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白藜芦醇对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作者:戴旭芳;秦利燕;连继勤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改善孤独症大鼠病症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于大鼠孕12.5 d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腹腔一次性注射制备孤独症幼鼠模型.白藜芦醇处理组从母鼠怀孕后第6天开始按照3.6 mg/kg体质量在孕鼠皮下注射白藜芦醇,持续注射13 d.将幼鼠分为4组:对照组、白藜芦醇处理组、VPA处理组、VPA联合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3只.出生后35 d对幼鼠进行重复行为、神经行为与社会交往行为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自噬标志蛋白LC3及SIRT1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获得孤独症模型大鼠.与对照组相比,VPA组重复行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增加、站立次数减少(P<0.05),符合孤独症行为特征;白藜芦醇组无明显行为学变化;但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可显著改善VPA处理引起的孤独症行为症状(P<0.05),包括重复行为减弱,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中央区活动时间与距离减少、站立次数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可降低大鼠脑组织中SIRT1表达,并抑制LC3-Ⅱ表达水平;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则可增强大脑组织中SIRT1与LC3-Ⅱ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能改善孤独症模型大鼠的病症行为,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自噬及SIRT1表达相关.

  •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作者:罗文英;刘建军;丁瑜;杨拉维;任晓虎

    目的 探讨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差异蛋白谱,以发现黏液型P.a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用来自于临床囊性纤维化患者分离的3株黏液型P.a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以确定它们的同源性;采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标记(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 LC-MS/MS)技术分析3株黏液型与对照组1株非黏液型P.a的差异蛋白谱,并采用RT-qPCR方法对5个共同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 3株黏液型P.a菌株不具有同源性,iTRAQ结果没有明显差异.3组共有219个上调和101个下调差异蛋白.pa2815、pa2018、dnak、pa5046和acef基因转录水平与iTRAQ结果一致.结论 不同黏液表型P.a的iTRAQ结果没有明显差异,219个上调和101个下调差异蛋白可以作为研究黏液型与非黏液型P.a致病机制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通过上调P2X7受体表达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

    作者:伍莎莎;欧阳南;何泉;周超

    目的 探讨胆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功能失调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及IL-1β成熟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基因转染方法在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SCAP,结合使用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激动剂ATP(5 mmol/L)或抑制剂A438079(100 μmol/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①对照组、②ATP处理组、③A438079处理组、④ATP+A438079组、⑤过表达SCAP组、⑥过表达SCAP+ATP组、⑦过表达SCAP+ A438079组、⑧过表达SCAP+ATP+A438079组.RT-PCR检测过表达SCAP以及激动或抑制P2X7R对P2X7R、pro-IL-1β、NLRP3、pro-caspase-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P2X7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CAP、pro-IL-1β、NLRP3、caspase-1(p20)以及培养上清中IL-1β的蛋白水平.同一实验在细胞水平重复4次.结果 ①过表达SCAP组与对照组比较,其pro-IL-1β、P2X7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表面P2X7R表达明显上调.②P2X7R激动剂ATP与抑制剂A438079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SCAP及P2X7R mRNA表达无影响(P>0.05).P2X7R激动剂ATP能够显著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pro-IL-1β mRNA表达(P<0.05),在过表达SCAP基础上激动P2X7R能够进一步激活pro-IL-1β基因转录(P<0.01),同时显著促进细胞内pro-IL-1β剪切成熟并向细胞外分泌(P<0.01),抑制P2X7R活性并不影响过表达SCAP致pro-IL-1β表达上调的作用,但将减少上清中成熟IL-1β的含量.过表达SCAP并不影响NLRP3及caspase-1表达(P>0.05),但在过表达SCAP基础上充分激动P2X7R将显著上调NLRP3及caspase-1基因及蛋白水平(P<0.01),上述变化能够被P2X7R抑制剂A438079抵消.结论 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能够促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pro-IL-1 β表达,同时通过上调细胞表面P2X7R表达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pro-IL-1β成熟及其向细胞外分泌.

  • 不同芽孢杆菌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研究

    作者:余闻静;杨翔;刘羽;赵祥;林钟劝;杨柯;府伟灵

    目的 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常见致病芽孢杆菌进行检测.方法 使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3种致病菌进行了室温、干燥环境下太赫兹时域光谱测试.得到了样品在0.2 ~2.0 THz波段的太赫兹吸收曲线.结果 随着频率增加不同含量的芽孢杆菌冻干粉的太赫兹波段的吸收系数是增加的,并且有不同的吸收趋势;此外不同种属的芽孢杆菌的冻干粉和菌落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吸收系数,这意味着3种样品的分子及官能团的构成和存在状态是不同的,更有力地揭示3种样品的确具有不同的生物成分组成和结构.结论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无需标记且无破坏性的探测方法,为芽孢杆菌的检测和鉴别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具有高效降解地塞米松能力的伯克霍尔德菌CQ001株的分离及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作者:斯丹;杨致邦;蒋任举;张进;熊玉霞;马廉举;王毅

    目的 研究细菌对地塞米松类甾体激素的降解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构建清除水环境医源性地塞米松类药物污染的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医院废水中分离降解地塞米松的细菌,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细菌对地塞米松的降解效能,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用Illumina Hiseq4000结合第三代测序技术对降解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序列组装、注释和分析,对降解地塞米松相关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 分离到1株对地塞米松有较高降解作用的细菌,经鉴定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命名为Burkholderia sp.CQ001.该菌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及地塞米松的降解率分别为84.8%和77.11%.全基因组测序表明Burkholderia sp.CQ001包含2条染色体和4个巨型质粒,与代谢相关基因大部分集中在2号染色体上,共3 260 157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菌含有甾体代谢通路中许多重要酶类的编码基因,其中与地塞米松降解相关的有ABC转运子,3-甾酮-9 α-脱氢酶等,这些基因在以地塞米松磷酸钠为碳源的培养条件下表达量不同程度地高于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条件.结论 Burkholderia sp.CQ001是一株具有强大的代谢功能和代谢途径丰富的细菌,具有降解地塞米松类甾体激素的性能,该菌株为后续研究甾体激素的降解机制和构建清除水环境医源性地塞米松类药物污染的工程菌提供了菌种.

  • ATRA与BMP9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吴念;张平;田冬冬;张然熙;陈前昭;何百成;尹良军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和成骨相关指标;半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TRA和ATRA与BMP9联用处理143B细胞株后对B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人骨肉瘤143B细胞株中,与对照组相比,ATRA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促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5),下调PCNA的蛋白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ATRA能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晚期成骨指标OCN和OPN的蛋白水平(P<0.05);ATRA能上调BMP9的mRNA及蛋白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单用BMP9并不能上调OCN和OPN表达,并促进其增殖(P<0.05),但与ATRA联用时,能够增强ATRA诱导的相关成骨指标表达和抗增殖作用(P<0.05).结论 ATRA对143B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成骨分化,并可能恢复BMP9的成骨诱导能力.

  • 白藜芦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irt1-p53通路的关系

    作者:苟毅;余天雾;黄中荣;张雷达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 ±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ES预处理组、RES预处理+抑制剂组.建立大鼠肝脏70%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6h),并提前1h给予RES及Sirt1抑制剂(EX527).建模后检测血清标本中ALT活力及肝组织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乙酰化p53、Bax表达水平.结果 RES能够显著降低由HIRI引起的ALT活力升高(P<0.01)并增加SOD活性(P<0.01),显著缓解由HIRI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P<0.01)和减少肝细胞凋亡(P<0.01),显著提高Sirt1和Bax mRNA表达水平(P<0.01,P<0.01),提高Sirt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1)并降低乙酰化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RES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脏损伤,该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激动Sirt1-p53通路实现.

  • 粪便细菌移植对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及血氨的影响

    作者:王威巍;张宇;尤楠;郑璐;李靖

    目的 建立大鼠肝性脑病及FMT细菌模型,确定粪便细菌移植对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及血氨的影响,初步了解粪便细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2只SD大鼠,采用CCL4+酒精的方法建立大鼠肝性脑病模型及肠道埋管,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益生菌组;D组:FMT组),对C组进行益生菌移植,200 μL/d(200 μL益生菌溶液中含益生菌2.7×109),持续2周;对D组进行FMT移植,200 μL/d(200 μL粪便细菌溶液中含粪便细菌2.7×109),持续2周.记录大鼠一般生存情况及大便情况,对移植前后体重进行比较,测定移植前、后肝功能(ALT、AST、ALB、TB及DB)和门静脉及尾静脉血氨.结果 所有实验大鼠均未出现死亡;粪便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体重移植前明显增加[D组移植前(225.18±14.81)g,移植后2周(266.83 ±33.40)g,P<0.05];移植后大鼠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移植后2周ALT:D组与B组分别为(610.49±4.98) U/L和(990.07±4.80) U/L,P<0.05;AST:D组与B组分别为(72.46±4.42)U/L和(101.58±2.19)U/L,P<0.05;ALB:D组与B组比较ALB明显上升,分别为(24.48 ±0.12) g/L和(17.53 ±0.53) g/L,P<0.05;TB:D组为(13.45±0.77) μmol/L,B组为(27.20±0.77) μmol/L,P<0.05;DB:D组为(10.04±0.09) μmol/L,B组为(16.04±0.51) μmol/L,P<0.05];门静脉及尾静脉血氨较移植前明显降低[D组门静脉及尾静脉血氨分别为(26.26 ±0.30) μmol/L和(23.10 ±0.35) μmol/L,B组分别为(36.28±1.32) μmol/L和(32.90±0.35) μmol/L,P<0.05].结论 对大鼠进行人体粪便细菌移植是可行的;粪便细菌移植可改善肝性脑病大鼠的肝功能,降低血氨.

  •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局部滴眼给药性能评价

    作者:徐霁;周文君;蔡春华;刘世纯

    目的 制备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评价其局部滴眼给药性能.方法 以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药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对其进行表征后,分别考察纳米粒的药物缓释能力、对眼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角膜渗透性.结果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粒径为(235±23)nm,Zeta电位为(+23.1±0.6) mV,载药量为11.16%,包封率为61.35%.纳米粒体外释放药物非常缓慢,可持续释药48 h;相比于伏立康唑水溶液,纳米粒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清除率减少,眼表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延长(P<0.05).荧光标记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可穿透角膜上皮逐渐向角膜基质渗透.结论 与药物水溶液相比,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能够有效减少眼表药物的流失,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SYK调控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张志鑫;崔应麟;李彦杰;任锟;邢若星

    目的 探讨抑制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10只SD怀孕大鼠(190 ~230 g,胎龄16d)胎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并用MAP2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建立缺氧/缺糖损伤的体外模型,caspase-3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SYK和凋亡相关的原癌基因Fra-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YK、Bcl-2和Fra-1蛋白的表达.Control组:无转染处理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 siRNA组:转染SYK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Fra-1 siRNA组:同时转染SYK siRNA和Fra-1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non-specific siRNA组:转染non-specific siRNA的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结果 MAP2免疫荧光鉴定为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神经元SYK表达(P<0.01),RNA干扰抑制SYK表达后caspase-3活性(P<0.05)和细胞凋亡(P<0.01)均显著降低,但是Fra-1 mRNA (P <0.01)和蛋白(P<0.05)表达量明显上升.用RNA干扰技术同时抑制SYK和Fra-1后,caspase-3活性(P<0.01)显著上升但Bcl-2蛋白表达(P<0.01)显著降低.结论 Fra-1介导了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为脑卒中所致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纯静;叶生丽;邹晋峰;康新国;农佳元;代宏

    目的 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l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15,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 STZ,糖尿病成模后8周给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造模后12周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于12周处死大鼠,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免疫组化检测海马IL-6、TNF-α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存活12只,阻滞组存活13只.糖尿病组、阻滞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为R3(28.51±3.01)、R4(13.93 ±1.16)、RCR(2.09±0.27),阻滞组的为R3(45.26±4.21)、R4(11.99±1.11)、RCR(3.52±0.32),对照组为R3 (66.31 ±5.65)、R4(12.97±3.38)、RCR (4.78 ±0.68),糖尿病组和阻滞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均较对照组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R3和RCR值显著降低(P<0.05);但阻滞组的R3和RCR高于糖尿病组(P<0.05).在海马CA1区,糖尿病组IL-6、TNF-α表达为(53.32 ±6.29)、(63.21±13.24),阻滞组为(28.14±3.82)、(32.76±5.98),均高于对照组(13.87 ±2.54)、(11.09±8.87) (P <0.05).阻滞组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6、TNF-α有关.

  • 下调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基因的表达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文韬宇;祝琳;刘亚男;万婕;雷越;陈鸿雁

    目的 探讨下调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biquitin-like protein containing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UHRF1)基因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后对其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干扰组.利用UHRFl-siRNA干扰UHRF1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UHRF1的表达变化.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UHRF1表达后Hep-2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下调UHRF1表达后Hep-2细胞内Bax、Bcl-2、MMP-2、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下调UHRF1的表达后可明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P <0.001).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干扰组凋亡率分别为(5.47±2.77)%,(3.95±0.66)%,(18.95±1.10)%,干扰组凋亡率明显提高(P <0.001).空白组,阴性对照,干扰组每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13.7 ±13.1),(221.3±10.3),(97.7±7.5),干扰组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1).空白组,阴性对照,干扰组每视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230.7±5.5),(222.7±11.2),(111.7±7.6),干扰组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P <0.001).干扰组细胞Bax蛋白表达上调(P <0.001),Bcl-2蛋白表达下调(P <0.001),MMP-2蛋白、MMP-9蛋白表达下调(P <0.001).结论 在喉癌Hep-2细胞中下调UHRF1的表达后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 营养支持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及疗效初步评价

    作者:骆文君;李春花;林辉;郑媛钰

    目的 评价营养支持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以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全部3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营养支持的应用,并比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妊娠合并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25.81%)均未进行营养支持,妊娠合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分别有32.26%(10/31)和41.94%(13/31)的患者采用PN、PN和EN联合进行营养支持.PN和EN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组的感染发生率(18.18%)、腹胀缓解时间(3.85±1.07)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31 ±2.29)d、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PN支持治疗组(P<0.05),但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组间的胎儿终止妊娠率、早产率和足月生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中,营养支持应用广泛;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营养支持总体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

  • 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一项单中心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延洲;陈功立;徐嘉莉;李玉迪;邓黎;陈诚;梁小龙;徐惠成;梁志清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前瞻性纳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肿瘤学结局和围手术期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尝试手术,26例成功完成(96%),1例因术中探查合并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中转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位年龄46岁,体质量指数为22.1 kg/m2,中位手术时间237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86 mL.2例术中血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均在术中单孔腹腔镜下完成修补.平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21枚,手术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1例患者因2枚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进行化疗+放疗;7例合并中危因素患者,术后进行放疗.结论 具有丰富的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生熟练掌握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情况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可行的.

  • 两种宫腔屏障用于宫腔粘连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燕明;杜欣;王燕;阳艳;金晶;姚冬梅;刘玉兰;舒茵

    目的 探讨两种宫腔屏障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52例,按术后构建宫腔屏障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术毕宫腔放置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1d取出球囊,1周后宫腔镜探查并再次注入自交联凝胶;对照组:术毕放置Foley球囊+普通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1周取出球囊,宫腔镜探查,置入宫内节育器及普通透明质酸钠凝胶.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周期治疗.观察术后3月各组宫腔粘连AF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宫腔再粘连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AFS总分和粘连范围、粘连类型、月经状况单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AFS总分、月经状况评分、再粘连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应用Foley球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作为宫腔屏障,是提高IUA疗效的有效方法.

  • “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

    作者:田露;秦勇;蔡金华

    目的 探讨“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出现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因非肾脏相关疾病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的儿童腹部CTA影像及临床资料,共246例,男131例,女115例;年龄范围1月~<13.0岁,平均年龄(4.94±3.48)岁;所有儿童均除外左肾及左肾静脉相关疾病与变异,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按年龄分为7组:婴儿期(1月~<1.0岁)为l组,其他1.0~<13.0岁儿童以两岁为间隔分为6组.在CTA图像上,以同时具有左肾门部左肾静脉大内径(D2)≥3倍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左肾静脉内径(D1)以及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aortomesentericangle,AMA) <45°为标准,判断是否存在“胡桃夹”现象,分析“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出现的百分比,以及AMA的变化.结果 246例中,34例(13.82%)出现“胡桃夹”现象,婴儿组出现百分比为0%,余下各组百分比依次为5.77%(3/52),12.20%(5/41),16.67% (8/48),18.75%(6/32),23.81%(5/21),28.00% (7/25),各年龄组“胡桃夹”现象出现的百分比存在显著的等级趋势性增高差异(x2=13.879,P<0.01),年龄越大出现百分比相对越高,而AMA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变小.结论 “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出现的百分比约为13.82%,其可以作为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出现在一部分正常儿童中,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可避免将其过度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

  • 高原部队官兵EQ-5D健康情况调查及其与慢性高原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琳琳;刘春;陈郁;蔡明春;黄庆愿;高钰琪

    目的 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某军区驻高原部队956个样本及该军区驻平原587个对照样本,实施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5 dimensions,EQ-5 D)和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检查.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线性相关、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高原组行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沮丧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Q直观模拟标度尺(EQ 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行动能力、自我照顾、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沮丧各维度与CMS呈显著正相关(P<0.05),EQ-VAS评分与CMS呈显著负相关(P<0.05);疼痛或不舒服与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EQ-VAS评分与心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原组中健康组、轻度CMS组、中重度CMS组各维度和EQ-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常驻高原官兵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CMS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EQ-5D可以对高原官兵,尤其是CMS官兵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为高原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段明香;莫明露;王太武;熊鸿燕

    目的 分析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健康行为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85人重庆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为对象,进行行为干预.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观察其1年后行为依从性程度、干预效果及依从性的正性和负性影响因素.结果 被干预1年后,258人(92%)完成干预过程及追踪.其中,高度依从组1 16人(45%),中度依从组有101人(39%),低度依从组有41人(16%);125人(48.45%)血糖转归为正常.其中高度依从组69人(59.48%),中度依从组47人(46.53%),低度依从组9人(21.95%).各组间血糖转归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06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状态与依从性有关联(P<0.05);定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干预对象的自我健康意识强、干预平台的团队归属感以及干预信息的力度(权威性、先进性、发布频率)是促进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而对干预任务的认识不明确,缺乏耐心、不利的环境因素、短视行为是依从性的负性因素.结论 行为干预的依从性是干预效果的重要环节;结合社区人群的特点,注重主观健康意识建立、增强自身管理能力、增加干预项目的团队趣味性活动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提高社区人群依从性的措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