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림상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781
- 国内刊号: 42-176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中国人群中OSAHS与COPD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重庆维普网等电子数据库,查找OSAHS与COP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及未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逐一按文献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叠综合征(OS)患者AHI显著高于单纯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7.56,95%CI(4.19,10.94),P<o.01];OS患者较单纯OSAHS患者的LSaO2显著偏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WMD=-10.50,95%CI(-11.58,-6.08),P<o.o1];OS患者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显著低于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65,95%CI(1.15,8.15),P<0.01];OS患者与OSAHS患者AHI在样本量、年龄、BMI、FEV1/FVC指标亚组分析存在异质性,在ESS评分指标亚组分析不存在异质性;OS患者与COPD患者的FEV1/FVC指标在样本量、BMI、AHI、LSaO2、T90亚组分析存在异质性,颈围亚组分析不存在异质性;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OSA HS与COP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互为危险因素.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5和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IL-5和骨桥蛋白(OPN)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2例初诊AR患者和49名健康对照个体血清IL-5和OPN水平,分析AR患者血清IL-5、OPN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AR患者血清IL-5和OPN水平较健康个体明显增高.合并哮喘的AR患者IL-5和OPN水平较未合并哮喘者明显增高.AR患者血清OPN与症状总评分(TNSS)和血清IgE均呈正相关,但与嗜酸粒细胞计数无关;IL-5与TNSS、血清IgE和嗜酸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OPN与IL-5呈正相关.结论:OPN和IL-5参与了AR的发病机制,可以作为AR的病情评价标志物.
-
咽期吞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综合运用不同吞咽障碍的诊断方式筛选出咽期吞咽功能异常患者,根据适应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通过不同的吞咽功能评估手段筛选出吞咽功能异常患者,根据相应适应证,分别行吞咽功能训练、环咽肌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切断术,并在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共计纳入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其中接受吞咽功能训练者75例,接受食管入口球囊扩张术者21例,接受环咽肌切断术者4例.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68.00%,其中球囊扩张术组有效率为76.19%,环咽肌切断术组为75.00%,吞咽功能训练组为65.33%,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3,P>0.05).结论:咽期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发病原因和程度选择吞咽功能训练、食管入口球囊扩张术及环咽肌切断术均有一定疗效.
-
并发梅尼埃病的管结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多管及单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梅尼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梅尼埃病并发多管BPPV(试验组A)6例,梅尼埃病并发单管BPPV(试验组B) 11例,不伴梅尼埃病的特发性BPPV(对照组)43例,均经变位试验诊断,并采用管石复位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试验组(A、B)与对照组比较,以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半规管受累单侧比双侧多;②后半规管受累较多;③多管BPPV伴梅尼埃病的患者需多次复位且复发率高.结论:梅尼埃病并发BPPV与特发性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显著不同,其1次复位成功率较低且复发率高,多管BPPV伴梅尼埃病的复发率高.
-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变应性鼻炎(AR)合并哮喘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单纯AR组302例,AR合并哮喘组288例,对照组327例,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DNA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对CTLA-4基因的6个多态性位点(rs3087243,rs11571302,rs11571315,rs231725,rs35219727,rs4553808)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各组在各个位点基因分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位点rs3087243和rs231725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rs3087243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仅在AR合并哮喘组明显升高,rs231725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单纯AR组及AR合并哮喘组均有意义.结论:儿童AR合并哮喘的易感性与CTLA-4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相关性,且rs3087243和rs2317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AR合并哮喘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
面神经鞘膜瘤误诊现状分析并文献回顾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鞘膜瘤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l临床医生对面神经鞘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面神经鞘膜瘤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初发症状、诊疗经过、影像学结果、手术情况、预后等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曾被误诊,6例在外院误诊为突发性面瘫,2例在外院误诊为中耳胆脂瘤,2例在术前诊断为听神经瘤.前8例在完善MRI检查后得以确诊,后2例仅依靠术中所见而确诊.结论:对于面瘫患者建议及时完善MRI检查排除面神经瘤的可能,尤其是复发性或进行性面瘫、长期耳漏及面瘫患者.对于孤立的内听道、桥小脑角占位,即使患者仅存在听觉症状而无面神经症状,仍需考虑非典型面神经瘤的可能并了解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情况.
-
哮喘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AR)和哮喘的患者下呼吸变态反应性炎症对鼻腔黏膜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上下呼吸道炎症一致性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患者分为AR组、AR合并哮喘组和正常鼻黏膜组;利用糖精实验检测患者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pH试纸检测患者鼻黏膜pH值,采用前鼻主动测压法测量鼻腔总阻力,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含量.结果:AR组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平均为13.40 mm/min,AR合并哮喘组为15.51 mm/min,正常鼻黏膜组为8.03 mm/min,三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AR组鼻黏膜pH值平均为6.39,AR合并哮喘组为6.36,正常鼻黏膜组为6.67,AR组和AR合并哮喘组鼻黏膜pH值与正常鼻黏膜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但AR组和AR合并哮喘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R组鼻腔总阻力值平均为0.579 Pa/(cm3·s),AR合并哮喘组为0.590 Pa/(cm3·s),正常鼻黏膜组为0.424 Pa/(cm3·s),AR组和AR合并哮喘组鼻腔总阻力值与正常鼻黏膜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但AR组和AR合并哮喘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R组鼻腔灌洗液中ECP的含量平均为27.98 μg/L,AR合并哮喘组为35.74 μg/L,正常鼻黏膜组为4.92fμg/L,三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AR患者合并哮喘时,哮喘的反复发病对鼻黏膜的纤毛传输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哮喘促进AR在发病过程中降低鼻黏膜纤毛的功能,同时也促进了AR患者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加重和促进了AR的发病.
-
文化差异与音乐音色感知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中国和外国听力正常者对音乐音色的辨别能力,分析文化差异与音色感知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的评估及其评估工具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年且音乐经验相匹配的中国听力正常者(CNH)和外国听力正常者(FNH)各40例.应用音乐评估软件(Mu.S.I.C)对受试者进行不同乐器识别能力(包括不同乐器家族的小提琴、小号、双簧管、钢琴、木琴和男高音、女高音共7种音色)和不同乐器数辨别能力(乐器组合选项包括同时演奏1~5种乐器)的测试,记录两项测试的识别正确率.结果:FNH组和CNH组乐器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5.58±8.90)%和(89.40±13.13)% (P<0.05),乐器数辨别正确率分别为(80.50±16.32)%和(73.25±21.17) %(P>0.05);CNH组对于双簧管、小号、木琴的平均识别率均低于FNH组;两组受试者均对管乐器中的双簧管和小号识别率较低,且CNH组对双簧管和小号的识别具有较大的混淆率.结论:外国听力正常受试者的音色识别优于中国受试者,文化差异对音乐音色感知存在显著影响.
-
先天性喉小囊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先天性喉小囊囊肿(CLSCs)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32例CLSCs患儿共行手术治疗59例次,其中外院手术23例次,我院手术36例次.细针穿刺18例,囊肿开窗术9例.我院除对1例CLSCs患儿行颈外入路囊肿切除术外,其余31例均行显微支撑喉镜CO2激光辅助囊肿切除术及显微缝合术.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复发时间不同,细针穿刺为5~12 d,囊肿开窗术为1~10个月,行颈外入路囊肿切除术和支撑喉镜CO2激光辅助囊肿切除术及显微缝合术的患儿无一例复发.结论:支撑喉镜CO2激光辅助囊肿切除术及显微缝合术是治疗CLSCs并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手段.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发病和预后的相关研究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并扩大标本量与临床疗效相结合观察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蛋白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及正常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PACAP蛋白与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发病、转归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53例鼻息肉、70例慢性鼻-鼻窦炎、28例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病变组织和2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石蜡标本的PACA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PACAP蛋白表达于鼻黏膜上皮、腺上皮和杯状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②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和正常鼻黏膜组织之间PACAP蛋白阳性强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902,P<0.01).鼻息肉组织的阳性强度以“+”为主,慢性鼻-鼻窦炎组织的阳性强度以“+++”为主,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组织的阳性强度以“一~+”为主,正常鼻黏膜组织的阳性强度以“++”为主.结论:PACAP蛋白是机体保护性蛋白,当鼻黏膜受病原体侵袭或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炎症反应时,鼻黏膜上皮、腺上皮和杯状细胞,尤其是腺体反应性增生明显,它们产生和分泌PACAP蛋白等抗炎物质增多从而起到炎症防御作用.当PACAP减少后,对鼻黏膜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下降,因此炎症易迁延不愈或致息肉复发.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声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鼻硬结病累及鼻腔鼻窦2例
-
鼻内镜下治疗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5例疗效分析
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是否侵入鼻窦黏膜及骨质和患者对真菌的免疫功能状态,可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其预后和治疗原则各不相同[1].前者根据发病缓急和临床表现可再分为急性侵袭性FRS(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和慢性侵袭性FRS (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CIFRS)两种临床类型.AIFRS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真菌侵犯鼻窦黏膜、骨壁及血管浸润导致的组织迅速坏死为主要特征[2].该病临床少见,但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一经确诊,需尽早行根治性清创术和抗真菌治疗[3].传统手术以上颌窦根治术为主,随着鼻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行根治性清创术治疗AIFRS已成为临床常用术式.我们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径路手术治疗AIFRS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
北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问卷评估
目的:评估建立的问卷在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对社区来源的1 336例40岁以上女性和北京同仁医院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就诊的198例成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有45例女性接受了两次问卷调查.部分问卷条目组成量表,因子分析求得量表的结构效度;量表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相关性检验,进行内容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包括Cronbach's a信度系数、重测信度.其中59例女性和198例男性接受PSG监测,分析量表评分与PSG监测结果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择合适的量表诊断界点;24例男性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前后PSG监测结果及量表评分.结果:在女性和男性两组调查人群中,因子分析显示每个量表条目在其中一个公共因子都有较高的负荷,对其他公共因子的负荷较低,与量表设计的结构一致;量表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量表总体Cronbach's α信度系数均达到0.7以上;部分女性两次问卷调查量表总分的r=0.619,P<0.01.59例接受PSG监测的女性量表总分与AHI、LSpO2的r分别为0.419、一0.340,均P<0.01;198例接受PSG监测的男性量表总分与AHI、LSpO2的r分别为0.380、-0.360,均P<0.01.女性量表评分为19.5时,灵敏度74.3%、特异度62.5%;男性量表评分为22.5时,灵敏度90.9%、特异度54.5%.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AHI、LSpO2较术前明显改善,量表各条目得分及量表总分均较术前下降,P<0.01.结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能够反映病情程度及其变化.
-
p21和p53基因甲基化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差异化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研究p21、p53基因甲基化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系Hep-2中的机制.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46例配对的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21、p53基因甲基化情况;用MTT法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azacyti-dine及作用时间对喉癌细胞系Hep-2增殖的影响;用TUNEL法检测5-azacytidine及作用时间对喉癌细胞系Hep-2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干预前后p21基因mRNA的差异,并采用MSP法检测干预前后p2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变化.结果: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2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45.7%和1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53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5%和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zacytidine对Hep-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同时,随着天数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Hep-2细胞在5-azacytidine干预后p21基因被激活,表达明显增高.喉癌细胞系Hep-2中p21基因甲基化程度为43.13%±0.79%,经5-azacytidine干预后,甲基化程度明显下降,甚至表现为无甲基化.结论: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系Hep-2中存在p21基因高甲基化,是喉癌区别于正常组织的分子事件.p53基因在喉癌组织和喉癌细胞系Hep-2中低甲基化,其基因的失活可能通过基因突变等其他形式来发生.去甲基化药物5-azacytidine可以通过诱导p21基因启动子CpG岛去甲基化修饰,改变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基因的调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经鼻内镜处理内直肌嵌顿的方法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内直肌嵌顿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8例内直肌嵌顿患者,3例于鼻内镜下行眶内壁骨折整复内直肌粘连分解术,5例行内镜下经鼻腔及泪阜结膜切口双径路手术.结果:6例患者在2个月内复视消失,眼球外展功能恢复;1例单纯经鼻内镜下眶内壁骨折整复手术及1例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患者遗留轻度复视和外展受限.结论: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较小,在伤后3周内采用经鼻或经鼻和经眶双径路手术可有效治疗内直肌嵌顿患者.
-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将90例OSAHS患者根据AHI范围分为重、中、轻3组,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ELISA法分别进行受试者血清TM、MPO测定;重度OSAHS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后复测TM、MPO,分析TM、MPO与PSG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OSAHS患者严重程度增加,其血清TM和MPO水平逐渐上升(F=20.761,21.433;P<0.01);各组间TM、MPO浓度两两比较发现轻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OSAHS患者血清TM、MPO水平与BMI、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P>0.05);而二者的血清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且均与LSaO2呈负相关,与AHI呈正相关(P<0.05).③30例重度OSAHS患者在综合治疗后LSaO2显著上升,AHI及外周血TM、MPO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外周血TM及MPO浓度的上升为OSAHS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机制之一,联合检测血清TM和MPO浓度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判断、疗效及并发心血管疾患危险性的评估.
-
复发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挽救性手术的研究进展
-
咽喉反流与慢性鼻-鼻窦炎
-
miRNA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应用进展
-
紫草素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干预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免疫干预作用,探讨紫草素应用于AR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大鼠10只处死取鼻黏膜固定为对照组;用卵清蛋白局部滴鼻法建立大鼠AR模型30只,分为观察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建模成功即脱椎处死取鼻黏膜迅速固定,观察组建模成功后予以100-μg/ml紫草素治疗,12 h后处死取鼻黏膜固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组标本中CD80、CD86、IL-10、IL-12的表达情况,组间数据采用方差检验.结果:观察组CD80、CD86分别为13.52士3.53和24.01士13.12,模型组分别为17.19士4.42和38.89士9.77;观察组IL-10、IL-12分别为6.69士1.12和44.30士9.70,模型组分别为3.61士0.23和28.80士8.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草素对AR大鼠模型中树突状细胞的异常表达可以起到纠正作用,可考虑将紫草素应用于AR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