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杂志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생식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生殖医学
- 主办单位: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45/R
- 国内刊号: 罗宏志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减胎术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选择性减胎术对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收集本中心2000年1月至2003年2月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孕的三胎妊娠减灭为双胎妊娠35例(A组)及同期双胎妊娠166例(B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围产期死亡率、新生儿畸形率、平均出生体重及孕周.结果两组自然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分娩率、剖官产率、早产率、围产期死亡率、畸形率、平均出生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性;胎膜早破率和先兆早产率A组分别为30%、7.7%,B组分别为13%、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出生体重A组(2410.8±570.0)g,明显低于B组(2 560.9±530.6)g(P<0.05).结论三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后胎膜早破和先兆早产率明显升高,胎儿存在低出生体重可能性.因此,预防多胎妊娠,限制胚胎移植数目,仍然是辅助生育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
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分析闭经患者细胞遗传学的检查结果,探讨染色体异常对性腺发育及表型的影响.方法对234例原发闭经和309例继发闭经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结果原发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检出率为58.6%;继发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检出率为13.6%.染色体异常包括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46,XY、45,X0/46,XY以及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闭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
体外受精失败MII期人卵母细胞的免疫荧光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中MII期人卵母细胞受精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体外受精后24~48 h仍未受精的MII期卵母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碘化丙啶(PI)复染,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卵母细胞内未见精子的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有55.8%,显著多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的9.7%(P<0.01);卵母细胞活化失败两者分别为14.9%和58.1%,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核形成和(或)迁移缺陷的在两者分别为25.3%和32.3%(P>0.05);其他异常两者分别为3.9%和0.0%.结论IVF中MII期卵母细胞的受精失败主要是缺乏精子的穿透,ICSI周期中的主要原因是卵母细胞活化不完全.
-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其杀伤活性,探讨其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确定URSA的患者10例为实验组,选取15例正常妊娠(NP组)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MTT还原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URSA组蜕膜中CD56+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NP组(P<0.01),且URSA组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及CD56+CD16+/CD56+CD16-比值也较NP组显著升高(P均<0.01),而CD56+CD16-细胞亚群含量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蜕膜NK细胞活性URSA组为(31.60±2.62)%,而NP组仅为(15.65±2.02)%,两组蜕膜NK细胞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NK细胞亚群失衡及杀伤活性异常增高而导致母胎间的免疫耐受平衡被打破有关.
-
卵泡发育与端粒酶表达及调控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具有合成端粒的功能.细胞的年龄和寿命与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的长度密切相关.卵巢是一个以周期性的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为特征的器官,在正常的卵巢中端粒酶的表达随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故卵巢端粒酶的活性是衡量卵泡功能的重要指标.端粒酶活性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并且均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路径介导.
-
卵巢早衰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自身抗体的存在及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共同促进卵巢早衰的发生.卵巢早衰患者体内多有如抗卵巢抗体等器官特异性抗体和抗类固醇细胞及其酶抗体等自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雌激素及中医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疗效均不理想.本文对近年有关卵巢早衰的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制定高危人群及早期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
不育症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不育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困惑的情感经历,患者表现出独特的心理学特征如焦虑、抑郁等情感变化和固执、内向、多疑等人格特征,这些心理因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不育及其治疗效果.不育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存在两种假说:心理结局假说和精神性不育假说,大多数学者支持前者.了解了这些心理因素,就可以在不育症诊治过程中有意识的采用一些干预措施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心理干预等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不育症的治疗效果.
-
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核移植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的选择
根据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进展,对核移植研究中的有关内容,如供体核的获得、受体卵母细胞与去核、核卵重组进行了综述,望能对核移植研究有所帮助.
-
实验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脂肪组织中抵抗素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的脂肪组织中抵抗素(resistin)mRNA的表达与其性激素变化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以DHEA皮下注射21 d龄SD雌性大鼠,观察卵巢重量及光镜(HE染色)、透视电镜下形态学改变,测定糖耐量、血清胰岛素、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泌乳素(PRL)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resistin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而黄体形成比例减少;实验组血清T、E2和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0.05、<0.001、<0.05),空腹血胰岛素与空腹血糖乘积的倒数(1/FINS×FG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大鼠白色脂肪组织resist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DHEA诱导的PCOS大鼠动物模型与PCOS患者相似,伴有IR现象;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resistin在PCOS发生机制中起部分调节的作用,并使PCOS的IR进一步加重.
-
去势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磷酸化的变化
目的探讨去势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磷酸化的变化. 方法建立大鼠双侧卵巢切除(OVX)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和8周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去势后4和8周在海马区的PHF-1位点异常磷酸化Tau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相同时间点和相同区域的Tau-1位点非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雌激素缺乏可导致雌性大鼠海马区Tau蛋白Alzheimer样过度磷酸化.
-
醋酸烯诺孕酮的大鼠抗早孕活性试验
目的探讨醋酸烯诺孕酮(ST-1435)对妊娠大鼠的抗早孕活性.方法妊娠8 d大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阳性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灌胃,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ST-1435皮下注射.各组于妊娠第14天处死,观察妊娠结局;并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孕酮(P)与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单次注射16.0 mg/kg剂量ST-1435的抗早孕率83.6%,与米非司酮12.0 mg/kg分3次灌服的抗早孕率84.7%相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8.0和4.0 mg/kg ST-1435单次给药的抗早孕率分别为24.6%和11.7%.单次注射16.0或8.0 mg/kg ST-1435对妊娠大鼠血清LH和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单次注射16.0 mg/kg ST-1435有与米非司酮12.0 mg/kg 分3次灌服相似的抗早孕效果.但8.0和4.0 mg/kg 的ST-1435单次给药无明显的抗早孕效果.此外大剂量的ST-1435对妊娠大鼠的血清P和LH有抑制作用.
-
小鼠白细胞介素5真核表达质粒pVAX1-mIL-5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目的构建能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5(mIL-5)的质粒并鉴定其蛋白的体外瞬时表达. 方法以含有mIL-5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小鼠IL-5基因片段后,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VAX1-mIL-5.通过双酶切、PCR及插入片段序列测定对质粒进行鉴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VAX1-mIL-5在HeLa细胞的瞬时表达.结果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插入片段正确,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其可以在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 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IL-5可以在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小鼠IL-5的蛋白,为下一步利用IL-5作为DNA疫苗黏膜免疫佐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
改良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法及电镜观察
目的简化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提高上皮细胞纯度.方法收集19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等手术切除的输卵管进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改良酶消化法和刮取法收集人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溶血法及差速贴壁法纯化上皮细胞.观察上皮细胞生长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纯度,扫描和透射电镜评价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改良法培养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占细胞总数>90%;电镜显示原代培养的细胞具有微绒毛及纤毛等上皮细胞特征,部分纤毛细胞的胞膜游离面有球状突起,细胞内可见含电子致密物或暗物质的囊泡.结论本改良法方法简单,培养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纯度高,电镜结果有利于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
辅助生殖技术在高原地区治疗不育症的应用
不育症约占已婚夫妇的10%~15%[1].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为核心的辅助生殖技术(ART)为不育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给不育患者带来了生育的希望.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在IVF-ET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又一种新技术,为男性不育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措施.2003年2月我院在青藏高原西宁地区(海拔2 260 m)开展了此项技术,并为31名患者进行助孕治疗,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
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高雄激素血症(HA)、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和长期无排卵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罗格列酮(RGZ)属噻唑烷二酮类药,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
-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型不育临床观察
排卵障碍约占不育症的25%[1].我站对324个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对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
-
基础卵泡刺激素值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自1999年5月至2003年6月共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及胚胎移植(ET)共2 378个周期,现将其中资料完整并首次作IVF/ICSI的1 556个周期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升高对卵巢反应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
女性生殖器包虫2例
例1 43岁,汉族,农民,因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无触痛,近期自觉包块明显增大,伴轻微腹胀,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下腹部扪及孕5个月大包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不清,盆腔可扪及孕5个月大的包块、质中、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无压痛.
-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直肠从肛门排出一例
患者,27岁,于2002年12月28日在本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患者2001年宫外孕(左侧)手术,本次剖宫产术后6+个月哺乳,未来月经.术前常规B超及化验检查均正常.妇检外阴未产式,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正常.
-
小鼠成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蛋白质谱图的建立
目的通过聚丙烯酰胺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全面展示小鼠成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的蛋白质表达谱.方法采用13 cm pH3~10的非线性胶条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成熟雌鼠COC总蛋白,并作质谱鉴定. 结果获得了较高分辨率的小鼠成熟COC蛋白质表达谱图,并对胶上的3个蛋白点进行了质谱鉴定. 结论蛋白质组学是全面分析COC蛋白表达的有效手段.成熟COC蛋白质表达谱的建立为研究卵泡发育机理提供了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