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18例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喉接触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病理检查均呈典型炎性肉芽肿,但有1例见少量异型细胞;15例行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后复发率为60%,复发者再次手术,其中4例术后采取抗胃食管反流治疗,仍有3例复发;3例未手术随访观察者1例自愈,2例观察2~4年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喉接触性肉芽肿好发于中年男性;根据肉芽肿的特定好发部位及外观,临床诊断不难,但仍应重视病理检查,防止漏诊个别有恶变倾向的病例;本病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抗胃食管反流治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考证.
-
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RAD5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的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其病理分化程度等分析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①RAD51在喉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声带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D51在喉癌组3~4期中的表达强于1~2期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RAD51在低、中分化喉癌中的表达强于高分化喉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RAD51在有淋巴结转移喉癌中的表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51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喉癌的一个潜在靶点,对预测肿瘤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前哨淋巴结探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术中在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SLN的临床研究,术中取蓝染淋巴结及颈清淋巴结做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查,并将两者进行对照,观察SLN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25例患者中22例成功地显示了SLN,成功率为88%,显示的SLN中有19例病理阳性,其中13例颈淋巴结清扫术证实有非SLN的颈淋巴结转移,5例未发现有非SLN的其他淋巴结转移,1例因自身因素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SLN检测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
小儿声带沟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声带沟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声带沟患儿术前行电子喉镜检查,应用声带沟切开整复术治疗,不附加缝合及用组织或其他外物充填.结果:声带沟占同期嗓音障碍患儿的5.09%(56/1 100),5岁以前占80.04%.总有效率96.40%.结论:声带沟在小儿嗓音障碍中不罕见;出生时即有嗓音异常;多呈裂隙型和凹陷型,常有声带表皮样囊肿或息肉共存;声带沟切开整复术不失为一安全、有效、简捷的手术方式.
-
喉鳞状细胞癌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与热休克蛋白70 (HSP70) 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53例喉鳞状细胞癌和48例癌旁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之相反,喉鳞状细胞癌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7,P<0.01).结论:TGF-β1和HSP70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进程.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和感音神经性聋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和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特征,听力学表现,早期诊断与预后.方法:报告并分析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和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可致多器官损害,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而同时并发急性胰腺炎和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少见,多表现为单侧突发的完全性聋,预后差.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可同时并发包括感音神经性聋在内的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听性脑干反应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聋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喉癌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c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喉癌组织和41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DcR3的表达,并以15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①喉癌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或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cR3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均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DcR3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
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不同的异物,研制和借用一些特殊器械,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出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61例,分析各类特殊类型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特点.结果:61例患者支气管异物分别使用异物钩(31例)、笔帽螺丝取出器(11例)、异物网(13例)、特制微抱式三爪倒齿异物钳(3例)、细倒齿式食管异物钳(3例)等均顺利取出.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除已行气管切开的5例外,其他患者未行气管切开.结论:根据各类特殊类型异物特点和患者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器械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
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径路
咽旁间隙是一上起颅底下至舌骨,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的潜在间隙,茎突及其筋膜将间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较小,内含部分腮腺深叶及脂肪,可发生涎腺源性瘤、脂肪瘤;间隙后部较大,与咽后间隙有一层薄弱筋膜相隔,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内有颈深淋巴结上群、丰富的血管、神经、球体组织等,这些组织均可发生肿瘤.
-
穿刺引导下快速环甲膜切开术63例
环甲膜穿刺术及切开术是快速解除上呼吸道通气障碍的基本的方法,如何用简便的操作在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施此项手术仍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及器械制造商探讨的问题.
-
8例舌根癌的治疗体会
舌根癌仅占舌癌的15%,由于舌根位置较深,侵袭性强,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对其治疗应以手术为主[1],辅以化疗和放疗.我院1996~2004年采用手术治疗舌根癌,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位于舌根底部,发病率较低,能够引起喉鸣及呼吸和吞咽障碍[1],容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断和治疗的先天性舌根囊肿病例总结并报告如下.
-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36例
儿童慢性鼻窦炎经过严格系统的药物治疗多可治愈,只有系统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我科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对系统药物治疗无效的36例患儿,采用鼻内镜下针对性选择处理不同结构进行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头颈部非颅内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特点
神经鞘膜瘤(神经细胞瘤、神经瘤或神经鞘瘤)是神经鞘细胞衍生、有包膜的神经鞘良性肿瘤,神经鞘膜瘤通常是孤立性肿瘤,但在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中可见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
p16基因和蛋白与喉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喉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1],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喉癌的发生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其中抑癌基因的缺失和功能丧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CDglyTK融合自杀基因杀伤喉癌Hep-2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融合自杀基因CDglyTK联合前体药物对喉癌Hep-2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CMV.CDglyTK,XhoⅠ/HindⅢ酶切鉴定,测序分析CDglyTK基因序列.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p-2细胞,400 mg/L G418筛选14 d获得稳定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ting鉴定CDglyTK基因的表达.以转染空白载体pcDNA3.1(-)的Hep-2细胞为对照,MTT法观察5-FC、GCV、5-FC加 GCV对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酶切和基因测序分析证明重组质粒含完整的CD及TK基因,RT-PCR从转染细胞总RNA中扩出707 bp的预期片段,Western-blotting检测到该基因表达的分子量为59 000的蛋白.表达CDglyTK基因的Hep-2细胞在5-FC、GCV、5-FC加 GCV干预下生长受到抑制,5-FC与GCV联合有更强的杀伤效应.结论:CDglyTK融合自杀基因可以成为基因治疗喉癌的有效方法.
-
10-23脱氧核酶靶向抑制喉癌eIF4E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细胞水平上探讨10-23脱氧核酶(DNAzyme)成为新型喉癌基因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设计合成针对原癌基因eIF4EmRNA编码区的1059位点的10-23DNAzyme,并对其进行硫代磷酸化修饰,经脂质体转染Hep-2细胞,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Hep-2细胞对5-FAM荧光素标记10-23DNAzyme的摄取,流式细胞仪计算转染效率,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观察其对喉癌eIF4E基因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转染12、24、36、48 h后,阳性转染的细胞均可发出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为60%、85%、90%、89%;修饰的10-23DNAzyme作用于Hep-2细胞后可显著抑制eIF4E基因的表达, 明显低于作为对照的转染空脂质体组和Hep-2细胞组(均P<0.05).结论:经过硫代化修饰的10-23DNAzyme在细胞水平上能高效阻断eIF4E基因的表达,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高效的基因治疗剂.
-
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
声带囊肿为声带良性肿物,临床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我们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显微喉镜下微瓣技术共治疗28例声带囊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改良面中翻径路同期钛网塑形重建全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畸形
上颌骨全切除术是治疗上颌窦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传统手术径路是Weber-Fergusson切口,但术后遗留面部切痕,造成面部塌陷畸形及语言等功能障碍,是患者所不愿接受的.
-
中颅底外侵及颅底的肿瘤手术
发生于鼻咽部、翼腭窝、颞下窝、颞骨、腮腺及眶部的肿瘤均可侵及中颅底或进一步侵及颅内.中颅底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同时有重要大血管及神经穿行其间,因此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非常重要.
-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主要期刊初步调查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我国耳鼻咽喉头颈肿瘤方面的信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其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耳鼻咽喉头颈肿瘤期刊文献做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主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读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