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苏浩波;顾建平;何旭;陈亮;楼文胜;陈国平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3年8月,对38例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施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口服抗凝治疗.术后1、3、6、12个月定期临床随访,并通过静脉造影或超声检查支架开通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在接受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残存狭窄>30%的病变之髂股静脉成功植入血管内支架.其中35例患者支架植入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8 d;另外3例支架植入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术后6个月造影显示支架内闭塞.结论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应用血管内支架可有效地解决髂股静脉节段性狭窄闭塞的基础病变,从而提高疗效.

  •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肾病的血管内介入方法选择和疗效探讨

    作者:方淳;李明华;程英升;王武;陈克敏;顾乐怡

    目的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肾动脉狭窄采用导引导管法(A组19例)和导丝交换法(B组9例),行经皮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31枚(Palmaz支架 22枚,Wallstent 4枚, Symphony 支架5枚).随访6个月~1年,观察血压、血肌酐、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并与术前比较.结果两组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为100%,B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肾动脉远端分支栓塞,两组共有4支血管发生再狭窄.结论导引导管法肾动脉内支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首选方法;维护肾功能是该治疗的首要目的.

  • 螺旋弹簧圈堵塞术治疗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作者:潘欣;方唯一;崔克俭;马建伟;关韶峰;倪幼方

    目的总结螺旋弹簧圈(Coil)堵塞术治疗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Coil弹簧栓堵塞治疗的肺动静脉瘘7例患者,其中单发囊状型4例,多发囊状型2例,多发弥漫型1例.结果 7例患者均栓塞成功.6例囊性肺动静脉瘘平均股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87%上升为术后96%.1例弥漫型肺动静脉瘘在栓塞术中出现一过性胸前区隐痛,经分期堵塞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9%上升为87%.随访6个月至5年,仅弥漫型肺动静脉瘘1例血氧饱和度较术后轻度下降,并超声心动图提示出现轻中度右房室瓣关闭不全,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Coil堵塞术治疗先天性囊状型肺动静脉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弥漫型者仅为一姑息治疗,疗效有待经验总结.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韩旭;金克斯;刘伟;马军;沈建明;阿孜肯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介绍与文献报道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方法将扩张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注入药物前,大腿根部用加压止血带捆绑并加压.45 d后重复治疗.治疗后第15天,患肢静滴尿激酶10万U/d,共10 d.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改善占100%,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显影时间缩短.4级骨质改善轻微或不明显.结论介入插管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3级以前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儿童灼伤性食管狭窄

    作者:俞炬明;范国平;钟伟兴;朱铭;张弛;施诚仁

    目的评价儿童烧灼性食管狭窄使用球囊扩张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18例烧灼性食管狭窄,10例食管狭窄为误服硫酸,7例食管狭窄为误服烧碱,1例食管狭窄为误服以硫酸锌为主的化学物.球囊扩张前均行食管吞钡检查,我们分别使用4mm×40mm~16mm×40mm或20mm×40mm球囊扩张食管狭窄.结果 18例儿童烧灼性食管狭窄治愈16例,1例转为手术治疗,另1例因食管闭塞而无法通过球囊导管.术后6~30个月保持临床无症状,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本方法安全简单且实用,为儿童烧灼性食管狭窄首选的治疗方法.

  • 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

    作者:胡毅;熊麟辉;杜品清;陈嘉宾

    目的探讨经输卵管途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降低插管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方法采用介入输卵管插管方法,插管前行宫颈外口注入阿托品0.5mg,插管成功后注入甲氨喋呤70mg治疗 114例输卵管妊娠.结果 113例获得成功,1例中转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颈外口注入阿托品后输卵管插管治疗妊娠是简单、安全、微创、迅速有效的方法.

  •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张志良;杨学东;曹勇伟;林向阳;张永萍;刘亚媛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联合治疗组6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月进行1次,3次为一疗程;冷冻治疗一般每一疗程进行1~3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45.3%,联合治疗组为6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半年、1年、1年半的生存率,分别为81.3%、62.5%、43.8%,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3.3%、83.3%、63.3%,1年和1年半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胆道双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作者:贾广志;张子东;王学静;尹华;李建明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双支架置入的方法、术式和临床疗效.方法 6例肝门部Bismuth Ⅳ型胆管癌患者,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双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当分叉呈钝角时,仅通过右肝管单一穿刺通道置入双支架;当分叉呈锐角时,2个穿刺通道都在右腋中线进行,方便了操作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了(104±29) μmol/L(P<0.01),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6例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4和6个月支架再阻塞.结论胆道双支架置入对于肝门部Bismuth Ⅳ型胆管癌疗效可靠,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方法可行.

  • 国产胆道金属支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祖炎;陈方宏;袁建华;俞文强;刘子江

    目的探讨国产胆道金属支架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70例恶性,2例良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经肝穿刺植入国产胆道金属支架75枚.结果 66例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2.7%(66/72).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内黄疸缓解率97.0%(64/66),30 d内死亡2例,早期并发症发生率7.6%(5/66).44例随访2~24个月,随访率66.7%.42例恶性患者,随访5~16个月(平均11.6个月),9例存活,33例死亡;生存时间2~23个月,中位生存期5.3个月.随访3、6、12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2.8%、89.9%、79.4%.支架再阻塞率14.3%(6/42),中位阻塞期3个月.2例良性梗阻患者,1例支架术后24个月仍通畅,1例术后3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国产胆道金属支架使用方便,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刘伟;陈根生;陈洪波;姚红响;曾群;汪望月

    目的评价和分析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治疗肝血管瘤34例,瘤体大小为2.5cm×2.0cm~9.0cm×1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血管瘤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32例(94.1%)血管瘤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发生肝坏死及肝内胆管毁损性并发症,5例发生胆囊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 (6/34).结论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并不是一种"无损伤"的治疗方法,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18F-FDG PET、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关系

    作者:商健彪;李彦豪;刘方颖;王全师;曾庆乐;陈勇;何晓峰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后18F-FDG PET显像、CT检查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疗效评价中的关系.方法 35例HCC患者,均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行18F-FDG PET显像及肝区CT扫描,并计算治疗前后血清AFP下降百分率,同时观察碘油沉积形式,利用半定量的方法通过18F-FDG PET显像计算肿瘤坏死率.分析、比较肿瘤坏死率、碘油不同沉积形式以及治疗前后AFP下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5例HCC患者中碘油沉积形式为A:密实型(12例);B:稀疏型(13例);C:散在型(7例)和D:缺失型(3例).35例患者肿瘤坏死率(7%~95%)与血清AFP下降百分率(0~100%)呈正相关(r=0.761,P<0.001);肿瘤坏死率>75%的14例患者中,13例AFP下降70%~100%,与其余21例肿瘤坏死率<75%患者的血清AFP下降百分率(0~61%)比较差异显著(t=6.212,P<0.001);肿瘤坏死率>75%的14例患者中12例呈密实型碘油沉积,2例呈稀疏型;而 21例肿瘤坏死率<75%患者的碘油沉积无密实型表现.肿瘤坏死率>75%、AFP下降百分率>70%以及密实型碘油沉积三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AFP下降百分率可以用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血清AFP下降百分率>70%或密实型碘油沉积可以作为判定HCC介入治疗有效与否的评价指标.

  • 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耀勇;宋太民;郭宏强;李纳新;马桂贞;李会芝

    目的探讨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68例食管癌患者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共行灌注化疗909次.均经食管吞钡X线片及食管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食管癌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相应食管节段的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动脉灌注化疗后出现脊髓损伤致截瘫1例,食管穿孔2例,坏死性食管炎3例.截瘫病例经1个月治疗未恢复,2个月后死于原发病;食管穿孔中1例形成食管-气管瘘,植入食管覆膜内支架后生存8个月,1例形成食管-纵隔瘘,6周后死于食管大出血;3例坏死性食管炎均发生在正常食管段,均形成食管穿孔.其中1例形成食管-支气管瘘,行胃造瘘后至今生存,2例形成食管-纵隔及食管-支气管瘘,均死于严重感染.结论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严重并发症少见,但后果严重.离子型对比剂是发生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组织耐受性是食管穿孔的主要原因.

  • 经皮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及临床处理

    作者:谢小西;胡国栋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PCS)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 202例胸、腹、盆腔及四肢恶性肿瘤采用经皮股动脉植入PCS进行化疗和碘油栓塞.分析其相关并发症35例(17.3%).结果并发症包括6例切口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17.1%),2例穿刺局部延迟出血(5.7%),3例PCS留置管坠落(8.6%),1例连接不牢分离(2.9%),1例渗漏(2.9%),1例药盒转面(2.9%),11例PCS堵塞(31.4%)和10例留置导管尖移位(28.6%).所有并发症经适当处理后无一例死亡和严重后遗症.结论经皮股动脉药盒系统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技术,其相关并发症轻微和易于处理.

  •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上颌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文科;单鸿;朱康顺;姜在波;关守海;黄明声;李征然;沈新颖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采用4.1F或5F Head-Hunter导管行双侧颈动脉造影,了解瘤体供血情况后,依据供血动脉的粗细,选择不同大小的钢圈行纤维血管瘤供血动脉术前栓塞治疗,术中以出血量的多少来判断瘤体栓塞效果.结果钢圈术前栓塞后,13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栓塞距手术时间1~4 d,平均2 d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4.6±379.4) ml(250~1500 ml),瘤体均完整切除.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钢圈栓塞,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 兔腹主动脉球囊成形术后狭窄过程中内皮素的动态变化

    作者:宋锦文;程彦斌;印建国;耿晓宁;贾雄;刘晓红;杨艳

    目的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狭窄过程的主要病理变化特征,研究此过程中血浆内血管内皮素(ET)水平及局部动脉组织内ET反应性(ET-IR)的改变,以探讨血管狭窄的发生与ET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寻求针对ET因素的治疗处理和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耳白兔30只,依术后处死时间不同(6 h和1、3、7、15、22 d)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3只内膜损伤、2只组内对照(假手术).术前及术后处死前均采血,置入微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内拉动制备内膜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插入球囊导管,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ET水平,行病理形态学观察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情况,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组织内ET反应.结果损伤组各时间段血浆ET水平均较术前及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损伤组血管内膜增厚,术后15~22 d时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并迁移到内弹力膜层内,堆积重叠甚至呈瘤样突起而致血管腔变窄,血浆ET水平与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呈一致性.结论 VSMC增殖和内膜增厚是再狭窄的主要病理特征.ET参与心血管收缩、VSMC增殖和血栓形成,在血管球囊成形术后血管狭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拮抗或抑制ET生成的生物学作用,对防治再狭窄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佳灌注温度的探讨

    作者:张家兴;樊树峰;郑家平;叶强;汝复明;奚顺法;童乾纲;顾伟中

    目的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佳灌注温度.方法实验猪8头,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分别灌注45、50、55和60°C(导管流出温度)的生理盐水.术后14 d将实验猪处死,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35例,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80 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先灌注60~65°C,导管流出温度(47.55±0.44)°C,化疗药液.再用60~6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猪肝动脉热灌注显示,出导管温度>50°C热灌注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其中60°C组,热灌注区见大片状热凝固坏死,55°C组热灌注区可见点灶、斑片状的热凝固坏死.≤50°C对肝功能和机体影响不明显,热灌注区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47.55±0.44)°C进行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近期随访肿瘤的生长率为-(0.35±0.32),有效率(PR+CR)为79.2%;0.5、1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5例)、80%(28例)和60%(21例).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常规介入相似.结论 45~50°C(导管口流出的温度)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且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

  • 介入法制作犬颅内动脉瘤模型

    作者:梁晓东;刘一之;倪才方;丁乙

    目的运用介入方法建立犬颅内动脉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方法 6条犬全麻后,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冠状动脉球囊导管扩张右颈总动脉近段,再用可脱球囊于扩张段远端将其栓塞,制作成6个分叉部动脉瘤.分别于术后1、2、3 d行DSA检查并切除动脉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6条犬成功获得6个动脉瘤模型.动脉瘤的平均宽度和平均长度在3 d内逐渐减少.结论犬动脉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及DSA表现,可用于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研究.本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快速、可靠、可重复性强.

  • 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骨盆外伤闭合性大出血成功一例

    作者:葛彪;孙剑;周成学;邵正玉;杨树明

    患者男,37岁,因车祸致左小腿毁损伤左足背至左膝关节下胫腓骨多处骨折,肌腱、血管裸露,动脉无博动,左股骨下段骨折,左股骨颈骨折,左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血压测不到,脉博无,呼吸30次/min,立即输血,升血压,行左侧股骨干下段截肢,术中出血约700 ml,伤后至左下肢截肢术后7 h输血2200 ml.血压维持在70/35 mmHg, 9 h后血压仍继续降低.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一例

    作者:黄新苗;王胜强;赵仙先;秦永文

    患者男,64岁,因面颈部及双上肢肿胀半年于2003年11月12日入院.2年前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外院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1周因冠状窦电极脱位再次手术.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50mg/d.半年前出现面部、颈部和双上肢肿胀,平卧位加重,坐、立位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减轻,曾行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面部及双上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上胸壁可见静脉曲张.平卧位肘静脉测压19 cmH2O.多普勒超声:双侧颈内、锁骨下静脉内径正常,血流通畅.心脏彩超:各房室大小正常,右房室瓣后叶轻度脱垂伴少量返流,左房室瓣少量返流,左室肌顺应性下降,收缩功能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和起搏心律交替.

  • 全覆膜分叉形气管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一例

    作者:殷世武;项延淼;叶录安

    患者女,65岁,2003年4月因进行性进食困难行食管吞钡检查及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病变长约12 cm,于2003年7月经伽玛刀治疗后进食状况有所缓解.于2003年9月出现饮水呛咳,食管磺水造影示食管气管瘘,瘘口位于气管隆突部位,食管扩张度良好(图1).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成形材料应用与发展

    作者:陈珑;倪才方;丁乙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简称PVP)是在影像导引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糊状的成形材料,成形材料随即在椎体内凝固成坚硬的固体,从而达到提高脊柱稳定性、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法国医师Galibert等[1]于1987年首先报道将此技术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由于PVP术创伤小、效果好而且迅速,已成为脊柱微创介入治疗的又一热点[2].然而PVP术的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与其有关的因素可能为[3,4]:①机械性:注入成形材料能提高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显微骨折,减少骨折断端的微小移动,从而减少对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②热效应: 成形材料中的骨水泥聚合高温对肿瘤细胞及痛觉神经末梢细胞的破坏;③血管性:阻断了局部组织的血流,亦对肿瘤细胞及痛觉神经末梢细胞有损害;④化学性:成形材料中的骨水泥单体对肿瘤细胞及神经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见PVP术中成形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VP术的成败,PVP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 绿色荧光蛋白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梅雀林;李彦豪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来源于海洋生物水母,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中应用为广泛的标记性蛋白质之一.GFP的cDNA全长约2.6kb,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7×103u.无需加外源性分子,在395 nm、470 nm波长光线激发下,GFP肽链内部第65~67位的氨基酸残基通过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一个绿色荧光基团,性质稳定,使用普通荧光显微镜即可观察到[1,2].改进后的GFP突变型,所发荧光强度高,吸收峰单一,极大地提高其应用价值.目前,GFP在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药效评价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基础和介入治疗近展

    作者:王茂强;高育璈

    在肠管缺血性疾病中,因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栓塞所致者占5%~15%,既往报道的病例中多数由剖腹探察或尸检确诊,近年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诊断病例有所增加[1-4].PV和SMV血栓形成可继发于腹腔感染、门脉高压症、腹部外科术(如脾切除、门-腔或脾-肾分流、肝脏移植术)后、血液病等[3-6],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厌食、腹泻等,但缺乏特征性,常被延误诊断,急性和亚急性患者可因侧支循环建立不良而发生肠梗死,未经及时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达50%[6-8].近年,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为治疗PV和SMV广泛血栓形成开辟了新途径[9-13].

  • 脑动脉形态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肖;官泳松;周翔平

    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在人类各种疾病死因中,脑血管病一直列于前三位之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例,其发病1个月内的病死率仍高达60%左右[1].脑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对熟练掌握脑血管病的全面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郑俊;张富洪;刘晋波;吴新怀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行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IATT),治疗前后均作脑血管造影、复查CT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3例造影未见血管闭塞,23例患者即刻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11例,再通率78%.结论动脉溶栓疗法使84%的患者在15 d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之一.

  •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诊断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戴书华;谭颖徽;李忠禹;周政

    目的探讨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16例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1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动脉瘤位于颈总动脉者1例,颈动脉分叉处9例,颈内动脉5例,颈外动脉1例.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瘤腔内造影剂滞留(12例),瘤腔内形成涡流(9例),动脉瘤开口处"喷射征"(7例),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9例).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 术前超选择性栓塞高血运脑膜瘤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政;刘俊;杨辉;安宁;刘海鹏;陈锦华;张可成

    目的探讨术前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对高血运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在术前3~9 d,对98例高血运脑膜瘤行DSA检查和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材料包括PVA颗粒、明胶海绵和真丝线段等.栓塞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高血运脑膜瘤主要由脑膜中动脉、咽升动脉、枕动脉、颌内动脉及副脑膜动脉供血.栓塞后,42例肿瘤染色在影像学上完全消失,56例肿瘤染色大部分或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均在栓塞后的3~9 d 进行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肿瘤64例,术中平均出血950 ml;次全切除34例,术中平均出血1 500 ml.结论佳手术时机是栓塞后7~9 d.高血运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姑息性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祖炎;陈方宏;袁建华;俞文强;刘子江

    肝门部胆管癌起病隐匿,常以阻塞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由于肿瘤对肝门结构的侵犯以及转移等原因,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临床上可采用不同方式的胆道引流术以减轻黄疸,进行姑息性治疗.2001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对8例肝门部胆管癌施行了胆道双支架植入内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脑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

    作者:任士卿;姜卫剑;杜彬

    脑高灌注综合征(HPS)是在以前低灌注区由于脑血流的突然增加超过了其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偏侧头痛、惊厥及颅内出血[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HPS 的发生率为0.3%~1.2%,其中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3%~0.7%[2].随着经皮经腔脑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和颅外动脉狭窄的开展,其术后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但多为栓塞、血管闭塞、再狭窄等缺血性事件[3],HPS极其少见.本文总结了文献报道的脑PTA和(或)支架术后21例HPS 的临床资料[4,5],目的是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认识,尽量避免术后HPS的发生.

  • 海藻酸钠微球在部分脾栓塞术中的应用

    作者:花迎雪;乔德林;程永德

    自1973年Maddison首先报道1例门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症采用自身凝血块进行脾栓塞以来,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g ,PSE)已被作为脾功能亢进症的首选疗法.目前术中使用的栓塞材料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条),PVA颗粒,自身凝血块及真丝线段等[1].我院2003~2004年对5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使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进行PSE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现总结如下.

  • 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李群英;钱朝霞;叶岚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因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已上升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首位[1].临床上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方法较多,但近年来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已越来越被临床广泛关注.我们回顾性分析自1993年10月至2004年2月经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输卵管再通术(FTR)治疗的1 522例不孕患者的随访资料,探讨其影响手术操作、再通率、妊娠率等的相关因素.

  • 保护伞结合血管内支架治疗颅颈部动脉狭窄的护理

    作者:邹静;王岚

    颅颈部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我院介入科现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保护伞治疗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效果良好,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靳红霞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已受到广泛的重视[1].介入导管的进入途径首选股动脉,但存在如:股动脉生理性狭窄,下肢严重闭塞性动脉硬化,曾经在股动脉进行穿刺局部瘢痕形成等问题时,需选用挠动脉途径.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挠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30例,与股动脉治疗相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气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户明君

    各种原因(如晚期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压迫、结核等)引起气管、支气管重度狭窄以及气管、支气管瘘等,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而放置气管内支架能迅速解除气道狭窄[1]、封闭瘘口,有效改善通气状况,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因其安全、简便、有效,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成功的手术,快速、稳妥的放置支架必须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中配合相结合.现结合我院病例,将气管支架植入术护理要点及急救准惫总结如下.

  •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

    作者:倪钧;沈卫峰;张建盛;胡健;张奇;张宪;郑爱芳

    目的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原发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接受Firebird或普通支架置入术,其中Firebird组60例,Cypher支架组52例,裸支架(Mustang)组20例.比较各组支架术即刻及近期结果.结果 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100.0%和100.0%,随访率为88.3%、92.3%和85.0%,硝酸脂药物停用率为32.1%、33.3%和29.4%,再住院率为5.6%、8.3%和11.7%,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但Mustang 组较 Firebird组心脏事件、再狭窄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升高(术后3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是17.6%和0%)(P均<0.01);而Cypher组与Firebird组比较,则无差异.结论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提供与Cypher药物洗脱支架相似的临床疗效.

  • 射频消融术在儿科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东;黄敏;廖德宁;张家友;李锦康;华仰德;王健怡;陈秀玉;杨思源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在儿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e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中的应用特点,明确儿科PSVT心内电生理机制及其检查的特殊性.方法筛选1995年~2003年住院的25例18岁以下的PSVT患者,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术,根据年龄与合作程度采用局麻或全身麻醉.结果 25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2例属房性心动过速,10例有房室结双径路,16例有旁道,其中3例同时具有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所有患者均行RFCA术治疗.结论 RFCA作为一项治疗儿科心律失常的新技术,临床证明安全、有效,但由于青少年患者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不断完善诊治技术、麻醉方式和防护措施.

  • 认真重视介入放射诊疗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李麟荪;刘作勤

    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开展已20余年,发展很快,项目也很多,但很不平衡.当今,在推动新项目、新技术的同时,应把介入放射诊疗并发症放到重要议题上来考虑.

  • 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指南(讨论稿)

    作者:蒋世良

    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是利用球囊扩张的机械力量使粘连瓣叶交界处分离,以缓解瓣口狭窄程度.根据所用扩张器械的不同可分为Inoue球囊法,聚乙烯单球囊法,双球囊法及金属机械扩张器法.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是Inoue球囊法,其技术日趋成熟,有条件的单位已基本取代了闭式分离法.现提出"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指南"讨论稿,以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使该技术在全国健康地发展.

  • 浅谈介入放射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与介入病房的管理

    作者:苏洪英;徐克

    尽管介入放射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在临床医学中,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治疗手段.目前,介入放射学正处于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医院成立介入病房.

  • 介入放射学发展的关键是加强临床处理能力

    作者:程永德;王咏梅

    介入放射学是从Seldinger技术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由Margulis首先提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这一概念,以后这一技术发展很快.这一技术传入我国后被正式定名为"介入放射学".近20年来,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发展也是很快的,大有与内、外科并列的第三大学科之势.但是,在轰轰烈烈的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一些不足,特别是放射科医师感到有一种危机感,在与临床各科的竞争中,感到自身临床处理能力的不足.有人就怪罪"介入放射学"命名不妥,不易被患者所理解,所接受.有人干脆提出介入技术不培养临床科医师,走闭关自守的道路,以保住这块领地.其实,保是保不住的,只能因势利导,才能与时俱进.

  • 阿霉素絮状沉淀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

    作者:姜金龙;张为准;刘建成;吕文国

    阿霉素作为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对各种肿瘤的介入化疗.在临床配药过程中我们发现,阿霉素经常出现红色絮状沉淀.而经导管注射阿霉素,如果将絮状沉淀物同时注入,可能会导致小动脉栓塞,发生危险.经过观察,考虑阿霉素出现沉淀可能原因:①配制阿霉素溶液前,针管已经与其他化疗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等接触,阿霉素可能与这些药物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②针管未与其他药物接触,首先配制阿霉素,有时也会出现絮状沉淀,可能与消毒一次性针管的物质接触反应有关.③溶液温度过低时阿霉素可能会出现沉淀.

  • 全国妇产科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纪要

    作者:王蓓

    2004年6月18日至20日,"全国妇产科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卫生部继续教育发展和培训中心主办,<介入放射学杂志>协办,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承办.其目的为介入放射医师和妇产科医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介入诊疗技术在妇产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来自全国各地介入放射界的多名专家学者及60多家医院的150多名介入放射医师和妇产科医师云集乐山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讲学和学术交流.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