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姚征;陈玉堂;罗君;邵国良;郑家平;曾晖;郝伟远

    目的 评价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单抗组(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及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各38例.入组患者按要求行介入治疗,并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3月或肿瘤出现进展.结果 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3.7%和18.4%;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1%及97.4%;疾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个月及8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基本相仿,而在血液毒性及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但多为一过性,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安全性高,但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 超声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康慧莉;詹维伟;丁勇;王颖;赵云歆;姚广力;蔡秋琼;梅将军;江怡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血肿清除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个月Glasgow预后评分(GOS)分级结果,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清除80%以上血肿患者17例,清除70%~80% 12例,术中再出血1例;对照组清除80%以上血肿患者10例,清除70%~80%8例,术中再出血12例.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GOS分级结果表明:研究组恢复良好患者21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患者15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例.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超声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提高了血肿清除率,且有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超声技术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H型高血压患者斑块特征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

    作者:梅百强;杨希立;许兆延;梁茜;岑锦明;周昭仑;李健民;李健;蔡炜标

    目的 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中度狭窄病变作血管内超声(WUS)检查,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42例和单纯高血压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浆Hcy水平检测,IVUS分别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段和正常参考段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小管腔横截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等,并作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分析.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软斑块、偏心斑块和正性重构多见,钙化少;单纯高血压组患者斑块多表现为纤维斑块、钙化、无重构和负性重构(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病变段MLA<单纯高血压组患者,EEMCSA、PA、PB>单纯高血压组患者(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正常参考段MLA<单纯高血压组患者,RPA、RPB>单纯高血压组患者(P<0.05).病变段Hcy水平与病变段PA、PB呈正相关(P<0.05),与病变段MLA呈负相关(P<0.05).结论 IVUS对评价轻中度病变有较高价值,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和弥漫.Hcy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价值,高Hcy水平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 高分辨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付其昌;管生;郭新宾;权涛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钆剂增强HRMRI检测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有症状患者13例(警示性头痛8例,患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无症状患者15例.2名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确定是否出现CAWE.结果 检测发现28例患者31枚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Kappa一致性检验,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CAWE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427,95%CI: 0.51~0.98).13例有症状患者14枚动脉瘤中11枚(11/14,78.6%)出现CAWE,15例无症状患者17枚动脉瘤中5枚(5/17,29.4%)出现CAWE,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结论 钆剂增强HRMRI检测显示有症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CAWE明显较无症状患者多见,提示动脉瘤未来破裂的可能性较高.

  • 320排动态容积CT检测肾动脉解剖形态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鲍光进;李树平;洪骥;王锦淳;赵琪;彭士伍

    目的 评价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检测肾动脉解剖形态的优势及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中上腹部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动脉期资料,容积数据通过ViTAL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合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成像进行统计分析,检出肾动脉变异和疾病患者,并对肾动脉变异类型和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99例(49.5%)存在变异肾动脉,其中62例(31.0%)有副肾动脉,57例(28.5%)有肾动脉早发分支.共发现142支变异肾动脉,变异率为35.5%(142/400),左侧为38.5%(77/200),右侧为32.5%(65/200);副肾动脉80支(56.3%),肾动脉早发分支62支(43.7%);起源于腹主动脉78支,起源于肾动脉主干62支,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支,起源于右膈下动脉1支.200例患者中检出11例13支肾动脉狭窄,5例肾肿瘤.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增强检查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既能准确评估肾动脉变异类型,又能清晰显示各类变异细节,为临床肾脏病变介入治疗及其它外科治疗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治疗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作者:周静文;陈德基;何明基;练辉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在多种原因所致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评价其可行性和疗效,为处理移植肾血管并发症和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9例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介入诊疗资料.9例患者移植肾血管吻合方式均为移植肾动脉-右侧骼外动脉端侧吻合,根据动脉瘤位置特殊均选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并视不同情况辅以支架植入术.术后定期复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9例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瘤腔均成功完全栓塞.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2个月,复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SCr)值、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复查示弹簧圈及支架无移位,未见假性动脉瘤残留或复发,移植肾动脉和髂外动脉保持通畅,未出现移植肾或下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因位置特殊不适合常规载瘤动脉栓塞术和覆膜支架瘤腔隔绝术治疗的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可以完全栓塞瘤腔,同时保持移植肾动脉和髂外动脉通畅.该治疗方法微创、安全有效,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外科手术,但远期疗效尤其是复发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 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和微波消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作者:刘玉辉;孙均;王松涛;冯斌;宋彪;王毅;安鲁彪;史冠军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老年患者122例,其中50例施行甲状腺切除手术,72例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MWA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术后甲状腺相关激素变化情况.结果 开放手术组患者对比于MWA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局部不适发生率高,总的并发症多且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患者术后血清TT4、血清FT3、血清FT4较术前降低而血清TSH明显升高.术前术后血清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WA组血清激素水平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甲状腺疾病选择MWA治疗,安全可行而且效果明显,有可能成为老年患者治疗的首选.

  • 一体化覆膜气管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8例

    作者:姜永能;易根发;陈敏;张冀云

    目的 评价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一侧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行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覆膜气管支架为一体化L型或Y型一侧带膜.结果 8例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术后经胸腔冲洗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2例脓胸行右肺全切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支架3个月后取出,1例随访半年时支架断裂部分随咳嗽咯出,病情复发.结论 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一侧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贺红杰;宋磊;赵丹懿;吴杰;夏佩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n=18,2013年3月-2014年4月),予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85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35,2012年1月-2014年4月),予5-FU(600 mg/m2)联合DDP(40 mg/m2)、表柔比星10 mg行TACE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主要研究终点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次要终点是:①术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②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PFS分别为10.3个月、7.2个月(P=0.047),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8%、77.1% (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4.4%、97.1%(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骨髓抑制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应用到TACE治疗中可显著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 改良RECIST标准更适用经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作者:李虎子;贾英杰;孔凡铭;方文岩;赵成;姜付显

    目的 本研究拟确定采用哪一种短期疗效评价标准能够客观、有效、准确地预测经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增强CT或增强MRI影像学资料.分别依据RECIST 1.1标准和mRECIST标准行短期疗效评价,分析两种标准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然后依据不同的评价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和2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短期疗效评价,依据RECIST 1.1标准评价为CR、PR、SD、PD的患者;依据mRECIST标准评价为CR、PR、SD、PD的患者;两种标准内部一致性极差(κ=0.19,95%CI,0.16~0.26).依据RECIST 1.1标准,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0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mRECIST标准,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14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84%和68%,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mRECIST标准评价结果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结论 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经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较RECIST标准更有优势.

  • 宝石CT能谱成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川东;周莹;黄丹;王忠;林华;王东;王晋秋;廖丽萍;刘启榆

    目的 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GSI)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经TACE术后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30例患者TACE术后1~3个月分别行宝石CT能谱扫描及DSA复查,两者平均间隔时间2~4 d.一次CT扫描得出混合能量(QC图)及能谱(Mono)图像,图像后处理采用ADW4.6工作站和GSI-viewer软件.采用2种方法观察,A法观察QC平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B法观察佳单能量、碘/水(iodine/water)基物质图及能谱特征.由2名从事腹部影像工作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对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独立评价,结果与DSA对照,计算A、B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采用x2检验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30例TACE术后复查患者共检出154个病灶,DSA明确其中100个病灶有强化,54个病灶无强化.A法灵敏度为72.0%(72/100),特异度为77.8%(42/54);B法灵敏度为97.0%(97/100),特异度为94.4%(51/54),两者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04,x2=7.11,P<0.05).A法与DSA一致性中等(κ=0.47,P<0.01),B法与DSA一致性良好(κ=0.91,P<0.01).结论 与常规CT相比,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前提下,GSI能明显提高小病灶及多发病灶的检出率;GSI根据能谱分析图的不同特征,反映肿瘤的同源性,客观地提示某一病灶是否为复发或转移灶,有效地鉴别肝脏乏血性肿瘤与其他病变,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更加准确.

  • 2450 MHz水冷循环微波消融离体牛肝脏实验——参数设定对消融灶形态与方位的影响

    作者:江雄鹰;陈栋;倪嘉延;骆江红;孙宏亮;许林锋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MWA)时间、输出功率对消融灶形态特点与方位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离体牛肝脏8副,重5.2~6.5 kg,采用国产2 450 MHz水冷循环MWA系统对离体牛肝脏作消融.根据微波参数,将实验分为不同输出功率(40、60、80、100 w)组和不同消融时间(5、10、15、20 min)组,每项设定参数下重复作5次消融.消融后沿针道切开肝脏组织,测量消融灶的纵径(LD)、横径(TD)、针尖前冲径(PD),计算消融灶类圆率(SR).结果 消融时间恒定条件下,随着微波输出功率增加,消融灶LD、TD逐渐增大(P均<0.05),PD、SR并未增大(P均>0.05);输出功率恒定条件下,随着消融持续时间延长,消融灶LD、TD、PD逐渐增大(P均<0.05),SR越接近于1(P<0.05).结论 增加微波输出功率能有效扩大消融灶LD、TD,但未增大PD、SR;延长消融持续时间既可扩大消融灶LD、TD、PD,还可获得类圆性更好的消融灶.

  • 温控射频消融治疗VX2肝癌实验研究

    作者:朱先海;王伟昱;施长杲;秦汉林;吕维富

    目的 探索不同温度控制条件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兔VX2肝癌后靶区内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变化.方法 采用开腹组织块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未行RFA)和实验组A组(n=24,射频针温度50~70℃)、B组(n=24,射频针温度70~90℃)、C组(n=24,射频针温度90~110℃).实验组分别接受CT引导下不同温控RFA,靶区由消融中心向外周依次分为针道区、消融区和交界区;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及周围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区带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情况.结果 RFA后实验组各组各区带6个时间点(术后即刻,1、3、7、14、21 d)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区带各时间点AI均高于A组(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14、21 d时B、C组消融区和交界区PI均低于A组(P<0.05),且术后21 d时C组PI低于B组(P<0.05).结论 RFA温控在50~110℃能达到基本灭活针道区兔VX2肝癌细胞的作用,选择90~110℃温控更利于彻底控制肿瘤.

  • 导管旋转碎栓联合导管溶栓成功救治致死性肺栓塞1例

    作者:张铠;曾燏;郭曙光;方伟

    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体重54 kg.因"高处跌落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0 d"于2015年1月18日入住我院脊髓损伤科.2014年12月29日下午4时许患者不慎从5米高处坠落,致腰部、右踝外伤,伤后感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右踝肿痛、活动受限;无昏迷、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大小便失禁.伤后送易门县医院救治,行腰椎CT提示:腰2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变.下肢X片提示: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对位对线不良,骨折线累及关节面.X线胸片:双肺未见异常.于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椎管减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骨牵引术".

  • 胃癌术后复发性病变的不可逆电穿孔消融1例

    作者:牛立志;曾健滢;罗小美;周亮;屈微;李书英;陈继冰;刘建国;徐克成

    病例报告患者,男,49岁,香港籍.胃癌根治术后7年于2013年2月因胃癌复发伴胆道受压出现黄疸行胆道支架植入.随后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化疗6次,方案"紫杉醇100 mg,吉西他滨600 mg",每周1次,本次化疗时间为7月8日.因症状加重,患者于2013年7月12日在香港某诊断中心行PET-CT检查示:胃肠吻合处可见一大小约(2.9 cm×2.7 cm×3.2 cm)肿块,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maxSUV)7.8,考虑为胃癌术后复发(图1①).

  • 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燕军;赵俊功

    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等多种因素影响,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均逐渐升高.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的管理和治疗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旨在综述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冠心病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周围血管疾病对已知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周围血管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建术的时机的选择以及术后风险管控.

  • 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技术探讨

    作者:杨少春;黄小玉;邱传珍;罗穆云;华顺德;陈金明;高志强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技术要点,并评估此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30例共36枚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影像学、操作技术和随访资料,其中24枚动脉瘤接受单纯弹簧圈填塞,5枚接受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7枚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结果 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死亡1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36枚颅内微小动脉瘤中22枚(61.1%)达到致密填塞,14枚(38.9%)非致密填塞.25枚动脉瘤获得3~24个月随访,22枚完全闭塞,1枚留有残颈无变化;患者无再出血,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和载瘤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结论 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操作中不必刻意追求致密填塞.

  • 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效果比较

    作者:张扬;顾大群;晁迎九;高歌;陈昱;余舰;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目的 分析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动脉瘤破裂后72 h内接受血管内栓塞术,B组动脉瘤破裂后72 h内接受开颅夹闭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作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95例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其中A组52例,B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显示A组患者中48例(92.3%)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B组患者中38例(88.4%)预后良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DSA复查显示A组动脉瘤复发率较B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没有影响(P=0.354,OR 2.431,95%CI0.371~15.927).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术式并尽早治疗.

  • 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诊疗时间的应用

    作者:陈洁;窦梦娇;杜彬;赵宇;金旻;张轶群;刘云娥;陈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中缩短患者到院至接受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的应用.方法 组建护理组品管圈,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DNT过长的原因,设定DNT目标值为60 min,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DNT由原来(78.14±12.41) min缩短至(59.81±11.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流程中DNT,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赢得了时间.

  •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薛幼华;芮冶昊;黄薛菲;黄亚红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行TACE的肝癌患者98例,以2014年7月至10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TACE后住院时间,疼痛、发热、腹胀、便秘、恶心呕吐及穿刺点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肝癌患者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康复.

  • 静脉水化和口服水化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临床应用

    作者:丁力;庄国红;丁飚

    目的 探讨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GIN)的效果.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水化组(n=90)和口服水化组(n=90),术前及术后6h内分别经静脉滴注和口服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血清肌酐(SCr)及脑钠肽(BNP)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变化差异.结果 静脉水化组和口服水化组间术后24h、48 h、72 h SCr和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功能不全Ⅲ级患者术后24 h、48 h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均可有效地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但心功能Ⅲ级患者接受口服水化疗法更加安全、易行.

  • 介入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海云;程永德;申宝忠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迅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临床靶向治疗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活体内监测手段.但目前多种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大动物乃至人的研究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使得分子影像学仍处于小动物基础成像或临床前研究阶段.介入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优化分子探针导入方式、改良现有分子成像技术装置等,使分子影像学从小动物基础研究发展为大动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成为可能,并终成为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同时,介入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影像诊断学与临床靶向治疗学,这无疑将成为推动临床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临床诊治工作产生又一革命性影响,也是未来介入放射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