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只大鼠,不作任何处理.烧伤组和实验组各60只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0% TBSA 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伤后30min经腹腔补充平衡盐溶液(50ml/kg),实验组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HDL(80mg/kg).检测各组大鼠伤后12、24、48、72h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伤后24h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烧伤组及实验组各时相点血清ALT、AST、ICAM-1及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烧伤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烧伤组伤后24h可见肝窦扩张充血,窦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线粒体肿胀明显,肝细胞溶解坏死;与烧伤组比较,实验组伤后24h上述损伤明显改善.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HDL对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TNF-α、ALT、AST的表达有关.
-
肝血管肉瘤不典型螺旋CT表现一例
患者男,63岁.持续右上腹疼痛12 d.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略隆起,肝于肋下6.0 cm可触及,质硬,边缘锐,有压痛.实验室检查:除天冬氨酸转氨酶(247 U/L,正常0~50 U/L)、γ-谷氨酰转移酶(373 U/L,正常0 ~ 50 U/L)升高外,余肝功能正常.癌胚抗原阳性,甲胎蛋白(AFP)阴性.
-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肝内转移一例
患者男,65岁.因皮肤黄染3 d入院, 6个月前B超示肝硬化;体检:一般情况可, 皮肤、巩膜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血清甲胎蛋白 15 μg/L(正常《20 μg/L)、癌胚抗原 12 μg/ L(正常《15 μg/L)、丙氨酸转氨酶 120 U/L (正常10~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80 U/L(正常10~40 U/L)、总胆红素 320 μmol/L (正常6~19 μmol/L)、碱性磷酸酶 420 U/L (正常15~112 U/L)、白蛋白30 g/L (正常40~60 g/L)、胆汁酸65 μmol/L (正常0~10 μmol/L).
-
肝脏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影像表现一例
患者男,60岁。右上腹胀闷不适2个月余。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曾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肿瘤标记物均正常。
腹部CT表现:肝左叶外上段近包膜下区可见类圆形略低密度影(图1),3.2 cm×4.6 cm×3.7 cm,平扫CT值24~45 HU,边缘欠清,病灶局部向肝包膜外明显膨隆。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以边缘环状强化为主,中央区可见条状分隔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实质期、延迟期病灶呈持续性较明显强化,动脉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延迟期病灶CT值为119、142、110、88 HU,病灶下方区可见小结节状强化影,延迟期未见病灶填充征象。 -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32岁.乏力易倦、食欲减退、厌油腻伴恶心3个月,半个月前症状加重,伴右上腹持续性隐痛、腹部饱胀、双下肢浮肿.体检:慢性病容,消瘦.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曲张.肝下缘位于剑突下12 cm,右肋缘下9 cm,边缘钝,质硬,表面欠光滑,可触及结节,有叩击痛,腹水征阳性,双臀部以下肢体明显呈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sAg、HbeAb和HbcAb均为阳性.放射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21.7 ng/L,血清铁17.0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22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445 U/L,γ-谷氨酰转肽酶490 U/L,乳酸脱氢酶4275 U/L,碱性磷酸酶720 U/L.腹水常规为漏出液,未发现恶性改变细胞.
-
Abernethy畸形一例
患者 女,19岁.右季肋部疼痛2年余,偶尔有全身浮肿,无呕血史.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0.9μg/L.总胆红素36.6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49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1 I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81 IU/L,总蛋白51.6g/L,白蛋白30g/L,尿酸412.7 μmol/L,余无异常.
-
肝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患者女,71岁. 右侧腹隐痛伴畏寒发热5个月,起初疼痛不剧烈,未经治疗.2个月前腹痛症状加重伴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白细胞升高,B超发现右肝巨大低回声团块.经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体温虽下降至38℃左右,但仍有间歇性腹痛,住院54 d后无好转,遂于2004年2月转入我院,门诊拟"肝脓肿" 收住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及胆管结石胆肠引流术史.体检:体温37.6℃,脉搏70次/min,呼吸18 次/分,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侧肝区压痛、叩痛明显,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6.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82.9%;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及核心抗体(HBcAb)均阴性,丙肝病毒抗体(HCV)阴性;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 )0.95(正常1.5~2.5),白蛋白(ALB)30 g/L(正常35~50 g /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5 U/L(正常5~35 U/L),碱性磷酸酶(ALP)381 U/L(正常40~150 U/L),余肝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检测:癌胚抗原(CEA)54.5 ng/ml(酶联免疫吸附法,正常0~5 ng/ml),甲胎蛋白(AFP)2.1 ng/ml(时间分辨法,正常0~20 ng/ml).
-
MRI表现类似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肝性脑病一例
患者女,60岁,因行走不稳,运动迟缓,震颤2年,认知障碍6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10月19日入院.既往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史3年.内科体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神经科体检:神志清,语言流利,易激动,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四肢肌张力高,肌力Ⅳ级;腱反射(++++),踝阵挛、髌阵挛(+),双侧Babinski征(+);深浅感觉正常;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均不稳,步态不稳,闭目难立征(+).辅助检查:血氨160.00 μmol/L,血清白蛋白28.00 g/L,血清球蛋白26.60 g/L,总胆红素27.00 μmol/L,直接胆红素7.10 μmol/L,间接胆红素19.90μmol/L,前白蛋白42.00 mg/L,血清总胆汁酸115.80 μmol/L,血钙1.92 mmol/L.抗线粒体抗体M2型(+++).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钾、钠、氯、血甲状腺功能、血甲胎蛋白均正常.
-
碘普胺致窦性心动过缓一例
患儿女,13岁.主诉"头晕、恶心、乏力3 h",于2002年8月26日入院.入院前3 h患儿体检时做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怀疑肝血管瘤,拟行CT肝脏增强扫描.在做碘普胺(0.1 ml)皮肤试验后2~3 min突然出现头晕、恶心、乏力、脉搏缓慢.追问病史,患儿既往身体健康,从未有类似发作.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史,亦无特殊用药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 ℃,呼吸25次/ min,脉搏44次/ min,血压110/4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起初未见皮疹,12~13 min后于双上肢、颜面部出现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44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第3心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脉搏尚有力.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发病7 h后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CK)191 U/L(正常范围:15~130 U/L),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慢38次/min,窦性心律不齐,交界区逸搏,不完全性房室脱节,ST-T段无改变.
-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 女,47岁.间断腹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以进食后加剧,伴恶心、纳差,约2 h缓解.既往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掌和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腹水征(-),肝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8 cm,剑突下6 cm,质地硬,边缘欠光整,表面欠光滑,轻压痛,肝区叩痛;脾脏不大;双下肢无水肿,余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5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9 I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233IU/L、碱性磷酸酶(AKP)304 IU/L,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C-12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均正常.
-
胆系新型隐球菌感染一例
患儿男,11岁.主诉皮肤黏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伴间歇性腹痛2个月.患者3年前曾经因为腹部不适、食欲差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炎",经过保肝治疗后缓解.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983.7 nmol·s-1·L-1,天冬氨酸转氨酶2022.1 nmol·s-1·L-1,直接胆红素:101 μmol·L-1.3次B超检查分别报告为:(1) 梗阻性黄疸、胆总管下段胆道蛔虫;(2) 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并肝门淋巴结肿大;(3) 梗阻性黄疸、胆总管中下段梗阻、胆管癌.2次胆汁与小肠混合物培养及墨汁染色均可见新型隐球菌生长,粪涂片找到卵圆形芽生真菌孢子.
-
胆囊软斑病一例
患者女,56岁,反复右上腹隐痛5年余,2周前出现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体检:右上腹部轻压痛,Mur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101.6 μmol/L(正常参考值:2.0~21.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0.6 μmol/L(正常参考值:0.0~8.0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357 U/L(正常参考值:0~4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25 U/L(正常参考值:0~40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403 U/L(正常参考值:8~58 U/L)、碱性磷酸酶(ALP)656 U/L(正常参考值:30~125 U/L).
-
TAT-P53融合蛋白的小鼠肝毒性
目的 观察TAT类融合蛋白体内抗肿瘤的毒性.方法 成功转染移植B16黑色素细胞瘤的C57小鼠ip给予P53,TAT-P53和TAT-常氧依赖性降解结构域(ODD) -P53蛋白5 mg·kg-1,共计12d.全自动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仪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甘油三酯(TG)、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血糖(GLU)、尿素(UREA)、肌酐(Cre)和胆固醇(CHO).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模型组AST和ALT活性显著升高,TP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给予P53和TAT-P53后,血清AST和ALT活性升高的现象没有明显改善,反而比模型组略有上升,TP水平降低的现象也无显著改观,但TG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TAT-ODD-P53融合蛋白后,AST和ALT活性升高的现象得到有效逆转,TP接近正常小鼠水平,同时没有发现TG显著升高的现象.与正常时照组比较,给予P53,TAT-P53和TAT- ODD-F53组Al,GLU,UREA,Cre和CHO无明显变化.结论 TAT-P53在体内具有潜在的肝毒性,但无肾毒性.
-
硫普罗宁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患者,女,69岁.因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疼痛半年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肝癌,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B超提示:肝脾肿大,肝占位性病变.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患者消瘦面容,神志清晰,精神欠佳.
-
转氨酶水平检测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转氨酶水平检测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脂肪肝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氨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升高率为56.0%, AST升高率为6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和6.0%,两组ALT及AST升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脂肪肝程度增加,患者ALT、AST升高率及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ALT、AST与脂肪肝程度具有相关性。结论转氨酶水平在诊断脂肪肝及疾病程度中有重要意义。
-
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分析
为观察青少年期牙龈炎的临床特征和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CF-AST)的变化,选择10~16岁的受试者,分为牙龈健康组和牙龈炎症组,作口腔检查,记录临床参数,收集龈沟液(GCF),检测其中AST水平;采取龈沟细菌标本,镜下记录杆菌、球菌、螺旋体及梭形菌的百分计数.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青少年牙龈炎的临床检查结果为:菌斑控制记录(PCR)73%;牙垢指数(OHI):Ⅱ度36%,Ⅲ度64%;牙龈指数(GI):Ⅰ度25%,Ⅱ度43%,Ⅲ度32%;出血指数(GBI)54%.青少年牙龈炎组GCF和GCF-AST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龈沟液中螺旋体计数龈炎组显著高于健康组,杆菌、球菌、梭形菌计数2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青少年期的牙龈炎有进行性发展的危险性,包括向牙周炎的转变.龈沟液中AST水平与临床参数有关,可作为评价牙龈炎趋向性的动态指标.
-
猩红热患儿风湿三项指标、心肌酶参数和白细胞参数的分析
目的:分析猩红热患儿风湿三项指标、心肌酶参数和白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的113例猩红热患儿作为猩红热组,另外选择同期20例正常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溶血素抗体“O”(ASO)、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湿三项中,猩红热组的RF和CRP高于对照组[(26.6±7.1) kU/L比(15.2±4.6) kU/L,(18.2±4.5) mg/L比(3.0±1.1) mg/L](P<0.01);心肌酶参数中,猩红热组LDH、CK-MB、α-HBDH高于对照组[(219.5±36.3) U/L比(177.5±24.7) U/L,(25.3±11.7) U/L 比(19.4±3.3) U/L,(176.6±26.2) U/L比(144.9±35.7) U/L](P<0.01);白细胞参数中,猩红热组WBC、N高于对照组[(12.2±4.4)×109/L比(6.8±1.4)×109/L,(0.63±0.14)比(0.50±0.07),L低于对照组[(0.24±0.06)比(0.38±0.05)](P<0.01)。风湿三项和心肌酶参数中脓毒性高于中毒型、轻型和普通型;中毒型高于轻型;轻型高于普通型(P<0.05)。白细胞参数中,脓毒型和中毒型中的N高于普通型和轻型(P<0.05);L低于普通型和轻型( P<0.05)。结论猩红热患儿风湿三项指标、心肌酶、WBC和N随病情的轻重呈现递增的趋势,其浓度越高,患儿的病情越严重,预后较差。
-
葛根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每组8只。葛根素高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8 g/kg,葛根素低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4 g/kg,连续给药30 d,空白组及模型组给用同等计量的蒸馏水。解剖前,模型组及葛根素高、低剂量组按14 mL/kg体积(56°白酒)经口灌胃,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造模后禁食16 h,处死,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水平变化,观察肝脏病理学组织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TG、ALT、AST均高于空白组( P <0.05),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 TG、ALT、AST 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的肝质量/体质量分别为0.0332±0.0011、0.0390±0.0051、0.0348±0.0024、0.0338±0.0019,其中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P<0.05),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预防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
不同时机及力值对牙移入牵张成骨再生区的影响
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牵张成骨技术为正畸牙的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由于牵引力值与时机的不同,当正畸牙在牵张成骨再生区内移动时会对正畸牙移动的速度、频率以及牵引器的稳定性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而此时正畸牙的组织学以及牙周组织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也会出现相应变化,这些变化为今后牙齿移动到骨再生区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
镍铬合金和钛合金烤瓷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及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镍铬合金和钛合金烤瓷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及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共80颗牙按照烤瓷冠金属材料不同分为镍铬合金组(n=40,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和钛合金组(n=40,采用钛合金烤瓷冠修复),以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比较两种烤瓷冠修复后1年对牙龈的影响,检测患牙和对照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测定并比较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镍铬合金组对牙龈外观的影响大于钛合金组(P < 0.01);修复后1年,镍铬合金组修复牙SBI及PD均显著大于对照牙(P < 0.05),PLI与对照牙无差异(P > 0.05);钛合金组修复牙SBI较对照牙增大(P < 0.05),PLI及PD与对照牙无差异(P > 0.05);镍铬合金组修复牙GCF量较对照牙增多,IL-1β、TNF-α及AST水平均较对照牙升高(P < 0.05、P < 0.01),而钛合金组修复牙GCF量、IL-1β、TNF-α及AST水平较对照牙无差异(P > 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牙龈和牙周组织有明显不利影响,而钛合金烤瓷冠对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