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림상마취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2.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805
  • 国内刊号: 32-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3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张国楼,徐建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作者:吴燕;孟尽海;刘斐;王春生;姚杰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A1、A2、B1和B2四组,每组20例.A1和A2组分别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和0.75μg·kg-1·min-1,B1和B2组分别静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和0.05 mg·kg-1·h-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肌松药使用总量相同.记录肌松药使用总量,TOFr达25%、50%、75%、90%的时间,拔管时间,患者能够持续抬头5 s的时间.结果 与A2组比较,A1组TOFr恢复至25%、5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1组比药,A1组TOFr恢复至25%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2组比较,A2组TOFr恢复至50%、75%时间明显延长(P<0.05);B1组TOFr恢复至50%、75%、9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肌力恢复于Ⅳ~Ⅴ级的时间及能够持续抬头5 s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均无明显影响,但持续输注可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 Guardian喉罩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国胜;韩斌;刘野

    目的 观察Guardian喉罩静脉全麻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剖宫产术孕妇60例,其中择期手术35例,急诊手术25例,年龄26~38岁.随机分为Guardian喉罩组(G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G组喉罩置入成功后置入胃管引流胃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前、插管(喉罩)后、拔管(喉罩)前、拔管(喉罩)后HR、MAP变化,麻醉诱导后移除面罩至插管(喉罩)成功时间(T1)、麻醉诱导后移除面罩至胎儿娩出时间(T2)、新生儿Apgar评分、气道峰压值、反流病例数、引流胃液量、插管(喉罩)失败率、术后咽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G组比较,T组在插管后、拔管前、拔管后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组产妇T1明显延长(P<0.05).两组产妇T2、气道峰压值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反流病例发生.T组术后咽痛患者7例,明显多于G组的1例.G组引流出胃液量平均26 ml.结论 Guardian喉罩插入和拔除操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方便置入胃管引流胃液、降低胃内压,术后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患者全麻气道管理.

  • 超滤对心肺转流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张红;李佩;窦雪娇;张琼;蔡回钧;丁珺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CPB)中超滤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无超滤组(W组)和超滤组(UF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开胸后建立CPB.W组:CPB中不进行超滤;UF组:CPB复温至32℃时开始超滤,直至停机.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0)、升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1)、UF组在超滤时/W组在鼻咽温复温至32℃时(T2)、停机时(T3)、术后24 h(T4)和术后36 h(T5)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浆粘度(PV)、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变形指数(TK)和聚集指数(Agrbc);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超滤液量;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ICU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输血量、引流量和尿量的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T3时PV明显降低(P<0.05);T1~T5时IR、TK、Agrbc明显降低(P<0.05).与T2时比较,UF组T3~T5时IR、TK、Agrbc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3时OI明显增大,RI明显减小,T4、T5时OI明显减小,RI明显增大(P<0.05).与W组比较,UF组T5时OI明显增大,RI明显减小;UF组患者ICU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超滤可改善CPB后的肺功能,有利于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恢复;而对红细胞的流变学无明显影响.

  • 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预测血容量的效果

    作者:牟戎;张丽;王芳

    目的 评估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IDVG)在全麻机械通气条件下预测血容量的效果.方法 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5例,年龄43~64岁,BMI 20~30 kg/m2,全麻诱导后进行容量治疗,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0.4 ml·kg-1 ·min-1,输注总量7 ml/kg.在容量治疗前后抽取动脉血检测血糖,然后通过右颈内静脉在30 s内注入葡萄糖5 g(50%葡萄糖10ml),3 min后抽取动脉血检测血糖,计算IDVG.采用Pearson检验对IDVG与每搏量变异度(SV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容量治疗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容量治疗前比较,容量治疗后,患者SVV明显降低(P<0.05),IDVG明显升高(P<0.05).IDVG与SVV呈负相关(r=-0.71,P<0.05).结论 IDVG与SVV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中容量治疗的监测.

  • 右美托咪定抑制全麻下止血带相关反应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永华;陈巍;羊黎晔;王成才;石学银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是否可以有效抑制止血带相关高血流动力学反应,降低RPP.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1)和对照组(C组,n=39).常规麻醉诱导后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调节其浓度,维持BIS值40~60.D组给予1μg/kg负荷剂量(20 min)后以0.4 μg·kg-1·h-1维持,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麻醉诱导前(T0)、止血带充气即刻(T1)、充气后20 min(T2)、充气后30 min (T3)、充气后40 min(T4)、充气后50min (T5)、充气后60 min (T6) HR、SBP、RPP、BIS、CET Sev和MAC.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2~T6时HR明显减慢,SBP、RPP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D组T2~T6时HR明显减慢,SBP、RPP明显降低,C组T4~T6时RPP、T6时SBP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CET Sev在T4~T6时,MAC在T3~T6时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抑制止血带相关高血流动力学反应,减慢HR、降低SBP,减少RPP并降低MAC和CET Sev,减少七氟醚吸入剂量.

  • i-gel喉罩用于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

    作者:丁久红;曹慧茹;朱敏敏;胡毅平

    目的 评估i-gel喉罩用于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BMI>30 kg/m2,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i-gel喉罩组(Ⅰ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记录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所需时间、插入次数、成功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测量喉罩气道密封压(OLP),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喉罩对位情况;记录入室后、插管前、插管即刻、拔除前、拔管即刻的HR、SBP、DBP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插入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1),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明显高于E组(P<0.05);Ⅰ组插管(喉罩)即刻、拔管(喉罩)即刻HR明显慢于E组,SBP、DBP明显低于E组(P<0.05).Ⅰ组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短于E组(P<0.05).OLP为(28.7±6.5)cm H2O,所有患者OLP均大于Ppeak,喉罩对位良好.Ⅰ组呛咳、咽痛明显低于E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反流.结论 肥胖患者全麻手术中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相同,但插管期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更小,不良反应更少,且简便快捷.

  •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

    作者:郑俊奕;王可佳;陈鸶;马武华

    目的 探讨丙泊酚滴定法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47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n=24)和依托咪酯组(E组,n=23).P组以丙泊酚靶控输注,初始血浆靶浓度1.0 μg/ml,采用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行镇静评分,每2分钟递增靶浓度0.2 μg/ml,至患者MOAA/S评分≤1分时给予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E组使用依托咪酯0.25~0.30mg/kg和同剂量的芬太尼、维库溴铵并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T1)、MOAA/S评分≤1分(T2)、诱导期收缩压低点(T3)、插管前(T4)、插管完毕(T5)、插管后5 min(T6)时的SBP、DBP、HR、CVP;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P组T2~T6时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E组T2~T4、T6时的SBP,T2~T6时的DBP明显下降,T2~T4时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T3、T4时两组CV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E组比较,P组T5时的SBP,T5、T6时的DBP明显降低,T5、T6时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P组患者在T2时的血浆靶浓度平均值为1.61 μg/ml.结论 丙泊酚滴定法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与依托咪酯相似,并且能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后的应激反应.

  • 单点或多点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章蔚;李娟;耿擎天;王松;康芳;潘建辉;柴小青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单点或多点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PCIA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的患者92例,ASA工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点胸椎旁神经组(O组,n=33)、多点胸椎旁神经组(M组,n=29)和对照组(C组,n=30).记录TPVB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记录入室后、阻滞后15 min、手术开始后30、60min及术毕时的BP、HR,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和烦躁等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手术后1、2、4、8、12、24、36和48 h的VAS评分、术后PCIA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O组操作时间和麻醉平面明显低于M组(P<0.05);三组患者各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高于O、M组(P<0.05);术后48 h内,C组8、12、24、36和48 h PCIA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多于O、M组(P<0.05);O组患者满意度高于M、C组(P<0.05).三组均无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单点TPVB的镇痛作用与多点TPVB无差别,但单点TPVB组操作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更能让患者接受.

  • 智能化撤机模式在重症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李德全

    目的 探讨智能化(SmartCare/PASB)撤机模式在重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上机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均分为SmartCare/PASB组(SC组)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辅助自主呼吸(PASB)组(SP组),待病情稳定满足临床撤机条件后,分别采用SmartCare/PASB和SIMV+PASB模式撤机.记录撤机时间、总通气时间(TVT)、人工操作次数及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气胸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 与SP组比较,SC组的撤机时间、TVT明显缩短、人工操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儿再插管成功率、气管切开率、气胸发生率和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撤机模式同样适用于上机的重症患儿,可缩短上机患儿撤机时间、TVT和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

    作者:颜景佳;赵桀;王金珠;王雅端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给药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研究.方法 选择ASAⅡ或Ⅲ级行手术治疗的的老年患者110例,年龄68~86岁,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TCI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依托咪酯采用TCI,血浆靶浓度设定为2.5μg/ml;B组依托咪酯采用静脉推注,剂量先按0.3 mg/kg设定.观察患者入室时(T1)、依托咪酯注射过程中入睡前且BIS<90(T2)、入睡且BIS<<60(T3)、喉镜暴露插管(T4)、插管后1min(T5)、5min(T6)等的HR、SBP、DBP、BIS值.同时观察A组患者入睡时的靶浓度和B组患者入睡时依托咪酯的用量;观察两组患者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及诱导过程中发生肌震颤的例数.结果 T4时B组HR明显快于,SBP、DBP明显高于A组(P<0.05),T5时B组HR明显快于,SBP、DBP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依托咪酯用药量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为(9.7±1.2)s,明显长于B组的(6.1±1.1) s(P<0.05).A组肌震颤发生的例数0例,明显低于B组的17例(P<0.05).结论 依托咪酯诱导时采用TCI血浆靶控模式给药对于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更具优势.

  • 7.2%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邵刘佳子;王保国;王双燕;穆峰;顾科

    目的 探讨7.2%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HS-HES)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择期胶质瘤手术患者24例,ASAⅠ或Ⅱ,随机分为HS-HES组(n=14)和羟乙基淀粉(HES)组(n=10).HS-HES组以500 ml/h的速度给予HS-HES250ml,HES组以1 000 ml/h的速度输入HES 1 000 ml扩容.记录输注前即刻(T0)、输注后30 min(T1)、60 min(T2)、70min(T3)、120 min(T4)和180 min(T5) HR、MAP、CVP、CO、每搏输出量(SV)和每搏变异度(SVV).结果 与T0时比较,T2~T5时两组HR明显增快(P<0.05),T3~T5时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两组CVP明显升高、CO、SV明显增加,T1~T5时SVV明显降低(P<0.05).不同时点两组HR、MAP、CVP、CO、SV和S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HES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效应,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液体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内镜面罩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胜群;李站稳;杨正波;刘月强;赵素贞

    目的 探讨内镜面罩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年龄18~78岁,随机分为鼻导管吸氧组(Ⅰ组)、内镜面罩组(Ⅱ组)和喉罩组(Ⅲ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咪达唑仑1~2 mg后行鼻腔、口咽腔表面麻醉及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8~4.0 μg/ml),至患者意识消失开始检查.Ⅰ组鼻导管吸氧,Ⅱ组用内镜面罩吸氧,Ⅲ组插入喉罩吸氧,氧流量均设置为3~5 L/min.记录术前(T0)、SpO2降至低时(T1)、术毕(T2)时的SpO2;并于T0、T1时抽取挠动脉血1 ml行血气分析.记录各组麻醉效果.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患者的PaO2、PaCO2均明显升高(P<0.05);Ⅰ组、Ⅱ组患者的pH明显降低(P<0.05);工组SpO2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1时Ⅱ、Ⅲ组的SpO2和Ⅱ组的PaO2明显升高(P<0.05).与Ⅲ组比较,T1时Ⅱ组PaCO2明显升高,pH值明显降低(P<0.05).三组患者麻醉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Ⅲ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结论 内镜面罩和喉罩均可安全用于短时间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喉罩尤其可靠.

  • 神经刺激器提高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

    作者:张大志;王庚;王晓琳;李玉锦;张文超;杨晓宇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与单独使用超声引导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影响.方法 拟行手部手术患者200例,男127例,女73例,年龄18~60岁,体重53~75 kg,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组(NU组).神经阻滞顺序均为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每根神经使用0.5%罗哌卡因10 ml进行阻滞.改变针尖位置,靠近神经束并注药,直至所有神经均被浸润.记录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记录穿刺时间,并评价其阻滞成功率.结果 U组桡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NU组(P<0.05).U组穿刺时间为(2.1±0.3)min,明显短于NU组的(3.6±1.1) min (P<0.05).U组神经阻滞总成功率为91%,明显低于NU组的100%(P<0.05).结论 神经刺激器提高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

  • 全身麻醉中两种插管方式对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

    作者:贾慧;刘静;李真;高永涛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中使用可视内窥镜和普通喉镜插管对术后咽喉疼痛(POST)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非咽喉部及颈部手术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随机使用一种方式插管,根据使用喉镜不同分为两组:可视内窥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术中常规监测BP、HR、PETCO2、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同时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分别在术后2、24、48 h对患者进行回访,记录患者咽喉部及手术切口部的疼痛、干燥、烧灼感等不适反应.结果 A组术后咽喉部2、24 h的累积疼痛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POST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使用可视内窥镜插管可降低POST的发生率.

  • 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部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光俊;宋晓阳;陈敏;陶军

    目的 比较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膝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膝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B组).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及止血带引发疼痛的情况,同时记录操作时间、操作满意度、手术的满意度及舒芬太尼使用率.结果 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B组,操作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止血带引发疼痛明显高于B组,手术满意度明显低于B组,舒芬太尼使用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股神经三合一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都能满足膝部手术的镇痛需要.前者在手术满意度、耐受止血带及舒芬太尼使用上劣于后者,操作时间和操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后者.

  • 布比卡因局部喷雾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俊林;黄群;费建;张莉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局部喷雾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6~12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布比卡因组和对照组.布比卡因组用0.5%布比卡因不超过1 mg/kg(含1:200 000肾上腺素)于止血彻底后行双侧扁桃体窝喷雾,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记录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管的时间、手术时间,于苏醒后即刻、1、4、8、12、16和24 h行疼痛VAS评分,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苏醒后即刻、1、4、8h,布比卡因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布比卡因组有2例患儿出现恶心,1例呕吐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恶心,1例呕吐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比卡因局部喷雾可有效地减轻患儿扁桃体切除术后早期疼痛,无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可提高患儿手术后生理舒适度.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RPP和PRQ的影响

    作者:戴双波;古妙宁;齐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 择期高血压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min 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大于10 min);C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HR、SBP、DBP、MAP.计算RPP和PRQ.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者SBP、MA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DBP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明显降低,HR在拔管前、拔管时明显减慢(P<0.05);D组患者RPP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R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RPP值.

  • 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建斌;孙建中;徐学敏;邢柏春;陶蕾;丁倩;姚立农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及术前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9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变化和AKI发生情况.依据血糖波动范围将患者分为四组,G1组≤25 mg/dl,G2组26~50 mg/dl,G3组51~75 mg/dl,G4组>75 mg/dl.根据AKIN国际标准确定术后AKI.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G1、G2、G3、G4组术后AKI的发生率分别为6.6%、8.3%、14.1%和18.1%,G3、G4组明显高于G1、G2组(P<0.05).G1、G2、G4组糖尿病患者AK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随血糖波动幅度增大,AKI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同组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者AK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者(P<0.05).结论 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波动大于50mg/dl显著增加术后AKI的风险,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 小胶质细胞p38MAPK在ATP抑制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

    作者:宫庆娟;陈金生;黄乔东;卢振和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在三磷酸腺苷(ATP)抑制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50~280 g,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NS组)、ATP组、p38MAPK抑制剂组(SB203580组)和SB203580+ATP组.前三组在高频刺激(HFS)前30 min侧脑室分别注射生理盐水、ATP和p38 MAPK;SB203580+ ATP组在注射ATP前30 min侧脑室给予p38MAPK抑制剂.采用海马在体电生理记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记录HFS 5、60 min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s)及HFS诱导时LTP,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海马CA1区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NS组比较,ATP组HFS 5、60min fEPSPs 幅度明显降低(P<0.01).与ATP组比较,SB203580+ ATP组高频刺激后fEPSPs幅度明显增加(P<0.01),NS组、SB203580组和SB203580+ ATP组海马CA1区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p-p38仅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存在共染.结论 ATP可能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内的p38 MAPK抑制海马CA1区LTP.

  • 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在两种雄性小鼠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张南文;吴伟芳;林剑鸣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C57BL/6和KM两种雄性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 C57 BL/6和KM两种雄性小鼠各60只,根据水合氯醛的浓度(2.5%、5%和10%)和剂量(a=0.06 ml/10 g和b-0.1 ml/10 g)分为十二组,分别为C2.5a、C2.5b、C5a、C5b、C10a、C10b组和K2.5a、K2.5b、K5a、K5b、K10a、K10b组.水合氯醛经腹腔注射后,观察麻醉效果、诱导时间及维持时间.结果 KM小鼠随药物浓度增加,诱导时间逐渐缩短、维持时间渐长、麻醉渐深,而C57BL/6小鼠的C5b组诱导深麻时间短、维持时间长;C2.5a和K2.5a组仅有弱的镇静作用,而C10b和K10b组虽然诱导时间很短,但是小鼠均全部死亡.结论 C57 BL/6和KM雄性小鼠手术造模的实验麻醉均建议按5%,0.1 ml/10 g给药,短时的非手术造模C57 BL/6小鼠可考虑以2.5%,0.1ml/10 g给药,而KM小鼠则按5%,0.06 ml/10 g给药,可确保水合氯醛的麻醉安全性.

    关键词: 水合氯醛 小鼠
  •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表达CD55的影响

    作者:朱海娟;王金保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大鼠脊髓背角表达CD55的影响,探讨在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慢性坐骨神经损伤组(B组)、溶媒对照组(C组)和米诺环素组(D组).A组大鼠分离坐骨神经干后逐层缝合,B组、C组和D组采用慢性坐骨神经损伤法制作NPP模型.D组于术前1d开始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0μg,每天1次,连续7d,C组在相同时点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T0)、术后1d(T1)、3 d(T2)、7 d(T3)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术后7d处死大鼠,取L4~L6段脊髓背角,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CD55蛋白细胞阳性数和光密度值.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四组大鼠TWL明显缩短、MWT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T2、T3时B组、C组和D组大鼠TWL明显缩短、T1~T3时MWT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背角CD55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值明显减少(P<0.05).与D组比较,T2、T3时B组、C组大鼠TWL明显缩短、T1~T3时MWT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背角CD55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值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可增加大鼠脊髓背角中CD55蛋白的表达,大鼠脊髓中CD55蛋白的表达是NPP形成的重要因素.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贾敏;张明强;董琳;吴晶;张广芬;纪未火;杨建军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VPA)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成年雄性C57BL/6小鼠3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十生理盐水组(Sham组)、CLP+生理盐水组(CLP组)及CLP+VPA组(VPA组).术后15d起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或VPA 100 mg/kg,连续注射14 d.术后29 d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术后33 d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探索时间.行为学测试后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DAC1、HDAC2及Caspase-3的含量,ELISA法检测IL-1β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探索时间明显缩短,HDAC2、Caspase-3及IL-1β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CLP组比较,VPA组小鼠探索时间明显延长,HDAC2、Caspase-3及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各组HDAC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PA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这可能与降低海马中HDAC2、Caspase-3及IL-1β含量有关.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FcγR Ⅰ mRNA表达量的变化

    作者:王立凤;张岩;赵钧慧;梁映霞;郭雯雯;孙丽娜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nerve,CCI)发生后不同时期FcγR Ⅰ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n=8),假手术组(S组,n=32),CCI模型组(NP组,n=32).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S组只分离暴露坐骨神经后不结扎,NP组建立CCI模型.观察并记录术前和术后3、7、14和21 d三组大鼠术侧后爪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右后爪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RT-PCR检测术后3、7、14、21 d时S组和NP组RT-PCR脊髓、背根神经节的FcγRⅠ mRNA表达.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7、14和21 d NP组MWT明显减少、TWL明显缩短(P<0.05).与NP组比较,术后3、7、14和21dC组、S组MWT明显增加、TWL明显延长(P<0.05),术后3d的C组、术后3、7、14和21dS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FcγR Ⅰ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海马和背根神经节FcγRⅠ 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关.

  • 超大剂量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一例

    作者:侯景利;魏敬松;张鹏;杨桐榉;易小波;兰强;暴晨

    患者,男,39岁,54kg,车祸伤致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测Hb 50 g/L、Hct16%、Plt 80× 109/L、PT23 s、Fib0.33 g/L.入室时神智淡漠,麻醉诱导前行桡动脉穿刺测IBP 90/60 mm Hg,HR 120次/分.常规开放静脉,监测ECG、SpO2.诱导用药:依托咪酯16 mg、顺式阿曲库铵12 mg、芬太尼0.2 mg,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术中以瑞芬太尼及七氟醚维持麻醉,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

  •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注射致角弓反张一例

    作者:杜春明

    患者,女,28岁,52 kg.因"停经37 d,阴道流血7d,下腹痛10 h"入院.实验室检查HCG(+),WBC 14.8×109/L,Hb 104 g/L,B超示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入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轻度贫血",拟于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病灶切除术.入室常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BP 100/60 mm Hg,HR75次/分,SpO2 96%.静脉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400 ml,选择L2~3间隙穿刺麻醉,硬膜外穿刺针进入4.0 cm时突破感明显,但玻管内水柱未见明显移动,拔下玻管时见硬膜外穿刺针内有清亮液体流出,考虑硬脊膜穿破,改换L3~4间隙.

  • 布-加综合征患者术中并发肺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张琳;张加强;孟凡民

    患者,男,46岁,因腹胀伴下肢水肿8d入院.凝血功能:PT 39.90 s,APTT 45.50 s,TT 14.70 s,Fib 1.03 g/L,D-二聚体1.7μg/L.胸腹部CT: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可能性大(肝静脉、下腔静脉、髂静脉、右心房多发栓子形成).心脏彩超:EF 75%;右房内中等回声团,由下腔静脉延续而来.腹部超声:(1)下腔静脉内低回声(考虑栓子形成);(2)肝中静脉内低回声(考虑栓子形成).胸部X线片:左下肺纹理增粗.拟在全麻下行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取栓术.

  •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作者:周晓筠;蒋红娥

    产妇,25岁,ASA Ⅰ级,孕38+6周,疤痕子宫,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宫外孕手术及剖宫产术史.入室后心电监测,T 36.7℃,BP 125/77 mm Hg,HR 90次/分,RR 22次/分.开放静脉,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置入腰麻针,脑脊液回流通畅,于蛛网膜下腔以5 s/ml的速度推入0.5%的布比卡因1.8 ml,退出腰麻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平卧后予2%利多卡因3 ml硬膜外试验量,10 min测阻滞平面为S5~T6.手术时间40 min,输液1100 ml,出血250m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胎儿娩出后给予咪达唑仑2 mg静注,术后予0.1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

  • 罗哌卡因中毒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曹振刚;彭深渠;程明贤

    患者,男,汉族,21岁,54 kg,因"右侧第五掌骨骨折内固定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装置"入院.术前ECG示窦性心律;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拟在臂丛神经阻滞(腋路)下行右侧第五掌骨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入室后开放左上肢静脉通道,常规监测.选择右侧腋路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在腋窝顶点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后用记号笔定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后再次在标记处触及腋动脉搏动,略向动脉外侧旁开约0.2 cm处穿刺进针,刺入约1.2 cm时感到有筋膜刺破感后停止进针,见针尾随腋动脉搏动摆动良好,接注射器后回抽未见血液,给予0.5%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给药期间反复回抽3次未见血液.

  • 双侧巨大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麻醉处理一例

    作者:张浩;朱俊杰;陈惠裕

    患者,女,51岁,主诉为"上腹痛半月余,恶心、呕吐伴气喘1周",入院诊断为"食管裂孔疝,肠梗阻,食管癌术后,右侧胸腔积液",拟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低,半卧位,侧卧或者平躺时气喘加重.胸部X线片示:食管癌术后,纵隔处胸腔胃,食管裂孔疝.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甚).右侧液平4.0 cm,左侧1.6 cm.肺功能: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重度).CT检查:两侧胸腔积液,两肺局部肺叶肺不张,膈疝,疝入物为部分肠管,肠梗阻.

  • 长时间止血带松开后并发心律失常及休克一例

    作者:肖玉安;邱庆明;张坤;倪俊

    患者,男,26岁,58kg,因"右前臂不完全离断伤5h"入院.拟急诊行"右前臂血管神经肌腱探查修复术".患者入室意识清楚,HR 135次/分,BP 128/85 mm Hg,Hb 92g/L,肝肾功、电解质无异常.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开放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常规监测ECG、SpO2、BP、尿量,选择经右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注射0.6%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静注咪达唑仑3 mg、芬太尼0.05 mg镇静.右上臂采用棉垫保护后于上1/3处上ATS-1型双路自动气压止血带,抬高患肢5 min后充气,压力维持在300 mm Hg,清创探查见右侧桡动静脉、正中神经、桡神经等损伤离断,行修复吻合术.

  • 术中大出血患者抢救一例

    作者:刘卓;薛庆生;罗艳;张富军;赵莉;于布为

    患者,男,66岁,体重62 kg,身高174 cm,术前诊断为左肺上叶癌,拟行胸腔镜辅助下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有长期吸烟史(20年,每天20支),术前戒烟1周.否认其他系统病史,术前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及血常规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ASA Ⅰ级.患者入室后,建立ECG、BP、SpO2、Narcotrend (NT)、rSO2等监护,静注咪达唑仑2 mg并面罩吸氧.入室时HR68次/分,SpO2 97%,BP 110/75 mm Hg.诱导选择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4.5 μg/ml.

  • 预防依托咪酯诱发肌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荣芳;周华成;刘金锋

    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的非巴比妥类催眠性静脉全麻药,起效快、对循环系统和呼吸影响小,尤其适合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及老年患者的麻醉.但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期间常诱发肌颤产生,其发生率高达50%~80%,肌颤可导致肌纤维损伤、肌痛、血清钾升高以及饱胃患者反流误吸率升高,不仅会给手术操作造成不便,还会使患者术后感到不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研究认为肌颤是不正常的神经肌肉活动,但其发生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如何减少依托咪酯诱发肌颤的产生是其应用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肌松药、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硫酸镁和依托咪酯预注等对肌颤的发生均有预防作用,本文将就依托咪酯诱发肌颤的机制及治疗药物进展做一综述.

  •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宝吉;薄禄龙;邓小明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T cell imrn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TIM)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类具有共同基序的跨膜糖蛋白,其基本结构包括一个信号肽区、免疫球蛋白样区、黏蛋白样区、跨膜区和有磷酸化位点的胞内区.在小鼠,TIM基因家族定位于染色体11B1.1,包括8个成员(TIM-1~8);在人类,其定位于染色体5q33.2,包括3个成员(TIM-1、TIM-3、TIM-4).现已发现,TIM家族参与Th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应答调节,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和移植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TIM-1基因是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易感基因,主要表达在Th2细胞表面,是TIM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可能促进应变性哮喘发生的基因.

  • 插管型喉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郅娟;杨冬;邓晓明

    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作为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自1983年英国Brain医师发明后,因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损伤小、对循环影响轻微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LMA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不仅用于急症气道处理,还可经其完成困难气管插管[1].但是,由于经典型喉罩(classic laryngeal mask airway,c-LMA)的罩口上有阻碍气管导管通过的双侧栅栏,且通气导管细长,即使大型号的c-LMA也只能引导插入内径小于6.0 mm的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成功后喉罩退出也较为困难[2].

  • 乳酸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笔熙;陶军

    乳酸是机体组织无氧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红细胞和脑组织等机体组织和器官在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葡萄糖被酵解为乳酸盐,其中骨骼肌是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乳酸主要通过肝脏的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和肾脏分泌排出等三条途径以一近乎恒定的速率代谢和清除,一旦体内乳酸生成和消除两方面任何一方出现异常,乳酸的生成速度超过消除速度,即可导致乳酸在体内的蓄积[1].组织的氧供需失衡可发生在机体局部或全身,严重的乳酸中毒是内脏缺血为主要的指征,而休克所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实质就是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临床麻醉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