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약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42X
- 国内刊号: 21-1543/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近年来针灸“合募配穴”研究进展与理论探讨
通过总结近10年合募配穴相关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证明了穴位配伍协同效应的存在,并阐述其中医理论,分析指出研究中尚存在病种局限、临床研究较少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揭示腧穴配伍规律和腧穴协同效应,指导临床配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
着眼“加减冲和汤”之方义、沿革评析其“功效及临证运用”
“加减冲和汤”为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经验之方,其充分诠释了临证用药须当“补、行兼备、不宜滞涩,阻碍升发之机”这一准则.虽自金之后,对其方、证讨论不多,但其制方之思维,至今仍具指导意义,故笔者据此稍作阐述.
-
从“肾藏精”论《金匮要略》历节病的发病与治疗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气,充养周身,为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提供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生命之根.该文基于“肾藏精”理论,结合《金匮要略》原文,阐述张仲景对于历节病这一特殊痹证的发病和治疗中,从肾论治的重要意义.
-
论五脏六腑与牙齿的相关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官窍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该文在牙齿与肾精相关的经典认识基础上,引用古代文献,进一步论述了五脏六腑与牙齿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牙齿疾患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途径.
-
中医微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中医微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微针刀松解术和中药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18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180例中,痊愈144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微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
不孕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该文从中医角度分析了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并从中药内服、中医外用、情志干预、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论述了不孕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指出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后提出应综合中医药手段,加强健康宣教,未病先防,促进家庭和谐.
-
五味宣痹汤早期干预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味宣痹汤外洗对卡培他滨治疗肠癌患者引起的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高剂量治疗组30例,低剂量治疗组30例.对照组:其中卡培他滨1 250 mg/ (m2·d),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高剂量治疗组:化疗同时配合五味宣痹汤(川乌、草乌、透骨草、红花、积雪草)各30 g外洗煎取600 mL,加热后手足浸泡.低剂量治疗组:化疗同时配合中药五味宣痹汤按高剂量组的10%煎取600 mL,加热后手足浸泡.共观察6个周期.结果:五味宣痹汤外洗组,无论高剂量组或者低剂量组结合化疗均可以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手足疼痛评分,减少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高剂量组疗效较低剂量组疗效明显(P<0.05).结论:五味宣痹汤对卡培他滨治疗肠癌引起手足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在促进肿瘤整体治疗方面有优势,值得推广.
-
从《医学五则》版本调研情况谈中医古籍的保护与利用
《医学五则》是清代医家廖云溪所撰写的医学启蒙读物,通过对《医学五则》的版本情况调研,做了一个总结.另外认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应该重视再生性的保护与资源的共享,对于部分图书馆古籍保护的职能应该合并,后提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还应该进行更大范围的普查.
-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药应用及研究.方法:对国内近10年在国家正式期刊上公开刊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中医药治疗PCOS从整体出发,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临床效果.结论:中医药治疗PCOS前景光明,其作用机理及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
支气管哮喘与IL-12关系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从白细胞介素-12的生物学特征、与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干预其表达的研究情况等方面,综述了IL-12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干预其表达治疗哮喘的研究.
-
基于关联规则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用药规律.方法:纳入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用药规律文献共52篇,建立文献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绘制关联规则的网状图.结果:提炼出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常用药物、药对、药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以化痰、除湿、健脾、滋阴这几类药物为主.滋阴药物使用也比较频繁.结论: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以化痰、除湿、健脾、滋阴这几类药物为主,既强调祛除湿邪,又注重健脾滋阴.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进展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目前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切除部分腭咽肌的改良UPPP术已经在原有H-UPPP的基础上保证了疗效,并且使患者术后切口开裂的并发症明显降低.射频消融术在治疗OSAHS方面已经得到很好的普及,如多平面等离子消融术可以治疗各分级的OSAHS患者,并且较传统手术拥有治疗部位均匀、无碳化、无粘连组织、减轻组织水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大眼度保留黏膜功能、在术中还可用于止血等优点.中医治疗OSAHS已经有很大进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的重要治疗手段,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应用手术和CPAP的基础上,应结合中医药疗法.
-
中药皂苷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学者对其研究越来越多,该文就近3年的文献对皂苷类成分的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总结,为研究者在今后的药理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近况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目前仍然是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一大难点.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机理的进一步认识,以及新的治疗方案的出现和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现在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经有了新的进展,现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h1 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密切相关,深化对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平衡关系的认识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
益气养阴法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
通过检索近年来益气养阴法治疗肝癌的相关中医临床文献,结果显示,肝癌的发生发展以气阴两虚为本,益气养阴古方、协定方、中成药均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基础实验也证实了这些作用的科学性,可见益气养阴法治疗肝癌优势明显,但有待于进一步临床和基础研究.
-
穴位注射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概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病死率较高.穴位注射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穴位注射在COPD稳定期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逐渐增多.作者查阅文献,从理论研究、治疗药物、穴位选择、用药频率及疗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半夏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常用配伍
该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辨病用药探讨了半夏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常用配伍,结果表明半夏常与补益药、理气药、祛湿药、功能止呕的药物相配.
-
从文化及语言功能角度分析海外译者中医英译佳句
人类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学习,世界医学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国医学对西方的翻译传播中,需要充分把握好英语语言方面良好水准,同时也需要译者客观、正确地传达中国医学文化和科技信息.该文借助于一篇海外人士译写中医的网络文献,以若干句子为例,从文化与语言功能的角度对译写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分析,主要观察研究译写中的成功之处,发现该文充分实现了在语言方面与文化方面的正面引导功能.作者指出,海外人士在译写中医方面,在客观对待中国医学文化与医学科学技术方面,值得赞赏;同时,译写作品的语言纯正优美,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
食物的摄入和能量的平衡
正常人体的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消耗的能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消耗的能量小于摄入的能量,人就会肥胖,随之产生许多健康问题,因此,对能量平衡调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以下几方面对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的作用:(1)进食的启动与终止;(2)饱腹感的产生及终止进食;(3)机体脂肪存储信号与进食的调节;(4)循环中的肥胖信号;(5)进食相关中枢及下丘脑分泌的与进食有关的神经肽.
-
论从痰与瘀论治冠心病
冠心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病,其主要类型是心绞痛.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跟随导师期间,深悟导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在治本的基础上,采取痰瘀同治的原则,运用祛痰化瘀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甲状腺功能亢进109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近年来对甲亢临床研究文献的证候和用药进行统计、分析,对证候和用药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规律得到清晰的认识,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住院的甲亢病人109例为研究对象.作出西医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完成一般资料统计采用频数统计.结论:(1)患病人群:主要以北京地区为主.(2)以50~59岁的女性患者居多.(3)症状:109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以多汗、心慌、乏力、眠差、怕热等高代谢症候群居多.(4)病机: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虚、气、瘀、痰、湿、郁六个方面.(5)方剂:生脉饮的应用次数多,占21.9%.(6)方药: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五味子、麦冬、茯苓、天门冬、太子参、夏枯草、半夏.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及丹红注射液对两者的影响.方法:(1)选取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4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2例,健康体检者53例,测其hs-CRP及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2)将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治疗组75例,非治疗组47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静滴.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之间hsCRP及NT-proBNP浓度依次递增,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hs-CRP及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非治疗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血浆hs-CRP及NT-proBNP浓度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丹红注射液能改善ACS患者病情程度,增加治疗效果.
-
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探讨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慢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清热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后症状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9.5%,对照组有效率68.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症状积分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提示治疗组对改善口苦咽干、厌食油腻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对右胁疼痛、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胆区压痛、小便黄赤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胆囊B超影像学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4.2%,对照组有效率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清热利胆汤能明显改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B超影像学等,其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为基本方治疗,对照组用西沙必利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2.8%,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
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的临床价值,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附件囊肿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替硝唑片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附件囊肿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足(diabedc foot,D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D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情给予降糖及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临证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肢创面面积、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臂指数(ABI)、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患足溃疡创面面积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患足溃疡创面面积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ABI、MCV及SCV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ABI、MCV及SC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DF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DF患者下肢血液供应,并提高MCV和SCV,促进病变神经功能的恢复.
-
脑心通胶囊在社区冠心病二级预防应用观察
目的:采用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进行二级预防,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就聚集调脂、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成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4粒/次,3次/d.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血凝实验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统计学有显著差异,对照组TG、TC、LDLC较治疗前下降,LDLC较治疗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凝试验及血黏度变化均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作用显著,疗效确切,可作为社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
-
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推拿组患者单纯采用整脊推拿治疗,针刀组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3组患者观察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以及3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结果:针刀组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80.00%;整脊推拿组显效率为55.00%,总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3.33%,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出现明显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出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的下降幅度,颈椎生理曲度上升程度均较其他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沈阳五所医院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讨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致病特征,探究该病病理因素的发展趋势.方法:采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的病例信息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统计、整理该病的常规发病条件、致病因素及其外界环境影响因素,针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结果:随机选取沈阳五大医院在1993-2013年收治患者相关病历680例,所选患者平均年龄在(42.06±12.46)岁,相比之下,男性患者较多,约为女性病历人数的2.4倍,其中,双侧患病的患者为422例,占总数的58.6%,经MRI检查确诊双侧髋部发病的患者548例,占总体的79.6%.通过男女发病年龄对比分析发现,女性平均发病年龄要高于男性患者,双侧的平均发病年龄要高于单侧的平均发病年龄.研究结果中包括246例酒精性患者,248例激素性患者,16例混合型患者(酒精型+激素型),70例无明确病因;探究2002-2013年酒精性病例与激素性病例发现,相比于1991-2001年,致病因素结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激素性已经远远超过酒精性.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较高发于青壮年,且多以男性为主,临床常见于双侧病变;MRI可及早检测股骨头坏死病灶,对于临床该病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意义;目前股骨头坏死病因,激素性远高于酒精性,应更加重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水平.
-
椎动脉开口狭窄支架置入术后中药辅助调理临床经验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术后中药辅助调理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51例患者行椎动脉开口处支架成形术,术后予以参七汤中药加减辅助调理,其中男38例,女13例.大部分病例行CTA或DSA随诊.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前狭窄程度75%~95%,术后残余狭窄0~20%,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5例出现缺血症状,4例再狭窄.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推动脉开口处狭窄成功率高,术后参七汤中药辅助调理可以降低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再次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
-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探讨
目的:观察门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8月一2013年9月门诊68例(72耳)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结果:本组68例(72耳)平均治疗2.5次,其中30例仅治疗1次即治愈.单纯药物治疗、药物加鼓膜穿刺抽液注药治疗总有效率91.18%.
-
中医膏方医案用药频率计算机辅助分析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膏方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00份中医膏方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300份医案中,共用中药182种.其中次数多者为生甘草,共190次,频率为95%,木香、焦三仙、连翘、乌贼骨、川芎、五味子、麦冬、丹参、黄芪、珍珠母、黄连、羌活、黄芩、泽泻、白蔻仁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40%,为中医膏方治疗疾病的高频中药.结论:高频中药可分为4类,体现了中医膏方补泻兼顾、寒热并用、顾护脾胃、兼顾兼证的用药特点.该结果具客观性,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
中医论治情志病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情志疾病的发生率日渐升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着手中医经典古籍理论,追根溯源,深刻探讨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融合现代医学诊疗方法,以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方剂研究
《寿世青编》是清代一部著名的养生书,尤其重视饮食,在下卷专列病后调理服食法,集食治方剂百余首,分列于十三门.笔者对此进行总结归纳,发现有如下特点和规律:食治方剂应用较广;使用的食物以动物类、调味品、谷物为主;食物性质以平性和温凉性居多,寒热之品甚少;食药结合,相得益彰;剂型多样,粥酒为主;核心思想以“调和脾胃为要”.对于现代养生治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HPLC-ELSD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木糖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木糖(以木糖计)的方法.方法:样品经醇沉去除杂质,后用硫酸在沸水浴中将低聚木糖水解为木糖,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糖分析柱(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检测,同一样品水解前后木糖含量的差值即为样品中低聚木糖的含量.结果:低聚木糖在0.6796~5.097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6%,RSD为1.39%(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木糖的方法.
-
《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在缺血性中风运用举隅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是为妊娠伴有癥瘕以致漏下不止而设.该文在历代医家对桂枝茯苓九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并从本方的病机特点、治法及方药组成几方面做较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另外根据其配方特点、现代药理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分析,在临床上用于瘀阻脉络而致的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屡获良效.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不仅是一张妇科良方,其也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于一些夹有瘀证的内科疾病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参考和依据.
-
中医药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研究近况
通过查阅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类,综述近年来关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认识,以求在治疗上取得更简洁而有效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
潘智敏教授证治高血压病学术经验总结
该文系统总结了潘智敏教授证治高血压病的学术经验,阐述了高血压病的五积致病学说及理血求本治疗理念,归纳了其治疗高血压病并病、并证、多靶点中医用药的临床经验.
-
电针“老十针”为主治疗胃食管返流病临床观察
目的:运用电针“老十针”为主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观察对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采用“老十针”为主的电针疗法,4周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烧心、反酸、反食、胸骨后灼痛)的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老十针”为主的电针疗法优于单纯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elchrom C18(4.6mm×20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0∶60∶0.2);流速:1mL·r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12.5~8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80%(n=6).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小儿润肺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槐角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进行了槐角蜜炙前后成分分析及成分变化比较,为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槐角蜜炙后增效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醇体系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应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蜜炙前后槐角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首次揭示槐角蜜炙增效的物质基础,表明活性成分染料木苷、山奈酚、芦丁、槲皮素、槐角苷含量升高;抗癌成分染料木素含量显著升高.结果:通过散点图(S-ploting)中的VIP值分析槐角蜜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差异明显的化学标记物,染料木苷、山奈酚、染料木素可作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性成分.结论:本研究对槐角蜜炙的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槐角蜜炙品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不同种类豆科植物中纤维素酶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大豆中纤维素酶的含量.方法:采用DNS测还原糖法对大豆中的所含纤维素酶进行间接测定.结果:不同种类豆科植物中纤维素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结论:此实验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操作,通过对不同种类豆科植物中纤维素酶的含量比较,可为虎杖药材炮制辅料的筛选提供一定依据.不同种类豆科植物中所含纤维素酶含量不同,其中黑豆中所含的纤维素酶含量较多.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木蝴蝶槲皮素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木蝴蝶提取物槲皮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灌胃给药10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HPLC法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冼脱,流速:1.0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8nm.分析大鼠血浆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槲皮素在0.5~22.5 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69,提取回收率83.9%~88.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 10 mg/kg木蝴蝶提取物槲皮素的k为(15.60±4.65) min,Cmax为(0.75±0.12) μg/mL,t1/2为(215.5±102.3) min.结论: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木蝴蝶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后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食管癌术后中医药治疗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术后在提高抵抗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综述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病经两大类.该文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方法等不同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临床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及研究情况,极大地肯定了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但由于原发性痛经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辨证和用药尚未形成规范等,这些问题仍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目的:对近20年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从选穴配伍、针刺方法、针刺联用他法、疗效评定标准及针刺疗效评估等方面,对近20年来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在改善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方面可能有效.配合药物及康复治疗,可发挥协同疗效.同时,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针刺处方众多,缺乏公认的针灸处方;明显缺乏头针与眼针联合、体针与眼针联合等针灸处方的疗效观察;(2)研究设计的随机、盲法、对照不够严谨;(3)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疗效的重复性较差,影响了疗效的可信度;(4)多中心大样本观察较少等.优化并规范针灸处方,加强针刺治疗PD的循证医学研究,科学评价其疗效,多方位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等,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针灸临床研究
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临床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文内容主要检索了各种针刺手法及针灸结合电针、头针、温针灸、芒针等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文献,分析其相关数据,综合分析针灸治疗此病有效性的机制,总结了针刺痉挛瘫的取穴规律、针刺手法,发挥针刺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优势,同时,指出其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今后针刺治疗此病的发展方向.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难治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文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论治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六味地黄丸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中药六味地黄丸体外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获得较高比例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方法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鉴定后的第3代细胞经bFGF预诱导24 h后按空白组、bFGF组、六味地黄丸组进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培养7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结论:bFGF组、六味地黄丸组部分细胞逐渐伸出突起,多为2~3极,呈现较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表达,六味地黄丸组Nestin、NSE表达阳性率高于bF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1)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逐渐纯化,细胞活性较高,生物学性状稳定,适于做进一步研究;(2)六味地黄丸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可继续探讨六味地黄丸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是否可获得更高比例的神经元样细胞.
-
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和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药血清抑制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SGC-7901细胞后,(1)MTT法测定细胞活力;(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3) TransweU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观察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在10%浓度时抑制作用达大值;侵袭及划痕实验示: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S期比例下降,G0~G1期比例上升.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减弱其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细胞周期有关.
-
黄芪与防己“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影响
目的:研究黄芪与防己“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16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16只,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药对组、依那普利组、药对+依那普利组,SD大鼠4只为正常血压组,灌胃4周后,观察“药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结果:药对组、依那普利组、药对+依那普利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血压、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肾脏指数下降显著(P<0.05),与依那普利组作用结果相似,3组间用药4周后比较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与防己药对有降压作用,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
大建中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免疫系统中CD4+、CD8+及SIg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建中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免疫系统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SIg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模型,将140只SD大鼠随机分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理中组、建大组、建中组、建小组,分别予生理盐水、附子理中丸、大建中汤灌胃治疗.于造模术后7、14 d各取一半大鼠取回肠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小肠黏膜中CD4+、CD8+T淋巴细胞及SIgA数量,用图像分析仪统计其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免疫系统中SIgA及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大组较模型组上述各指标均有升高(P<0.05),其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治疗7d与14 d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建中汤可增强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发挥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
牛磺酸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人胃癌细胞系HGC2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GC27细胞,用不同浓度牛磺酸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HGC27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牛磺酸(浓度分别为20、40、80 mmol/L)处理HGC27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h123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Bcl-2、Bax、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牛磺酸(浓度10~160 mmol/L)能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牛磺酸(浓度分别为20、40、80 mmol/L)作用HGC27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2%、23.3%、35.4%,而对照组凋亡率仅为3.4%;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x、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下调,Casepase-3、Caspase-9酶原均有活化,可见裂解后片段,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牛磺酸能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
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肝细胞凋亡以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肝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物汤组.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血虚证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 mRNA表达.结果:四物汤可升高血虚证模型小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肝细胞凋亡百分率,下调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结论:四物汤补益肝血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
黄连、黄芩药对提取物在大鼠肝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黄芩药对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肝组织分布规律.方法:黄连、黄芩药对提取物干膏大鼠灌胃给药33 g·kg-1后,应用HPLC测定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在大鼠肝组织中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三乙胺(22∶7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8 nm,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建立了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在大鼠肝组织中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法成功应用于黄连、黄芩药对提取物大鼠灌胃给药后,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
姜黄素对二甲基苯并蒽诱发新西兰大白兔口腔癌的预防疗效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新西兰大白兔口腔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DMBA诱发新西兰大白兔口腔癌模型,同时用1.0、0.3 g/kg姜黄素进行干预,进行口腔肿瘤发生率、癌变率、微核细胞率、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结果:高剂量姜黄素组(1.0%)、低剂量姜黄素组(0.3%)平均抑制肿瘤的能力即简称肿瘤负荷抑制率分别为75.6%、61.2%;癌变率、微核细胞率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然而对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无干扰.结论:姜黄素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新西兰大白兔口腔癌有良好的干预效应,同时不影响新西兰大白兔本身的成长.
-
骨科病人发生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发生便秘的多种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来改善患者便秘状况,缓解患者痛苦.方法:对多名发生便秘的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讨论.结果:发生便秘的原因很多,包括有心理因素、饮食结构、环境改变、药物作用、活动量、疼痛因素、疾病本身的影响、年龄等等多种因素.结论:针对导致便秘的多种因素给予干预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侵犯四肢可动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多系统性疾病,中药穴位贴敷是治疗本病的独特中医疗法,通过起居护理、情志护理、皮肤护理等方法对RA患者进行干预,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益肾泄浊法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及病例举隅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多种肾疾患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目前西医保守疗法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作为延缓CRF进展的非透析疗法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摸索,认为慢性肾衰属于正虚邪实证,益肾泄浊法始终贯穿其中,但对于益肾与泄浊偏重偏轻又有不同,治疗原则上,当以维护正气、保摄阴阳为基本原则,同时当辨外感、湿浊、湿热、瘀血之偏盛.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掌握好正虚和邪实表现的轻重是其辨证要点.作者以病例举隅的方式分析了此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
大学生焦虑症原因浅析及其中医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不断增强的学业竞争力和就业困难等问题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冲击.因而,焦虑与焦虑症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为常见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焦虑症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焦虑症不仅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也给他们的学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甚至打破了一个家庭原本的平静与幸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大学生作为焦虑症表现者的主要群体而备受社会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焦虑症呢?对此又该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
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思考
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是提高针灸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总结针灸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平台、评价方式创新等角度,提出针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为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