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冰峰;曹振远;陈颖;邬艳慧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中、远期疗效.方法32例支扩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分别使用PVA和明胶海绵(GS)颗粒两种栓塞材料.评价栓塞后的近期、中远期疗效,按照栓塞材料进行分组对照、统计分析.结果32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应用PVA和GS栓塞剂各16例.随访29例,有8例复发,其中GS颗粒栓塞组7例,PVA颗粒栓塞组1例.结论作为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栓塞剂,PVA颗粒优于GS颗粒;500μm左右的PVA颗粒值得推荐.

  • 急性外伤性脾破裂CT、DSA对照分析

    作者:刘铁;毛新峰;潘锋

    目的通过外伤性脾破裂CT、DSA影像的对照分析,探讨诊断急性脾破裂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57例外伤性脾破裂均行CT、DSA检查,并作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及随访复查.结果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脾局限性裂伤的显示上明显优于DSA,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0.71,P<0.005);DSA在脾实质内小片挫伤,尤其是弥漫性小片脾实质挫伤、脾内动脉瘤的部位和形态、介入治疗后栓塞部位的显示较CT更具优势,在脾内小片状挫伤的显示上优于CT,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X2=12.57,P<0.005).结论CT与DSA在诊断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CT确诊脾破裂后,患者生命体征较稳定时,尽量考虑作DSA检查,为可能的介入性栓塞治疗创造条件,降低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 肋间动脉辅助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立章;王志峰;俞方荣;蒋伟浩

    目的探讨肋间动脉栓塞在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中的价值.方法16例肋间动脉参与供血的患者,予真丝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结果16例经19次治疗,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5例,单独栓塞肋间动脉1例.即刻止血13例,即刻止血率81.3%,总有效率87.5%,无效2例,复发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同时栓塞供血的肋间动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作者:范勇;尹保全;韩炳森;贺能树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AE,即时止血率92.5%(37/40).肺结核咯血以体-肺血管分流多见,支气管扩张症以血管增粗、扭曲多见.结论肺结核咯血BAE宜注重小血管栓塞,支气管扩张症咯血BAE宜以主干栓塞为主.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复发肿瘤

    作者:李长江;黄金华;范卫君;高飞;顾仰葵;张福君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8例盆腔复发肿瘤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术前或术后给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确定.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结果全组8例患者8个病灶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NC)2例,进展(PD)1例,全组病例随访1年,死亡2例,其余6例存活,长的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盆腔肿瘤复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

    作者:刘健;张福君;吴沛宏;顾仰葵;陈林;张亮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病例32例,其中肝门区肝细胞癌(HCC)8例,肝门区胆管癌(HC)12例,肝转移瘤6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6例.14例侵犯肝门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合并肝硬化.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病灶平均直径为4.2 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0.6~0.9 mCi活度的12I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结果2例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8.8%.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7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3颗粒子迁徙至肺内;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白细胞轻度下降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肠瘘、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门区肿瘤及淋巴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

    作者:朱军;曹跃勇;赵少勇;李登科;戴信祖;王弟珍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分为单纯TACE治疗组31例,TACE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组(TACE+RFA组)34例.治疗后通过DSA、CT、超声检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评价.结果单纯TACE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复发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16.1%、48.4%、48.4%,TACE+RFA联合组分别为47.1%、17.7%、79.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单纯TACE组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分别为22.6%、19.4%,TACE+RFA联合组分别为32.4%、4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RFA较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提倡.

  • 经皮插管硬化治疗卵巢囊肿

    作者:黄优华;徐强;孙军;沈涛;石红建;唐庆放;陈其英;周明霞;李红尧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插管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巢囊肿,在同轴套管针内插入4F多侧孔猪尾巴导管,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64例76个卵巢囊肿.其中单纯性囊肿48个、巧克力囊肿28个.结果 64例卵巢囊肿穿刺成功率100%,58例(占90.6%)治愈,6例(占9.4%)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穿刺插管法硬化治疗卵巢囊肿是硬化彻底、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的方法.

  • 计算机定位活检与摄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双坤;白彬;戴建平

    目的评价并比较计算机定位活检与摄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2001年11月至2002年9月乳腺数字化摄影2850例,其中直径≤2.0 cm病灶156处(148例患者).随机对68处行计算机定位活检,以手术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计算机活检法与摄影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活检明显优于摄影(P<0.05).结论计算机活检法对早期乳癌诊断有很大实用价值.

  • 125I放射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郭金和;滕皋军;朱光宇;何仕诚;李国昭;刘振生;丁惠娟

    目的探索采用介入微创技术进行放射粒子病灶内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比较不同影像设备在粒子植入术中的作用及优缺点.方法入选30例患者,其中15例为晚期肿瘤转移患者,15例为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粒子植入方法:在B超或CT定位下行经皮穿刺病灶内粒子植入术;在DSA监视下将捆绑有放射粒子的食管支架植入到食管病变部位.结果在B超、CT及DSA监视下,除因操作原因造成食管内照射支架上丢失一颗放射粒子外,所有放射粒子均准确植入到位.术后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未发现局部皮肤坏死、出血、感染、放射性肺炎、食管穿孔等与粒子照射相关的并发症;手术前后连续血象、免疫指标复查未发现显著性变化.ECT复查:放射源未发现泄漏.病灶复查:15例食管癌患者1个月后胸部CT复查示13例病变厚度和体积较术前有所缩小,2例病变增大,3例随访近13个月,CT复查病变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5例直接置入无膜内照射支架患者中3例术后3个月胃镜复查并活检提示支架捆绑粒子部位肿瘤明显退缩,未发现肿瘤细胞生长.15例经皮穿刺植入粒子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病变明显缩小.结论采用介入微创技术进行放射粒子病灶内植入是可行的、安全的,疗效是明确的.

  • 92例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并发症观察处理与体会

    作者:赵明;吴沛宏;张福君;黄金华;范卫君;顾仰葵;张亮;李传行;高飞;李旺;周启明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的并发症,了解经皮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组共分析了92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合计177个病灶,在CT导向下对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每例患者均先后完成1~4次射频消融治疗,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所治病例中未出现相关性死亡.射频消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3例,肿瘤内出血2例,进行性低血压1例,急性心包积液1例,一过性肝功能失代偿1例,胆汁瘤2例,肝内局限性胆管扩张3例,观察到肿瘤种植1例.结论CT导向下的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安全的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之一.通过密切观察、操作细心及时处理出现的情况将会减少并发症发生.

  • 多层螺旋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汉良;郭克裕;颜志平;周静;陈根娣;冯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MSCT肝癌CT检查患者45例,于动脉期22s、门静脉期55s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采用MPVR、MIP、VR、SSD重建技术行肝动脉、门静脉兼容性血管成像.其中22例作了肝动脉DSA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动脉期肝动脉血管造影(SCTA)显示肿瘤血管31例,肿瘤染色17例,动-门脉分流(APS)9例.门脉期门静脉造影(SCTP)检出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25例,门静脉癌栓16例.MSCT显示的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的来源分布、APS及门静脉癌栓与DSA图像基本一致.MPVR、VR有利于检出肝癌供血动脉、肿瘤血管、肿瘤染色、APS及门静脉癌栓.结论MSCT肝脏兼容性SCTA、SCTP血管造影,可为临床及肝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 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谭志斌;赵明;吴沛宏;张福君;顾仰葵;张亮;黄金华;范卫君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的作用;分析碘油沉积状态和肿瘤残留灶的关系;探讨18F-FDG PET/CT的应用范围及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2例结节型或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平均大径8.1 cm),在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动脉栓塞化疗序贯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行18F-FDG PET/CT检查.检查结果阳性者,分析残留灶和沉积碘油的关系,并在PET-CT指导下对其作进一步的介入治疗.检查结果阴性者,用影像学和血清AFP随访6个月,以判断是否为真阴性.结果全组有21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病灶内有碘油沉积.其中3例TACE后的病灶在有无碘油沉积的部位均可见残留灶.18例TACE序贯RFA治疗的病例中有11例存在残留灶,其中9例位于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2例残留灶仅存在于非碘油沉积区;另外7例PET/CT显示阴性,但其中1例经随访证实为假阴性.按照PET/CT所示的残留灶作进一步的介入治疗,又有5例存在残留灶的患者达到了局部根治.结论 18F-FDG PET/CT对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残留病灶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介入治疗后的病灶,无论是碘油沉积区还是非碘油沉积区都可能有残留病灶存在.18F-FDG PET/CT可以用于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并能对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起到靶向指导作用.

  • 131 I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国辉;张智慧;李政文;文华长;胡大武;段天红;文永君;吴辉;杨承莲;曹蓉

    目的探讨碘131I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并经导管注入131I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2,每公斤体重0.75 mCi.结果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58.3%、53.0%和44.4%.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131I肝癌单抗片段HAb18F(ab)2经导管肝固有动脉内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不同浓度乙醇消融VX2兔移植性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峰;田建明;康德强;相成;左长京;箫毅;邵成伟;史丽静;李士建;田媛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经皮瘤内注射(PEI)疗法对兔移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31只新西兰兔肝内植入VX2瘤块(1 mm3),移植后14 d行CT扫描,测量肿瘤体积.然后采取以下治疗:A组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9只)、B组注射75%乙醇(9只)、C组注射50%乙醇(9只)、D组未予任何处理(对照组,4只).治疗后7、14、21 d分别行CT、MRI扫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测量大小,每组处死2只取病理观察肿瘤大小、光镜下观察肿瘤的凝固性坏死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60d内观察各组生存期的长短.结果PEI治疗前和治疗后21 d肿瘤体积之比分别为:A组1.68、B组1.75、C组5.81、D组8.72.与对照组相比,C组抑制肿瘤生长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P<0.01),且A组与B组抑制肿瘤生长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生存时间为:A组(53.7±6.3)d,B组(52.8±7.4)d,C组(46.3±5.2)d,D组(34.1±3.7)d.治疗组病理切片光镜下肿瘤凝固性坏死范围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PEI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兔的生存期,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生存期延长,75%以上浓度乙醇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浓度(≥75%)乙醇比低浓度(<75%)乙醇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生存期.

  • TIPS术后再狭窄组织免疫组化分析

    作者:卢勤;安艳丽;邓钢;方文;朱光宇;李国昭;魏晓莹;卢园园;滕皋军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再狭窄多种组织成分的变化,为揭示TIPS分流道再狭窄的形成机制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对6只25kg左右的家猪进行TIPS术,建成TIPS猪模型.14~21 d后处死,取出肝脏TIPS组织做病理检查,包括大体标本检查,电镜检查,病理切片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anti-SMC-α(抗平滑肌肌动蛋白-α)、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波形蛋白(vimentin)、肌球蛋白(myoglobulin)、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多个指标表达.将TIPS再狭窄组织与通畅的支架通道组织进行上述多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TIPS术后2~3周处死时,6只猪有4只猪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其中有2只TIPS通道完全堵塞.电镜检查,再狭窄组织含大量增殖的胶原纤维、大量平滑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抗SMC-α、PCNA在再狭窄组织中表达为强阳性,在TIPS通道通畅的组织中,也有较强表达;波形蛋白在通畅的支架通道组织中表达为强阳性,而在支架再狭窄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肌球蛋白正好相反,在再狭窄组织中表达较强,而在通畅的支架组织中表达减弱;eNOS在正常肝脏组织中为阳性表达,靠近TIPS再狭窄组织,表达有减弱;而iNOS在正常肝脏组织中为表达弱阳性,但靠近TIPS再狭窄组织,表达明显增强.结论猪TIPS模型中,再狭窄中主要为抗SMC-α阳性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强;正常肝脏组织中主要表达eNOS,而肝脏损伤后iNOS表达明显增强.

  • 癌症冷冻治疗器械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璐;毛大立;苏颖颖;马和武;常兆华

    冷冻手术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冷冻手术的发展与冷冻治疗器械的进步密不可分的.从冷冻治疗器械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一直都在沿着追求创伤更小、性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 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肖运平;肖恩华

    以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介入治疗是目前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首选治疗方法[1].其效果确切,但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作用影响了中远期生存期及生存质量[2-4].近10年来,国内许多学者把介入治疗与中医药治疗结合起来,在提高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减少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杨治荣;白如林;吴小军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多发于50~60岁的男性,是不明原因的获得性病变[1].其预后取决于就诊时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2].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具有特异性,所以部分病例的诊断相当困难,早期认识本病非常重要.现就本病的病理、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孙军;陆川;林震旦;刘建民;陈献东;肖达荣;扬次文;何学雄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将导引管送至C2以上,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36例用GDC,6例Metrix,18例DCS,2例ORBIT,3例EDC,4例配合支架栓塞;65例患者,59例康复,3例后遗偏瘫,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59例随访,头颅平片GDC均在瘤腔,无再出血,5例患者复查DSA,无复发.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郑少俊;茹利新;张冰;许建伟;李明华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对31例动脉瘤患者应用微导管技术,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采用GDC作动脉瘤囊内填塞治疗.结果31例31枚动脉瘤中28枚瘤腔完全闭塞,3枚95%闭塞.术后30例临床痊愈;1例死亡;病死率3.2%.术中并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术后随访0.5~3年均无再出血.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 彩色多普勒在部分性脾栓塞范围控制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尹化斌;季德林;宋树良;朱建忠;杨玉凤;吕守敬

    部分性脾栓塞术以其创伤小、适应证宽、疗效确切及能保留脾脏功能等优点,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另外在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脾动脉栓塞亦取得良好的效果[1,2].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作者:王帆;周石

    肝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多属中、晚期,加之多数患者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切除率低.为此,绝大部分肝癌患者需要非手术治疗.2002年3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12例,近期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 T淋巴细胞亚群及NK 细胞变化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启明;吴沛宏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我们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文献报道,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2],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40例肝癌患者TACE和RFA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探讨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 高压氧配合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李洪波;党建波;朱秀民;邓伟

    介入性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通过导管向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直接灌注扩张血管、溶栓、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来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促使新骨形成和死骨吸收,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患侧肢体活动功能的目的,目前单纯的动脉灌注治疗近期疗效较明显,但远期疗效不肯定.随着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医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对各种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疗效更为明显.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2年3月应用高压氧配合动脉灌注治疗ANFH5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CT导引下组织间植入I125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杜学明;许建辉;朗建华;刘青;张志芳

    纵隔内原发肿瘤、转移性肿瘤常累及气管和血管,症状重,发展快,处理上比较困难,通常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CT引导下体内粒子内照射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现将近期在螺旋CT引导下对14例纵隔肿瘤植入I125粒子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崔进国;袁涛;梁志会;任红;田惠琴

    1995年Kavin [1]首次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获得成功,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0%~80%,并可减少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缓解贫血症状,被认为是可以代替外科手术切除子宫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近年这一疗法应用的报道较多[2-6].我院1999年5月~2004年5月应用此法治疗子宫肌瘤75例,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的护理

    作者:陈英梅;伍丽虹;郑敏红;马巧云

    组织间内照射是新兴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PS)设计方案,在现代影像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终达到治疗目的.我们对48例进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就其使用方法、安全性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CT导引放射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肺癌的护理

    作者:潘雪玲;殷淑莲;刘丹

    肺癌一般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放射治疗是肺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从放射生物学观点:低量率、较长期放射更易杀灭肿瘤细胞,适合于组织间放疗.近年来,随着放射粒子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粒子发出的射线可持续不断地发挥治疗作用长达280 d.

  • 持续ST段抬高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杨伟;金惠根;刘宗军;汪蔚青;施佳;王东毅;王大英;朱华芳;陈贻训;方平;陈万春

    目的探讨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持续ST段抬高对判断直接PCI治疗AMI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回落情况将229例直接PCI后TIMI血流3级的AMI患者分2组:ST段回落>50%组(甲组),147例;与ST段回落<50%组(乙组),8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甲乙两组:无复流(blush分级<2级)为14/147(9.5%)和21/82(25.6%);住院期间病死率5/147(3.40%)和9/82(11.0%);MACE 8/147(5.4%)和11/82(13.4%);心功能EF数值56.99±9.78和49.82±8.78比较,P<0.05,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病死率2/147(1.34%)和3/82(3.7%);MACE 10/147(5.4%)和7/82(8.5%),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回落情况可作为直接PCI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比较CypherTM和TaxusTM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俊杰;陈淮沁;李志恒;林延庭;陈绍良

    背景与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但目前尚未见关于直接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和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TM)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2年6月~2004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心脏中心所有置入Cypher或Taxus支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重建).结果共计122例患者(Cypher组为31例,Taxus组为91例).B2和C型病变75%.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无显著差异.与Taxus组相比Cypher组有更小参照血管直径(2.4±0.6 mm和2.6±0.7 mm,P<0.01),Cypher组和Taxus组术后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0%和1.1%)、6个月靶病变重建率(3.2%和3.3%)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6.4%和5.5%)都没有差异.结论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在降低6个月临床再狭窄率、靶病变重建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上无明显差异.

  • 肿瘤微创治疗展望

    作者:吴沛宏

    一、紧跟高新科技迅速发展21世纪的肿瘤微创治疗紧跟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它是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以影像技术为导向,集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和高新科技(如射频消融、激光、超声聚焦、内镜、腔镜等)为一体,具有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创伤小、痛苦轻、疗效确切等优点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其综合治疗

    作者:王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根据Clagett等[1]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为25%,文献报道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2].在DVT起病23周的急性期内,可能并发肺栓塞(PE),重者可以致命.也可出现股青肿、股白肿,重者需截肢,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心脏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等是DVT的主要病因和条件.大多数患者虽经初步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随即转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3].充分了解DVT的病因、高危因素、诊断步骤、预防措施,以及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将对DVT患者的预后产生很大影响.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报道规范化讨论

    作者:谢剑;李明华

    中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25%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都有颈动脉狭窄病变.长期以来,人们公认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佳疗法.但是近年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虽然对该项技术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进行随机、双盲比较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病例报道的规范化,包括科学的试验设计、病例入选标准、观察结果及其统计学处理等是必要的.本文就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例入选、术前准备、手术过程,疗效评估、并发症等作一阐述,目的是使颈动脉支架术的报道规范化,以利于不同作者和机构发表的文章具有可比性.

  • 使用Trufill DCS OrbitTM水解脱铂金圈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

    一、介绍随着铂金圈栓塞技术的问世脑动脉瘤的治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复发仍掣肘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据报道大约20%的动脉瘤在治疗后会出现弹簧圈压缩,大多数是因为瘤颈很宽或者动脉瘤体积较大.Trufill DCS Orbit(简称Orbit)水解脱铂金圈因其独特的三维设计而获得较高的致密填塞率,针对复发问题已初见成效.无论是初的栓塞结果还是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结果均证实,Orbit水解脱铂金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的压缩率和再通率均很低.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