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中肾管囊肿导致排尿困难1例

巴根;姜春晓;孙东翀;张家伟;王家琛

摘要: 患者女,40岁.主因尿频伴排尿困难3年,加重2个月入院.体检:一般状态尚可,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尿道外口无异常,尿道周围组织无明显纤维硬化表现.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输尿管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或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石街的临床应用

    作者:袁平成;汪良;陈小刚;游伊娜;张青汉;曾甫清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联合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或电子输尿管软镜(digital flexible ureteroscopy)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石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9例复杂性输尿管石街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用气压弹道碎石器,将结石上推到肾盂后再结合mini PCNL顺行取石或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结果:11例患者采用一期手术取石成功,18例患者采取二期手术取石成功.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菌血症等并发症.结论:采用URL结合mini-PCNL或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石街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有效地清除了输尿管石街,也可同时处理肾盂肾盏内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残石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CT形态分析对膀胱球形肿瘤肌层浸润情况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庆鹏;于广海

    目的:探讨CT形态分析对膀胱球形肿瘤肌层浸润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球形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患者的CT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瘤体形态进行分析及分类,对照病理结果分析CT瘤体形态与肿瘤肌层浸润情况的关系.结果:球形肿瘤根据CT形态特点可分为五种类型:Ⅰ型24例,为单纯球形(非肌层浸润23例);Ⅱ型3例,为球形肿瘤周围有低矮片状肿瘤(均非肌层浸润);Ⅲ型12例,为增强后肿瘤内有焰芯样强化(均非肌层浸润);Ⅳ型5例,为肿瘤基底处膀胱壁凹陷(肌层浸润3例);Ⅴ型7例,为伴有同侧输尿管扩张(肌层浸润6例).本组51例中,根据各型所占例数分析,Ⅰ、Ⅱ、Ⅲ型97.4%(38/39)为非肌层浸润,Ⅳ、Ⅴ型75.0%(9/12)为肌层浸润;如果以此为预测标准,CT对肿瘤肌层浸润情况的判断准确率可达92.2%(47/51).结论:对于膀胱球形肿瘤,单独通过CT瘤体形态预测判断肿瘤肌层浸润是可行及可靠的.

  • 经直肠超声造影与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帆;汪维;黄海锋;常小峰;郭宏骞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造影与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各自优势.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213例,年龄54~83岁,平均71岁.检测PSA为4.12~150.00 μg/L,平均22.53 μg/L.先行经直肠常规超声检查,再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分别判读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结果.随后行12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213例患者中,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123例,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癌113例,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99例.常规超声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3.52%,超声造影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28%.两种诊断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漏诊率、病理检查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可灵敏显示前列腺血流分布情况,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 TUERP与TKRP治疗大体积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作者:李国庆

    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v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E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KRP)治疗大体积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大体积BPH(前列腺体积>7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行TUERP,36例行TKRP.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彩超、尿流动力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IPSS及QOL评分,就两种手术方式中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同时就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术后1个月的大尿流率(Qmax)进行对比.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IPSS、QOL、Qmax(术后1个月)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ERP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其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TKRP组(P<0.05),前列腺切除重量,TUERP组明显高于TKRP组(P<0.05).结论:TUERP组与TKRP组对治疗大体积BPH疗效相同,TUERP对大体积BPH患者更安全.

  • S100P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华;李胜水;刘岩;韩晓春;王丽丽;李翠萍;李双标

    目的:研究S100P蛋白在人肾原发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肾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和8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该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S100P蛋白在正常及癌旁肾组织中呈弱表达且表达率较低,分别为10%和7.5%,而在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上调,为77.5%(x2 =45.187,P<0.01),阳性表达强度以弱-中度为主.S100P蛋白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原发癌显著降低,为12.5%(x2=12.675,P<0.01);在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降低,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37,P<0.05).结论:在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100P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上调,而在发生其他脏器转移的组织中显著降低.可见S100P蛋白可能在恶性肾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诊疗开辟新思路.

  • 尿沉渣PSGR检测在前列腺首次穿刺患者中的诊断作用

    作者:翦晓明;干思舜;夏仁惠;李志民;徐丹枫

    目的:探讨尿沉渣PSGR评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集299例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尿沉渣中PSGR mRNA和PSAmRNA的表达.PSGR评分使用PSGR mRNA/PSA mRNA×1 000计算;PSGR评分的预测作用使用ROC曲线分析并与血清PSA进行比较.结果:可分析样本比例为81.94%(245/299).所有患者和PSA“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33.46%(83/245)和27.05%(33/122).前列腺穿刺阳性患者PSGR评分明显高于前列腺穿刺阴性患者(P<0.001).经ROC曲线分析,在所有患者中,血清tPSA、PSGR评分和两者合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4、0.687和0.713.PSGR评分与血清总PSA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但两者合用优于单用血清tPSA(P=0.002).当处于PSA“灰区”时,血清tPSA、PSGR评分和两者合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5、0.727和0.731.PSGR评分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血清tPSA(P-0.004).结论:PSGR评分在前列腺穿刺患者中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血清tPSA和PSGR评分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总体患者的准确性,单用PSGR评分对PSA“灰区”患者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早期与延迟行膀胱全切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宁;孙卫兵;关升;廉征宇;鞠文斌;刘豪;李俊朋;姚为民

    目的:通过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早期与延迟行膀胱全切术的疗效比较,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适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首次行TURBT联合卡介苗(BCG)治疗,术后均复发,再行膀胱全切术.根据肿瘤复发情况及再手术时间,分为早期膀胱全切组28例,延迟膀胱全切组42例.结果:早期膀胱全切组中,5例死亡,其中3例死亡原因与肿瘤相关,2例死于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延迟膀胱全切组中,9例死亡,其中5例死亡原因与肿瘤相关,1例死于意外伤,3例死于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早期全切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2.1%,延迟全切组为79.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3).早期全切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90.9%,延迟全切组为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延迟全切组较早期全切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程度高,其中生理得分延迟与早期全切组分别为87.94分和58.95分,心理得分延迟与早期全切组分别为93.08分和70.12分,社会关系得分延迟与早期全切组分别为85.82分和60.67分.以上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因素得分延迟与早期全切组分别为83.51分和9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尽可能行TURBT联合BCG灌注治疗,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直到肿瘤出现进展或浸润时再行膀胱全切术.

  • 关于弗尔涅坏疽预后因子的探讨(附15例报告)

    作者:朱晓东;丁飞;王国栋;郑安;田野

    目的:总结诊疗弗尔涅坏疽的临床经验,初步探讨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子,并对评估其预后的常用测算工具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间在我院确诊为弗尔涅坏疽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子,对评估预后的常用测算工具进行对比.结果:15例患者均为男性,11例生存(生存组),4例死亡(死亡组).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死亡组与生存组的红细胞压积、血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其预测因子;评估预后的测算工具中,乌洛达弗尔涅坏疽严重性指数(UFGSI)在生存者与死亡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波及腹壁、高龄、低血钠、较低红细胞压积与弗尔涅坏疽较高的死亡率相关,评估预后的评分工具UFGSI能对其预后作出较好评价.

  • 自制双J管置入器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清;刘军;杜丹

    目的:探讨自制双J管置入器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制双J管置入器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经验:2010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此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70例.结果:7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置入双J管时间3~10 min,平均约5 min;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约75 min;术中出血10~40ml,平均约15 ml;术后无漏尿及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复查KUB平片均提示双J管位置正常.结论:双J管置入器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可避免操作过程中CO2气体漏出,明显减少放置双J管的时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晶;苗雨春;杨宣琴;解立武;张建斌;刑天俊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间收治的3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资料:女2例,男1例,年龄23~36岁,平均29.3岁.肿块直径4~8 cm.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见癌组织呈实性片状、乳头状分布,肿瘤细胞较大,边界清楚,胞质有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呈空泡状,核仁明显.3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TFE3表达均呈阳性.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年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TFE3阳性表达来确诊.

临床泌尿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3-6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