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杂志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생식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生殖医学
- 主办单位: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45/R
- 国内刊号: 罗宏志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携带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不孕症夫妇IVF/ICSI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携带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对不孕症夫妇IVF/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对其中一方携带inv(9)的不孕症夫妇作为研究组,158对与这些患者同一天取卵且夫妇双方染色体正常的不孕症夫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结局,同时比较男方与女方携带inv(9)时治疗结局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女方平均年龄、男方平均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HCG日雌二醇(E2)、HCG日孕酮(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及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胚胎种植率(34.6% vs.51.1%)及临床妊娠率(53.8% vs.66.1%)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产率也无统计学差异(53.8% vs50.8%,P>0.05);男方携带inv(9)时精子活率下降[(16.8±15.7)% vs.(31.7±10.0)%,P=0.03)、精子畸形率增加[(87.8±4.8)%vs.(82.7±2.8)%,P=0.02),同时男方携带inv(9)的不孕症夫妇受精方式为ICSI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方携带inv(9)者(50.0% vs.0%,P=0.01),但两者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携带inv(9)不影响IVF/ICSI治疗新鲜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是携带inv(9)可以影响精子的质量及功能,ICSI比例显著升高.
-
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的IVF-ET助孕结局研究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所行IVF ET助孕的EMS合并不孕患者.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促性腺激素的来源分为A组(国产组,201例)与B组(进口组,8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控制性促排卵(COS)周期资料及移植周期临床助孕结局. 结果 (1)A组患者较B组患者年龄更大(32.6±3.3 vs.31.7±3.8)、不孕年限更长(6.6±3.9 vs.6.0±3.6)、基础窦卵泡数更少(8.3±4.1 vs.9.1±4.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周期取消率(11.9% vs.12.8%)以及因未获卵、无可移植胚胎、OHSS中重度等取消周期原因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较B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250.5±55.7 Uvs.227.3±52.6 U)及总量(2 626.4±804.6 U vs.2 432.2±750.4 U)更大,卵泡数(9.3±4.7 vs.10.1±5.0)、获卵数(8.3±5.0 vs.9.3±5.1)、获成熟(MⅡ)卵数(6.9±4.4 vs.8.0±4.8)、获卵率(88.7% vs.91.9%)、获MⅡ卵率(83.7% vs.85.9%)、可移植胚胎数(3.1±2.6 vs.3.7±2.3)、优质胚胎数(1.0±0.8 vs.1.3±1.1)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Gn总费用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5 258.4元vs.9 979.0元,P<0.05);(5)A、B组分别有177例、767例行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57.1% vs.64.9%)、种植率(40.3% vs.45.7%)、流产率(9.9% vs.12.0%)、活产率(49.2% vs.54.6%)及胎儿出生缺陷率(3.3%vs.2.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促性腺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妇女进行IVF-ET助孕治疗可获得与使用进口促性腺激素助孕相似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出生缺陷率,由于其费用明显降低,可作为EMS患者IVF助孕中更经济实惠的用药选择.
-
影响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后影响囊胚形成结局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3非优质胚胎继续培养的443个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3非优质胚胎的继续囊胚培养结局分为观察组(无囊胚形成)及对照组(有囊胚形成),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基础资料、受精及胚胎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囊胚培养结局的因素. 结果 两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不孕原因、男方精液来源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原发不孕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4.96% vs.45.09%,P<0.01),且IVF受精周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7.01% vs.66.56%,P<0.01),观察组获得的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58±2.52 vs.4.25±2.50,P<0.01),且优质胚胎率也较对照组低(32.27% vs.35.3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不孕类型、受精方式及胚胎质量与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患者的受精方式、不孕类型、胚胎质量可能影响到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
-
不同直径卵泡排卵对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直径卵泡排卵对自然周期冻胚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427个周期.其中135个周期小卵泡排卵后行冻融胚胎移植,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92个周期正常大小卵泡排卵后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观察指标为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 小卵泡排卵组与对照组的种植率(29.9% vs.29.6%,P=0.91)、临床妊娠率(44.4% vs.47.2%,P=0.78)、流产率(13.3% vs.12.3%,P=0.67)、异位妊娠率(5.0%vs.2.9%,P=0.72)及活产率(36.3% vs.40.1%,P=1.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行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时,与正常大小卵泡排卵组比较,小卵泡排卵组可获得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
-
PCOS患者AMH水平与内分泌代谢异常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内分泌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比较高雄激素和非高雄激素型患者AMH及其它指标的差异. 方法 210例PCOS患者,据AMH水平分为高AMH组(AMH≥10 ng/ml,86例)和低AMH组(AMH<10 ng/ml,124例);根据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分为高雄组(58例)和非高雄组(152例).测定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T)、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AMH及内分泌代谢指标差异,分析AMH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1)低AMH组与高AMH组比较,BMI(24.73±5.02 kg/m2 vs.23.08±4.34 kg/m2)、空腹胰岛素(93.26±57.64 pmol/L vs.73.81±42.62 pmol/L) 、HOMA-IR(3.23±2.20 vs.2.51±1.64)均显著增高(P<0.05);(2)高雄组与非高雄组比较,AMH水平(11.71±5.86 ng/mlvs.9.64±4.91 ng/ml)、LH/FSH比值(1.94±0.93vs.1.54±0.80)、总胆固醇水平(4.94±1.38 mmol/L vs.4.36±0.8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06±1.22 mmol/L vs.2.63±0.68 mmol/L)均显著增高(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MH水平与睾酮水平正相关(β=0.281,P<0.05),与BMI负相关(β=-0.264,P<0.05). 结论 PCOS患者BMI、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升高导致AMH水平降低,而高雄激素型患者AMH水平和LH/FSH显著升高,并增加脂质代谢异常的风险.
-
941例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不同时间复苏后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分裂期胚胎(D3)玻璃化冷冻保存不同时间后复苏胚胎的质量与临床结局.方法 根据分裂期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同将941例胚胎冻融周期分为3组:1~<9个月组(749例)、9~<16个月组(144例)与≥16个月组(48例).比较3组的胚胎存在率、复苏存活率、完整胚胎存活率、基本完整胚胎率、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 结果 3组胚胎复苏存活率(分别为98.22%、98.06%和96.33%)、完整胚胎存活率(分别为86.95%、82.58%和88.07%)、基本完整胚胎率(分别为10.78%、14.19%和7.33%)、生化妊娠率(分别为62.22%、54.17%和54.1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74%、49.31%和52.08%)、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0.53%、33.22%和37.23%)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所研究的胚胎冷冻期限内,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与妊娠结局.
-
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育龄妇女反复人工流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应反制措施. 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武汉市区4所妇幼保健院2013年7~10月间门诊人工流产及其他门诊疾病全部病例20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有过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者为病例组,只有过1次或者无流产史者为对照组. 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学历层次更低、可支配收入更少、首次性生活年龄更早、已生育者比例更高、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水平更低,经x2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在紧急避孕措施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应针对性地对这一重点人群,由社会、家庭以及医院三方合作,进行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育龄妇女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以达到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的目的.
-
机械刺激内膜应用于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索子宫内膜的机械刺激是否可以改善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 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ProQuest Medical Library、Medline等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相关妇产科杂志中关于机械损伤刺激子宫内膜对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前瞻性研究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并对所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6个研究,纳入946例患者,其中内膜机械损伤刺激组(试验组)451例,未刺激组(对照组)4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提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4,95%CI(1.16-2.60),P=0.007];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活产率有提高,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RR=1.44,95%CI(1.19 1.75),P=0.000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RR=0.82,95%CI(0.47-1.42),P=0.47]. 结论 子宫内膜的机械损伤刺激可以提高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但不增加流产率.
-
来曲唑或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于PCOS妇女促排卵疗效的比较
目的 评估来曲唑(LE)或氯米芬(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促排卵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促排卵治疗的211例PCOS不孕妇女,按促排卵方案分为LE+ HMG、CC+ HMG以及单用HMG组,比较三组排卵率、妊娠率、单卵泡发育率、促排卵时间以及HMG剂量的差异. 结果 LE+ HMG组排卵率为91.5%,CC+ HMG组86.8%,HMG组71.7%,LE+ HMG和CC+ HMG组显著高于单用HMG组(P<0.01);LE+HMG组单卵泡发育率显著高于HMG组(85.3% vs.60.5%,P<0.01),但CC+ HMG与其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E+HMG、CC+HMG、HMG三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25.3%、22.7%和26.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E+HMG组促排卵时间为(15.07±2.41)d,CC+ HMG组为(15.27±2.47)d,HMG组为(16.91±2.66)d,三组中HMG剂量分别为(482.3±168.2)U、(486±169.0)U和(595.5±196.6)U,LE+ HMG和CC+ HMG组促排卵时间及HMG剂量均显著低于HMG组(P<0.01). 结论 LE或CC联合HMG不仅缩短促排卵时间和减少HMG用量,并且提高了排卵率;此外,LE联合HMG更易得到单优势卵泡发育.
-
畸形精子症相关影响因素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表现之一,发病机制涉及许多因素,其中遗传学因素是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遗传学因素发挥重要作用.有关的研究热点包括基因异常或突变、精子非整倍体异常、DAN损伤、DNA甲基化异常、生殖激素受体基因/浓度/转化等异常、精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障碍、精子核成熟异常、精子NOX5表达增强等.畸形精子症的治疗策略中IVF-ET/ICSI效果肯定、妊娠率高,经验性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改善精液质量.
-
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对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微刺激术是指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活检及刮匙搔刮.单独宫腔镜检查也可视为子宫内膜轻微刺激的一种方式,其对提高着床率也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可改善胚胎移植的结局,仍有对此持相反的观点者,在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且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的概念、机制探讨、临床研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总结其研究进展.
-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促卵泡成熟的药物,能够明显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GnRH-a扳机后使用传统的雌、孕激素作为黄体支持方法会导致妊娠结局较差,但如果采用改良的黄体支持方案,则妊娠结局与传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相似,同时又降低了OHSS的发生率.本文将对GnRH-a扳机后的黄体功能及其支持方案进行综述.
-
Th17/Treg免疫失衡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可能由母亲对胎儿的免疫排斥反应所引起.传统Th1/Th2细胞模式已不足以解释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由此提出了Th1/Th2/Th17和Treg的细胞模式.妊娠期间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影响母体外周血及子宫蜕膜局部细胞因子间的网络平衡,打破母-胎免疫耐受致病理妊娠.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Th17/Treg比例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免疫因素已成为当前流产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Th17/Treg比例失衡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
雌、孕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雌、孕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分娩并被确诊为子痫前期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住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荧光免疫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雌、孕激素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两组胎盘组织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1)两组胎盘组织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40.81±6.88) pmol/L和(79.20土7.23)p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激素(Pg)水平分别为(595.77±66.59)nmol/L和(328.40±59.56)nmol/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E2/Pg比值小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96%和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胎盘组织绒毛形态完整,间质和血管正常;而观察组绒毛形态不规则,胎盘血管出现损伤,间质出现水肿和增生,血管减少并伴有淤血. 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雌激素水平下降,孕激素水平上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上调;可能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导致了子痫前期的发生.
-
联合SNaPshot和单倍型分析技术建立G6PD缺乏症单细胞基因诊断体系
目的 建立可有效监测污染和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out,ADO)的可靠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单细胞基因诊断体系. 方法 获取正常G6PD基因型个体及G6PD基因突变杂合子的单个淋巴细胞,在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的基础上,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检测25个已报道的中国人群G6PD基因突变位点,同时联合针对Xq28上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的单倍型分析技术辅助分析结果. 结果 共检测60个正常和96个杂合子单淋巴细胞,WGA扩增效率为94.23%,成功扩增的WGA产物在后续基因检测的总扩增效率和总ADO率分别为89.37%和13.74%;8个基因位点的扩增效率和ADO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总<0.05);发生G6PD基因ADO的15例G6PD杂合子单淋巴细胞中,均未同时出现6个STR位点全部扩增失败或ADO现象;所有样本的STR位点检测结果除目的片段的信号峰外,均未出现其他峰信号. 结论 联合SNaPshot和单倍体分型技术所建立的单细胞G6PD基因诊断体系,在G6PD基因分型的同时,还可提示是否存在污染或ADO,大程度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误诊率,可望取代传统的性别选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G6PD缺乏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
Y染色体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ICSI治疗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Y染色体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精子获得率及AZFc区缺失是否影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确诊的79例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精子获得率.其中行ICSI鲜胚移植的27例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中心行ICSI治疗、无Y染色体微缺失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平均获卵数、注射MⅡ卵数、移植胚胎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数据. 结果 79例AZFc区完全缺失患者的精子获得率为48.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男方精液浓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65.05% vs.70.07%)、卵裂率(97.34% vs.96.02%)、优胚率(44.81% vs.40.88%)、可用胚胎率(79.23% vs.78.45%)、种植率(39.13% vs.43.27%)、妊娠率(51.85% vs.58.62%)、流产率(7.14% vs.5.88%)及异位妊娠率(0vs.2.9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染色体AZFc区完全缺失可能并不影响ICSI的妊娠结局.
-
CCDC40基因突变导致不动纤毛综合征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本文报道采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具有不动纤毛综合症(PCD)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发现该患者CCDC40基因中有一个先前未被鉴定的突变位点(c.2609G>A),改变了CCDC40蛋白序列,导致"9+2"纤毛的超微结构缺陷(内动力臂和微管排列存在异常).
-
微信随访对IVF-E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6月在我院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200例,以胚胎移植序号为依据,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的基础上,与患者保持微信联系,建立微信随访.随访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通过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比较内容包括:正确用药、睡眠质量、均衡饮食和良性心理.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妊娠后的正确用药(23.22±1.28 vs.20.58土1.87)、睡眠质量(22.98±1.24 vs.20.70±1.83)、均衡饮食(23.48±1.15 vs.20.96±1.91)、良性心理(23.98±1.15 vs.21.18±1.96)等评分均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信随访能有效地指导IVF-ET术后患者正确用药、科学睡眠、均衡饮食,并对帮助患者建立正面的心态和恢复社交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剖宫产率的声明
自1985以来,国际医疗界一直认为剖宫产的理想比率在10%和15%之间.自那时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普遍进行剖宫产.如果有医疗指征,剖宫产可以有效地预防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和发病率.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剖宫产能让不需要此手术的妇女或婴儿受益.像任何手术一样,剖宫产也有短期和长期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延续术后很多年,影响妇女和她孩子的健康,以及将来的妊娠.对于不能获得综合产科护理的妇女而言,这些风险更高.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