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청력학급언어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1.1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299
  • 国内刊号: 42-139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22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陶泽璋 韩德民 韩东一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影响

    作者:彭建华;陈君

    目的:探讨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的影响。方法对30例(60耳)耳科正常青年人分别于无任务(基线)、视觉选择注意任务(注意计数电脑显示屏上靶刺激字母 Q 出现的次数)以及听觉选择注意任务(注意计数插入式耳机中靶刺激2 kHz 短纯音出现的次数)三种状态下进行 DPOAE 测试,观察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下 DPOAE 幅值的变化,并比较视觉、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对 DPOAE 的抑制效应。结果视觉任务形式和听觉任务形式的选择注意均可使受试者 DPOAE 的幅值降低,且两者抑制效应均主要表现在中低频(0.75~2.0 kHz)幅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75、1 kHz ,视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 DPOAE 的抑制效应分别为8.54±4.76、7.66±5.22 dB ,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的抑制效应分别为5.27±2.32、3.22±2.15 dB ,前者强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选择注意和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均可使 DPOAE的幅值降低,且前者抑制效应显著强于后者。

  • 甘桔冰梅片联合“咽”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分析

    作者:康宁;冯淑秀;张文娟;詹斌;刘亚辉

    目的:探讨甘桔冰梅片联合“咽”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6例)用甘桔冰梅片治疗,乙组(36例)用甘桔冰梅片联合“咽”音训练治疗。甘桔冰梅片口服,每天3次,2片/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咽”音训练15天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和治疗结束后1周行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自我评估、嗓音声学检测和频闪喉镜检查,正常对照组行 VHI 量表自我评估和嗓音声学检测。结果甲组治疗后 VHI 的 T 、F 、P 、E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但除 P 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T 、F 、E 评分均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乙组治疗后 VHI 的 T 、F 、P 、E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 T 、F 、P 、E 均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乙组治疗后 VHI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 <0.05)。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F0升高,jitter 、shimmer 、NHR 降低(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F0升高,jitter 、shimmer 、NHR 降低(P<0.05),且 jitter 和 shimmer 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乙组F0高于甲组、jitter 和 shimmer 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28例(77.78%,28/36)声带小结消失或明显缩小,乙组35例(97.22%,35/36)声带小结消失或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甘桔冰梅片治疗、甘桔冰梅片联合“咽”音训练治疗对声带小结患者均有疗效,但甘桔冰梅片联合“咽”音训练治疗对声带小结的疗效更佳。

  • 水平方位声源位置改变诱发健康青年人失匹配负波研究

    作者:温晓慧;王宁宇;张娟

    目的:探讨水平方位声源位置改变能否诱发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并定量研究能够诱发出失匹配负波的两个声源间的小角度,获得一种客观、简便的测试声源定位能力的检测方法。方法在无回声自由声场环境下,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声源定位测试仪(国家专利号200520017252.1)和 Bio - logic 听觉诱发电位仪,采用 oddball 听刺激序列和被动听觉模式,以1000 Hz 纯音作为刺激声,声源位置的变化作为刺激诱发模式,对30例健康青年受试者按照角度辨别阈法的测试原理引出 MMN ,记录受试者水平0°、±45°、±90°五个方位的角度辨别阈值(minimum audible angle ,MAA)和对应的 MMN 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成功引出 MMN 波,不同方位的 MAA 分别为:MAA(0°)=2.09±1.81°,MAA(-45°)=3.84±1.61°,MAA(45°)=3.69±2.39°,MAA(-90°)=4.41±1.41°,MAA(90°)=4.23±3.22°。其中正前方0°角度辨别阈值小,与其他方位角度辨别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左右对称位置(即-45°与+45°,-90°与+90°),MMN 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MN 潜伏期随着声源偏侧化程度的增加而延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方位诱发 MMN 波幅较0°和±45°方位处增大,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平方位声源位置改变可成功诱发失匹配负波,采用失匹配负波研究声源角度辨别阈值,可作为一种客观、简便、定量评估声源定位能力的方法。

  •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研究

    作者:王硕;董瑞娟;王媛;刘冬鑫;陈静;吴燕君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方法使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开发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成年听力正常者(1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12例)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15例)能够分辨出刺激声中无声间隔的小时长,即时域间隔感知(temporal gap dection ,TGD)阈值,比较三组受试者 TGD 的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左右耳间 TGD 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双耳平均 TGD 阈值分别为3.97±1.12、3.62±1.14、13.72±9.89 ms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 TGD 阈值与听力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 TGD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P<0.01)。结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下降,且个体差异较大。

  • 健康更年期后女性的脑干言语编码能力分析

    作者:付欣;刘锦峰;王宁宇;李金兰;温晓慧;李晓婷;王彦君

    目的:分析更年期后女性的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 ABR)特征,探讨更年期对女性脑干言语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纯音听阈、声导抗、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 ABR)测试结果均正常的20例更年期后女性(50~60岁)及27例青年女性(21~28岁)行 speech - ABR 测试。刺激声为/da/音,采用插入式耳机,右耳给声。结果①更年期后女性与青年女性 speech - ABR 波形均由瞬态反应(V 、A 和 O 波)、过渡部分 C 波以及周期性反应(D 、E 、F 波)构成。②除 C 波不稳定外,更年期后女性 speech - ABR 瞬态成分 V 波(6.99±0.34 ms)、A波(8.32±0.49 ms)及 O 波(48.86±0.50 ms)的潜伏期较青年女性(V 波6.60±0.25 ms 、A 波7.56±0.31 ms 、O波47.88±0.31 ms)明显延长(均为 P<0.05);除 V 波幅值无显著差异外,更年期后女性的 A 波(-0.16±0.06μV)和 O 波(-0.12±0.06μV)幅值(绝对值)也明显低于青年女性(A 波-0.27±0.08μV 、O 波-0.18±0.07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③更年期后女性周期成分 D 波(23.27±0.67 ms)、E 波(31.88±0.58 ms)、F 波(40.61±1.22 ms)的潜伏期均较青年女性(D 波22.40±0.44 ms 、E 波31.00±0.43 ms 、F 波39.53±0.61 ms)显著延长(均为 P<0.05),除 E 波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更年期女性 D 波(-0.12±0.04μV)和 F 波(-0.08±0.06μV)幅值(绝对值)明显低于青年女性(D 波-0.17±0.08μV 、F 波-0.16±0.07μV)(均为 P<0.05)。④青年女性的 V /A 斜率明显大于更年期女性(P<0.05)。结论更年期后女性听性脑干反应对言语信号编码的同步性及锁相能力均降低,提示生殖激素降低和年龄增加会降低女性脑干的言语处理能力。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比较

    作者:双羽;李超;黄永望;吴双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 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Tis 、T1a 、T1b )患者,其中64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离子组),40例行 CO2激光切除术(CO2激光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二日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所有患者于术后一周、1个月及3个月行电子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等离子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75±1.62 min ,CO2激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82±1.51 min ,等离子组优于 CO2激光组(P<0.05)。术后第二日 VAS 评分等离子组(2.79±0.47分)与 CO2激光组(2.96±0.6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术后1个月粘膜恢复情况好于 CO2激光组(χ2=13.842,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等离子组及 CO2激光组术后嗓音声学指标 jitter 、shimmer 、 HNR 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好转,在术后3个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线性变化趋势。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嗓音声学指标(jitter 、shimmer 、HNR)在术后3个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与 CO2激光组术后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侵及前联合复发率、前联合术后粘连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无呛咳,无呼吸困难,无严重疼痛及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 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均较安全、有效,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较 CO2激光手术短,术后一月粘膜恢复及嗓音恢复均优于 CO2激光手术。

  • 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治疗慢性耳鸣

    作者:许轶;王铭歆;任飞;周慧芳

    目的:分析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对慢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通过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治疗232例慢性耳鸣患者,其中,重度耳鸣178例(76.72%,178/232),轻度耳鸣54例(29.28%,54/232),疗程为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分别填写耳鸣评价量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耳鸣症状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重度耳鸣患者为36例(15.52%,36/232),较治疗前的例数明显减少(P <0.01);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9.31%(184/232),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6.21%(200/232)。结论声治疗结合心理咨询是治疗慢性耳鸣的有效方法,疗效稳定持久。

  • 声带麻痹与环杓关节脱位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程丽宇;徐文;李赟;任慧

    目的:探讨声带麻痹与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88例单侧声带麻痹、27例单侧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病因、喉部形态特点及喉肌电图特征。结果88例声带麻痹患者的病因分别为:手术损伤(45例)、颈部外伤(2例)、特发性(16例)、感染(16例)及喉外肿瘤侵犯或压迫因素导致喉返神经受损所致(9例);27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中有气管插管史24例,有胃管插入史3例。声带麻痹组与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常见,其次为外展位及正中位;两组在声带形态、双声带垂直相对称性、黏膜波动、声门上代偿、声门闭合程度、杓状软骨形态及活动方面差异不明显。声带麻痹组患者喉肌电图出现失神经电位或再生电位,或呈电静息,募集电位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诱发电位均消失;环杓关节脱位组喉肌电图正常20例(74.07%,20/27),明显异常7例(25.93%,7/27);声带麻痹组患者中54例(61.36%)有喉肌联带运动,有联带运动者弓形声带比例低、双声带水平不一致的比例高;损伤组患者中多数病程在1月内或有联带运动者声带固定于正中位。结论声带麻痹与环杓关节脱位病因不同;喉部形态学特点对于声带麻痹与环杓关节脱位的鉴别存在局限性,肌电图是鉴别二者的重要手段;声带麻痹患者声带形态、固定位置与病程、神经再生及联带运动有关,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可合并喉返神经功能异常。

  •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自体乳突皮质骨重建乳突腔骨质缺损

    作者:刘丛利;孙家强;侯晓燕;陈建文;孙敬武

    目的:探讨在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自体乳突区皮质骨回放覆盖乳突切开后骨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成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修复组),术中均采用切除的自体乳突区皮质骨片回放重建乳突切开后骨缺损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患者耳后伤口痊愈情况、有无并发症;于术后1月开机时及术后3、6月检测助听听阈,并与同期未行自体乳突皮质骨重建乳突腔骨质缺损的同类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修复组术后无一例出现耳后皮肤凹陷,均没有发生创面感染、急慢性中耳炎及颅内并发症,回放的皮质骨片愈合良好;术后复查所有患者耳蜗植入体无移位,术后1月开机时患者的平均助听听阈较术前提高约70 dB(P<0.05),术后1、3、6月平均助听听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效果良好。结论在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应用自体乳突区皮质骨重建乳突腔皮质骨缺损能够避免耳后的凹陷,保证乳突的通气,有利于植入体的稳定性,且术后助听效果良好。

  • 圆窗和卵圆窗加固术治疗外伤性上半规管骨折

    作者:邹静;郑宏良;高颖娜;彭日顺子;郑贵亮

    目的:探讨圆窗和卵圆窗加固术治疗外伤性上半规管骨折引发的前庭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圆窗和卵圆窗加固术治疗的外伤性上半规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其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患者头部外伤后出现低频声诱发眩晕、耳闷、自声增强、不能忍受低频振动等前庭功能障碍症状及听力减退;颞骨高分辨率 CT 示左侧上半规管顶壁多发性骨折,右侧上半规管壁单发骨折;诊断为上半规管骨折。在局麻下,耳内切口探查鼓室,用腹壁脂肪填塞圆窗,颞肌筋膜覆盖圆窗脂肪及镫骨底板周围,纤维蛋白组织胶密封颞肌筋膜与鼓室粘膜连接处;用钛质部分听骨链移植假体重建听骨链。术后患者立即体会到头部向上冲的感觉,声音诱发眩晕、耳闷、自声增强、耳鸣症状消失;左侧头部知觉恢复正常,右侧头部知觉部分恢复,听力提高,视觉定位好,视物清晰。术后14天左侧4 kHz 骨导听阈恢复20 dB ,但全频气骨导差较术前增大。结论微创的圆窗和卵圆窗加固术对撞击伤导致的上半规管裂综合症治疗效果明显。

  • 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半球优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邓意红;陈贤明;梁永辉;王翠霞;罗萍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 - fMRI)研究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声刺激下听觉皮层激活的半球优势及耳别优势的变化。方法选取18例健康青年志愿者(青年组)、10例正常听力老年人(老年组)及1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单音节言语任务下的 fMRI 检测,刺激声频率为1 kHz ,声强90±3 dB SPL ,进行大脑激活偏侧性分析,以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elex ,LI)表示,LI ≥0.20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LI ≤-0.20为右侧大脑半球优势,-0.20≤ LI ≤0.20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观察老年性聋患者半球优势变化(或耳别优势变化)。结果青年组左、右耳分别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58、0.37;老年组左、右耳分别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24、0.28,老年性聋组左、右耳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18、0.25。左、右耳行听觉任务时,青年组耳别优势为1:2.06,表现为右耳(左脑)优势;老年组为1:1.51,老年性聋组为1:1.61,右耳优势减弱。结论青年人单耳刺激大脑皮层的激活存在明显的偏侧性,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并以左耳的对侧化传导更明显,衰老与耳聋后听皮层存在功能重组,出现对侧半球传导优势减弱的趋势。青年人行听觉任务时表现为右耳(左脑)优势,衰老后右耳优势减弱(左耳劣势增强),而这种变化可能是老年人言语识别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 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祝康;张璐瑶;何莹;郑国玺

    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以105例(111耳)突发性聋患者(男56例59耳,女49例52耳)为研究对象,给予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10天,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发病诱因及季节、对侧耳是否正常、就诊时间、既往史、伴随症状、听力损失程度及听阈曲线类型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05例(111耳)患者中治愈13耳,显效13耳,有效29耳,无效56耳,总有效率为49.55%(55/1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耳聋侧别、发病季节、对侧耳听力是否正常、有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是否伴发耳鸣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伴发眩晕、听阈曲线类型、听力下降程度等因素与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是否伴发眩晕与疗效负相关(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年龄≤50岁者的疗效优于>50岁者;发病1周内治疗疗效好;听阈曲线为低中频下降型者疗效好;轻度聋患者听力完全恢复可能性大;伴眩晕者疗效明显较差。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

    作者:刘敏;牛广宪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在全身麻醉下,联合支撑喉镜和鼻内镜高清显像系统,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1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Tis 2例,T1a 6例,T1b 2例)患侧声带,2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1月加行放射治疗。结果1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均在10 ml 以内,麻醉清醒后即可拔管,无一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5~7天出院;术后3月喉部创面伪膜脱落,术后6月患侧声门区瘢痕样声带形成;术后3月患者的声嘶开始改善,术后1年仅有轻度声嘶;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治疗短,较传统方法优势明显。

  • 襄阳市624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谭华章;张永红

    目的:评估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现状,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6241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正常新生儿出生后3~5天完成初筛,NICU 新生儿待病情稳定后完成初筛。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2天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3个月行 TEOAE 、声导抗、ABR 等诊断性听力检查。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活产新生儿7530例,完成初筛6241例,其中正常新生儿5207例,NICU 新生儿1034例;男3324例,女2917例,初筛率为82.88%(6241/7530),初筛通过率89.67%(5596/6241);女婴初筛通过率(91.16%)高于男婴(88.36%),左耳通过率(90.98%)低于右耳(9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ICU新生儿初筛通过率(74.85%)低于正常新生儿(9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5例未通过初筛,实际复筛476例,复筛率73.80%,复筛通过率83.40%。79例未通过复筛,63例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终12例确诊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检出率0.19%(12/6241)。结论该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初、复筛率偏低,失访率较高;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约为0.19%。

  •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金华;刘际童;肖旭平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持续性声嘶的原因及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5月3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持续性声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声嘶原因,并从性别、年龄、手术类型、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及麻醉插管持续时间、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初次手术、插管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35例患者中,单侧声常麻痹25例,环杓关节脱位9例,喉肉芽肿1例。年龄≥50岁、体型偏瘦(BMI <18.5)、肝胆胰脾手术、手术和麻醉插管持续时间>3小时及困难插管可能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出现持续性声嘶的危险因素。结论声带麻痹、环杓关节脱位是本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持续声嘶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腹部手术(肝胆胰脾手术)、患者年龄偏大及体型偏瘦、手术及麻醉插管持续时间较长及困难插管可能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持续声嘶的相关危险因素。

  •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中 IL -5的表达

    作者:刘华;高占梅;刘泊;宋扬;卢满存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 -5,IL -5)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 OM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确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8例,其中腺样体肥大伴 OME 26例(腺样体肥大伴 OME 组),单纯腺样体肥大22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另选取单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单纯 OME 组)及健康儿童正常组各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所有儿童血清及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中 IL -5的表达水平。结果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 IL -5浓度(11.84±4.74 pg /ml)显著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8.65±3.67 pg /ml);单纯腺样体肥大组和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血清中 IL -5含量分别为3.68±0.88 pg /ml 和4.32±1.47 pg /ml ,均显著低于同组腺样体组织中 IL -5含量(P<0.01);四组儿童间血清中 IL -5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5在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慢性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不同方式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玉瑾;李佩忠

    目的:观察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吸引切除腺样体及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及其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腺样体肥大且不合并中耳炎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25例)、B 组(26例)及 C 组(30例),分别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吸引切除腺样体及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 -18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以声导抗测得的大鼓室压差(Pmax - Pmin >15 daPa 为咽鼓管功能正常)检测咽鼓管功能。结果 B 组手术操作时间长(22.71±4.72 min),较 A 组(13.84±3.09 min)及 C 组(14.22±4.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1);A 组术中出血少(8.28±2.05 ml),其次为 C 组(25.83±5.72 ml),B 组术中出血多(49.33±12.07 m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A 、B 、C 三组 OSA -18量表评分分别为64.74±3.27、61.91±4.54及60.77±4.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别为30.73±2.84、33.66±3.35及36.80±3.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为 P <0.01);三组患者术前Pmax - Pmin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A 、B 、C 组 Pmax - Pmin 值分别为23.14±6.40、21.37±6.38、18.42±5.37 daPa ,A 组、B 组均显著优于 C 组(均为 P<0.05),A 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可显著改善咽鼓管功能,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等方面均优于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吸引切除腺样体及腺样体刮除术。

  • siRNA干扰NF-E2相关因子2对喉鳞状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徐吉;周争;李吉平

    目的:探讨小片段干扰 RNA(siRNA)干扰 NF - E2相关因子2(NF - E2- related factor 2,Nrf2)对人喉癌 Hep2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凋亡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喉癌细胞系 Hep2,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Hep2/siRNA 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 siRNA 至 Hep2细胞系,对照组(Hep2/siRNA - control 组)转染空质粒 siRNA - control 。经 Western Blot 验证其转染效果后,采用 CCK -8法检测计算 Hep2/siRNA 与 Hep2/siRNA - control 经不同浓度梯度顺铂(分别为1、2、4、8、16μg/ml)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 IC50值。通过凋亡试剂盒分别染色 Hep2/siRNA 与 Hep2/siRNA - control 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实验组的 Nrf2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发生下调,经不同浓度梯度顺铂处理24 h 后,Hep2/siRNA 细胞系增殖抑制率相对 Hep2/siRNA - control 逐渐升高,顺铂浓度为4μg/ml 时,对照组细胞增殖率为35.55%±6.14%,而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为46.07%±5.21%,IC50值下调,细胞凋亡率由17.1%(对照组)升高至26.6%(实验组)。结论 siR‐NA 干扰 Nrf2基因可增强 Hep2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

  • 兔声带注射脱细胞真皮基质和自体脂肪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媛媛;孙建军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和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 )声带填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只新西兰兔建立单侧声带麻痹模型后,随机分为脂肪组(麻痹侧声带注射自体脂肪)和 ADM 组(麻痹侧声带注射 ADM ),每组8只。每组动物于声带注射术后2、4、8和12周各取2只行纤维喉镜检查观察声带形态变化后,处死动物并取出全喉,沿喉轴位自室带至声门下连续切片,进行 HE 染色,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填充材料组织学改变,并使用 autoCAD 软件进行填充材料剩余体积估算。结果两组的声带填充材料剩余体积均随时间逐渐缩小,缩小的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组自体脂肪注射术后2周可见成活的脂肪细胞呈团块状分布,与周围组织未形成较明显分界,后成活的脂肪细胞逐渐减少,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相连的多个大泡,四周存活少量的脂肪细胞;术后3月脂肪团块周围被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形成明显的包膜。 ADM 组术后2周微粒间可见成纤维细胞长入及新生血管形成,随后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术后3月植入的 ADM 团块仍可见基本轮廓,组织结构较致密,但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结论兔声带注射自体脂肪和 ADM 后的吸收速率无显著差异,但 ADM 植入后组织相容性好,可逐渐被原有组织改建、替代,作为声带注射填充材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临床应用价值。

  •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特别声明

    作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听力学 言语疾病
  • 糖尿病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郝瑾(综述);龚树生(审校)

    糖尿病既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微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备受关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 ADA)标准进行的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由此推测,中国目前可能有多达1.139亿成人糖尿病患者,4.93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约1/3;与此同时,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处于低水平,新诊断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70%,即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7人并不知晓自身的疾病状态,提示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及其并发症的年直接医疗费用为187.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3.94%;有并发症的 T2DM 患者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 T2DM 患者的3.71倍,若同时伴有大、小血管并发症的 T2DM 患者则高达10.35倍[2]。因此,除积极控制血糖外,对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点。

  • FM 系统联合助听设备对听障患者助听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小清(综述);袁伟(审校)

    随着听力康复技术的发展,使用助听设备已成为听觉障碍人群补偿或重建听力的主要手段。目前听障患者使用的助听设备主要有两种,即助听器(hearing aid , HA )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CI)。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后,口语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广泛提高。然而,即使是使用先进的助听设备,听障患者也会在远距离、噪声环境、多人交谈以及看电视、听电话等情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聆听困难。无线调频系统(frequency modu‐lated system ,FM 系统)是一种听觉辅助系统(assis‐tive listening system ,ALS),它能通过提高信噪比来解决听障患者在远距离、噪声、混响等复杂环境下的聆听问题。本文主要对 FM 系统联合助听设备对听障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 听觉脑干植入效果及新进展

    作者:蒋雯(综述);张华(审校)

    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 , ABI)是将声音转化成电刺激直接作用于脑干起始部位耳蜗核复合体的电子植入装置。人工耳蜗植入在内耳,如果听神经缺失则听觉通路仍无法保证其完整性。因此,对于听神经缺失的人群,如果直接把声音传至脑干,建立起新的听觉通路,则理论上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听觉能力,听觉脑干植入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发展而来。双侧听神经瘤属2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肿瘤长大或切除手术都会影响听神经的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ABI 先运用在此类患者中[1]。因此,初的设计是通过直接刺激脑干听觉通路起始部位耳蜗核复合体来帮助 NF2患者恢复听觉[1,2]。1979年,Hitselberger and House 首次为一例女性 NF2患者进行 ABI 手术,植入体为单个简易手工制作的圆形电极,在切除前庭神经髓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 )后经迷路开颅手术(translabyrinthine craniotomy )植入电极,此后至1992年共有25例 NF2患者接受了该植入术,这些患者均表示有一定感知声音的效果,且第一例患者终生使用了该植入体[1~4]。随后,Huntington 医疗研究机构研制成网状双电极(two - electrode mesh- type array),配合改进过的3M - House 人工耳蜗处理器进行一定程度的推广,紧接着多家人工听觉植入公司陆续开发出表层多点序列电极(multi‐site surface array )[2]。 Vincent[5]估计世界范围内超过500例 NF2患者在切除肿瘤后进行了听觉脑干植入,而后美国 House 诊所[5]估计超千例成人已植入 ABI 。

  • 耳蜗血-迷路屏障与噪声性听力损伤

    作者:吴军(综述);韩维举(审校)

    噪声对听力的损害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其对耳蜗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噪声的强度和噪声暴露持续时间,高强度的脉冲噪声能够直接导致耳蜗的机械性损伤,而较低强度的噪声可引起内耳感觉细胞的代谢变化并终启动细胞凋亡[1,2]。噪声性聋的代谢障碍学说认为噪声暴露后,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钙超载、谷氨酸堆积和血-迷路屏障(blood - laby‐rinth barrier ,BLB)通透性增加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3,4]。血迷路屏障位于耳蜗外侧壁,对维持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 ,EP)、调控内耳离子转运和调节内耳体液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由基和谷氨酸过量、毛细胞钙超载与血-迷路屏障破坏均可引起内耳微环境改变,使内耳缺血缺氧,加剧了毛细胞的损伤,导致噪声性聋的产生。本文对耳蜗血-迷路屏障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第14期《中耳炎基础及临床研究诊治新进展》国家继续教育项目暨《眩晕诊疗技术学习班》通知

    作者:[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素芳;任红波;刘志印

    目的:探讨大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6例6~11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于术后一年采用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变量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问卷评估结果及其与性别、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术前语训时间、植入年龄、植入耳侧、使用人工耳蜗时间、术后语训时间等8个因素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 CAP 和 SIR 问卷评估结果分别为6.08±1.56级和3.36±1.25级;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使用人工耳蜗时间和术后语训时间与 CAP 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术前平均残余听力、使用人工耳蜗时间、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术前语训时间和术后语训时间与 SIR 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与 CAP 分级显著相关,术前语训时间、术前平均残余听力与 SIR 分级显著相关。结论术前平均残余听力、术前使用助听器时间及术前语训时间是影响大龄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 先天性重度及以上程度听力损失婴幼儿语言能力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杨影;孙喜斌;王丽燕

    目的:追踪观察12~24月龄先天性重度及以上程度听力损失婴幼儿的语言康复效果。方法将17例确诊为重度以上程度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分为 A 组(9例,12~18月龄开始配戴辅听装置)和 B 组(8例,19~24月龄开始配戴辅听装置),采用模仿句长和听话识图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6、9、12、15、18、21、24个月对其语言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0~24个月,A 组与 B 组听障儿童的听话识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6~24个月,A 组听障儿童的模仿句长能力明显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康复阶段比较,两组听障儿童的听话识图能力和模仿句长能力除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干预时间之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干预后6个月开始,两组听障儿童的听话识图能力和模仿句长能力快速发展。结论听障婴幼儿配戴辅听装置的生理年龄对听话识图能力的发展影响不显著,对模仿句长能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干预越早,模仿句长能力发展越好。

  • 内耳畸形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分析

    作者:陈秀兰;秦兆冰;张玉玲;付凯辉

    目的:评估内耳畸形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能力康复结果。方法选择内耳畸形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21例,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9例、Mondini 畸形7例(其中1例前庭发育不全,蜗管仅1.5周)、共同腔畸形5例;另筛选临床资料相匹配的21例耳蜗正常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作为对照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行0.5~4 kHz 声场听阈测试和听觉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声响识别、韵母识别、声母识别、数字识别、声调识别、单音节词识别、双音节词识别、三音节词识别、短句识别和选择性听取10项。结果9例前庭水管扩大患者和6例 Mondini 畸形患者各频率声场听阈和听觉能力评估结果与耳蜗正常者无明显差别;1例畸形比较严重的 Mondini 畸形患者的各频率声场听阈在50~75 dB HL 之间,其10项听觉能力评估结果平均为70.5%,明显低于对照组;5例共同腔畸形患者平均声场听阈为65.26±5.13 dB HL ,听觉能力评估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与耳蜗发育正常者相似,但严重的 Mondini 畸形和共同腔等内耳畸形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康复效果较差,术前应准确评估内耳畸形的程度。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12)

    作者:黄治物

    2.4 特殊病例干预
      2.4.1 双侧先天性小耳畸形 先天性小耳畸形以中、外耳畸形同时存在较为常见,表现为小耳廓畸形、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中耳畸形,多为传导性耳聋,而内耳畸形较为少见,多单独发生,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

  • 一种新型的大鼠急性耳鸣模型的行为学评估方法--优化同步记录神经振荡活动

    作者:刘行(摘译);廖华(审校)

    电生理学认为耳鸣产生于听皮层的神经振荡自发性电活动,但既往行为学结合电生理学的动物模型还不能检测这一假说;研究表明对注意力的控制可能在耳鸣的感知中发挥了作用,但是对觉醒动物耳鸣的电生理学记录却很被动。耳鸣模型的评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Jastreboff 、Guitton 等采用的避免电击试验、Rüttiger 等将声刺激与奖励建立条件反射以及 Turner 等使用的 gap - PPI 即间隔-惊跳反射前抑制试验检测动物是否感知耳鸣。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记录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 ,LFP),神经活动需要持续数秒而动物行为控制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大多数评估方式采用不连续的刺激而影响结果,并且声刺激会干扰神经活动从而对耳鸣相关的神经自发性放电活动造成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实验采用二选一识别任务(a two - alternative choice i‐dentification task)来评估耳鸣动物模型,也就是通过选择性实验来对动物模型进行耳鸣行为学评估,这是记录耳鸣动物模型神经电生理活动的佳检测方法。

  • 频率降低技术在助听器验配中的应用

    作者:黄运甜;段吉茸

    很多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 HL)患者的听力图呈下降型,而言语中大部分关键信息恰恰体现在高频,如:英语中的擦音/s/、/z/、/礕/、/礖/、/f/、/v/、/礏/、/礒/,塞擦音/瞾/、/伯/,塞音/t/、/d/;汉语中声母/s/和/sh/等。有些听力损失患者即便选配了助听设备也无法从声放大中获益;如果高频听力损失为极重度的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通常无法从传统声放大技术中获得对中等强度言语声的可听度。很多原因会导致此现象的出现,如助听器声反馈、增益不足和患者存在耳蜗死区;前两种原因可以通过提升助听器的反馈抑制技术和功率来解决,而后一种原因来源于听力损失患者本身[1],通过传统的助听器放大技术不但不能改善该类患者的语言理解力和分辨力,反而可能产生无谓的失真、不适及反馈等副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助听器的频率降低(frequency lower‐ing ,FL)技术,以避免耳蜗死区频率的声放大。另外,部分使用传统放大技术的高频听力损失患者,由于高频可听度的强度和带宽不足,即使高频听力损失是轻度至中度,患者的言语感知力也没有提高,此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频率降低技术。本文就频率降低技术在助听器验配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 更正启示

    作者:

    关键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5年嗓音医学及嗓音外科学习班通知

    作者:[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2015年中国听力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1]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2]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国 听力
  • 第五届全国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治新技术研讨班通知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

  • 孕期风疹病毒感染致聋2例报告

    作者:马晶;万浪;徐芬;詹悦;岑瑞祥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 )属于一种小型RNA 病毒,人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妊娠期妇女。孕妇感染后,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均可使胎儿受感染,导致可能出现全身生长迟缓、耳聋及白内障等畸形。现将2例因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致聋患儿资料报告如下。

  • 听力学教学中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咨询要点

    作者:刘海红;周怡;郝津生;倪鑫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50%~70%的听力障碍与遗传因素相关[1~5],即为遗传性聋(表1),其中,综合征型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SHI)约占30%,非综合征型聋(non - 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NSHI)约占70%。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以预知与遗传相关的高危听障新生儿和迟发性听力损失,弥补现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的不足[6,7],有效提高遗传性聋患儿的检出率,进一步推进听力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有序实施。对于具有某些可能致聋敏感因素的新生儿,可以通过针对性咨询做好听力保健和听力损失的预防,将可避免的听力损失降到低。本文旨在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开展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咨询工作的分析,将耳聋基因筛查咨询要点应用于听力学教学实践中,以利促进婴幼儿听力保健工作的有效开展。

  • 爱荷华大学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课程设置及启示

    作者:王萌;谈笑;朱毅

    近年来,国内语言治疗需求逐渐增加,语言治疗的专业化发展成为趋势;语言治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语言治疗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即听力学和言语-语言病理学是致力于研究和帮助人类克服交流交往障碍的科学,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 )于2008年由言语病理学与听力学专业更名而来,是美国早授予语言病理学学位的专业,专业课程均接受言语语言听力协会(American Speech 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 ,ASHA)认证。爱荷华大学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在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专业排名中,爱荷华大学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语言病理学和听力学排名分别位居全美第一和第二[1],充分肯定了该大学在科研、学历教育、学生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水平。本文通过介绍爱荷华大学交流科学与障碍专业课程设置,为国内正在探索语言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的高校提供借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