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申琳;辛景义;阚世廉

摘要: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32足)跟骨骨折患者,男26例(30足),女2例(2足),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未予外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32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6周,2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AOFAS足部评分,优16足,良10足,一般5足,差1足,优良率为81.3%(Ⅲ型骨折为85,7%,Ⅳ型骨折为72.7%).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应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糖尿病足病患者骨密度研究

    作者:卢山;白人驹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法国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7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腰椎(L2~L4)、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的骨密度(BMD)进行测量,另100例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男、女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部位间骨密度有无差异.结果:糖尿病足病患者股骨3个部位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股骨颈和Ward's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高于无足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将骨密度测量作为糖尿病足病常规检查.

  • 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除前磨牙后下颌切牙位置变化的研究

    作者:时一兵;马佳君;王璐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在减数前磨牙的情况下下颌切牙后移的情况,及影响下颌切牙位置变化的因素.方法:40例戴用方丝弓矫治器的安Ⅱ1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27例),21例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19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分别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矫治设计拔牙的依据包括前、后面高、上下颌平面角度和下颌牙弓的剩余间隙.结果:治疗后两个拔牙组之间下颌切牙内收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拔除第二前磨牙组病例有高角、MM低角和较大的剩余间隙等明显的特征.结论:下颌切牙位置的变化与下列因素相关:下牙弓中的剩余间隙、下颌切牙与N-Pog线间的初距离、上下颌平面角度和下颌切牙持续舌向转矩.

  • 麻醉前用药咪唑安定对意识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

    作者:李树根;宋振国;高鲁渤;李锦城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用于乳腺癌患者麻醉前用药对意识和顺行性遗忘的影响. 方法:ASA Ⅰ~Ⅱ级乳腺癌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Ⅳ组分别肌注生理盐水2 ml、咪唑安定0.1 mg,kg、0.2 mg/kg、0.3 mg/kg.每15 min进行一次清醒/镇静(OAA/S)评分,每5 min记录一次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至注药后30 min.术后24 h随访,记录术后遗忘情况. 结果:(1)Ⅱ组用药15min后约20%患者浅睡,30min后约10%患者深睡,60%患者浅睡;Ⅲ组用药15min后约50%患者浅睡,30min后约30%患者深睡,70%患者浅睡;Ⅳ组用药15min后约30%患者深睡,60%患者浅睡,30min后约70%患者呈深睡状态,30%患者呈浅睡状态,并有4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吸氧;Ⅰ组无镇静表现.(2)Ⅱ、Ⅲ、Ⅳ组用药后BIS值均呈进行性下降,以Ⅳ组下降为明显;Ⅰ组BIS值无变化.(3)Ⅰ组无遗忘;Ⅲ组遗忘率约75%,Ⅲ组和Ⅳ组遗忘率100%. 结论:0.1~2 mg/kg的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能产生良好的镇静和遗忘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 CT椎间盘造影与MRI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

    作者:郭林;蔡跃增

    目的:探讨CT椎间盘造影和MRI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55例疑似椎间盘源性疼痛者先行腰椎MRI检查,其后对可疑病变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根据达拉斯CT椎间盘造影评价系统(DDD)对造影阳性椎间盘的形态分型,明确诊断阳性椎间盘及相应椎间盘纤维环退变和破裂程度. 结果:经椎间盘造影确诊为阳性者33例(60.0%),高龄组(≥50岁)中造影阳性率为35.7%;而低龄组(<50岁)中造影阳性率为68.3%.应用DDD评估纤维环的退变和破裂程度和级别.其中纤维环退变1、2、3级分别为26.3%、34.2%、39.5%;纤维环破裂1、2、3级分别为23.7%、73.7%、2.6%.所有阳性椎间盘MRI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MRI椎间盘纤维环后缘高信号区(HIZ)的11例中有10例椎间盘造影为阳性;阳性率达90.9%. 结论:(1)年轻慢性腰痛患者中椎间盘造影阳性率较高.(2)椎间盘造影形态异常(纤维环内破裂)是诱发疼痛的基础.(3)造影剂在椎间盘内的弥散因素.(4)MRI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需要椎间盘造影来确定责任椎间盘.(5)HIZ对于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特异性较高.

    关键词: 椎间盘造影 腰痛 MRI
  • 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申琳;辛景义;阚世廉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32足)跟骨骨折患者,男26例(30足),女2例(2足),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未予外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32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6周,2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AOFAS足部评分,优16足,良10足,一般5足,差1足,优良率为81.3%(Ⅲ型骨折为85,7%,Ⅳ型骨折为72.7%).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应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作者:郑广钧;陈红;顾瑞华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方法:将362例患者按病因分组对比分析.结果,低心排组、CPB>180min组、术前肾功能异常组术后发生ARF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术后发生ARF主要的原因是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肾脏灌注压降低,转流时间过长,术前肾功能异常等是重要因素.

  • 妇产科手术中的泌尿系统损伤

    作者:林琬君

    目的:分析了发生在妇产科手术中的泌尿系统损伤15例,以防治手术中的泌尿系统损伤.方法:总结1990年~2000年10年间手术中15例患者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10年间在妇科手术中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15例,占同期术者0.07‰,其中9例为输尿管损伤,5例为膀胱损伤,1例为尿道损伤.损伤多发生在肿瘤浸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等病变造成盆腔粘连,巨大肿瘤压迫以及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15例均于术中诊断、术中手术修补.结论:术中应正确操作,如发生损伤,应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 弓形虫慢性感染鼠形成包囊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俊燕;杨秀珍;吴增强;杨树森

    目的:分别采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和包囊感染小鼠,观察其脑内成囊情况,以期寻求一个稳定、易建立的慢性感染动物模型,为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用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4×104个和包囊5~10个经腹腔感染昆明小鼠,给适量药物使之形成慢性感染,统计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和成囊率.结果: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组小鼠的死亡率为30%,脑内包囊数约为15个,成囊率为42.9%;感染弓形虫包囊组小鼠的死亡率、脑内包囊数、成囊率分别为0、40个和100%.接种包囊比速殖子小鼠死亡率低,脑内包囊数多,成囊率高.结论:接种虫体感染阶段(包囊或速殖子)是影响成囊的重要因素,感染包囊小鼠脑内易成囊.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倪长林;王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发生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T2DM的9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CHD分为两组,其中单纯T2DM组51例,T2DM并发CHD组45例.了解并检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BG、P2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HDL-C、LDL-C、V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24 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S-CRP),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在HbA1C、FBG、TG、TC、HDL-C、FINS、UMA,PINS、FIB、S-CRP SBP、DBP、U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病程、BMI、P2BG、LDL-C、HOMA-IR、P2BG/FBG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BMI、P2BG、波动性高血糖等与冠心病发生成明显相关性.

  • 滋肾方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胆碱酯酶的影响

    作者:张媛;林来祥;孙兵;姜如岗

    目的:观察滋肾方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胆碱酯酶的影响,探讨滋肾方抗衰老的作用.方法:持续注射D-半乳糖法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Y"型电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观察,并对海马组织进行酶学测定.结果:滋肾方可以减少大鼠达标所需的电击次数(P<0.01),提高大鼠海马组织中胆碱酯酶活性(P<0.05).结论:滋肾方可以提高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海马组织中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