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猪尾导管与普通胸管气胸引流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孙嵇洪;李国庆;黄勇

    目的 评价猪尾导管与普通胸管用于气胸引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谷歌学术等英文数据库截至2015年11月26日有关猪尾导管与普通胸管治疗气胸的临床对照试验,使用MINORS条目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1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共522例患者,其中使用猪尾导管267例、使用普通胸管255例.经过Meta分析:猪尾导管组相对于普通胸管组,减少了术后置管时间(WMD=-0.33,95% CI-0.58 ~-0.07,P<0.05),而气胸治疗成功率(RR=0.94,95% CI0.87 ~ 1.02,P>0.05)、术后住院时间(WMD=-2.33,95% CI-6.87 ~2.22,P>0.05)、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RR=0.73,95%CI0.29~1.86,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普通胸管,应用猪尾导管治疗气胸,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置管时间,而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猪尾导管可有效用于气胸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

  • 下调Cyclophilin A对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作者:柏露;周建荣;王致娟;刘舟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研究亲环蛋白A(Cyclophilin A,CypA)基因对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在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 构建沉默CypA基因慢病毒颗粒,转染Hep2喉癌细胞,将15只裸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基因沉默组,每组5只,建立喉鳞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V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CypA、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CD147)、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肿瘤组织的表达,RT-PCR检测CypA、CD147、MMP-9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ypA、CD147、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基因沉默组肿瘤体积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观察肿瘤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CypA主要表达在细胞质,CD147主要表达在细胞膜,MMP-9主要表达在肿瘤间质;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基因沉默组CypA、CD147、MMP-9的表达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下调CypA可以通过调节CD147、MMP-9的表达水平抑制喉癌的生长,延缓肿瘤转移.

  • 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及尿液DcR2表达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

    作者:刘佳睿;陈佳;陈客宏;林利容;张建国;李开龙;郑卢权;何娅妮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肾损伤模型中肾组织及尿液诱骗受体2(decoy receptor 2,DcR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使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和I/R 60 min组,分别于术后1、3、7、21、35 d收集血、尿及双侧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NAG水平,使用PAS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予以病理损伤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DcR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DcR2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Scr(21.3±1.6)μmol/L、尿NAG(4.4±0.6) U/mmol相比,I/R 60 min组1、3、7、21、35 d时Scr[(122.2 ±15.4)、(193.5 ±27.7)、(66.4±10.2)、(37.8±6.2)、(34.4±2.8)μmol/L]显著升高(P<0.05),尿NAG[(9.8 ±2.0)、(17.0±2.5)、(7.8±1.5)、(6.5±2.1)、(6.7±2.3) U/mmol]显著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皮髓交界区域出现明显的肾小管细胞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细胞管型形成等病理表现,并于再灌注后期出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慢性化表现;I/R60 min组肾组织DcR2表达及尿DcR2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DcR2表达量及尿DcR2水平与肾功能、肾组织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DcR2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DcR2表达量及尿DcR2水平与肾功能及肾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DcR2可能在缺血再灌注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泛素连接酶Parkin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肾间质损伤的关系

    作者:袁俊杰;陈客宏;林利容;郑卢权;何娅妮

    目的 研究泛素连接酶Parkin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40例经肾活检确诊为2型DN患者,并取10例肾肿瘤切除后远端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DN间质损伤评分肾组织的Parkin表达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荧光共染检测肾小管Parkin的表达分别与肾间质损伤因子IL-6、TGF-β的表达及间质纤维化标志Col-Ⅳ的表达的关系.结果 Parkin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中表达,并随着DN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的加重而逐渐减少.Parkin表达与肾脏结构损伤(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肾脏功能损伤指标[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肾组织Parkin阳性肾小管细胞并不表达促炎因子IL-6、促纤维化因子TGF-β及Col-Ⅳ.结论 Parkin表达降低与DN肾间质损伤密切相关.

  • 椎体内裂隙的位置和程度影响伤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余伟波;梁德;江晓兵;叶林强;姚珍松

    目的 分析椎体内真空裂隙(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的位置和程度变化对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已验证的T11 ~ L1有限元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指定T12为伤椎,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将T12椎体内部松质骨在不同位置予以不同程度的截除,模拟9种IVC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将前1/2高2 mm松质骨在偏上、中、偏下予以截除模拟轻度IVC模型(S1、C1、I1),将前1/2高4 mm松质骨截除模拟上下进展的重度IVC模型(S2、C2、I2),将高2 mm松质骨完整截除模拟前后进展的重度IVC模型(S3、C3、I3).分别比较9种模型在各种生理活动范围时在T12皮质骨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对所有IVC模型而言,大米塞斯应力(von Mises)主要集中在前屈活动时伤椎皮质骨前壁上下缘,其次是后伸活动时后壁上下缘.当IVC偏上或偏下时,伤椎皮质骨大应力在前屈时显著增加(超过正常模型17%),而当IVC位于中部时大应力仅轻微增加(约超过正常模型5%).当IVC进展性加重时,模型的大应力均增加,但是当IVC向前后进展加重时在各种生理活动范围下大应力值超过轻度IVC模型大应力8%以上,而当IVC上下进展加重时大应力值仅超过轻度IVC模型大应力值3%以下.结论 除IVC位于中部时对伤椎稳定性影响较小外,其余大部分位置和程度的IVC对伤椎稳定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可能需要早期手术干预以稳定椎体、预防进展性严重塌陷.

  • 红花注射液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左氧氟沙星分布的影响

    作者:孔令希;黄艳;邱峰;何海霞;罗成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左氧氟沙星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96只盆腔炎模型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左氧氟沙星和红花注射液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实验组动物连续3d静注红花注射液(0.8 mL/kg),对照组肌注等容积生理盐水.第4天,两组动物均按80 mg/kg灌服左氧氟沙星,于给药后0.25、0.5、1、1.5、2、4、8、12 h两组分别处死大鼠6只,采集动物血浆,并取子宫组织制作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子宫组织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DAS 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如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β)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等.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及子宫组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如下:血浆Cmax分别为(14.28 ±0.84)、(14.45±1.93) μg/mL,子宫组织Cmax分别为(15.85 ±1.32)、(12.65±1.01) μg/mL(P <0.01);血浆药物清除率分别为(1.25±0.18)、(1.35±0.25) L/(kg·h),子宫组织药物清除率分别为(1.08±0.08)、(1.47±0.16) L/(kg·h)(P<0.01);血浆tmax分别为(1.42±0.20)、(1.50 ±0.01)h,子宫组织tmax分别为(1.25±0.27)、(1.17±0.26)h;血浆t1/2β分别为(7.69±2.61)、(7.32 ±2.80)h,子宫组织t1/2β分别为(7.95±5.29)、(9.16±3.00)h;血浆AUC0→t分别为(55.13 ±5.42)、(51.73±5.27) μg·h/mL,子宫组织AUC0→t分别为(63.69±3.95)、(48.95 ±4.11) μg·h/mL(P <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 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敏;孙宇;王宇迪;夏晚秋;梁华平;张绍蓉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创伤后感染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2015年重庆市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综合ICU因创伤入院且发生感染的患者227例,其中男性174例,女性53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脓毒症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168)和非脓毒症组(n=59),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情况、感染情况、病理生理特征等,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可能导致脓毒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创伤后感染患者脓毒症发生率为74.01%.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入ICU后24 h内液入量、中心置管、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输血、血液感染、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较多,入院时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等较高(P<0.05).经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7个危险因素:入院时SOFA较大(OR =2.64,95%CI:1.27~5.46,P=0.009)、入ICU时功能障碍系统的个数增加(OR=2.10,95% CI:1.35 ~ 3.27,P=0.001)、入ICU 24 h内血pH值异常(OR =3.16,95% CI:1.43 ~ 6.99,P=0.005)、入ICU 24 h内脉压差平均值增大(OR=1.52,95% CI:1.09 ~2.11,P=0.014)、存在葡萄球菌属感染(OR =4.32,95%CI:1.54 ~ 12.07,P=0.005)、存在外伤创面或外科手术部位感染(OR=3.73,95%CI:1.12 ~ 12.46,P=0.032)、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增加(OR=1.94,95%CI:1.36 ~2.77,P<0.01).结论 严密监测创伤患者入ICU 24 h内pH值及脉压差变化,预防创面及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避免葡萄球菌属感染,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有望降低其脓毒症发生率及致死率.

  • 高原地区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曹成瑛;陈秋红;陈红;王生元;罗焕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高原地区PTE的认识.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居住地海拔2 500 ~4500m的54例PTE患者为高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居住地海拔1800~2450 m的36例PTE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明E患者危险因素构成比,对PTE相关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4例高原地区PTE患者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DVT)40例,占74.1%,其中12例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占22.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9例,占16.7%,其中3例合并DVT,占5.6%;单纯肺栓塞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3例,占5.6%;冠心病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者继发肺栓塞1例,占1.9%;其他原因4例,占7.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高原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红细胞计数、HGB浓度增高为高原地区P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624、10.680).结论 高原地区PTE患者呼吸困难、胸痛、低氧血症发性生率较低海拔地区高,红细胞增多、HGB浓度增高是独立危险因素.

  • 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39例分析

    作者:梅洁;苏新良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本科收治的甲状腺癌行颈清扫术患者1 104例,对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淋巴漏患者的预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39例(3.5%)患者出现颈部淋巴漏,包括轻度27例,中度3例,重度9例.其中行左侧颈清扫的患者较行右侧颈清扫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漏.多数患者联合多种保守治疗成功治愈淋巴漏,2例患者因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再次手术仍失败后进行创腔内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成功治疗淋巴漏.本组患者无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结论 处理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重在预防,清扫左侧颈淋巴结时应尤其注意.多数淋巴漏患者可通过持续负压引流、生长抑素泵入等保守治疗治愈,联合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创腔内注射可加速淋巴管闭合.少数患者淋巴漏持续时间长,引流量大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取手术治疗,但再次手术治疗风险大,需谨慎对待.

  • 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

    作者:苏红;陈俊国

    目的 调查与评估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现状及特点.方法 采用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问卷对来自全国6所医学院校的1 599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婚姻状态、考入研究生时的状态、现就业状态个体的差异.结果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总均分为3.40,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研一、研二、研三学生的心理素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一高,研三低.在心理素质总问卷及认知分问卷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就业一段时间后再考入研究生”的硕士生心理素质得分显著高于“从大学直接考入研究生”与“待业一段时间后再考入研究生”的硕士生(P<0.01);在适应性分问卷上,未婚硕士研究生得分显著高于离婚硕士研究生(P<0.05);在个性分问卷上,已婚与未婚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婚的硕士研究生(P<0.05);在认知分问卷上,现已就业的得分显著高于待就业的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在对其提升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研三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女性的认知品质、离婚硕士的适应性与个性品质、“待业一段时间后再考入研究生”的硕士以及现在仍旧待业的硕士的整体心理素质与认知品质.

  • 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保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作者:杨学森

  • 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现状及个体易感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李代波;曾岚;银涛;严华成;帅丽芳;王瑜彬;叶楠;杨学森;曹佳

    目的 了解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现状,找出影响中暑的个体易感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热区某特种部队376名战士,通过调查问卷得到人员年龄、军龄、身高、体质量、入伍前每天锻炼时间等基本情况以及中暑情况,将发生过中暑的人员设为中暑组,未发生过中暑人员设为未中暑组,测试2组人员的台阶指数、400 m跑成绩、400 m渡海登岛障碍成绩、5 km越野成绩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等体能体质指标,同时测量其5 km越野前后的鼓膜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分析比较2组人员在可能影响中暑的个体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 根据中暑诊断标准,调查对象近1年发生过中暑的共79人,中暑发病率为21.01%.中暑组与未中暑组在年龄、军龄、对训练量的接受程度、对于训练是否有压力、睡眠质量、台阶指数、5 km越野成绩、BMI、5 km越野前后的平均皮肤温度和脉压差变化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发病率较高,年龄和军龄较小、对训练量的接受程度较差、认为训练有压力、睡眠质量较差、台阶指数较小、5 km越野成绩较差和BMI较大的战士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指标可能是部队官兵中暑的个体易感因素.

  • 军事训练中暑的关键干预措施

    作者:叶治家;刘婷婷

  • 亚致死剂量球形芽孢杆菌对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

    作者:于莎莎;付蒙颖;李秋霞;王维;王英

    目的 探讨亚致死剂量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亚致死剂量Bs 2 362株处理斯氏按蚊Ⅳ龄幼虫,收集存活按蚊并常规饲养.正常对照组按蚊Ⅳ龄幼虫不进行Bs处理,常规饲养.对3~5d龄的斯氏按蚊成蚊进行约氏疟原虫攻击感染,并于按蚊吸血后第9天解剖蚊胃,观察卵囊的发育情况,比较分析Bs处理对斯氏按蚊传疟能力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Bs处理组按蚊对疟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2.1%和97.6%,Bs处理组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gma 3.5统计软件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和Bs处理组斯氏按蚊对疟原虫的感染度分别为(56.69±69.29)和(84.19 ±75.64),Bs处理组按蚊卵囊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致死剂量Bs 2362株处理显著增加约氏疟原虫对斯氏按蚊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提高了按蚊的传疟能力.

  • 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后不同病程病毒核酸及其IgM抗体的变化规律

    作者:张培;李春缘;陈迪嘉;李曦;于德宪;谢晓波;陈月;严华成;任瑞文

    目的 探讨Ⅰ型登革病毒感染后病毒核酸及其IgM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登革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11月收集的Ⅰ型登革病毒感染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病毒核酸和IgM抗体,分析不同病程两者的变化规律.结果 共检出222例阳性患者,其中病毒核酸阳性137例,IgM抗体阳性146例,两者同时阳性61例.病程急性期(发病l~5d)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5% ~ 100%,IgM抗体阳性率在发病第1~2天较低,但第3~5天快速升高至50% ~ 70%;进入恢复期(发病6~10 d)病毒核酸阳性率即快速降低,8d后仅20%左右,但IgM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达95%~100%.急性期和恢复期病毒核酸与IgM抗体检测结果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1,P<0.05).结论 Ⅰ型登革病毒感染者急性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75%以上.恢复期IgM抗体阳性率在95%以上.根据病程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可提高登革热的诊断效率.

  • 登革病毒感染人原代树突状细胞(CD209,-139A/-336A)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裔;方昕;胡珍;杨杰;袁吉振;尚伟龙;饶贤才

    目的 建立以人原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为宿主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模型.方法 采集基因型为CD209,-139A/-336A的人抗凝血标本,分离获得DCs前体细胞,利用rhGM-CSF及rhIL-4诱导,获得未成熟DCs.瑞氏染色鉴定DCs的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DCs的分化效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鉴定DCs的生物学功能.以Ⅰ型登革病毒GZ2002株为模式病毒进行病毒感染实验,建立并评估以人原代DCs为宿主的登革病毒感染模型.结果 分离获得的DCs前体细胞经细胞因子刺激后成功分化为未成熟DCs,分化效率高达90%.获得的DCs具有典型的细胞形态及生物学功能,可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登革病毒GZ2002株能成功感染诱导获得的原代DCs,促进DCs成熟,并复制产生感染性子代病毒,证明细胞感染模型成功建立.结论 成功建立以DCs为宿主的登革病毒感染模型.

  • 热射病小鼠早期中枢神经炎症和外周炎症的变化

    作者:刘军;王宫;何根林;杨举;张晓亮;罗珍;申婷婷;李萍;李文晶

    目的 探讨热射病小鼠早期(0~24 h)中枢神经炎症和外周炎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7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热射病后各时相(0、1、6、12、24 h)观察组.应用环境模拟舱建立热射病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生存率、直肠温度变化和体质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ELISA测定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情况,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中内毒素浓度.结果 热暴露后小鼠直肠温度超过42℃,1~2h出现低温期,24 h后小鼠存活率为78.57%,成功制备热射病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在热暴露后1h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并达到高峰值(P<0.01),6h后逐渐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4 h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1h后含量显著增加(P<0.01),之后缓慢下降,到24 h后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内毒素在热暴露即刻(0 h)开始明显升高,6h后达到峰值,至24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热射病小鼠在热暴露12 h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一过性炎症反应,而外周炎症反应持续至24 h之后,提示热射病小鼠早期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外周炎症反应可能是相互独立发生.

  • 热射病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

    作者:王宫;刘军;何根林;杨举;李萍;张晓亮;李文晶;罗珍;申婷婷

    目的 研究热射病小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小胶质细胞在热射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动物环境模拟舱建立温度(41.2±0.5)℃,相对湿度(60±2)%的热暴露损伤模型,将57只BALB/c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和热射病1、6、24 h组.Real-time PCR检测大脑皮层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CD45和CD11b的表达,以及M2型极化标志物Arg1、FIZZ和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脑皮层CD45、CD11b、FIZZ和CD206的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技术检测CD45和CD206的分布和共定位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1型极化标志物TNF-α、CD45和CD11b在热损伤后1h达高峰,而M2型极化标志物Arg1、FIZZ和CD206在热损伤后24 h达高峰(P<0.01).Western blot检测M1型极化标志物CD45及CD11b的蛋白表达量,在1h后显著升高,随后逐渐下降,24 h后低;M2型极化标志物FIZZ与CD206的表达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均在24 h后显著升高并达峰值(P<0.01).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D45和CD206共定位表达于热射病小鼠大脑皮层,且分别在热损伤后1h和24 h荧光光密度增强.结论 热射病后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出现明显活化,其活化的规律表现为热射病后1h主要为M1型极化,而在热射病后24 h则主要表现为M2型极化,这种变化形式可能与热射病后出现的中枢神经损伤有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