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청력학급언어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1.1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299
  • 国内刊号: 42-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陶泽璋 韩德民 韩东一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BR结果分析

    作者:葛振民;贾小青;孙铭钏;宋丽;陈志远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特征和低氧血症对听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56例已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组,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和ABR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实验组波Ⅰ、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延长及波Ⅴ反应阈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其它参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对听功能影响的基础是缺氧,作用部位主要在耳蜗,而对脑干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 相反极性短声所记录的耳蜗微音电位在小儿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莫玲燕;刘辉;陈静;黄丽辉

    目的 比较听力正常和ABR缺失儿童相反极性短声所记录的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和DPOAE,以探讨它们在小儿听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短声ABR阈值、DPOAE和声导抗测试等结果,将受试儿分为听力正常及ABR缺失两组.听力正常组由短声ABR阈值≤30 dB nHL、DPOAE正常的54名受试儿(91耳)组成,年龄为1~43月龄,平均为8月龄(中位数4月龄).ABR缺失组由短声ABR 100 dB nHL无反应的93名(158耳)受试儿组成,年龄为2~67月龄,平均22月龄(中位数18月龄).测试状态为水合氯醛镇静睡眠.ABR的刺激声为短声,极性为疏波和密波,刺激速率为19.3次/秒,耳机为ER-3A插入式耳机.听力正常组ABR的分析强度为80 dB nHL,ABR缺失组为100 dB nHL.结果 听力正常组除6耳(6.6%)在80 dB nHL未记录到明显的CM外,其余85耳(93.4%)均记录到CM,其时程为0.89±0.19 ms.ABR缺失组中24耳记录到CM,其中有12耳(6人)(7.6%)DPOAE正常,有12耳(5人双耳,2人单耳)(7.6%)未记录到DPOAE,该组CM时程为2.61±0.72 ms.听神经病在所有ABR缺失病例中的发病率为13.98%.结论 CM是一种可靠的评价内耳外毛细胞功能的指标,与DPOAE相比,不易受到其它病理状态的影响.如果不进行CM的测试,可能会将一部分听神经病误诊为耳蜗性听力损失,因此建议对于双耳ABR大输出无反应、而未记录到DPOAE的婴幼儿病例行CM检查,以避免听神经病的漏诊.

  • 改良喉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萎缩

    作者:董频;李晓艳;王国良;陈歆维;徐成志;赵宁军;徐宏鸣

    目的 采用一种新的喉成形手术方法,改善单侧声带萎缩患者的嗓音.方法 对1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局麻下采用微创手术切口行自体甲状软骨成形手术,取自体甲状软骨1 cm×0.5 cm置于声带前2/3的深部,使术侧声带膜部向中线内移,从而减小声门闭合时的缝隙,增加声带张力,改善发声.术中在纤维喉镜下观察手术时声带内移的情况,了解患者当时发声的改变与自我感觉.结果 15例单侧声带萎缩患者术后声带闭合时的缝隙缩小,声带活动正常;动态喉镜检查基频接近正常人,自我感觉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甲状软骨成形手术可明显改善一侧声带萎缩患者的嗓音,获得满意的发声效果.

  • 艺术嗓音歌声客观评价初探

    作者:王修信;徐国钰;梁冬冬;潘永华;卢小春

    目的 探讨客观评价艺术嗓音歌声的方法.方法 对48名声乐专业青年大学生录制专业训练歌声信号,提取歌声平均能量、频率误差、音域误差作为评价参数,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客观评价歌声质量,并与资深专业教师的主观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客观评价歌声质量的方法中,神经网络方法误差在4%之内,而线性回归方法误差在6%之内,前者较优.结论 神经网络方法利用评价参数能正确客观评价歌声质量,有助于科学地指导选拔和训练艺术嗓音人才.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阻抗特性分析

    作者:陈雪清;韩德民;赵啸天;孔颖;刘莎;莫玲燕;刘博;郑军;李永新;王硕;吴燕君

    目的 对使用人工耳蜗系统患者的电极阻抗数值进行分析,总结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术后调试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152位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 Nucleus24M型人工耳蜗系统的患者于术后4周左右安装体外设备并进行测试,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提供的R116或R126软件进行电极阻抗测试.结果 患者电极阻抗数值自术中至术后开机时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开机时达到大,其后随开机时间的增长显著降低,至开机3个月后趋于稳定,不同部位的电极显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电极阻抗数值随术后使用时间及电极部位的变化而变化.在开机3个月内需多次进行调试,从而为患者提供适合的程序,使患者的言语感知达到佳状态.

  •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体会

    作者:郭梦和;钱宇虹;李永贺;张宏征

    目的 报道13例14岁以上青少年语前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的常规术式,重点介绍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要点,术后言语分辨率的评价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经4~5次Mapping后,声场测听啭声听阈达到25~40 dB nHL,平均30.4±4.8 dB nHL.随访6个月到4年,借助唇读,术后2年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79.11%;不借助唇读,闭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1.67%.术后4年,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80.67%;不借助唇读,开放式词表识别率平均达到66.83%.结论 青少年语前聋患者具有理解力强、有文化基础等优势,只要入选者选择适当,尽管年龄过大,但人工耳蜗植入后仍能得到较好的言语分辨率,对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信息交流方式仍有很大帮助.对这类大龄的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语训方法可先借助唇读,掌握一定的听觉词汇后逐步减少唇读直至不借助唇读.

  • 耳屏软骨-软骨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文;王宏俊;贾艳萍

    目的 探讨用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52例(52耳)鼓膜穿孔患者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鼓膜,并根据听骨链是否完整及鼓膜是否残存而采取了不同的术式,并于1年后复查纯音听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耳手术后一个月鼓膜穿孔均愈合.术后随访1~3年,除3耳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纯音测听示术后较术前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6 dB.结论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理想材料,其远期愈合率高,听力恢复满意,效果稳定.

  • 气管插管与喉神经麻痹

    作者:屈季宁;张登伟;周涛

    目的 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导致声带麻痹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0例全麻气管插管分别行胸、腹部手术后立即出现声嘶、发声困难、误吸等症状的患者行纤维喉镜及喉肌电图检查,排除了环杓关节脱位等其他病变,均确诊为声带麻痹(9例单侧,1例双侧),对其中6例行患侧环甲关节部注射新斯的明0.5~1 mg、维生素B1 100 mg,隔日1次,共5次;2例肌肉注射上述药物1次/天,共10天;另2名未经特殊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声带麻痹的原因主要可能为喉返神经或迷走神经受损或中毒性神经炎,8例(5例环甲关节注射者,2例肌肉注射者,1例未治者)分别于术后34~73(平均50.25)天患侧声带恢复运动功能,2例(1例未治者,1例环甲关节注射者)分别于术后40、45天未恢复而失访.结论 气管插管导致声带固定,较为常见的原因为环杓关节脱位,喉神经麻痹亦非罕见,应注意鉴别,喉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气管插管导致的喉神经麻痹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较好,一般术后3个月左右多可恢复正常声带运动功能.

  • 耳内镜在耳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章波;郭茅;王海燕;李正廷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耳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4 000例(4 891耳)外耳道及中耳疾病患者应用耳内镜检查,根据镜下所见特征结合临床表现作出临床诊断.结果 耳内镜检查外耳道疾病10种,其中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993例(1 312耳),外耳道疖肿221例(253耳),外耳道湿疹103例(130耳),外耳道异物103例(103耳),外耳道真菌病37例(37耳),外耳道胆脂瘤24例(24耳),其他(耵聍栓塞、肉芽肿、乳头状瘤、骨瘤)82例(101耳);中耳疾病10种,其中急性鼓膜炎1 258例(1 55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13例(456耳),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239例(283耳),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108例(131耳),外伤性鼓膜穿孔165例(196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01例(127耳),大疱性鼓膜炎101例(104耳),其他(气压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颈静脉球体瘤)52例(78耳).结论 耳内镜检查具有图象清晰、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收费低廉等优点,有助于耳病的诊断.

  • Ⅰ型鼓室成形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蒋守平

    目的 探讨Ⅰ型鼓室成形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观察17例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失败患耳之既成状态,并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中部分患耳行再次手术时作进一步探查分析,观察手术前后听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因植床制备不佳者占35%(6/17),因移植膜太小导致移植膜边缘脱离植床造成穿孔者占18%(3/17),因外耳道上皮皮瓣回复不良,未能覆盖在移植膜上致穿孔者占18%(3/17),其它原因所致占29%(5/17).结论 移植床的制备、移植鼓膜的适当大小及外耳道皮瓣的完好复位是Ⅰ型鼓室成形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

    作者:江洋;王新春;华清泉;盛建飞;周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sudden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48例48耳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7例37耳,行地塞米松3~5 mg鼓室内注射,隔天注射一次,共注射3次;对照组11例11耳,给予维生素B1、B12口服,用药一周.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及病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12例有效,有效率32.43%,对照组无一例有效.实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病程平均天数是33.5±3天,无效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3±10.7天,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的患者注射后有效率7.69%,小于或等于90分贝的患者注射后有效率为45.8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鼓室内给药可以改善部分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尤其是对病程短及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 甘露醇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观察

    作者:宋照营;王芳;赵娟;王振鹏;李亚南

    目的 观察甘露醇对急性低频性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tone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68耳)ALHL患者分为甘露醇组30例(35耳)和对照组30例(33耳),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甘露醇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甘露醇.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对照组33耳治愈3耳,显效11耳,有效12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78.79%;甘露醇组35耳治愈8耳,显效13耳,有效13耳,无效1耳,总有效率97.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HL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甘露醇疗效更显著.

  • 联合应用灭吐灵及羟嗪治疗耳鸣的效果观察

    作者:丁轶诚;周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灭吐灵及羟嗪对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名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安慰剂组、灭吐灵组及灭吐灵+羟嗪组,每组20例,分别口服乳糖片、灭吐灵+乳糖片以及灭吐灵+羟嗪.经一月治疗后,共有52例完成了整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接受纯音测听、耳鸣相关检查及声导抗检查,以耳鸣主观评分标准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耳鸣主观评分标准,灭吐灵组有52.9%的病例耳鸣减轻,灭吐灵+羟嗪组有76.4%的病例耳鸣减轻.结论 灭吐灵+羟嗪联合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耳鸣感觉.

  • 耳鸣大鼠耳蜗核5-HTR1B/2C、GABA、GluR1/2表达的研究

    作者:赵德安;高兴强;刘存山;蔡成福;关丽梅;苏文玲

    目的 通过检测耳鸣大鼠耳蜗核5-羟色胺受体1B(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B)和5-羟色胺受体2C(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C)、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GluR1))和谷氨酸受体2(glutamate receptor 2,GluR2)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24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空白对照组(8只)、Ⅱ组:生理盐水组(8只)和Ⅲ组:耳鸣模型组(8只).将耳鸣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水杨酸钠造模并用行为学方法证实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耳蜗核5-HTR1B/2C、GABA、GluR1/2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只注射水杨酸钠的耳鸣模型组大鼠全部造模成功.在耳鸣模型组5-HTR1B、γ-氨基丁酸(GABA)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组(P<0.01);5-HTR2C、谷氨酸受体1和谷氨酸受体2(GluR1/2)表达显著高于Ⅱ、Ⅱ组(P<0.01).Ⅰ、Ⅱ组5-HTR1B/2C、GABA、GluR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鸣模型大鼠耳蜗核中神经递质及受体发生了改变,其功能失调可能是耳鸣发生的主要机制.

  •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基因转染研究

    作者:王俊;李彪;蔡昌枰;张一帆;王士礼;胡胜平;田相龙;张敏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组织生长良好.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同时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结论 新生大鼠离体内耳组织转基因培养法是内耳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快速的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基因感染研究

    作者:付勇;龚树生;刘英鹏;薛秋红

    目的 建立基因工程化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以便为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创造条件.方法 分离、培养胎鼠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并用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分化细胞.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腺病毒(Ad-GFP),并将其感染神经干细胞.结果①获得了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经传代培养10代后仍具干细胞特性;②97%以上的神经干细胞能被腺病毒感染;③被腺病毒感染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后仍可有效表达GFP报告基因.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从胚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潜能分化能力,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经基因工程化及传代后,仍具干细胞特性,可以作为细胞移植治疗感音神经性聋试验研究的供体细胞.

  • 人淋巴细胞-NT3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作者:麻晓峰;陈杰;徐琳;顾香芳;高下

    目的 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使其良好生长.通过RT-PCR得到人胎肝组织的NT3cDNA,以T4DNA连接酶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DsRed2相连接.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pIRES-DsRed2-NT3转染人淋巴细胞,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 建立了一种能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成活时间延长的新方法,成功转染NT3基因至淋巴细胞中,并能继续存活相对较长时间,Western Blot证明细胞上清液中有NT3,构建了稳定表达NT3的人基因工程淋巴细胞.结论 构建重组质粒pIRES-DsRed2-NT3,利用淋巴细胞作为中介宿主,进而表达、分泌NT3,为进一步NT3基因转染致聋动物耳蜗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可能为人体基因转染治疗耳聋找到很好的中介细胞.

  • 噪声对豚鼠耳蜗外淋巴Ca2+的影响及天麻素对噪声性聋的防护作用

    作者:崔彩霞;赵荣祥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对耳蜗外淋巴Ca2+含量的影响,并观察天麻素对噪声性聋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4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3组,8只为对照组,未作噪声暴露,17只为噪声暴露组,17只为噪声+天麻素组,用天麻素预防,用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耳蜗外淋巴Ca2+含量,检测噪声暴露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BR),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噪声暴露组耳蜗外淋巴平均Ca2+含量(113.67±42.22 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96.91±47.10 μg/ml)(P<0.01),噪声+天麻素组耳蜗外淋巴平均Ca2+含量(151.15±60.65 μg/m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后,噪声+天麻素组、噪声暴露组ABR阈值均显著升高(P<0.01),但噪声暴露组(88.53±5.08 dB SPL)高于噪声+天麻素组(83.68±4.93 dB SP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噪声暴露可降低耳蜗外淋巴Ca2+含量,后者是噪声致聋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天麻素能减轻噪声暴露引起的外淋巴Ca2+下降,对噪声性聋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鼓室硬化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琰;谢南屏

    鼓室硬化(tympanosclerosis)是中耳在长期的慢性炎症愈合后所遗留的中耳结缔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中耳黏膜下层及鼓膜固有层,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中耳黏膜下层及鼓膜固有层中出现透明变性和钙质沉着并终导致听骨链的固定或中断,临床上以传导性聋为主要表现.1869年Von Tr(o)ltsch首次详细的描述鼓室硬化并提出了"硬化(sclerosis)"一词;1956年Z(o)llner在行大量鼓室成形术后,发表"鼓室硬化"(tympanosclerosis)论文,该病得以正式命名.以后随着耳显微手术的发展和鼓室成形术的广泛应用,鼓室硬化越来越受到广大耳科学者的重视,鼓室硬化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现就其可能的病因进行综述.

  • 外侧橄榄耳蜗束在内毛细胞下突触复合体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侯志强;余力生;李兴启

    虽然目前研究耳蜗外毛细胞能动性及其耳蜗放大机制[1]已成热门,然而有解剖学依据表明耳蜗95%以上的信息传入是靠耳蜗内毛细胞(IHC)及其下的突触复合体来完成.内毛细胞下突触复合体受到来自中枢的外侧橄榄耳蜗系统(lateral olivocochlear system,LOC)的调节[2],并不是单个信息一对一的传入.因此,耳蜗传入通路中这一环节的研究也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不断探索,人们对它的认识正逐渐加深.

  •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评价

    作者:徐宏鸣;李晓艳;董频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喉癌术后发声功能评价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新的评价方法不断涌现.如何选择一套既灵敏又能较全面反映喉发声功能的评价方案,对评价喉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有重要意义.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干预措施

    作者:葛润梅;刘伟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先天性婴幼儿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更可高达2%~4%[1,2].根据1995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6岁以下的听障儿童约74万,每年约以3万人的速度递增.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干预可使听力损失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本文就目前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干预现状作如下综述.

  • 外耳道取样胶异物三例

    作者:尹志华;刘宏建;史保轩

    外耳道异物临床较常见,但助听器取样胶异物却鲜有报道[1],1999~200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共诊治3例外耳道取样胶异物患者,现报告如下.

  •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联合使用

    作者:黄秋红;郑亿庆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适用范围已经从全聋患者扩宽到有残余听力的重度聋者[1],成为重度以及极重度聋患者恢复听力的重要康复手段.对于术后对侧耳仍具有残余听力的患者或者由于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限制,使得植入耳的低频残余听力不能得到利用的患者,其残余频率段的言语识别率可能在随后的几年里呈进行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作迟发性的听力剥夺[2].目前声电刺激与双模式刺激逐渐运用到临床,是解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利用残余听力的有效方法.

  • 听性稳态反应(2)

    作者:李兴启;郭明丽

    目前临床上对于多频听性稳态诱发反应的范围的界定尚不一致.对于MASSR范围的界定,有的学者将多个频率分别刺激和多个频率同时刺激均纳入MASSR的范围,但目前普遍倾向于多个频率同时刺激称为MASSR,而不包括多个频率分别刺激在内.

  • 小鼠内耳显微解剖技术照明方法的改进

    作者:周良强;褚汉启;黄孝文;吴振恭;王燕;倪坤;崔永华

    目的 介绍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Zoom-stereo microscope)的一种特殊的暗视野照明方法在内耳显微解剖中的应用.方法 在小鼠耳蜗解剖中,采用纤维导光束(也称万向冷光源)从玻璃平皿侧面照射(侧射式),使光线从侧面进入,经标本反射后进入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光学系统而成像;并与常规的两种照明方法(落射式和透射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侧射式照明效果明显比落射式和透射式好,其背景光线的干扰显著降低,达到暗视野成像效果.结论 采用侧射式照明,可以提高内耳显微解剖技术的水平.

  • 支撑喉镜与鼻内镜结合治疗先天性喉蹼一例

    作者:潘松林;贺红斌

    患者,女,12岁,因声嘶伴呼吸困难10余年就诊.患者自幼声音嘶哑,活动及哭闹时有呼吸困难,并伴反复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曾反复抗炎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来我院后行纤维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前1/2处有灰白色蹼膜联接覆盖,声门下见粘液性分泌物.以"先天性喉蹼"收住院(图1).入院后经常规术前检查及抗炎对症处理后,在全麻气管插管下,以支撑喉镜与鼻内镜结合行喉蹼切除.

  • 以耳部症状为首诊的糖尿病一例

    作者:赵艳

    耳痛、耳痒、耳流水、听力下降是临床上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以此类症状为首发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多见.现将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一例以耳科疾病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青少年功能性聋二例分析

    作者:马晶;刘维荣;罗志红

    1 病例报告病例1,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平时学习较刻苦,因期中测试英语成绩不理想,英语课上突感双耳听力陡降,无耳鸣及眩晕等症状.体检:神志清楚,表情呆滞,不语,双耳廓、外耳道无异常,对问话及动作指令均无反应.专科检查:鼻、咽喉正常,双侧声带运动良好,不能发声.

  • 鼓膜血管瘤一例

    作者:马玉起;孔祥春

    患者,女,32岁,因右耳听力下降3年,于2005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自3年前开始右耳听力呈渐进性下降,无耳鸣、眩晕、流脓史,双眼视物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四肢正常,右外耳道无分泌物,右鼓膜上半部有一园形隆起,面积约1.5 cm×1.5 cm,基底广,无蒂.在显微镜下肿物呈紫红色,光滑,不透明,同时向外耳道上壁延续0.5cm,质软,穿刺未抽出液体,针头移出后即有新鲜血液流出,捏鼻鼓气与鼓膜活动一致,肿物未遮及部位,可窥及正常鼓膜.

  • 类风湿环杓关节炎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江洪;凌泽毅

    类风湿环杓关节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成人多见,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症状和体征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故临床上常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分析我科于1998年至2004年确诊的类风湿环杓关节炎患者13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

    作者:刘蓬

    数千年来,中医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为难以数计的耳鸣患者进行过诊治,并在大量的医籍中被记载下来,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因而这些诊治耳鸣的方法得以流传至今.在笔者经治的耳鸣患者群中,有过治疗史的大部分患者通过各种正规或不正规的途径或多或少地尝试过一些中医方法的治疗.毫无疑问,在现今治疗耳鸣的有效性均未得到充分证实的各种方法中,中医药疗法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 耳鸣诊治基本原则与耳鸣习服疗法

    作者:王洪田;黄治物;李明;胡岢

    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生率很高,估计中国有1.3亿耳鸣患者.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耳鸣患者均就医治疗,只有那些以耳鸣为第一主诉并且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使患者感到非常苦恼时才来耳鸣门诊求医.如果患者同时有眩晕、耳聋、耳鸣、头痛等症状时,以眩晕为首要症状者多首先到眩晕门诊求医,以耳聋为首要症状者则首先到耳聋门诊求医.

  • 耳鸣的诊治及干预策略

    作者:黄治物

    耳鸣是许多全身性疾病及局部疾病表现的一种症状,其激发和影响因素极多,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联.由于耳鸣所致患者的烦恼常为主观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客观评定方法,诊断极为困难.尽管如此,但在临床上对耳鸣诊断的目的仍应达到:①病变部位诊断;②病因诊断;③严重程度诊断.以求能确定治疗方案及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 一种非药物非行为学治疗耳鸣的新方法——经颅磁刺激

    作者:李明;李辉;曹奕

    耳鸣是一种不由外界声音刺激而引起的声音或声响的主观感觉,据调查在美国约有数百万的患者受这种症状的困扰[1],估计大约有1%~3%患者的耳鸣会逐渐演变成慢性并且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症状,由于伴随心烦、睡眠障碍等精神困扰,导致患者的工作、学习受到严重负面影响[2].国内至今还没有关于耳鸣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疗法、物理方法(微波、激光等)、掩蔽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以及国内常用的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等,这些在临床上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重症耳鸣患者,除了以适应耳鸣为主的再训练疗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TRT)外均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疗效[3].

  • 正常新生儿声导抗特性分析

    作者:蔡正华;彭士春;恩晖;张微;亓贝尔;莫玲燕;史蕾;邢锦红;马莹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筛查了解新生儿鼓室导抗图特性,收集新生儿的外耳道容积、鼓室压力、声顺值等相关数据,对声导抗测试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226 Hz探测音,对生后1~3天内的2 617名(5 234耳)正常新生儿进行声导抗测试.结果 鼓室导抗图型分为单峰、双峰、平缓、负压四型,各型分别占16.22%、83.38%、0.29%、0.11%;新生儿声顺值的正常范围约为0.34~1.08 ml;外耳道容积的正常范围约为0.3~1.0 ml;鼓室压力的正常范围约为-121.12~+82.36 daPa.结论 采用226 Hz探测音测得的新生儿鼓室导抗图双峰的比例明显高于单峰,与成人和儿童有明显的区别.

  • 353例NICU患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作者:李应会;张敏;侯茜;相丽丽;聂文英;林倩;戚以胜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 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筛查,随机抽样109例(218耳)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高危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筛查NICU患儿353例(706耳),初筛未通过184例(281耳),初筛阳性率39.8%(281/706);筛查正常新生儿组109例(218耳),初筛未通过23例(27耳),初筛阳性率为12.4%(27/218),两组初筛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NICU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NICU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6.4%,新生儿肺炎45.9%,高胆红素血症38.8%,早产儿38.1%,足月小样儿35.0%,其他34.0%.结论 应用AABR技术进行听力筛查是可行的.在NICU中普及听力筛查,并对这些患儿随访、复筛,及时发现其听力损失,是提高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 先天性耳聋患儿家庭指南

    作者:黄娟;李江平;许昱

    许多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往往在儿童时期被发现,其中耳聋为常见.一旦孩子被诊断出有听力缺陷,父母就要开始为自已的孩子选择一条人生道路.他们必须好好利用孩子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否则孩子的个人发展、言语能力和学习等许多方面就会变得很被动.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小孩有听力缺陷时,常因没有面对这些问题的经验而感到十分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如何对这些家庭进行有效的帮助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第5届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会议(2006年,意大利)论文摘要汇编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介绍如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