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국제약학구잡지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40
- 国内刊号: 11-561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微管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微管是一种动态的细丝状细胞骨架蛋白,也是中心粒的主体分子,微管纤维有序的动态变化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保证。微管抑制剂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装配、干扰微管组成纺锤丝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发挥明确的抗肿瘤效应。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已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的微管抑制剂类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它们的作用位点不尽相同。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管抑制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并简要介绍紫杉醇、长春碱和秋水仙碱等几类微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本刊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14年底,经过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推荐,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中,我刊发表的6篇论文入选。
-
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用抗体研究进展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由抗体、细胞毒性药物及偶联链三部分组成,兼具了抗体的高特异性和细胞毒素对肿瘤的高毒性,是新一代抗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ADC的载体部分,理想抗体及其靶标的选择是设计开发安全性高、疗效好的ADC药物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ADC药物用抗体的发展现状、特点、类型及靶标选择,以及现有的不同靶点裸抗体的发展进行简要综述,为理想ADC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
γ-氨基丁酸A受体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主要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其功能失调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1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疾病有关。目前临床上作用于GABAA受体的经典药物苯二氮类可作为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用药,可见GABAA受体具有潜在的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价值。本文通过阐述GABAA受体的分子结构和亚型,进一步综述GABAA受体与神经精神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便为神经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开发提供新靶点。
-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和不同的抗菌功能。其中以抗菌活性物质为突出,已经成为近年来新药筛选的重要资源,在药品开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近年关于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报道,分析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和功能;并对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在抗菌方面的作用及其抗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进展
胆碱能抗炎通路通过刺激外周迷走神经或应用中枢性毒蕈碱受体激动剂等,对损伤、病原体或组织缺血所致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与体液抗炎通路相比,胆碱能抗炎通路反应时间非常短,它能够快速而直接地调节全身性炎症反应,抑制生物毒素的致死效应。本文对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起源和构成,迷走神经与脾、炎性反射的关系进行综述。
-
化学恐怖袭击构成要素及应对策略
新的化学威胁呈现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化学恐怖袭击的应对策略也应随之相应改变。本文通过剖析历史上典型的化学恐怖袭击案例,针对化学恐怖袭击的3个主要构成要素(毒剂、目标和释放手段),了解和分析实施化学恐怖袭击的关键要点,对全球化和新技术对化学恐怖袭击发生的影响有所预判,并对现有的应对防御策略和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
-
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的化学酶学合成研究进展
硫酸乙酰肝素(HS)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了所涉及到的许多动物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HS特殊结构形式的肝素(HP)也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作抗凝药物,并在抗癌、抗炎方面显示出极有希望的药用前景。天然的HS/HP是在糖链长度和磺基化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混合物,限制了其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阐明和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化学合成的替代途径新发展起来的化学酶学合成近期取得了明显突破,缩短了合成过程,显著提高了得率,并加快了HS/HP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阐明,获得了具有新结构、药用价值更高、抗凝活性可逆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随着化学酶学合成技术的逐步改进和对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合成结构专一、药效更好更稳定、副作用更小的HS/HP药物在今后将逐步实现。文章针对HS/HP化学酶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的影响
应激对于认知和情感有重要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作为应激反应的主要调节器,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协调机体对应激的反应。近年研究表明,应激可导致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分支异常,树突棘缺失,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CRFR1)缺失小鼠或在CRFR1拮抗剂存在下则表现出正常的树突分支。另外,CRFR1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影响海马神经元结构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目前,CRF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就应激下CRF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对海马神经元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好好芭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加州西蒙得木(好好芭)属西蒙得木科植物,其种子不仅是世界特种油料的宝库,也是良好的药用资源,富含好好芭油和西蒙得木素,具有抗炎、减肥以及促抗菌等功效。本文综述了好好芭的药学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检测方法、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为好好芭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抗辐射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核能与核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人们遭受辐射损伤的潜在性风险。抗辐射药物可减少电离辐射损伤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抗辐射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关于低毒性和保护效果好的辐射防护剂研究倍受关注,并且筛选出了一批具有良好抗辐射作用的候选药物。其中,生物制品类抗辐射药物作为急性辐射综合征预防或治疗药物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进展较快的生物制品类抗辐射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C57小鼠脊髓损伤区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C57小鼠脊髓钳夹区IL-17表达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SC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SCI模型组、假手术组和IL-17中和抗体组。模型组制作小鼠脊髓钳夹模型,假手术组只剪开硬脊膜不伤及脊髓;IL-17中和抗体组在脊髓钳夹1 h即刻尾静脉给予IL-17中和抗体。小鼠后肢功能变化按Basso提出的小鼠后肢行为学评分(BMS)于1~7 d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损伤区IL-17 mRNA各时间点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损伤第7天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小鼠SCI后行为学显示,假手术组小鼠BMS在1~7 d均为9分;模型组小鼠BMS第1天为0分、第7天达2.9分;IL-17中和抗体组小鼠BMS第1天为0分、损伤第7天BMS评分达3.5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损伤区IL-17 mRNA的表达在损伤3 h升至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后其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其他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损伤第7天IL-17 mRNA的表达低。HE染色结果显示,SCI后7 d,假手术组小鼠脊髓组织形态完整;模型组小鼠大量神经细胞坏死、凋亡,大量细胞空泡状形成;中和抗体组小鼠部分神经元核固缩,有细胞空泡状形成,但部分细胞仍保持完整形态。结论 IL-17参与了SCI的继发性免疫炎症进程,可能是SCI治疗的干预靶点。
-
不同剂量HS6101对环磷酰胺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HS610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正常ICR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CTX 100 mg/(kg·d)制备化疗药损伤模型,3组动物于首次CTX前1 d,每只分别皮下注射HS61010、9和27μg,每组动物数分别为20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第4和9天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和骨髓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HS6101均可明显升高CTX化疗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P<0.05),增加骨髓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刺激化疗损伤后骨髓细胞增殖。其中HS610127μg给药组效果更佳。结论 HS610127μg可明显促进CTX化疗ICR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
一种基于体内释药行为的胸腺五肽微球体外加速释放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与体内释药数据相关的体外加速释药评价方法,用于胸腺五肽微球的处方优化和质量控制。方法残留法测定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释放情况,绘制体内累积释药曲线;对体外加速释放的重要条件进行筛选,包括释放介质种类、乙醇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加热温度,进行体内外释放相关性拟合,大程度模拟体内释放,并采用终优化的条件验证另两种处方。结果终优化的体外释放条件为:20%(V/V)乙醇中含0.06%(W/V)Tween 80作为释放介质,程序升温(0~1 h 40°C,1~6 h 45°C,6~30 h 50°C)的方法用于介质加热,(8、13和28)×1033种相对分子质量PLGA制备的微球体外加速曲线与体内释药曲线相关系数r2依次为0.9783、0.9886和0.9780。结论释放介质中加入乙醇并采取程序升温的办法,能大程度模拟体内释药,可用于胸腺五肽微球的处方优化和质量控制。
-
烷氧基联苯/姜黄素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耐药肿瘤活性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氧基联苯/C5-姜黄素偶联物。方法以双环醇、丙酮及不同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经吡啶氯铬酸盐(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PCC)氧化、两步Aldol缩合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采用MTS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敏感K562及耐药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制备了12个烷氧基联苯/C5-姜黄素偶联物。结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简单、收率高。化合物3b对敏感及耐药K562细胞均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38和3.60μmol/L。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肽中紫杉醇含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聚二肽紫杉醇(紫杉肽)注射制剂中紫杉醇含量。方法紫杉肽注射制剂以蒸馏水溶解,经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降解处理后,通过对紫杉醇降解产物的测定,间接标定紫杉肽注射制剂中紫杉醇的含量。采用Agilent SB C18(2.1 mm ×5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V/V),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40 nm(参比波长360 nm),柱温40℃(±0.5℃),自动进样器温度15℃(±0.5℃),进样体积2μl。结果紫杉醇浓度在0.31~5.00 mg/ml范围内与其降解产物的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n=5)。不同批次紫杉肽注射制剂中每支含紫杉醇的量在26.77~33.19 mg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紫杉肽注射制剂中紫杉醇含量分析。
-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肿瘤微环境改变促进胃癌NCI-N8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目的探讨微环境因子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胃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了TGF-β诱导胃癌细胞发生EMT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了EMT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划痕修复实验检测了胃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ELISA检测了TGF-β诱导刺激后胃癌微环境因子的改变,并通过免疫印迹检测了其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结果 TGF-β能诱导胃癌细胞NCI-N87发生EMT改变,促进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进一步研究发现,TGF-β能诱导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上调,Dickkopf-1(DKK1)和分泌型卷曲受体蛋白1(SFRP1)表达降低,进而分别诱导PI3K/AKT和Wnt/β-连环蛋白(catenin)通路的激活。结论 TGF-β通过诱导胃癌微环境因子的改变促进胃癌NCI-N87细胞发生EMT。
-
医药信息
Keytrud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不宜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素瘤默克公司的(pembrolizumab,Key-truda)可结合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阻止PD-L1与PD-L2的相互作用,引起PD-1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包括抗肿瘤免疫应答。此药适用于不宜手术切除或转移性黑素瘤、伊匹莫单抗(ipilimumab)治疗后病情恶化及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murine sarcoma viral on cogene ho molag B1,BRAF) V600突变呈阳性的患者。静脉输注,推荐剂量为2 mg/kg,静脉滴注30 min以上,每3周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美国FDA基于肿瘤缓解率和反应的耐久性通过了此药的加速审批程序,同时默克公司要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因为在生存期或疾病相关症状方面的改善尚未确定。
-
祝贺《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入选“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近日,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国际药学研究杂志》入选“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此次评选是国家为加强我国科技期刊资源建设,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水平,根据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及国家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的总体目标,由科技部经过公开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多次专家研讨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从6000多种科技期刊中评选得出,共评选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300种,其中有药学类期刊6种。
-
膜控微丸:口服缓控释固体制剂新兴产业方向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随着新型释药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膜控微丸在新产品研发中的角色正被广泛关注,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微丸的典型特性和应用,及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并分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
吉伏珠单抗治疗白塞病眼葡萄膜炎
XOMA公司宣布其IL-1β免疫调节性单抗吉伏珠单抗(gevokizumab)开始进行治疗白塞病眼葡萄膜炎的临床试验。试验属于随机撤药和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以确定此药的疗效和安全性。28名患者先进行28 d的开放式研究,了解是否对药物有治疗反应,有治疗反应者在双盲下分为安慰剂组和每月1次皮下60 mg组,主终点是首次出现眼症状加重。白塞病眼葡萄膜炎是一种罕见病,60%白塞病患者发生此症,是严重的急性非感染性眼葡萄膜炎,若不立即治疗,可引起视网膜剥离、玻璃体出血、青光眼和终失明。以往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明显不良反应。而吉伏珠单抗具有独特的变构调节功能,与炎症前IL-1β结合,调节引起炎症的细胞信号事件,可用于各种炎症的治疗。
-
Akynzeo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Helsinn公司的Akynzeo为P物质/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netupitant及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palonosetron)的固定组合药物。前者可预防化疗后急性期及延迟期的恶心呕吐而后者可预防化疗急性期的恶心呕吐。该复方专用于预防肿瘤化疗初期和多疗程后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但不仅限于高致吐化疗。化疗开始后1h内口服该复方胶囊,不受进食影响。
-
减肥新药贝洛雷尼治疗Prader-Willi综合征
Zafgen公司治疗Prader-Willi综合征的减肥新药贝洛雷尼(beloranib)开始首次Ⅲ期临床bestPWS试验。Prader-Will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肥胖病,患者的第15号染色体上基因缺失,下丘脑功能障碍,有饥饿感,过度进食,高度肥胖。此药是MetAP2酶的强抑制剂,降低肝脂肪合成和身体的脂肪贮存,可减轻饥饿感,促进脂肪代谢。临床试验的14个美国医疗点入选84名该综合征肥胖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或每周2次皮下注射1.8或2.4 mg组共6个月,完成试验后再进行6个月扩展开放试验,此时所有患者均给此药。主终点是身体脂肪量和与贪食有关的行为较基线时的改变,次终点是脂肪参数、体质量和生活质量。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