR6维持其侵袭迁移能力

    作者:杨阳;林盛;黄佳妮;董翔宇;朱波

    目的 探讨人卵巢癌干细胞(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OCSCs)自分泌趋化因子CXCL16对OCSCs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A2780细胞株诱导的CD133+ OCSCs和CD133-非卵巢癌干细胞(non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nOCSCs)中CXCL16及CXCR6的表达;用CCK-8法检测阻断CXCL16对OC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分别阻断CXCL16或CXCR6及shRNA沉默CXCL16对OCSCs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nOCSCs比较,OCSCs中CXCL16及CXCR6 mRNA均表达上调(P<0.01).ELISA结果显示OCSCs的CXCL16分泌量远远高于nOCSCs[(2 434.00 ±204.65) vs (129.33 ±31.64)ng/mL,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OCSCs表面CXCR6表达率显著高于nOCSCs(60.6% vs 2.4%,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和抗体阻断CXCL16对OCSCs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然而阻断CXCL16或CXCR6能明显抑制OCSCs的侵袭迁移能力(P<0.01).shRNA沉默CXCL16同样能显著抑制OCSCs的侵袭迁移能力(P<0.01).结论 CD133+卵巢癌干细胞自分泌CXCL16,后者与CXCR6结合可维持卵巢癌干细胞高侵袭迁移能力.

  •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的海南地区疟疾疫情相关性研究

    作者:曾晓露;叶诗洋;徐聪;潘柯利;龚建华;周洁萍;蒋秀高;熊鸿燕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不同地理环境的疟疾疫情分布特征,探索相关重要自然影响因素.方法 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LAADS存储网站和航天测绘数据集SRTM获取我国海南地区遥感数据产品,利用ArcGIS软件提取土地覆盖类型和海拔高度数据,结合海南省疟疾疫情资料制作专题地图,分析、掌握该地区土地覆盖类型和海拔高度特征,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发病率差异.结果 2004-2012年海南省疟疾报告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针对2004-2008年开展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疟疾发病呈现明显的中南部高发、北部低发的地区分布规律.中南部地区具有林地覆盖为主的地理景观特点,北部地区具有草原和作物覆盖为主的地理景观特点.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常绿阔叶林地带(平均海拔743 m)是疟疾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针叶林地带(平均海拔63 m)、作物地带(平均海拔263 m)是保护因素.结论 海南地区疟疾的发生在土地覆盖和利用类型方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作用规律可作为预测自然因素作用下疟疾疫情的重要依据.

  • 1800 MHz射频电磁场通过瞬时受体电位C通道影响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突起生长

    作者:孙立庚;陈纯海;卢永辉;刘川;何旻蒂;高鹏;马秦龙;段维霞;李敏

    目的 研究1 800 MHz射频电磁场(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RF-EMF)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瞬时受体电位C通道介导的钙内流,探讨RF-EMF对突起生长影响的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primarily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PCCNs)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假暴露(Sham)、Sham+SKF-96365、辐照组(RF)和RF+SKF-96365组.使用sXc-1800辐照系统,1 800 MHz频率talk模式,5 min开10 min关,比吸收率为4 W/kg,辐照组辐照时间分别为12、24 h和48 h.SKF-96365干预处理是在维持培养基中加入SKF-96365(5μmol/L)后与假暴露组、RF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辐照结束后即刻进行以下指标检测:①细胞活力(CCK-8法)和LDH释放;②TRPC1、TRPC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③钙库操纵性钙内流变化(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激光共聚焦显微镜);④神经元突起总长度、初级突起数和分支数(Tuj-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RF组细胞活力和LDH释放与相应Sham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RF组辐照24 h后,TRPC1和TRPC3蛋白表达分别降低24%和23%,SOCE下降54%,辐照48 h引起PCCNs突起总长度、初级突起数和分支数分别下降20%、12%、31%,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SKF-96365组SOCE下降24%,突起总长度、初级突起数、分支数分别下降10%、12%、24%,与Sham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F+ SKF-96365组SOCE和突起总长度、突起数、分支数的变化与R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EMF可引起原代皮层神经元突起长度、初级突起数和分支数减少,该效应可能与TRPC1和TRPC3通道蛋白表达降低和TRPC通道介导的钙信号减弱有关.

  • 胰腺癌组织中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靖;卢乐乐;赖洁娟;张玉君;陈美玲;白莲花;张雷达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4,CSPG4)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的胰腺导管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标本各160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36例;年龄33~75(56.98±10.75)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中CSPG4的表达,分析CSPG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胰腺癌中CSPG4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CSPG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46.25% vs 10.00%,P<0.01).胰腺癌中CSPG4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侵犯、肿瘤T分期、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胰腺癌中CSPG4阳性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CSPG4的表达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1).结论 CSPG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其表达水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提示CSPG4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成年小鼠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作者:唐玉彬;苏楠;温轩;陈思宇;杜晓兰;陈林

    目的 建立稳定的成年小鼠骨细胞分离和鉴定方法,检测其标志性基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表达.方法 将3月龄C57小鼠的胫骨和股骨分离后剪除干骺端,冲去骨髓,切割成约1 mm碎片,用Ⅰ型胶原酶和EDTA溶液交替消化以获取骨细胞.分别通过形态观察、ALP染色、OC染色和E11/gp38染色鉴定骨细胞.qRT-PCR检测骨细胞标志性基因表达,并与骨细胞系IDG-SW3和MLO-Y4比较.检测FGFRs在骨细胞的表达.结果 分离出的骨细胞呈多树突状或星状,并借突触彼此连接.ALP染色可见成骨细胞染色阳性,骨细胞染色阴性.OC染色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均阳性,成纤维细胞阴性,而E11/gp38染色仅见骨细胞染色阳性.实验所得细胞表达骨细胞特异基因DMP1、SOST、FGF23,表明骨细胞成功分离,且此原代骨细胞与IDG-SW3和MLO-Y4细胞系表达有差异.FGFR1~3在骨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 成功分离成年小鼠原代骨细胞,发现FGFR1~3在原代骨细胞中均有表达.

  • 川西獐牙菜单体齐墩果酸上调阻塞性胆汁淤积大鼠肝脏核受体Lrh-1和胆酸转运蛋白Mrp3的表达

    作者:张樑君;封欣婵;李绍雪;高宇;程英;陈文生;柴进

    目的 建立胆道结扎的大鼠模型,观察川西獐牙菜活性单体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胆道结扎所致的肝外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3,Mrp3)、核受体Lrh-1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只SD大鼠分为3组:假结扎组(Sham组)、胆道结扎组(BDL组)、齐墩果酸组(BDL+OA组),每组5只.分别用生理盐水、齐墩果酸处理7d后,收集组织标本,HE染色检测肝脏损伤程度,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Mrp3和Lrh-1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BDL+ OA组肝脏损伤程度较胆道结扎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DL+ OA组Mrp3表达较Sham组增加2.4倍,Lrh-1表达增加1.8倍;RT-PCR结果显示BDL+ OA组Mrp3表达较Sham组增加3.2倍,Lrh-1表达升高2.2倍.结论 川西獐牙菜单体齐墩果酸对胆道结扎所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Lrh-1、Mrp3有关.

  • 髓核突出导致大鼠痛觉改变及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芽生

    作者:金相廷;姚远;胡凯;周跃

    目的 观察单纯自体髓核突出情况下是否可以造成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交感芽生现象的发生,并引起大鼠痛阈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正常组10只,手术组、假手术组术后2、5、7、14、20 d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10只.手术组将鼠尾近端椎间髓核取出后移植于大鼠L5 DRG表面,制成无机械性压迫的单纯髓核突出模型.假手术组仅通过手术暴露L5 DRG,并不进行髓核移植.不同时间点监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并处死、灌注固定.将固定后的术侧DRG取出、切片,用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进行交感神经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拍照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检测DRG内交感神经的数量、密度.结果 手术组大鼠自体髓核移植术后,有明显行为学改变,大鼠术侧后足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术后7、14、20 d痛阈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同时,手术组术侧DRG内交感神经数量在术后5、7、14、20 d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1).术后20 d,手术组DRG内交感神经数量[(19.70 ±2.67) mm/mm2]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75 ±2.20) mm/mm2]和正常组[(1.11 ±1.07)mm/mm2,P<0.01].结论 大鼠通过单纯自体髓核刺激DRG即可引起DRG内交感神经芽生,并可以引起同侧肢体痛阈降低.

  • 二甲双胍刺激肝脏瘦素受体基因表达上调血浆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

    作者:唐雪梅;李婧雯;甘立霞;徐梓辉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上调血浆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OB-R)的可能机制.方法 42只6~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CD)组(n=21)及高脂饮食(HF)组(n=21).喂养5月后,CD组及HF组分别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7只,分别予蒸馏水(不用药对照组),二甲双胍50、200 mg/(kg·d)灌胃,灌胃15 d后取其血浆及肝、肾组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OB-R)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肝、肾脏组织中瘦素受体基因(OB-Rt、OB-Ra、OB-Rb、OB-Rc、OB-Rd)及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ADAM17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肾脏组织中ADAM10、ADAM17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不用药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后均能升高CD组和HF组小鼠血浆sOB-R,CD组中二甲双胍200 mg/(kg·d)组与其他2组比较,HF组中二甲双胍50、200 mg/(kg·d)组与不用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sOB-R水平升高具有二甲双胍剂量依赖性效应.二甲双胍能上调肝脏瘦素受体基因OB-Rt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HF组瘦素受体上升更为明显;瘦素受体亚型OB-Ra、OB-Rc、OB-Rd的上升趋势与OB-Rt趋势一致.肾脏组织中,瘦素受体基因OB-Rt、OB-Ra、OB-Rb、OB-Rc、OB-Rd的表达水平在二甲双胍用药组及不用药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CD组与HF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肝脏和肾脏组织中ADAM10、ADAM17表达量在CD组与HF组、二甲双胍用药组及不用药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二甲双胍能显著上调血浆sOB-R水平,该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肝脏瘦素受体基因表达实现的,主要的来源是肝脏的短型瘦素受体.

  • CD36促进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璟;熊小檍;王鹏飞;王艳春;杨清武

    目的 探讨CD36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49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静脉全血后进行CD36突变筛查,在突变的35例患者中挑选出24例为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分入CD36缺陷组,同时在CD36正常的患者中挑选出24例基线水平一致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CD36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吸收、炎症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349例脑出血患者中筛选出35例CD36缺陷患者(10.03%).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血肿体积、危险因素等基线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7d后CD36缺陷患者血肿吸收速率低于CD36正常患者[(22.4±2.4)% vs(44.8±5.1)%,P <0.05],并且CD36缺陷患者炎症因子下降较CD36正常患者慢(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CD36缺陷患者在第14、30、90天时显著高于CD36正常患者(P<0.05).结论 CD36可能在促进血肿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