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사천생리과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四川省生理科学会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885
- 国内刊号: 51-116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联合用药对结直肠癌化疗的影响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即已进展到晚期或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化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不仅副反应大,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也日趋严重,这些均影响化疗效果.靶向药物可以在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少伤害正常细胞,与单纯化疗相比,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结直肠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相对减轻化疗副反应,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抗TPO/Tg天然双特异性抗体(Anti-TPO/Tg Natural bispecific anti-body,TG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H receptor antibody,TRAb)及其他抗体.这些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诊断和治疗随访中的重要指标,对AITD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肿瘤肺转移建模方法及应用概述
由于目前肿瘤转移确切机制尚不明确,针对其有效靶向防治手段的缺失,转移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是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之一,故建立肿瘤肺转移动物模型是研究肿瘤肺转移的关键,也为其他转移瘤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参考.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常用的肿瘤肺转移模型,如尾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原位注射法、组织块原位移植法和PDX(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s).概述其在科研领域中的新应用,总结其优缺点,以期能够为肺转移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细胞自噬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阳性(PR+)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5%,内分泌治疗是ER+和/或PR+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为抗雌激素药物,普遍应用于ER+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他莫昔芬耐药导致的ER+乳腺癌复发和死亡威胁着患者的预后.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物质使细胞存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主要作用为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蛋白或损伤细胞器,维持细胞稳态.本文综述细胞自噬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解决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提供新的策略.
-
Sirtuin家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Sirtuin家族包括7个成员,均具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和催化的保守区域.尽管7个成员具有这重要的共同特性,但是诸多证据显示它们的差异性远远大于它们的相似性,尤其在表达、催化活性以及生物学功能方面.Sirtuin家族蛋白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或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其中大部分成员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可使被ε-氨基酸乙酰化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去乙酰化.在蛋白发生乙酰化的情况下,Sirtuins发挥的反转性修饰加工可迅速调控蛋白活性及其调节的过程,可使细胞内乙酰化的蛋白均受到有利的调节,包括代谢和DNA修复等.本文就Sirtuin家族发挥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药理作用及儿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药理作用及儿科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致密斑调节肾素释放的双轨机制
调节肾素释放的肾内机制的感受器之一为致密斑(Macula densa,MD),而MD向球旁细胞传递信息、调节肾素释放的具体方式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可知,MD依据NaCl浓度变化的不同方向,通过不同的信号分子向球旁细胞传递信息,即MD经这种"双轨调节机制"调节肾素释放,从而参与管-球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前列腺素E2、一氧化氮、腺苷参与M D调节的肾素释放,而钙离子的作用是调节酶的活性,其本身并不直接控制肾素的释放.
-
肺炎链球菌新型疫苗研发进展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近年来人们所重视的超级细菌之一,于1881年首次由美国陆军医师乔治·斯特恩伯格和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尔从患者痰液中分离获得.作为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脓毒症、肺炎、脑膜炎、鼻窦炎的主要病原体.现有针对Spn感染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但具有生产成本高、血清覆盖率有限等局限性.近年来疫苗的研发方向开始逐步转向改变疫苗的有效成分的方向,并因此出现了以蛋白质疫苗、全细胞疫苗、DNA疫苗为代表的新型肺炎球菌疫苗.本文对肺炎链球菌疫苗发展至今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疫苗研制事业提供灵感与方向.
-
PARP抑制剂PJ34在绿脓菌素引起的巨噬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PJ34对绿脓菌素(Pyocyanin,PCN)引起的腹腔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800 nM的PJ34预处理细胞2 h(对照组给与0.1%Dimethyl sulfoxide,DMSO)后,不同浓度的PCN(50μM,100μM)刺激24 h,M T T法检测绿脓菌素及PJ34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800 nM的PJ34预处理细胞2 h(对照组给与0.1%DMSO),给与PCN(100μM,3 h)刺激,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i-dant species,ROS)的水平,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AW264.7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或加入18μg·mL-1碳颗粒继续共孵育2 h,显微镜下观察RAW264.7细胞吞噬碳颗粒的情况.结果:PJ34预处理组细胞与单用PCN处理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提高近20%;PJ34预处理缓解了PCN刺激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ROS和Ca2+水平的升高(P<0.05),并降低了RAW264.7细胞由PCN刺激引起的吞噬功能损伤.结论:PJ34通过抑制PCN引起的RAW264.7细胞内ROS和Ca2+水平升高,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并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
-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白藜芦醇抗胰腺癌靶点与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白藜芦醇抗胰腺癌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探讨其关联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胰腺癌靶点,同时将SuperPred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白藜芦醇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v3.2.1中,构建"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以及"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取交集部分(白藜芦醇抗胰腺癌靶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白藜芦醇抗胰腺癌的核心靶点;通过对核心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白藜芦醇发挥治疗胰腺癌作用的生物过程以及关键信号通路.结果:TP53、EGFR、PTGS2、AKT1、MAPK3、MYC以及ALB是白藜芦醇治疗胰腺癌的7个核心靶点;运用DAVID软件进行功能和Omicshare云平台可视化分析显示,白藜芦醇治疗胰腺癌主要与调节细胞增殖正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正调控、RN 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进而调控各类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白藜芦醇治疗胰腺癌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以及调控癌症相关的代谢通路有关,其中7个核心靶点可作为预测与治疗胰腺癌潜在的分子标记物.
-
GP和E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GP)和依托泊苷+顺铂(E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对照组(EP化疗方案+手术治疗)、观察组(GP化疗方案+手术治疗),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之后联合不同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EP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依托泊苷进行治疗,依托泊苷每周第1~5d经静脉滴注给药,一日100 mg·(m2)-1,顺铂每周第1~4 d经静脉滴注给药,一日75 mg·(m2)-1;观察组GP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吉西他滨每周第1 d经静脉滴注给药,一日1000 mg·(m2)-1,顺铂用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28 d为1个周期.两组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和1年及2年内生存率进行评价和比较,其中免疫功能检查需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经流式细胞仪对CD3+、CD4+、CD8+和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1.71%)明显低于观察组(70.73%)(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5);观察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63.41%)(χ2=6.613,P=0.010).结论:GP方案联合手术治疗NSCLC患者2年内生存率更高,但在改善患者近期免疫功能中效果不明显.
-
儿科转科交接中SBAR交班模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儿科转科交接中更佳的交班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3月在我院儿科转科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5月至7月在我院儿科转科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交接方式进行转科交接;观察组患儿采用SBAR〔Situation(状态)、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SBAR〕交班模式进行转科交接.转科交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交接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率、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转科交接耗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家长满意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转科交接中SBAR交班模式是目前较好的交班模式.
-
达州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2013年-2017年达州市城区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统计本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结果:2013-2017年间,达州市共报告学生肺结核698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5.6%,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为152.0/10万;男性占比61.17%,女性388.3%,其中男性涂阳率为252.9%,女性为280.4%,男女性涂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0岁年龄段仅6例(08.6%),16-20岁年龄段人数多,为501例(717.8%),高中学生肺结核发病人数多;全年各月份均有肺结核学生发病,其中1月、2月份发病人数较少,3月、4月份发病人数多,为全年发病高峰,之后逐渐下降,12月份达到又一个小高峰;698例学生肺结核中,就诊延迟共计182例(260.7%)、确诊延迟共计102例(146.1%),发现延迟共计152例(21.78%),确诊延迟率呈下降趋势,各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延迟及发现延迟率各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发病率仍较高,高中生及大学生是肺结核高发人群,且就诊延迟及发现延迟率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及时有效发现并确诊,避免发生学校聚集性疫情.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今后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微生物室分离出的131株头孢他啶耐药(M IC≥16μg·m l-1)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法国)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特点和多重耐药情况,并通过表型确证试验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菌株进行筛选,并行相关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检测.结果:(1)研究发现,本组131株铜绿假单胞菌株中阳性率为21.3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71.76% 、42.75% 、44.28% 与49.62%,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40%.(2)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明显耐药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要及时开展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
两种算法在宫颈癌术后三维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分别基于卷积叠加算法(Collapsed Cone,CC)、蒙特卡洛算法(MonteCarlo,MC)的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技术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算法应用于宫颈癌术后3DCRT时,在改善靶区和减少危及器官照射方面的差异.方法:针对4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定位图像分别设计基于CC、MC算法的3DCRT计划,并按算法将所有计划分为CC、MC组,满足90%PTV处方剂量50Gy/2Gy/25f,对比并分析两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s,OAR)的剂量学参数、剂量计算时间、机器跳数差异.结果:对于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PTV),CC和MC组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1.10±0.01,1.11±0.01(P<0.05),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分别为0.65±0.08,0.67±0.08(P<0.05),CC组的D2、D5均小于MC组(P<0.05).对于OAR,CC组的直肠(D2、D5、D10)、小肠(Dmean)、全身(Dmean)均小于MC组(P<0.05);而MC组的左侧股骨头(D5、D10)、全身(V40、D5、D98)均小于CC组(P<0.05).CC组剂量计算时间远少于MC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辅助适形放疗中,采用CC、MC两种算法计算获得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但存在一定差异.CC算法在靶区均匀性、对小肠、直肠的保护和剂量计算时间方面比MC算法更有优势,且计算速度更快,而MC算法在靶区适形度和对左侧股骨头的保护方面比CC算法更有优势,两种算法在机器跳数方面无明显差异.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高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对高龄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宫颈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开腹子宫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广泛子宫全切除术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切除个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 36.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龄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左旋甲状腺素片对TPOAb阳性复发性流产 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效果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就诊85例有复发性流产史伴TPOAb阳性产妇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患者42例,两组均采用达肝素钠50000 IU每次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25 mg·次-1、钙尔奇600 mg·次-1、叶酸片04.mg·次-1,Qd等常规治疗,联合组4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左旋甲状腺素片25μg·次-1,Qd,均用药至分娩结束(流产、早产或自然生产等),治疗前后清晨分别取两组患者周静脉血液,分离血清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清水平,其中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胎膜早破、早产及TPO和TSH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新生儿1 min及5 min评分、体重、身高及FT4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片应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伴TPOAb阳性患者,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流产率,且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
-
短时医用弹力袜穿戴应用于静脉曲张术后 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应用医用弹力袜短时穿戴干预后的效果及对疼痛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3例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医用弹力袜干预,对照组56例患者连续穿戴36 h,随后8 d仅日间穿戴;而观察组57例患者仅于术后连续穿戴36 h,术后随访2月分别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表层瘀斑评分、皮肤肿胀三级法及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疼痛、肿胀、生活质量、二次手术、止痛剂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7、14、28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瘀斑评分、肿胀评分及首次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6%v s 17.86%,P<0.05),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健康变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次手术率、止痛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1.75%v s5.36% 、3.51%v s10.71%,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短时穿戴能够有效减轻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及止痛剂使用率,促进肢体肿胀及皮肤瘀斑消除,提升生活质量.
-
口腔护理改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口腔菌落情况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菌落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强化口腔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口腔菌落计数及黏膜充血、口臭、VAP等症状发生情况、菌落分型构成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菌落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口腔菌落计数、黏膜充血、口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口腔菌落分型中革兰阳性菌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口腔菌落数量、降低症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口腔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入院后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40 mg以生理盐水5 ml溶解后加入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首剂量为0.1 mg静脉推注,后0.2 mg奥曲肽采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以2.08μg·h-1微量泵注维持静脉泵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异常,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相比可明显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尿素氮、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CBL教学法在生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基于学习通平台的CBL教学法在生理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临床专业6个班共304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3班设为对照组,4-6班设为观察组,每组152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观察组在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特定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对两组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在提高兴趣、教师互动、团队协作和知识运用方面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学校临床专业生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CBL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浅析临床技能竞赛对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针对妇产科学教学状况,对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临床技能竞赛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旨在通过妇产科临床教学状况的改善,进行教学模式的整合,充分展现临床技能竞赛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妇产科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
-
高职高专"生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探究 ——以"血型与输血"为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基于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继涌出,如何依托信息化资源开展新形势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生理学是医学院校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理论知识抽象难懂.为适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本文以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血型与输血"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为例,探索生理学信息化教学新途径.
-
浅谈第二课堂活动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药理学作为连接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第二课堂活动在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对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起到关键作用.
-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耳鼻喉科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耳鼻喉科实习的87名护理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3名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44名采用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考核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知识水平,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分数及教学工作质量:教学安排、教学质量、三基培训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及教学质量.
-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PDG教学模式 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PDG(Problem-discuss-guidance)教学模式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四个班的2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n=108).12.班是对照组;34.班是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接受PDG教学法.借助试卷理论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指标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比较.结果:总体上,PDG组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PDG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具有可推广型.
-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融入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融入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的62名实习生,结合学生序号顺序分为观察组(31名)、对照组(3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教育方法,观察组的妇产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了人文教育的融入方法,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问诊技巧、操作技能、兴趣提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效果明显.结论:通过妇产科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 ,将人文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可以明显提高教学的价值性 ,满足人文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基本需求.
年 | 期数 |
2018 | 02 |
2017 | 01 02 04 |
2016 | 01 02 03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