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薏苡仁三酰甘油联合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商红叶;杨茂;郭卉

    目的:分析薏苡仁三酰甘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AFP、CD4﹢CD25﹢调节T(Treg)细胞、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50例中晚期HCC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远处转移)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薏苡仁三酰甘油联合TACE治疗25例为研究组,单纯TACE治疗2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TACE同时经肝动脉灌注薏苡仁三酰甘油100 ml,术后应用薏苡仁三酰甘油静滴5 d,每日200 ml。分别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1个月取外周血,检测AF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CD4﹢/CD8﹢、 Treg)水平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CT、MRI或PET-CT评价肿瘤坏死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AFP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肿瘤坏死率(57.7±8.2)%较对照组(56.8±8.5)%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reg细胞比例由(8.27±6.65)%下降至(4.22±1.5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分别由(55.78±13.66)%、(43.98±14.00)%、1.22±0.64上升至(62.29±10.78)%(P<0.01)、(51.82±16.32)%(P<0.05)、1.54±0.80(P<0.05),CD8﹢由(45.71±12.94)%下降至(39.70±12.4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三酰甘油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以降低Treg细胞比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有可能降低HCC患者TACE术后复发的机会。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唐田;古善智;李国文;黄满平;黄斌;熊正平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29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Ⅳ型肝门区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证实胆管腺癌,其中19例行胆道内外引流术,4例行胆道外引流术,6例行左右两侧胆管引流术,待肝功能改善后,行肝门区肿块MWA治疗,29例患者完成46次消融治疗,每例平均1.5次,术后4~8周复查肝功能、增强CT或者MR,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的胆红素变化,随访其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15例(15/29,51.7%)、部分缓解(PR)17例(17/29,58.6%),整体有效率82%(CR﹢PR),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内转移,1例出现肺转移,29例患者术后胆红素均明显下降,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8.9%(20/29),31.0%(9/29),6.8%(2/29),中位生存期(MST)8.9个月,总生存期(OS)11.7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高黏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大寿;陈黔;罗春山;覃裕;潘奇;蔡封俊;薛爱存;宋红;陆挺盛;陈艳;张亮;黄瑞鸿;王伟

    目的:探讨高黏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5月,用高黏骨水泥行PVP治疗严重椎体压缩(压缩程度大于70%)骨折患者100例,随访患者至少1个月,通过对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骨水泥外漏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估高黏骨水泥行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行高黏骨水泥PVP术后1周随访,92例疼痛明显缓解(92%),VAS评分由术前(7.0±1.2)分,降低到(2.0±1.5)分,QOL评分由术前(30±5)分,升高为(80±18)分。两者与术前相比,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随访,91例缓解(91%),VAS评分术前(7±1.2)分,降低到(1.5±1.0)分,QOL评分由术前(30±5)分,升高为(80±15)分。两者与术前相比, P<0.01,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外溢40例(40%),未见引起严重神经症状,其中,椎体上下椎间盘漏共28例;椎体前缘漏11例,椎体后缘漏占1例。结论应用高黏骨水泥行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效果分析

    作者:王舒婷;虞希祥;乔彬彬;施振静;施昌盛;朱国庆

    目的:评价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DSA导引下对2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行肾动脉置管,用尿激酶微泵进行持续溶栓治疗,3 d后复查肾动脉DSA,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肾动脉溶栓效果。结果术后DSA复查显示23例患者中肾动脉完全开通21例,部分开通2例,有效率为91.3%。术后疼痛、少尿、血尿、发热等症状完全缓解21例,减轻2例。术后尿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酐(SC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结论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

  • 裸支架烟囱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

    作者:保广鹤;李焕祥;马彦寿

    目的:探讨裸支架“烟囱”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采用裸支架“烟囱”技术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腔内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的同时,以“烟囱”裸支架隔绝左颈总动脉破口,重建左颈总动脉血流。术后2周行CTA检查,观察疗效及有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果腔内隔绝手术成功率为100%,无Ⅰ型内漏发生。术后随访1~13个月,主动脉内覆膜支架位置良好,左颈总动脉内“烟囱”支架通畅,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裸支架“烟囱”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夹层伴左颈总动脉破口患者提供腔内隔绝术治疗机会,完全封堵漏口,重建血流。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不同麻醉方式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探讨

    作者:王黎洲;李兴;宋杰;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时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102例行经皮肝癌RF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选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B组,采用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组;C组,采用局部麻醉监护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操作时间均多于C组(P<0.02);术后A组较B组苏醒时间长(P<0.03);RFA术中A、B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较C组平稳(P<0.01);A、B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5%以上,从放置氧气面罩至手术结束时,B组较A组低(P<0.05),C组患者较A、B组均低(P<0.01);A组患者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1)。 B、C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等情况均高于A组(P<0.05)。结论肝癌RFA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其中控制呼吸静脉全身麻醉组安全性较高、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可能是肝癌RFA治疗的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 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作者:田玉龙;刘瑞宝;刘岩;李世杰

    目的:探讨超声及DSA联合引导下经导管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门静脉125I粒子植入术。手术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未受累段,穿刺成功后引入导管,DSA透视下经导管向受累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技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血常规及肝功能改变、癌栓抑制情况、中位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125I粒子均成功植入,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门静脉癌栓均缩小,中位生存期约7个月。结论超声及DSA联合引导下经导管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方法安全可行,临床操作实用性强,可有效治疗门静脉癌栓。

  • 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元;殷世武;项廷淼;高宗根;潘升权;张惠林;龙海灯;王菊

    目的:观察并探讨臭氧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FLLDH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单行注射臭氧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行臭氧联合RFA,两组患者其他辅助无差别,每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周和1、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并发症。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技术成功率100%,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1周,1、3和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73.3%、76.7%、70.0%、60.0%,研究组分别为70.0%、76.7%、83.3%、90.0%。3、6个月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RFA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引导18 G-Bard Magnum活检针在肺穿刺活检中并发症的发生因素

    作者:蒋保华;张进;黄云海;钱璐瑶;肖铁臣;李兴

    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58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58例全部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发生肺出血11例(19.0%),包括针道少许出血7例(12.1%),咯血3例(5.2%),血性胸水1例(1.7%);气胸10例(17.2%)。χ2检验表明肺出血与病灶的直径、病灶与胸壁间的距离、病灶的位置及穿刺次数显著相关(P<0.05);气胸与年龄、病灶与胸壁间的距离、病灶周围气肿、病灶的位置及穿刺次数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比较分析发现:灶周气肿、病灶位于肺门、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术后易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 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性相对较高、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对于灶周气肿、病灶位于肺门、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应慎重。

  • 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林霖;颜志平;张雯;刘清欣;瞿旭东;刘凌晓;王小林;罗剑钧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广泛癌栓的疗效。方法对7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A组)在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同时行TACE治疗肝脏原发灶;40例(B组)仅行TACE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脉癌栓情况、生存期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结果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0 d(A组)及141 d(B组),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广泛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 不同直径125I粒子食管支架的剂量学对比

    作者:张宏涛;于慧敏;隋爱霞;吴娟;高贞;王娟

    目的:研究不同直径125I粒子放射性食管支架在肿瘤靶区的剂量学分布。方法用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画有直径12、14和16 mm的圆形并标记有5 cm刻度的白纸,以JPEG格式存储在计算机桌面上,根据圆形直径模拟相应食管支架并依次分为A、B、C3组,利用图像转换程序,每组分别创建17层图片,每层图片层距为5 mm,将图片传输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模拟不同直径,长度8 cm食管支架,利用TPS勾画肿瘤靶区(gross tumour volume,GTV),以模拟食管支架边界为肿瘤靶区内界,外扩0.5 cm为外界,于第5层面开始勾画环形并且长度为4 cm的靶区,设定相同处方剂量,并于该层面至第13层面于模拟食管支架上先后7次载入0.3、0.4、0.5、0.6、0.7、0.8和0.9 mCi 125I粒子,粒子层间距1 cm,每层平均布源4颗,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记录每组D90、V90。结果 A、B、C 3组的D90分别为(77.24±19.92)、(69.56±25.27)和(56.38±20.08)Gy(F=0.84,P=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的V90分别为(77.76±30.73)%、(76.79±25.92)%和(64.10±32.49)%,(F=0.46,P=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食管支架直径为12 mm时,推荐粒子活度为0.6 mCi;直径为14、16 mm时,推荐粒子活度为0.7 mCi,但当直径16 mm,推荐每层布源5颗,该3种直径的食管支架对剂量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 植入性门静脉主干癌栓兔模型建立及评估

    作者:张雯;李说;颜志平;罗剑钧;刘清欣;瞿旭东;王建华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动物模型并作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0)和实验组(B组,n=14)。实验组在门静脉主干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中央注入门静脉腔内,并通过预留缝线悬挂固定在门静脉主干内壁;对照组开腹后仅在门静脉主干前壁作荷包缝合。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体重及生存时间。术后每周行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门静脉癌栓(PVTT)生长及转移。分阶段处死两组部分实验兔作病理检查,观察PVTT体积和转移情况。剩余兔观察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门静脉主干成瘤率达100%。实验组(B9~14号兔)及对照组术后第35天平均体重分别为(1.48±0.19) kg和(2.08±0.17) kg,实验组(B9~14号兔)平均生存时间为(41.7±4.72) d。多排螺旋CT显示PVTT及门静脉阻塞后侧支循环和转移灶,病理学检查证实门静脉管腔内癌栓存在及转移灶。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可供影像学客观评价的MPVTT动物模型,并证实增强多排螺旋CT对诊断和监测PVTT生长和转移有良好价值,为临床治疗MPVTT研究建立基础。

  • 动脉导管未闭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介入封堵获得成功1例

    作者:尚小珂;沈群山;卢蓉;张刚成;肖书娜;王利军;周红梅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发现心脏病50年,浮肿,发绀5年”入院。患者10余岁时在当地检查发现“心脏病”,未予进一步诊治。5年前开始间歇出现颜面部浮肿,心悸,手脚发凉,腹胀,纳差,伴口唇及颜面部发绀。2012年3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来我院就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提示“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左向右分流为主的双向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给予利尿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2013年2—7月,间歇发热,38℃左右,有咳嗽,咯白色痰,在当地给予输液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期间每月发作1~2次,近4个月无发热。2013年9月发作头昏,心悸,无黑矇,晕厥等,2~3 min后自动缓解。既往史无特殊。查体:BP 122/62 mmHg右下肢SO2:87%。双下肺闻及湿性罗音,心界扩大,P2亢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股动脉枪击音(﹢),差异性紫绀。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分支和降主动脉间可见一管形结构,内径约1.2 cm,长约1.4 cm,收缩期与舒张期可见自降主动脉向肺动脉为主的双向分流考虑艾森曼格综合征。 B型尿钠肽196.9 pg/ml;X线胸片显示心胸比0.63,肺血增多,外带肺血偏少,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显著增宽(见图1)。6 min步行距离355米,纽约心功能Ⅲ级。 Borg呼吸困难指数6(表1)。入院后行右心导管检查,在检查的同时试行封堵治疗。手术方式:5F猪尾巴导管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诊断PDA呈漏斗型,测量未闭导管直径11 mm。对比剂经过未闭导管后显示肺动脉明显增宽,主肺动脉直径约52 mm。更换为5F端孔导管经股静脉鞘至右室各部抽血,并进入肺动脉、肺小动脉,测肺动脉压示:150/50(83) mmHg,肺动脉至右室连续测压无压力阶差。主动脉压力为:160/60(93) mmHg。Pp/Ps=0.94。计算Qp/Qs=1.22,全肺阻力1834达因.s/cm5,显著增高。右心房压力11/4(6) mmHg。面罩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2 ml:20μg。15 min后重复左、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力125/45(72) mmHg,较前下降,Qp/Qs=1.42,较前上升,全肺阻力1269,较前明显下降。主动脉压力无改变。行肺小动脉造影示未见残根样改变。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拟加做PDA试封堵试验。送经未闭动脉导管至降主动脉,送入210 cm加硬导丝导入12 F输送鞘,选择P20/22 mm国产PDA封堵器进行封堵,可见凹征,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后观察30 min,患者未诉不适,SO2100%。复查右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压力52/11(25) mmHg,下降幅度>50%主动脉压力:180/70(107) mmHg,较前上升,Qp/Qs=1.02≈1。全肺阻力降至245达因.s/cm5,效果满意。征求家属意见,同意释放封堵器。术毕45 min患者氧饱和度有所波动,低降至92%,查体双肺满布细湿罗音,考虑体循环动脉压偏高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转ICU给予呋塞米20 mg静脉推注、多巴胺5μg.kg-1.min-1静脉泵入后症状逐渐好转,双肺啰音消失,经皮氧饱和度上升至99%,于术后2 d康复出院。出院后口服波生坦继续治疗,剂量为第1个月每次62.5 mg/次,每日2次,1个月后剂量增至125 mg/次,每日2次,服用至今。术后随访1年期间患者自觉体力明显好转,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生活质量良好,无不适症状。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46 mmHg,左室射血分数55%。术后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42 mmHg,左室射血分数60%。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见图1,表1。

  • 贯穿插管法的应用现状

    作者:黄光明

    贯穿插管法是在导丝贯穿的基础上进行多通道或较优通道进行介入治疗的插管技术。该插管法早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随后在大动脉疾病、周围动静脉疾病及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贯穿插管法能够充分发挥介入器械性能,体现介入治疗特色临床思维的技术,能够解决很多介入操作难题,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文介绍贯穿插管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 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血管畸形对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德明;苏立新;范新东

    血管畸形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棘手的临床课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栓塞/硬化治疗、手术切除、激光等,但往往很难获得好的临床效果。无水乙醇因其可以剥蚀病变血管内膜,使蛋白变性,终达到病变的完全闭塞。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血管畸形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担心心肺意外的发生,限制了临床医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本文就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血管畸形对心肺血管作用进行综述。

  • 经皮左心耳封堵装置研究进展

    作者:李长永;张志钢;白元;秦永文

    心房纤维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很大。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存在出血风险,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经皮左心耳封堵在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方面安全有效,目前还只适用于存在抗凝禁忌的患者。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应用的多种左心耳封堵装置,分析不同形状设计的装置与左心耳形态的关系。

  • 复杂的直接性海绵窦动静脉瘘血管构筑特征及介入治疗

    作者:龙霄翱;尹延庆;李捷;段传志;李铁林

    目的:分析复杂的直接性海绵窦动静脉瘘(cd-CAVF)患者血管构筑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复杂cd-CAVF患者住院记录、影像学特征及手术记录。结果12例患者中供血动脉为颈内动脉(ICA)8例,原始三叉动脉1例,脑膜中动脉(MMA)2例,基底动脉(BA)1例;均有不同程度“盗血”现象;经眼上静脉及岩下窦引流10例,皮层静脉引流2例。经ICA栓塞4例,经ICA联合BA栓塞5例,经MMA栓塞2例,经BA栓塞1例;采用球囊栓塞8例,弹簧圈2例,球囊结合弹簧圈2例。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症状、体征消失,达完全治愈;平均随访(60.2±26.8)个月无复发。结论 cd-CAVF血供源于海绵窦壁周围血管直接破裂,易出现“盗血”,经眼上静脉、岩下窦引流多见。经动脉球囊栓塞治疗复杂cd-CAVF效果良好,联合多动脉入路弹簧圈栓塞为有效的补充方法。

  • 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88例

    作者:王子亮;许斌;李天晓

    目的:探讨根据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病变特点,采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接受股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88例TCCF患者经首次球囊栓塞治疗后有160例痊愈,22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6例球囊栓塞失败,改用其它手术方案治疗。有3例发生并发症。术后1 d~5年有23例复发,接受二次手术后均成功。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为多枚球囊栓塞和术后有残瘘(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囊数量≥2枚(OR值7.80,95%CI 2.28~26.73,P=0.001)、术后即刻有残瘘(OR值10.46,95%CI 2.99~36.5,P=0.000)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是TCCF首选治疗方法。多枚球囊栓塞和栓塞术后即刻有残瘘是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尚待研究。

  •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莹;黄强;张秋红;翟仁友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射频消融(RFA)联合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接受胆道RFA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护理,观察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例患者均完成胆道RFA,并在消融术后植入胆道支架。术后发生胆漏1例,胆道出血2例,胆道感染2例。发生胆漏者术后1周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均好转,随访1个月内一般情况均较好。结论胆道RFA术后患者的护理主要在于预防胆道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重要的是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作者:余志华;韩宏伟;程光辉;李振;张劲林;邓成钢;苏晞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束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束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4(47.4±14.6)岁。于右侧His束旁标测并行RFA,若消融失败或出现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则改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2例患者AT,AT平均周长(327±76) ms。10例患者均于AT发作时消融10 s内AT终止,2例患者消融不成功。经右侧His束旁成功消融2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成功消融8例。术后平均随访1~6年,无AT复发。结论源于His束旁AT具特征性,导管RFA治疗安全有效,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可作为优先考虑策略。

  • 冠状动脉造影中汉族人群体重指数与剂量面积乘积和透视时间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海岭;张凯;戴力赫;王敏杰

    目的:研究汉族受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辐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透视时间相关性,早期判断和降低高辐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451例汉族人群CAG患者资料,男276例,年龄32~87岁;女175例,年龄42~84岁;BMI值17.30~35.42 kg/m2。根据BMI值分为4组,A组25例(BMI<20 kg/m2),B组204例(BMI 20~24.9 kg/m2),C组192例(BMI 25~29.9 kg/m2),D组30例(BMI>30 kg/m2)。计算各组DAP和透视时间均值,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多重比较各组BMI患者DAP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比较各组BMI患者透视时间。结果 DAP均值在A组为(1070.07±541.33)μGy/m2,B组为(1326.82±606.91)μGy/m2,C组为(1937.99±1030.31)μGy/m2,D组为(2654.53±1296.69)μGy/m2;透视时间均值在A组为(3.53±2.08) min, B组为(2.70±1.80) min, C组为(2.75±1.88) min,D组为(2.71±1.69) min。组间比较,除A组与B组间D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它各组间透视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汉族受检人群CAG手术中DAP值随BMI增高而增加,透视时间在BMI<20 kg/m2时明显延长。介入手术中不仅要了解BMI增高造成DAP值增加,更需特别关注BMI<20 kg/m2时手术难度提高所致透视时间延长造成的DAP值增加。

  • 无痛--介入手术新方向

    作者:周石;安天志;程永德

    随着介入手术不断创新发展,手术复杂性不断提高,患者对微创手术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高,不仅期望能安全完成手术,更要求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麻醉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就介入手术中麻醉应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作一探讨,藉以推广介入手术中实施麻醉管理的理念。

  • 《介入放射学杂志》对文稿插图的要求

    作者: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文稿
  • 介入手术中麻醉管理

    作者:安天志;曾庆繁;周石

    目的:阐述介入手术中麻醉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3、4级介入手术患者共24382例,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分为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A组)、静脉全身麻醉自主呼吸组(B组)、清醒镇静组(C组)、局部麻醉组(D组)。监测4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AB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382例患者均按手术方案顺利实施麻醉,其中3级手术16702例(68.5%),4级手术7680例(31.5%);3级手术中A组6797例(40.7%)、B组3608例(21.6%)、C组5095例(30.5%)、D组1202例(7.2%),4级手术中A组4193例(54.6%)、B组2527例(32.9%)、C组699例(9.1%)、D组261例(3.4%)。各组患者术前HR、ABP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中HR、ABP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无明显改变(P>0.05);D组患者术中HR、ABP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与其它3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O2无明显改变(P>0.05)。 D组中有2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而终止手术。结论在不同等级介入手术,尤其是3、4级介入手术中,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个性化麻醉方案是手术安全、顺利、无干扰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的良好途径,值得在介入手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