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30例

    作者:李孝成;潘光栋;肖运平;褚光平;蔡敬铭;刘强;谭盛强;卢欣

    目的 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因急性下肢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直接溶栓有效,2例溶栓期间患肢血运无改善后在DSA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继续导管溶栓治疗后有效.导管溶栓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2例肢体坏死截肢,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因坏死肢体毒素吸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DSA及Xper-CT在肺肿瘤射频消融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惠斌;梁吉廷;胡佳妮;程洁敏;颜志平;王建华

    目的 探讨DSA及 Xper-CT在肺肿瘤射频消融穿刺术(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及Xper-CT图像导航下治疗肺部肿瘤RFA的患者21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肝癌肺转移12例,结直肠癌肺转移6例.病灶分布在左上叶5枚,左肺下叶2枚,右肺上叶5枚,右肺中叶6枚,右肺下叶4枚.左右胸壁各1例.结果在21例患者24处病灶中,22处病灶一次穿次成功,成功率91.7%,2处病灶直经小于1 cm经2次穿刺成功,射频针均准确定位.结论 DSA及Xper-CT图像导航下进行肺肿瘤RFA穿刺术定位准确,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在肺肿瘤的射频消融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合并动静脉分流22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盛晔;施海彬;刘圣;杨正强;祖庆泉;周春高;夏金国;赵林波;周卫忠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10月应用KMG栓塞治疗的22例HCC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肿瘤的近期疗效.结果 22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18例,肝动-静脉分流(AVS)3例,APS合并AVS 1例;周围型20例,混合型2例;轻度分流5例,中度分流1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行瘘口封堵及肿瘤栓塞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发热59.1%(13/22);肝区疼痛72.7%(16/22);恶心呕吐 22.7%(5/2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或MR见肿瘤活性灶较栓塞前缩小(t = 2.286,P = 0.033);所有患者并再次行TACE/TAE治疗,术中示10例出现新发APS,2例新发AVS,再次以KMG成功栓塞.结论 KMG栓塞治疗HCC合并动静脉分流安全,近期疗效显著.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盂旁肾囊肿192例分析

    作者:李平;程少会;张庆怀;杨振;张彦秋;付占昭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盂旁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技术及经验.方法 2002年6月-2012年6月收治192例肾盂旁肾囊肿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并随访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囊肿直径3 ~ 8 cm,平均4.2 cm.结果全部一次穿刺硬化治疗成功,手术时间25 ~ 55 min,平均38.6 min,治疗过程中16例出现肾区疼痛,无须特殊处理自行缓解;8例出现头晕、面部潮红等轻微醉酒样反应,休息30 min后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B超或CT,185例囊肿消失,7例囊肿直径< 2 cm,治愈率为96.4%,随访6 ~ 24个月,囊肿无复发或增大.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盂旁囊肿硬化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肾盂旁囊肿治疗的佳方法之一.

  • "三明治"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丁健;王永利;王征宇;刘利珍;陈棉琼;彭志清

    目的 探讨"三明治"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进行BAE治疗的30例不同程度的咯血患者,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为期1 ~ 3年的追踪随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咯血复发率、远期控制率进行估算,并分析BAE治疗方法、咳血复发原因及治疗措施等.结果 "三明治"式BAE后止血的即刻有效率100%(30/30),有效率30.0%(9/30),治愈率63.3%(19/30),复发率为6.7%(2/30),对咯血的1年控制率和估计2年控制率均为76%和68%,本组病例中2例需要再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造影显示1例为漏栓责任血管(时间距上次手术时间为8 d),另1例为原左侧已栓塞支气管动脉再次开放,血管增粗、扭曲(距上次栓塞时间为7个月),2次栓塞后病变血管均未再显影,患者停止咯血且未复发.结论 "三明治"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为漏栓及侧支循环的形成.

  • 杂交手术在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史帅涛;张克伟;王国权;李坤;符晓阳;李天晓;翟水亭

    目的 探讨DSA下采用杂交手术(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腔内治疗)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82例91条(上肢8条,下肢83条)肢体动脉栓塞患者采用杂交手术进行治疗.术中常规行肢体动脉造影,导丝通过栓塞部位,沿导丝送入Fogarty导管进行单纯取栓或球囊辅助下取栓,术后根据复查造影结果,选择联合应用腔内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 ~ 36个月,观察患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保肢率等.结果 82例患者共91条肢体均手术成功,其中球囊辅助下取栓6条,取栓后联合置管溶栓24条,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术11条,联合支架植入术4条.术后保全肢体76条,保肢率83.5%,遗留功能障碍11条,肢体完全康复65条,占71.4%,死亡7例.随访期间原病变血管血流保持通畅.结论杂交技术治疗肢体动脉栓塞有较高的保肢率和治愈率,效果良好.

  • 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

    作者:谢坪;李刚;程美雄;张天

    目的 探讨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N-butyl cyanoacrylate,NBCA)经导管栓塞治疗肾脏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13年6月收集23例保守治疗无效肾出血患者,行NBCA胶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0例(87%)单独使用NBCA胶,3例(13%)联合使用NBCA胶和其他栓塞剂(明胶海绵、微弹簧圈).DSA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10例,动静脉瘘8例,活动性出血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评价使用NBCA胶经导管栓塞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动脉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表现消失,手术成功率100%.术后2 ~ 3 d出血症状消失,无复发出血病例,其中2例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术中、术后未观察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出血性病变,经导管栓塞治疗中单独使用NBCA或NBCA联合其他栓塞材料是安全有效的,甚至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NBCA也显示满意的止血效果.

  • 无钙化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

    作者:王志伟;王家祥;李震;管生;王雷永

    目的 探讨病变段主动脉壁无钙化斑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 月收治21例主动脉壁无钙化斑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均经64排全主动脉CTA扫描确诊病变段.对21例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并进行1年随访,在3、6个月及1年时复查主动脉CTA.结果 21例患者中,1例药物治疗1周后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余20例全程药物治疗,均无症状出院.21例患者无失访病例,且均存活,随访期间无症状复发患者.随访3个月时,11例左侧胸腔积液均完全吸收,3例患者壁间血肿完全吸收.随访6个月时,13例患者壁间血肿完全吸收.随访1年时,19例壁间血肿完全吸收,余2例壁间血肿厚度及范围均明显减少.结论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病变段主动脉壁有无钙化斑容易判断,对无钙化斑的患者进行严格的保守治疗疗效满意,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 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肝灌注成像评价氩氦刀治疗肝细胞肝癌20例近期疗效

    作者:夏燕娜;郭华;谭红娜;姬丽娟;高剑波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肝灌注成像在氩氦刀治疗肝细胞肝癌(HCC)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预行氩氦刀手术治疗的HCC患者20例,且术前2 ~ 3 d和术后30 ~ 45 d均行全肝灌注扫描,并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全肝灌注参数的变化;并与同期行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的全肝灌注辐射剂量对比.结果①氩氦刀术前,瘤体的肝动脉灌注量(HA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值均高于瘤旁及正常肝组织的HAP及HAPI值,而门静脉灌注(PVP)值低于瘤旁及正常肝组织,且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对比分析瘤旁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HAP、PVP及HAPI值,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4,0.084和0.988).②氩氦刀术后,瘤体HAP、HAPI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VP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970).瘤旁肝组织HAP、HAPI及PVP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肝组织HAP、HAPI及PV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③全肝灌注剂量低于常规上腹部平扫结合增强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20排全肝低剂量灌注是一种评价氩氦刀治疗HCC的近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23例

    作者:谢小西;吕银祥;季勇;王晓伟;章国东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3例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累及28节椎体,每例患者受累椎体1 ~ 2节,病变涉及颈椎4节、胸椎13节,腰椎11节.均可见椎体后壁破坏,其中12例13节肿瘤侵犯到硬膜外间隙.参照术前治疗计划系统(TPS),CT引导下,颈椎采用粒子针先行125I粒子植入,改变针道后再进行PVP;胸、腰椎则采用多支粒子针单、双侧穿刺于肿瘤后部植入125I粒子,再于椎体肿瘤的前、中部注入骨水泥完成PVP治疗,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完成,植入粒子数目为4 ~ 30颗/节,骨水泥注入量为1 ~ 6 ml/节,20例(86.9%)术后患者疼痛缓解,5处(5/28,17.8%)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神经孔渗漏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经治疗后好转.全组病例未发生脊髓损伤及放射性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累及椎管的椎体转移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控制肿瘤进展,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 不同微创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聚强;范公忍;任永强;郭汉斌;李国安;夏长虹;王帅;龚丽娟;曹建彪

    目的 探讨微创介入治疗肝癌对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31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19例,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 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 > 5 cm).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 d留置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及 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小肝癌组,TACE与RFA治疗术后1 d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但术后7 d时,RFA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而TACE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大肝癌组,无论TACE还是RFA治疗,术后1 d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而7 d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其中RFA组T细胞亚群较TACE组恢复更为显著.结论不同微创治疗方式治疗肝癌后对机体T细胞免疫系统影响不同,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性和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郑家平;邵国良;罗君;陈玉堂;姚征;曾晖;郝伟远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6年2月-2012年12月,89例中晚期HCC患者接受索拉非尼靶向治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各项临床病理学参数与其预后的关系,并观察索拉非尼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74例患者可作疗效评价,死亡45例,存活27例,失访2例.疾病控制率(DCR)85.1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6.53个月(95%CI:4.79 ~ 8.2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9.93个月(95%CI:8.13 ~ 11.74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PS评分、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肿瘤血管侵犯及不同的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和治疗模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服用索拉非尼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乏力、骨髓抑制等.结论肝功能良好的HCC患者采用TACE术后序贯索拉非尼治疗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口服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大多可以耐受.

  • 经脾与经肝种植VX2瘤株建立兔肝转移瘤模型的影像学比较

    作者:史博;李智岗;王永中;吴勇超;郝晓光;谷铁树

    目的 通过经肝及经脾种植VX2瘤株建立兔肝转移瘤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建立情况、CT扫描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情况、CT灌注扫描肝内病变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BF值、BV值)差值的比较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探讨更为合理实用的方法和更接近人肝转移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A组暴露肝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 B组暴露脾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术后第14天行CT灌注扫描,第15天行DSA.分别观察CT扫描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特点)、血管造影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及CT灌注扫描参数[肝内病变处与周围正常肝组织血流量( BF)和血容量( BV)差值]变化.结果 A组25只、B组21只动物成功建模.两组均有20只动物完成CT灌注扫描及DSA,A组中16只为单个病灶,4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B组3只为单个病灶,17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A组肝内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肝组织BF值和BV值差值分别为(264.58 ± 59.132)ml/min和(19.541 ± 4.030 0)ml/100 g,B组分别为(199.60 ± 32.237)ml/min和(15.869 ± 2.891 3)ml/100 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SA显示,A组中13只为单个病灶,6只为2个以上病灶,1只未见明显病灶,19只可见肿瘤染色,1只未见明显肿瘤染色;B组中1只为单个病灶,19只为2个以上病灶,全部可见肿瘤染色.结论经肝种植VX2细胞悬液建模的成功率为100%,高于经脾种植VX2细胞悬液(84%)法,后者肝内病变多为多个病灶,大部分有强化,多为环形染色,更接近人肝转移瘤的影像表现.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冷冻消融治疗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春华;郭志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联合冷冻消融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待肿瘤大直径达1 cm时,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内皮抑素组、冷冻消融组和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冷冻消融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21天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检测周边冷冻损伤区带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1天,对照组、血管内皮抑素组、冷冻消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率分别为236.68% ± 51.23%、220.02% ± 30.61%、159.46% ± 29.33%和103.34% ± 2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67% ± 2.34%、22.17% ± 1.47%、38.33% ± 1.37%和49.17% ± 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联合治疗组的MVD、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 0.01).MVD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 = 0.925,P < 0.01).结论血管内皮抑素可明显提高冷冻消融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抑素通过下调VEGF 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协同冷冻消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介入栓塞宫颈癌出血伴异位卵巢动脉供血并左髂内动脉缺如一例

    作者:吴普照;张跃伟;赵广生;刘影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阴道接触性出血30个月,发现宫颈癌17个月"入院.患者2010年10无明显诱因出现接触后阴道出血,伴血块及腐肉样物质排出,患者未进一步检查.2011年9月,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并加重,于当地医院行阴道镜检查,显示宫颈部突起肿物,重度糜烂、质地脆、易出血.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示: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 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蒋春雨;王建波

    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且随着介入器械和材料的不断更新,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载瘤动脉重建概念的提出,一种新型的血流导向装置应运而生,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极大兴趣.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 stent,FDS)是一种低网孔率支架,将其置于载瘤动脉内可实现对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重建,诱发动脉瘤内自发性血栓形成,终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现对血流导向装置综述如下.

  • 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

    作者:赵真真;王忠敏;茅爱武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0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已丧失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5年生存率在15%左右.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局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可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中晚期NSCL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SCLC的介人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首发和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作者:方淳;刘晓晟;孙文萍;刘传森;肖亚平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比较首发和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1月对89例近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I黑血成像,其中51例为首发,38例为复发.对脑卒中同侧的责任颈动脉进行分析,对比初发及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的差别.结果与初发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的平均壁面积(WA)、壁厚度(WT)及平均壁体积(PWV)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比例高(44.7%比23.5%,P = 0.035),脂质坏死核心(LRNC) 更丰富[(179.14 ± 254.81) mm3比(71.65 ± 111.15) mm3,P = 0.027].在复发患者与首发患者中,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破裂或者两者都发生的比例分别为15.8%和3.9%.结论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较初发患者有显著进展,利用MRI监测初发患者的斑块情况有利于防治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 富血供巨大脑膜瘤全脑血管造影及术前栓塞疗效观察

    作者:宗登伟;郭晨阳;黎海亮;胡鸿涛;陈呈世;肖金成;余朴

    目的 评价全脑血管造影及经动脉栓塞术对巨大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5月共治疗脑膜瘤108例,其中巨大富血供脑膜瘤28例,均经影像学及病理证实.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颈内、颈外及双侧椎动脉,了解脑膜瘤供血动脉情况及选择需要栓塞的颈外动脉分支.26例行术前栓塞,2例未行栓塞.所有全部或部分栓塞患者均在1 ~ 3 d后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28例中,完全栓塞12例,均为颈外动脉供血;部分栓塞14例,均为颈内、外动脉或颈外与椎基底动脉参与供血;未栓塞2例,均为完全颈内动脉供血.患者均在栓塞后1 ~ 3 d进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在肿瘤完全栓塞及部分栓塞患者的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肿瘤易被彻底切除.未发生与栓塞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富血供巨大脑膜瘤术前全脑血管造影及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

  •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邢丽;袁婵娟;陈茹妹;肖占强;戚游飞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配合造影、加强全身肝素化护理;做好导管、支架的准确传递和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肾功能、肢体血液循环的改变;患者复苏后管理等.结果 35例手术在手术医师、护士、麻醉师、技术员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全程生命监护操作及记录良好,无手术器械传递错误,无因不良配合而引起手术失败.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护理配合、团队的分工合作等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 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及随访评估

    作者:伍广伟;许能文;王孟杰;吴旭斌

    目的 观察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6月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经导管介入治疗患者.主动脉根部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见5例均为单个窦瘤,其中3例右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2例无冠窦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房.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地放置封堵器,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个,室间隔缺损封堵器3个.5例患者封堵术后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跟踪随访12 ~ 60个月,平均30.2个月,所有患者心脏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封堵器位置正常,无分流束血流信号及邻近心脏组织结构受累.结论经导管封堵方法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须长时间随访.

  • 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疗效

    作者:吴志勇;关瑞锦;陈诗泉;蒋辉;林锋;郭延松;陈斌;卢荔红;陈海峰;陈威;陈明光

    目的 探讨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12例冠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分析冠脉斑块旋磨特征、血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16处病变均成功行冠脉斑块旋磨术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均为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术后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2.7% ± 7.6%降到术后的35.2% ± 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植入22枚药物洗脱支架.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16/16).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0 ± 0.02,其中93.8%(15/16)病变旋磨头直径≤ 1.50 mm.手术成功率为91.7%(11/12).术中1例(8.3%)出现慢血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中未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冠脉穿孔、夹层、死亡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例.所有患者随访(7.1 ± 2.5)个月,无再发心绞痛,未见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

  • 经导管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作者:谢宜兴;卢川;程永德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是通过栓塞双侧前列腺动脉从而阻断前列腺的大部分血供,使部分前列腺组织缺血坏死,前列腺体积缩小,临床症状缓解,达到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技术.该方法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好.本文对该技术的历史、前列腺的血供、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疗效和局限性等进行阐述.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