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림상마취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2.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805
  • 国内刊号: 32-121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3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张国楼,徐建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低出生体重儿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邢娜;王中玉;李治松;卫新;程丹;张卫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低出生体重儿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低出生体重儿60例,男32例,女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静脉麻醉组(T组).S组术中采用七氟醚(氧流量2 L/min)半紧闭吸入维持麻醉,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2.5%~4.0%;T组术中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瑞芬太尼0.20~0.25 μg·kg-1·min-1维持麻醉.记录七氟醚挥发罐开启即刻、开启后15、30、45、60 min、关闭即刻的钠石灰中心温度.于术前24 h(T0)、术毕(T1)、术后24 h(T2)、48 h(T3)、72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同时采集尿液,定性分析尿糖和尿蛋白阳性率,并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结果 两组不同时点钠石灰中心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血清Cr和BUN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意义;T1时两组尿中NAG浓度和T2时两组RBP浓度明显升高(P<0.05).T0~T4时两组患儿Cr、BUN、RBP、NAG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尿糖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流量(氧流量2 L/min)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低出生体重儿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汪文琴;赵为禄;罗佛全;张勤;胡春华;雷恩俊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ASA Ⅰ~Ⅲ级的拟行非心脏、非神经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100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入时间为10 min;M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0.05mg/kg,其余麻醉处理相同.于术前及术后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并计算S100β蛋白水平升高幅度(△S100β).于术前1d、术后5~7 d、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测定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终D组98例,M组100例患者纳入分析.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D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D组血清△S100β明显低于M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S100β与术后5~7 d POCD发生呈正相关(r=0.370,P<0.01).术后5~7 d、3个月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非神经、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S100β蛋白水平升高,但对于由MMSE量表评价的POCD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李跃祥;戴华春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择期全麻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年龄65~8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H组)和生理盐水组(HS组).DH组在全麻诱导开始,10 min内静脉泵入0.8 μg/kg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2~0.5 μg·kg 1·h 1维持泵注;HS组静脉泵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前10 min、拔管前10 min、拔管后30 min的MAP、HR和SpO2.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止泵注静脉麻醉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6h、1、3 d MMSE评分,并记录发生POCD例数.结果 与HS组比较,拔管前10 min、拔管后30 min DH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HS组比较,DH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1d比较,术后6h、1 dHS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HS组比较,术后6 hDH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1).DH组发生POCD 8例(8.89%),明显低于HS组19例(21.11%)(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提高全麻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对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胸外科手术患者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黎阳;陈肖东;彭丹晖;老启芳;覃韬;黄英明;黄冰

    目的 分析胸外科手术后患者麻醉后监护室(PACU)滞留时间延长(>120 min)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95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复苏记录单,按Logistic回归分析的要求进行量化或赋值,先行单因素回归,筛选有显著差异的各个因素再做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2.411,95%CI 1.592~3.742),ASA分级每增加1级(OR=1.833,95%CI 1.209~2.780),尿量>20 ml/h(OR=0.173,95%CI 0.065~0.458),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OR=1.613,95%CI 1.198~2.173)对患者PACU滞留时间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2.322,95%CI 1.448~3.722),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OR=1.441,95%CI 1.050~1.976),尿量≤20ml/h(OR=0.139,95%CI 0.049~0.396)为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有年龄>60岁、尿量≤20 ml/h、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ASA分级增加.

  •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周岩;王东信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合并高血压并接受规范抗高血压治疗、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146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B组),两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BIS值、手术时间、手术种类、术中液体出入量、术中出现低血压时间、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给药次数、术中发生知晓例数.观察术后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不良反应、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BIS值、手术时间、手术种类、液体出入量、术中出现低血压时间、去氧肾上腺素给药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麻黄碱给药次数、术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及术后30d全因死亡发生.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部手术时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并不比单纯全麻更有优势.

  •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张庆梅;夏晓琼;王炎;张玉娟

    目的 观察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羟考酮组(PO组)和帕瑞昔布钠+吗啡组(PM组).两组术前30 min均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预先镇痛,术后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PO组缝皮前缓慢静推羟考酮0.03mg/kg,术后羟考酮0.6 mg/kg和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入泵.PM组缝皮给予吗啡0.03mg/kg,术后吗啡0.6 mg/kg和格拉司琼3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入泵.记录两组术后3、12、24和48 h患者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和上腹部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PM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PO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上腹部不适感、恶心呕吐、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给胃癌根治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 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李青;付群;茆庆洪;宋娟;陈晏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组(DP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术前30 min DP组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帕瑞昔布钠20 mg;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静注5 ml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入室时、插管即刻、气腹5min、气腹30 min、拔管即刻的MAP和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并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静态、动态(剧烈咳嗽或突然翻身时)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入室时、插管即刻、气腹5 min、气腹30 min、拔管即刻时三组患者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T1~T3时DP组和P组静态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T4时DP组和T1、T2时P组动态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DP组比较,T1、T2时P组和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DP组2例需用阿托品,1例需用麻黄碱;P组1例需用阿托品,1例患者麻黄碱;C组2例NRS评分≥7分,肌注盐酸布桂嗪100 mg后NRS评分≤5分,1例需用阿托品,2例需用麻黄碱.与DP组比较,P组和C组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20 mg复合0.5 μg/kg右美托咪定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疼痛,效果优于单用帕瑞昔布钠.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许福生;庄海滨;邓莎;刘金花;查本俊;吴志云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25%、0.20%、0.15%罗哌卡因1.5 mg/kg,并使用PCIA.观察和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产妇VAS评分.并记录产妇镇痛满意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发生TAP相关并发症(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结果 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A组和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组和B两组产妇对镇痛满意率明显增加、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产妇未发生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等TAP相关并发症.结论 0.20%以上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阑尾切除术术后镇痛及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作者:王武涛;李争卫;何爱萍

    目的 观察腹横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对阑尾切除术术后镇痛及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阑尾切除术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TAP阻滞组和对照组,术后1h内在B超定位下行单侧TAP阻滞,两组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20 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 h(T0)、8 h(T1)、12 h(T2)、24 h(T3)、48 h(T4)时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满意度VAS评分和需追加哌替啶的例数.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该阻滞腹部脏器损伤、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0~T2时TAP阻滞组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TAP阻滞组追加哌替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下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TAP阻滞组患者需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腹部脏器损伤、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AP阻滞在阑尾切除术术后镇痛中,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需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 依达拉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姜维;胡远;孙云云;何文胜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8例,年龄65~79岁,ASA Ⅰ或Ⅱ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E组全麻诱导后静注依达拉奉0.5 mg/k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1 h(T2)、拔管后1h(T3)和术后24 h(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TNF-α、IL-6、IL-10水平.术前1d及术后3、5、7d通过MMSE评分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减少≥2分则判定为POCD.结果 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TNF-α、IL-6、T3、T4时两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5d两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3、T4时E组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3、5dE组的MMSE评分明显增高(P<0.05).E组术后发生POCD 3例,明显少于C组9例(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抑制围术期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POCD的发生.

  • 地佐辛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BIS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廷坤;卢锡华;吕帅国;孙亚林;李长生;汪蕾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BIS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组在关腹前30 min给予地佐辛0.15 mg/kg,C组注射5 ml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5、10 min的MAP、HR和BIS值,以及麻醉时间、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观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患者各时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诱导前比较,吸痰和拔管时两组BIS均明显降低(P<0.05);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minC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 min D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无一例发生躁动,C组有2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关腹前使用0.15 mg/kg地佐辛,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全麻恢复期苏醒质量,且不影响全麻恢复期BIS值.

  •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殷国平;卓九五;王佳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为A或B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4 μg/kg、咪达唑仑0.05mg/kg、依托咪酯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麻醉维持:吸入2%~3%七氟醚、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2 μ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0.1~0.2 mg·kg-1 ·h-1.B组:麻醉诱导时静注丙泊酚2mg/kg替代依托咪酯,麻醉维持时泵入丙泊酚4~6 mg·kg-1 ·h-1替代吸入七氟醚,其他麻醉药同A组.分别在麻醉前30min(T0)、术毕即刻(T1)及术后72 h(T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量.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T2时A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T0时,B组仍明显低于T0时(P<0.05).结论 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显著降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快.

  • 不同镇痛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张高峰;孙立新;陈怀龙;孙晓鹏;林旭;时飞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自控椎旁神经镇痛组(PVB组)、自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PVB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术侧T4~5椎旁间隙穿刺插管,PCEA组行T4~5硬膜外穿刺插管.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瑞芬太尼;PVB组经椎旁间隙导管注射0.2%罗哌卡因15ml负荷量;PCEA组硬膜外注射0.125%罗哌卡因5ml,PCI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之后连接镇痛泵PVB组0.2%罗哌卡因,5 ml/h,PCA量5ml,锁定时间15 min; PCEA组0.125%罗哌卡因,5 ml/h,PCA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 PCIA组舒芬太尼1.0 μg/ml,2 ml/h,PCA量2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入室后(T0)、拔出气管导管30min(T1)、术后24 h(T2)、48 h(T3)、72 h(T4) HR、MAP、PaO2、PaCO2;及T1~T4时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测定T0、T2~T4时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用力1秒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并计算FEV1/FVC;记录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PVB组和PCEA组MAP明显降低、PCIA组MAP明显升高,PCEA组HR明显减慢、而T2时三组HR明显增快(P<0.05).与PCIA组比较,T1时PVB组、PCEA组和T2时PCEA组MAP明显降低,T1时PCEA组HR明显减慢(P<0.05).与PCEA组比较,T1、T2时PVB组MAP明显升高,T1时PVB组HR明显增快(P<0.05).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患者PaO2和T1、T2时PCIA组PaCO2明显升高(P<0.05).与PCIA组比较,T1、T2时PVB组和PCEA组PaCO2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T4时三组FVC%、FEV1%明显降低(P<0.05).与PCIA组比较,T2~T4时PVB和PCEA组FVC%和FEV1%明显升高(P<0.05).三组FEV1/FVC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IA组比较,T1~T4时PVB组和PCEA组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PVB组和PCEA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嗜睡,明显低于PCIA组14例(P<0.01).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后患者自控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完善,有利于术后肺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孙晓群;倪加华;徐红娟;王超;孙志强;朱瑾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0.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复合0.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组(P组)和生理盐水(C组);观察苏醒拔管后、术后1、2、4、6、12、24 h疼痛数字(NRS)评分和舒适(BCS)评分,如NRS评分大于4分静脉给予地佐辛5 mg/次,直至评分小于3分,记录术后24 h内地佐辛、首次补救镇痛药的时间和满意率,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果 终P组32例,C组31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比较,术后4、6、12和24 hP组NRS评分明显降低、BC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术后24 h内P组地佐辛用量明显减少、首次补救镇痛药时间明显延长、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0.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是该类手术术后疼痛干预有效的方法.

  •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范海哲;张婧杰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D1、D2、D3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5、0.8、1.0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150 mg;S组给予舒芬太尼3μg/kg,D1、D2、D3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缓慢静注地佐辛5 mg;S组于手术结束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5μg.记录术后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术后12~48 h S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D1、D2、D3组,D1组明显高于D2、D3组,S组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多于D1、D2、D3组,D1组明显多于D2、D3组(P<0.05).S组恶心、呕吐、寒颤和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D3组(P<0.05).D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组(P<0.05).D1、D2、D3组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 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比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术后镇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地佐辛0.8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150 mg较适合临床应用.

  • 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武林鑫;孙海涛;董彦鹏;孙亮;周亮;孙莉

    目的 观察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胸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吗啡组(M组)、地佐辛组(D组)和吗啡+地佐辛组(MD组).术中1.5%~2.0%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术后连接静脉镇痛泵,M组:吗啡0.5 mg·kg-1 ·d-1;D组:地佐辛0.5mg·kg-1 ·d-1;MD组:吗啡0.25 mg·kg-1 ·d-1+地佐辛0.25 mg·kg-1 ·d-1.如VAS评分>3分或口头疼痛(VRS)评分>2分,则给予吗啡3mg,每次补救用药时间少间隔10分钟,直至VAS评分<4分或VRS评分<3分.观察术后48 h内的VAS评分、VRS评分、术后24、48 h补救吗啡用量,及恶心、呕吐、头晕、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24、48hD组补救吗啡用量明显多于M组(P<0.05).术后48hMD组补救吗啡用量明显少于D组(P<0.05);M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MD组和D组(P<0.05);D组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MD组(P<0.05).三组VAS评分、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吗啡联合地佐辛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开胸手术后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和PCIA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芳芳;刘向六;陈爽;田蜜;纪木火;李伟彦

    目的 比较开胸手术后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和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组(A组)和PCIA组(B组).A组患者缝皮前在切口皮下处放置镇痛泵导管,继之通过导管快速给予0.5%罗哌卡因5 ml,术毕48 h内以2ml/h持续输注0.5%罗哌卡因.B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注舒芬太尼3μg,术毕接PCA泵以2ml/h(3 μg/kg舒芬太尼配置成100 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8、12、24、36、48 h安静和活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需哌替啶镇痛例数、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总体满意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嗜睡26例(87%)、头晕11例(37%)(P<0.05)、呼吸抑制2例(6%).A组满意率29例(97%),B组25例(83%),患者术后需哌替啶镇痛A组8例(26.7%),B组7例(23.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和PCIA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效果

    作者:朱旭;顾正松;冯云天;洪玉兰;颜军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组(N组),连续硬膜外镇痛组(E组),连续静脉给药镇痛组(Ⅰ组).N组麻醉前根据手术情况选择适当的下肢神经在刺激仪的引导下定位、穿刺留置导管;E组麻醉前行腰段(L3~4)硬膜外穿刺留置导管.三组患者麻醉方法及用药相同,手术结束前10 min,N组经留置导管推注0.2%罗哌卡因15 ml;E组经留置导管推注0.2%罗哌卡因10 ml,I组静脉推注地佐辛5mg后接镇痛泵,配方分别为:N组0.2%罗哌卡因;E组0.2%罗哌卡因与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I组1.0μg/ml舒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术后1 h(T1)、4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SBP、DBP、HR、SpO2、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I组比较,N组和E组术后T1~T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T3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T0和N组比较,T1~T3时E组SBP、DBP明显下降(P<0.05).与N组比较,E组和I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E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三组头晕、运动阻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后镇痛简便、安全、镇痛完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鼻内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尹加林;戴琼艳;谢欣怡;徐亚杰;孙凡;斯妍娜;鲍红光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围拔管期应用的佳剂量.方法 10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5 min D1、D2、D3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3、0.6、0.9μg/kg,C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5 min内泵注完毕.记录给予右美托咪定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可唤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5 min(T6)、10 min(T7)的HR、MAP、RPP和心脏指数(CI);检测T1、T2、T4、T6时血浆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和皮质醇(Cor)的浓度.记录四组患者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记录T4时拔管质量评分及T6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T1时比较,T2~T6时D1组和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RPP、CI均明显增加(P<0.05),T7时D2组,T6、T7时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RPP、CI明显减少(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T2~T7时D2组、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CI、RPP明显减少(P<0.05).D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D1、D2组和C组(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D3组拔管质量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D2组比较,D3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四组患者拔管后未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与T1时比较,T2、T4、T6时D1组、C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T6时D2组、D3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降低(P<0.05).与D1组比较,T4、T6时D2组、D3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毕前15 min给予0.6μg/kg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 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在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的效果

    作者:夏小萍;朱蓓蓓;梁樱;马正良;韩克;朱湘红;汤小秋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妇科手术镇痛效果.方法 8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静脉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R组):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照组(C组):不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记录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第一次排气时间.记录入PACU、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如患者VAS评分>6分,则给予哌替啶50mg,并记录24 h内使用哌替啶例数.记录术后24 h时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DR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PACU、6hR组、D组、DR组和术后12、24 h DR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R组和D组比较,DR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24 h内使用哌替啶C组8例,其他三组均未使用哌替啶(P<0.05).与DR组比较,术后24 hR组、D组和C组BCS评分4分例数明显减少(P<0.05).而DR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C组有9例、R组有3例、D组有2例.此外,C组有1例患者发生苏醒躁动.结论 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比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或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好、镇痛时间长.

  • 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刘玉婷;侯彦深;维拉

    目的 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维吾尔族(U组)和汉族(H组)患者,每组35例,年龄30~55岁,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采用芬太尼PCIA至术后48 h.分别于术前1d、术后6、12、24、48 h记录肺活量(VC)、VT、RR、SpO2,及术后6、12、24和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C明显减少、RR明显增快,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VT明显减少(P<0.05).与H组比较,术后各时点U组VC明显减少、术后6、12和24 h RR明显增快(P<0.05).与H组比较,U组术后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增加(P<0.05).术后U组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H组(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维吾尔族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汉族患者,故在术后镇痛用药时应考虑民族差异因素.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小鼠海马内组蛋白乙酰化含量的变化

    作者:贾敏;刘文学;杨娇娇;纪木火;段满林;杨建军;徐建国

    目的 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老年小鼠海马内组蛋白乙酰化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POCD模型.老年雄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O2+二甲基亚砜(DMSO)组(OD组)、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DMSO(ID组)及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SAHA组(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IS组).麻醉前2h至行为学测试前2h起每天腹腔注射SAHA(50 mg/kg)或等容DMSO,连续注射8d.术后第6天行旷场实验和场景性、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第7天行场景性、条件性恐惧实验测试.行为学测试后2h,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3、H4、乙酰化-H3、乙酰化-H4、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caspase-3含量.结果 旷场实验测试中,三组探索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D组比较,ID组在场景性恐惧实验测试中的僵直反应明显减少,乙酰化-H3、乙酰化-H4、BDNF含量明显减少及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D组比较,IS组僵直反应、乙酰化-H3、乙酰化-H4、BD-NF含量明显增加,caspase-3含量明显减少(P<0.05);三组H3、H4含量及条件性恐惧实验测试中僵直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OCD老年小鼠海马内组蛋白乙酰化含量降低;SAHA可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预防老年小鼠发生POCD.

  • 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洁;周立君;杜英英;张卫;阚全程

    目的 观察切口痛大鼠皮下注射瑞芬太尼后对痛觉敏感性和脊髓背角NRF-1与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NRF-1-NR2B通路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手术组(S组):切口痛+生理盐水;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手术+瑞芬太尼组(SR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皮下输注速率2.66 μg·kg-1 ·min-1.于术前24 h及术后2、6、12、24和48 h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术侧L4~6脊髓节段背角NRF-1与NR2B的水平.结果 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组和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SR组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术后48 hS组、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与S组和R组比较,术后48 h SR组术侧脊髓背角NRF-1和NR2B的M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皮下注射瑞芬太尼提高足跖切口痛大鼠的术后痛觉敏感性,并增加术侧脊髓背角NRF-1与NR2B的表达,提示脊髓背角NRF-1和NR2B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的形成.

  • 麻痹性痴呆患者术后拔管期并发支气管痉挛一例

    作者:欧益金

    患者,男,39岁,65 kg,因“反应迟钝、少语、记忆力差2年,乱语、行为紊乱6个月”入院.术前诊断:正常压力性脑积水,麻痹性痴呆,脑萎缩.拟限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既往有冶游史.入院检查:BP 132/71mm 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MRI示:脑萎缩,考虑合并正压性脑积水,血清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阳性;已行正规驱梅治疗.

    关键词:
  • 右肺下叶切除术后右肺中叶不张一例

    作者:徐莉;廖志品;代金贞;王学仁

    患者,女性,64岁,体重55kg,身高160 cm,因“间断咳嗽,痰中带血一周,发现右肺占位3d”入院,ASAⅡ级.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特殊病史.T 36.6℃,BP 138/79 mmHg,HR 65次/分,RR 20次/分.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等)无明显异常.胸部CT:(1)右肺下叶结节伴少许阻塞性肺炎、右肺下叶结片影、右肺中叶小结节;(2)双肺下叶条索灶;(3)左下肺大泡;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

    关键词:
  • 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致广泛皮下气肿一例

    作者:陈峰;刘杰;朱爱飞;王凤芝;周艳红

    胸腔镜因其微创,恢复快等特点,越来越受患者的亲睐.但因其手术要求,往往要行双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从而对麻醉医师要求较高.我院发生一例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致广泛皮下气肿,现报道如下.患者,男,49岁,体重84 kg,身高173 cm.因右肺肺大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拟在胸腔镜下行右肺肺大泡切除术.

    关键词:
  • 隐性脊柱裂患者行宫外孕手术术后腰部疼痛一例

    作者:马士欣;周淑敏;徐亮

    患者,女,24岁,56kg,因右侧输卵管妊娠急诊入院,ASAⅡ级,拟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前患者进食,精神紧张,急性病面容.自诉幼时后腰部存在“胎毒”至今,平时腰部酸疼,侧卧睡眠.查体:L2~S4有瘢痕挛缩样凹陷,局部毛发覆盖,其他术前检查正常.入室前患者拒绝术前插胃管,插尿管配合,入室后BP 115/65 mm Hg,HR 120次/分,常规监测ECG、SpO2,开放静脉通路.给予咪达唑仑2mg镇静,患者情绪逐渐平稳,给予昂丹斯琼8 mg预防恶心呕吐.

    关键词:
  • 术后谵妄与神经递质

    作者:文雯;迟猛;王国年

    术后谵妄是一种仅次于全身性系统紊乱的由神经元活性调节异常引起的神经行为学综合征[1],是谵妄的一种亚型,是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或全身麻醉的患者易出现,其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术后1~3 d[2].根据手术类型不同或研究人群差异,术后谵妄的发病率为10%~74%,ICU中87%的患者会出现术后谵妄[3].已知的术后谵妄的围手术期高危因素包括高龄、低白蛋白、血细胞比容低、已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药物治疗(特别是潜在的高度抗胆碱能活性药物)、睡眠缺乏、组织乏氧或低氧血症、新陈代谢障碍、酒精或者药物滥用史,术中低血压,输血次数多,全身麻醉等[3,4].

    关键词:
临床麻醉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