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개입방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794X
  • 国内刊号: 31-179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滕皋军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作者:郭晓华;朱德胜;吴海啸;胡晓钢;徐旻;吴汉;孙鹏

    目的 评价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采用PAE术治疗31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年龄80~95岁,平均(85.8±4.68)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5~35分,平均(33.4±2.8)分;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QOL)评分为5~6分,平均(5.7±0.5)分;前列腺体积(PV)为73~178 cm3,平均(123.0±34.0) cm3.根据手术前后IPSS、QOL评分、PV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AE术.手术时间51~150 min,平均(65±13)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1个月,平均(5.0±3.4)个月.术后2周IPSS、QOL评分与术前基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除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30例IPS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基数水平(P<0.000 1),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PAE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可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形态及大脑前动脉供血特征研究

    作者:杨娇;管生;郭新宾;范锋;徐远杰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ICA)形态及大脑前动脉供血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8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及MRA、DSA检查数据.根据MRA上双侧前交通动脉(ACA)和ICA是否对称,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ICA形态分为4型:Ⅰ型为双侧ACA、ICA对称,Ⅱ型为双侧ACA对称、ICA不对称,Ⅲ型为双侧ACA不对称、ICA对称,Ⅳ型为双侧ACA、ICA不对称.分别超选择插管至左、右ICA作DSA造影,观察前交通脑动脉瘤供血情况.结果 18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ACA对称83例,ACA不对称100例;ICA对称75例,ICA不对称108例;ICA形态分型显示Ⅰ型67例(36.6%),Ⅱ型7例(3.8%),Ⅲ型16例(8.7%),Ⅳ型例93(50.9%).ICA造影显示,无论ACA或ICA对称与否,前交通动脉瘤主要由一侧ACA供血(125例由左ACA,58例由右ACA供血),另一侧ICA多向同侧ACA供血,不向瘤体供血.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ICA形态以Ⅰ型(对称)和Ⅳ型(不对称)为主,但无论ACA或ICA对称与否,瘤体多由一侧ACA供血.

  • 双针穿刺法在肺小结节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蒋博民;陈为军;白志超;许洋

    目的 采用双针穿刺法提高肺小结节(≤2 cm)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方法 对65例肺内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双针穿刺法及传统穿刺法,使用卡方检验对其一针成功率及并发症分别比较.结果 A、B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9%和50.0%(x2=11.24,P=0.000 8);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2%和59.4%(x2=9.97,P=0.001 6),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针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穿刺时间及X线下的暴露时间.

  • 盆腔放疗后髂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作者:陈述;权晖;杨哲;李金保;于伟峰;毕远航;付浩哲

    目的 探讨盆腔放疗后下肢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7例接受盆腔放疗后出现下肢持续性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彩色多普勒及静脉顺行造影检查,57例患者诊断为髂静脉狭窄,29例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29例患者经过介入治疗,患肢水肿快速消退.其中3例(10.3%)患者术后仍有间歇水肿,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复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 髂静脉狭窄可能是引起盆腔放疗后下肢水肿的重要原因,有必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介入治疗能有效重建静脉回流通道,缓解患肢肿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压力感知导管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13例

    作者:肖源;詹碧鸣;陈杰龙;程晓曙;胡建新

    目的 探讨压力感知导管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首次接受CPVI术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平均(63.1±7.0)岁,术中均采用压力感知导管并记录相关数据.术后3、6、9、12个月随访,收集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TTM)仪检测数据,了解AF复发情况.结果 术中发生心脏压塞1例,予心包穿刺及外科开胸探查止血术;其余12例CPVI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1例随访9个月时TTM提示AF,1例随访6个月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3例随访9个月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房速,但上述患者均无胸闷、心悸等不适.结论 采用压力感知导管行CPVI治疗药物难治性阵发性AF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及预后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随访观察.

  • 支持向量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气胸预测模型的研究

    作者:吴虹霖;雷丽程;杨茂江;蒋小凤;王朗;李杨;杨汉丰

    目的 基于患者基本信息、病变及手术相关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SVM),联合特征选择算法,建立CT引导下经皮胸腔肺穿刺活检(PTNB)气胸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引导下PTNB患者94例(气胸组月非气胸组:43/51).于PACS系统上获取患者基本信息、肺部病变及穿刺活检术中的相关风险因素.采用特征选择的方法选取与气胸发生相关性较大的风险因素,采用SVM模型,并同神经网络(NN)、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建立气胸预测模型.结果 特征选择得到气胸风险因素按重要性大小排序:病灶深度、年龄、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穿刺针经过通气肺组织的长度、进针角度、穿刺针过胸膜凹陷及性别.与NN和RF相比,SVM预测性能好,其准确度为88.9%、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100%.结论 机器学习方法可用于建立CT引导下PTNB气胸预测模型,SVM能构建预测气胸的优模型,辅助临床诊断.

  • 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血管造影技术在3.0T MRA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与DSA对照

    作者:张岚;邢威;朱海云

    目的 探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血管造影(TRANCE)技术在3.0T非对比增强(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38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狭窄病变患者DSA检查前接受NCE-MRA检查.2名MRI医师根据4分法,分别对NCE-MR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根据4级分级标准评价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以DSA为金标准,分析计算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狭窄(狭窄程度≥2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2名MRI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及NCE-MRA与DSA诊断下肢动脉各节段显著狭窄一致性.结果 2名MRI医师对主髂动脉段、股腘动脉段、膝下动脉段NCE-MRA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93、0.89、0.82(P均<0.05).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病变符合DSA金标准比例为95.15%(255/268),高估率、低估率分别为3.73%、1.12%. 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0.3%、91.6%、85.5%、93.7%,其中主髂动脉段分别为95.8%、94.2%、96.8%、93.2%、98.4%,股胭动脉段分别为93.2%、93.7%、94.7%、91.8%、96.3%,膝下动脉段分别为92.4%、85.6%、88.3%、78.6%、86.6%.NCE-MRA与DS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狭窄一致性K值为0.85,其中主髂动脉段、股腘动脉段、膝下动脉段分别为0.90、0.87、0.73.结论 NCE-MRA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度,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替代检查方法.

  • 改良手动抽吸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研究

    作者:彭义盛;楼文胜;顾建平;何旭;陈国平;陈亮;苏浩波;宋进华;施万印;汪涛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MAT辅助CDT组(A组,n=18)、AngioJet PMT辅助CDT组(B组,n=12),单纯CDT组(C组,n=30).对三组患者术后血栓清除率、血栓清除过程失血量、CDT时间、尿激酶(UK)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A、B、C组分别有17例(94.4%)、11例(91.7%)、26例(87.7%)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栓抽吸中失血量分别为(99.8±11.4) mL、(117.6±12.3) mL(P=0.001);CDT时间分别为(2.9±1.5)d、(2.8±1.6)d (P=0.922),均较C组(7.1±1.4)d显著降低(P<0.001);UK用量分别为(166.7±93.9)万U、(121.7±115.2)万U(P=0.918),均较C组(325.8±106.8)万U显著减少(P<0.001);24 h患肢消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1±1.4)d、(5.9±1.7)d (P>0.05),均较C组(11.0±1.8)d显著缩短(P<0.001).三组患者髂静脉支架植入枚数、手术相关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AT辅助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原理与AngioJet PMT辅助CDT治疗类似,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可降低手术费用;与单纯CDT治疗相比,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减少UK用量、减轻患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评价

    作者:胡晓钢;金红来;鲁军;郭晓华;何建荣;林开勤;叶芳余;聂春晖;孙军辉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伴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TIPS术治疗的18例PVT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血栓开通情况、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中远期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消化道大出血72 h内成功完成TIPS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5.5%(1/18),术后发生Ⅰ~Ⅱ级肝性脑病5例(27.8%,5/18).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4个月,PVT完全消失6例,明显减少7例,无明显进展4例;所有患者支架均通畅,2例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1例无出血,未予处理,1例术后8个月再出血,予球囊扩张修复术后出血停止.结论 TIPS术治疗PVT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阳建军;徐华军;陈文显;韩运生;沈吉;方伟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7例(个)甲状腺结节随机分配入研究组(172例)和对照组(165例)进行细针穿刺,研究组细针穿刺时依据结节内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选择不同穿刺方式,对照组则以(常规)无负压穿刺抽吸,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细胞学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5.4%高于对照组86.7%(P=0.005),在有确定意义的细胞学诊断结果中研究组117例(68.0%)高于对照组85例(51.5%)(P=0.002);两组鉴别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90.5%比76.9%,特异度92.3%比78.2%,准确率91.3%比77.6%,研究组在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能提高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成功率及细胞学诊断效能.

  • 国产冷冻设备(靶向刀)治疗肝癌临床应用

    作者:王辅明;刘敬禹;杨朝爱;陈文会;江旭;杨继金

    目的 探讨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方法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于CT引导下行国产靶向刀冷冻消融治疗术的肝癌患者共计41例(52个病灶),通过MRI评价目标病灶完全消融率和近期的局部复发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41个病例完全消融率为90.2%,在平均约8个月的随访时间里,41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3、6个月的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1%、25.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国产靶向刀治疗肝癌安全有效,能有效灭活局部瘤体.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丹;耿左军;朱青峰;周立霞;赵松

    目的 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204例患者的212次穿刺数据资料.结果 在204例患者中,孤立团块状病变107例,单发、多发结节性病变32例,完全肺实变54例,磨玻璃样病灶11例.穿刺成功率为91.0%(193/212),获得病理学诊断177例,准确率为91.7%(177/193);肿瘤性病变121例,非肿瘤56例.团块状病变组肺穿刺病理诊断率为91.6%(98/107),未明确诊断率为8.4%(9/107);结节组病理诊断率为84.4%(27/32),未明确诊断率为3.1%(1/32);完全肺实变组病理诊断率为83.4% (45/54),未明确诊断率为9.3%(5/54);磨玻璃样病灶组病理诊断率为63.6%(7/11),未明确诊断率为9.1%(1/11).团块组病理诊断率高于磨玻璃样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块组与结节组和完全实变组之间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165例患者临床随访成功,得出经皮肺活检诊断肿瘤性疾病灵敏度为90.5%(114/126),特异度为100%(39/39).经皮肺活检并发症为气胸发生率12.3%(26/212)、出血发生率为14.6%(31/212).结论 ①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诊断的病理诊断率及准确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②对于肺部团块状病灶经皮肺活检病理病理诊断率高于磨玻璃样病变影,但是结节状、完全实变性及磨玻璃样病灶同样有较高的病理诊断率;③经皮肺活检对于肿瘤性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 三氧化二砷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欧东;陈奕霖;付斯瑜;罗德红;屈天银;李曾

    目的 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EMbase和SCI数据库中关于As2O3联合TACE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检索日期自建库至2017年6月;用Revman5.3软件及Stata12.0对所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研究18篇,共1 531例患者,其中以As2O3联合TACE治疗的(研究组)807例,单纯TACE治疗的(对照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2,95%CI=1.20~1.69),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10~1.53),生活质量降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95%CI=0.38~0.70),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2,95%CI=1.31~1.76),生活质量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2,95%CI=0.91(1.37).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As2O3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且安全.

  • 经胃左动脉注入VX2瘤粒建立兔胃癌模型

    作者:冯国栋;余辉;冯建防;周斌;席玮;武贝;张静渊;陈环球;严枫;陈骏

    目的 探讨经胃左动脉注入VX2瘤粒建立兔胃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DSA导引下经股动脉将0.5 mm×0.5 mm VX2瘤粒注入18只新西兰大白兔胃左动脉.术后2、4d分别随机处死3只实验兔,获取胃大体标本并作病理学分析;术后7d剩余实验兔作胃左动脉DSA和食管胃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即刻处死3只兔作病理学分析;余9只实验兔待其自然死亡,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实验兔胃癌建模成功率为100%(18/18).术后2、4d,大体标本可见胃底近大弯侧局部黏膜水肿、溃疡形成,镜下见局部黏膜缺失呈溃疡改变,黏膜下水肿明显,局部动脉血管内可见癌栓.术后7d剩余实验兔全部存活,胃左动脉DSA见胃底贲门处富血供病灶,染色明显;气钡双重造影见胃底贲门处黏膜紊乱,病灶区域见压迹及双边征;大体标本见胃底部病灶呈火山口样溃疡,周边黏膜明显充血、紊乱;镜下见肿瘤细胞聚集于肌层并向黏膜及浆膜层侵犯.剩余实验兔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2d,大体标本见胃病灶穿孔,周边黏膜紊乱伴明显充血水肿;镜下见肿瘤侵犯胃壁全层.结论 DSA引导下经胃左动脉输注VX2瘤粒可成功建立兔胃癌模型,可用于介入动脉化疗栓塞、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等相关实验研究.

  • 镁合金支架植入兔腹主动脉后血管内膜免疫组化及血清镁离子浓度观察

    作者:彭志清;陈亮;丁健;王征宇;刘强;王永利

    目的 观察新型可降解镁合金支架(MPM)植入兔腹主动脉后降解过程中血管内膜免疫组化及血清镁离子浓度变化.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24枚MPM支架分别植入每组兔左肾动脉水平下约1 cm处.术后30、60、90、180 d作主动脉造影及测定血清镁离子浓度,并分离支架段血管行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采用SPSS 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4只实验兔在植入支架后随访期间存活良好,PCNA阳性细胞和血清镁离子浓度逐渐升高直至90 d,后逐渐下降,180 d时趋于稳定.整个支架降解过程腹主动脉通畅.结论 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证实,MPM支架可长时间满足血管正性重塑需要,能有效预防血管再狭窄.支架降解过程中未改变兔血清镁离子浓度,未产生明显毒性反应.

  • SD大鼠McA-RH7777细胞系肝癌模型构建及其特点

    作者:管阳;刘凤永;樊庆胜;付金鑫;陈现现;李鑫;袁宏军;王茂强

    目的 研究SD大鼠McA-RH7777细胞系肝细胞肝癌(HCC)模型构建及其相关瘤体生长、检测指标及影像学特点,评价该模型构建方法可行性和模型稳定性.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30,肝脏注射种植McA-RH7777细胞0.2 mL)、空白对照组(B组,n=10,肝脏单纯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A组大鼠开腹手术后7、14、21 d分别接受MR和增强CT检查并测量瘤体长径.手术后7、14、21 d,分别随机取A、B组10、3只大鼠麻醉,经颈静脉取血检测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ea)、尿素(Urea);放血法处死大鼠,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形态.结果 A组27只(90%)大鼠成功成瘤,7、14、21 d时瘤体长径分别为(9.4±2.6)mm、(20.6±4.3) mm、(17.4±1.2)mm;成瘤大鼠CT平扫可见肝脏内低密度病灶,增强CT显示病灶环形强化,MR提示病灶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信号.两组7、14、21 d血液ALP、ALT、AST、Crea、Ure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提示肿瘤组织形态.结论 SD大鼠McA-RH7777细胞系HCC模型是可行、稳定、安全的.

  • 定向斑块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例

    作者:谷涌泉;郭建明;崔世军;郭连瑞;齐一侠;刘一人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主因间歇性头晕1个月入院,其间右下肢曾有一过性肌力减弱.外院颈部动脉超声和CTA均提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既往无明确脑梗死病史,无吸烟史.头颅MR检查提示陈旧腔隙性脑梗死,未见新发梗死灶.于2017年12月13日接受左颈动脉定向斑块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术中造影确认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图1①②),采用8 F 90 cm长鞘,沿0.014英寸导丝置入SpiderFX保护伞(美国ev3公司),于狭窄远端颈内动脉颅外平滑段释放;沿导丝送入SilverHawk定向斑块切除系统(LS-M,美国Medtronic公司),于颈内动脉狭窄病变处多角度由近至远进行切除(图1③),切除后造影见颈内动脉起始部形态明显改善(图1④);病变斑块切除部位用Orchid 5~40 mm DCB(北京先瑞达医疗科技公司)贴附成形(图1⑤);回撤保护伞,伞网内未见拦截,造影见左颈内动脉血流狭窄消失,病变部位无明显动脉夹层,远端血流通畅(图1⑥⑦).

  •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尾状叶肿瘤1例

    作者:柳昂;顾玉明;鹿皎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上腹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乙肝病史25年,抗病毒治疗5年余.入院后上腹增强CT提示肝尾状叶占位(肿瘤可能性大),见图1①,大小约38 mm×36 mm,肝硬化伴少量腹水.AFP:>2 000 ng/mL,PIVKA-Ⅱ:2 732.00 mAu/mL,肝功能无明显异常,Chlid-Pugh A级.结合患者辅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尾状叶肿瘤),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硬化(失代偿期)”.外科会诊后认为无外科手术指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遂行介入治疗(TACE+MWA),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陈蓦;王武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技术方法、材料发展及神经介入医师经验积累,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的首选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主要历经载瘤动脉和动脉瘤闭塞、动脉瘤瘤腔内栓塞和载瘤动脉重建等3个研究阶段,其中应用广泛的是瘤腔内栓塞治疗,包括单纯弹簧圈、液体栓塞剂、瘤腔内栓塞装置、球囊/支架辅助技术等.载瘤动脉重建(覆膜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也是近期研究热点.尽管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但难治性动脉瘤如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复发率仍较高.为了完全隔绝颅内动脉瘤或实现瘤颈完全内皮化,载药弹簧圈/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等正在研究中.

  • 股腘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腔内介入治疗

    作者:贾中芝

    腔内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股腘动脉(FPA)狭窄/闭塞性病变.普通球囊、低温球囊、普通支架、覆膜支架术后再狭窄/闭塞率高,药物洗脱球囊(DEB)、药物洗脱支架(DES)均可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闭塞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研究深入,相信DEB、DES可能逐渐替代目前常规应用的普通球囊和普通支架,进一步提高FPA狭窄/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后通畅率,使患者获益.

  • 微导管复合塑形在弹簧圈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杜世伟;李静伟;陈健;刘洋;孙力泳;李桂林;张鸿祺

    目的 探讨微导管复合塑形在单纯弹簧圈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AA)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微导管复合塑形、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1例伴有fPCA的中小型破裂PCoAA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术中微导管塑形准确性、微导管塑形稳定性、栓塞操作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和后交通动脉保留程度、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1例51枚伴有fPCA的破裂PCoAA均通过微导管复合塑形技术成功完成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瘤体完全栓塞43例(84.3%),瘤颈残留8例(15.7%);后交通动脉均保留,49例血流无影响,2例部分影响.微导管塑形准确率为90.2%,其中微导管直接推送到位36例,回拉到位11例,导丝导引到位4例;栓塞中88.2%微导管位置稳定.仅1例术中发生破裂再出血.随访6~24个月显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48例(94.1%),3例(5.9%)预后不良,无患者死亡.术后6个月血管复查造影显示,Raymond 1级41枚(80.4%),2级8枚(15.7%),3级2枚(3.9%).结论 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伴有fPCA的急性期中小型破裂PCoAA术中应用微导管复合塑形技术,可使栓塞过程更稳定和安全,取得了满意效果.

  • 心脏射频消融术中床旁介入护士辐射强度分层图设计

    作者:刘凤刚;王娟娟;陆从容;廖力;杨逸辉;邓祺丹

    目的 探讨心脏射频消融(RFA)术中DSA机不同采集帧数对术中患者左侧床旁配合护士不同站立位置辐射强度的大小及衰减情况,并绘制出辐射强度分层图,以便为介入护士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进而减少辐射.方法 基于标准体模下,模拟心脏RFA,依次使用3种不同采集帧数,测量患者左侧床旁不同水平及垂直位置(共77个位置)辐射强度参数,共获取数据231组,并进行观察性分析、研究、绘图和总结.结果 不同采集帧数在相同床旁位置产生的辐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辐射强度与帧数大小呈正相关性,辐射强度乘以帧数增加的相应倍数后,3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采集帧数下,与射线发射球管不同水平位置产生的辐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辐射强度与离射线发射球管水平距离大小呈负向相关性;辐射强度分层图绘制成为可能.结论 辐射强度分层图的设计应用可为介入护士提供射线辐射规避指导.

  • 慢性重度心力衰竭伴窄QRS波患者去肾交感神经术1年疗效

    作者:杨伟;刘宗军;郜俊清;金惠根;徐佑龙;徐三彬;刘伟伟

    目的 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慢性重度心力衰竭(心衰)伴窄QRS波并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心功能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改善作用.方法 20例心电图QRS波<0.12 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ICD植入后行RDN术组(甲组,10例)、ICD植入后未行RDN术组(乙组,10例).记录随访期各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生化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及ICD放电次数.结果 平均随访1.86年 随访期甲组较乙组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降低(1.50±0.53比3.20±0.79,P<0.001),6MWT步行距离显著增大[(450.50±25.57)m比(120.60±13.24)m,P<0.001],血清闹钠肽(BNP)水平降低[(167.36±128.49) pg/mL比(2 232.29±2 451.64) pg/mL,P=0.016],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缩小[(46.90±1 1.06) mm比(56.10±6.33)mm,P=0.035],LVEF增高[(39.50±9.63)%比(31.20±4.52)%,P=0.024]随访末期甲组总IClD放电次数显著低于乙组(2次比40次,P<0.01);甲组RDN术后总放电次数显著低于术前(2次比31次,P<0.01).结论 RDN术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度心衰伴窄QRS波患者长期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少ICD放电.

  • 新型悬浮式防护服防X线辐射效果、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评价

    作者:周建炜;赵振华;官乐;余日胜

    目的 评估新型悬浮式防护服防X线辐射效果、可操作性和舒适性.方法 分别检测悬浮式防护服与普通防护服在第1、第2术者位置头部、胸部、腹部、下肢、足部辐射剂量率(μSv/h).15名介入放射科医师先后穿普通防护服、悬浮式防护服参与模拟手术,对防护服可操作性及舒适性进行独立评分.结果 悬浮式防护服与普通防护服相比,明显降低了第1、2术者胸部、腹部、下肢部位射线剂量率(t=135.5~1 688.9,P<0.01),同时有效保护了头部、足部免受高辐射剂量伤害.悬浮式防护服可操作性评分虽低于普通防护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103);舒适性评分明显优于普通防护服(Z=-3.482,P<0.000 1).结论 与普通防护服相比,新型悬浮式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整体防护性能和舒适性,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介入放射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