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致突变烷化剂结构与毒效应的关系
卤代烃是一类致突变污染物,除工厂废水废气中存在外,饮用水由于用氯气消毒亦可检出。这是一类无需代谢便可直接使DNA碱基烷基化而造成DNA损伤的亲电化合物,因此对其毒性评价是研究的热点之一。2-吡啶酮与DNA碱基鸟嘌呤及胸腺嘧啶有类似结构,是研究DNA碱基及其他类似杂环化合物互变异构体的模式。研究二十多种烷化剂与2-吡啶酮的加合反应物,探讨烷化剂构效关系,为研究致突变烷化剂毒效应关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
氯丙烯对神经细胞NO、MDA、GSH含量和NOS、SOD活性的影响
氯丙烯(allyl chloride)为不饱和氯代脂肪烃类化合物,有高度挥发性,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和某些农药等物质的重要化工原料.我国自70年代起发现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对称性轴突变性型周围神经病[1,2].
-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30例
由于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大多因面神经轴突变性所致,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高压氧方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线粒体DNA D-环区的突变
目的:了解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线粒体DNA的突变,探讨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LST线粒体DNA(mtDNA),扩增D-环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个碱基突变.第16223位C突变为T,第16298位C突变为T,第16362位T突变为C,第16519位T突变为C.结论:线粒体DNA D-环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LST中突变率较高.
-
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 D-环区的突变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 D-环区突变情况.方法:用PCR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三株大肠癌细胞系和1例原代培养的正常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DNA D-环区的突变位点.结果:三株大肠癌细胞系和1例正常的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DNA D-环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点突变,其中72位C→T,73位A→G,16298位C→T,16519位T→C这四个突变位点在三株癌细胞和正常肠上皮细胞中均检测到,考虑为多态性变化.在SW480和LOVO细胞线粒体中检测到16224位T→C、16311位T→C两个相同的突变位点,在SW480和HT29细胞线粒体中检测到114位C→T、498位C→T、16234位C→T三个相同的突变位点.结论: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 D-环区具有多态性和突变性,特征性的突变可能与大肠癌的易感性有关.
-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MS病变主要累及CNS白质,表现为广泛髓鞘脱失同时伴随少突胶质细胞受损,部分可致神经轴突变性及神经细胞坏死.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DIT)和空间多发(DIS)的特点[1-3].
-
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甲状腺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改变
炎性脱髓鞘疾病是一类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等,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髓鞘脱失、轴突变性、少突胶质细胞坏死等.
-
从政府到坊间,渐成合力
国内医药市场向来具有极强的政策粘性,以处方药网售为例,孕育中的政策不断变奏,引发了行业的“三起三落”.列举国内医药政策的特征,一是滞后性,往往从监管角度出发,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既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点状突破,但从某种角度上也为行业的全面发展积蓄了势能;二是多变性,行业政策通常不具有延续性,导致行业和企业在试错过程中束手束脚,但不确定性也为行业的稳健发展坠上了铅石;三是突变性,一旦政策的导向明确,将在某一周期内以政策集群的方式集中发布,多方合力推动行业定向前进.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分析20例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与恶性贫血伴发.病变主要累及脊髓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严重时大脑白质及视神经也可受累.病理改变可以是变性、坏死,也可以是脱髓鞘,早期髓鞘肿胀,病情发展髓鞘断裂,终轴突变性.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我们对北京医院2000年至2003年确诊的SCD 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康复护理与急性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急剧增高,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病,而且具有突变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心脏病的康复护理是所有心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一种减肥茶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该减肥茶是一种乌龙茶、决明子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新型保健食品.为确定其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笔者对其进行了有关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
某释药避孕膜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试验研究
目的 了解某释药避孕膜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方法 应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研究其毒性作用.结果 该释药避孕膜LD50>5 000mg/kg体重,皮肤刺激为轻度刺激性,阴道粘膜刺激反应为无刺激性,微核及精子畸形未见致突变作用.结论 该释药避孕膜为实际无毒,可安全使用.
-
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g首先提出,1972年Cllerall再次明确定义;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引起的下肢中、小动脉硬化闭塞,血栓形成,肢端缺血,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及糖尿病使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神经细胞及轴突变性,神经膜损伤,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减退,在此基础上,如发生穿鞋过紧或合并感染等可发生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达糖尿病病人的49.5%,被截肢患者占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的50%[2].通过多年来临床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避免糖尿病足截肢的可能,下面把多年来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介绍给大家.
-
心血管科病人的健康教育特点及施教方法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是临床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常具有突变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对缩短住院日,降低疾病复发,减少医疗纠纷起了积极的作用.
-
抗炎--防治MS轴突损伤的策略(二)
2轴突保护:未来十年治疗MS的挑战现已证明,用免疫调节剂治疗MS,可减少复发及MRI显示的炎症活动灶,还可把病程降低到低程度.除了研制更多特异性免疫药物外,我们的重点是应用现有的药物,减少疾病过程中的炎症、脱髓鞘和轴突变性.
-
方剂图论和拓扑学:方剂结构的化学图论和分子拓扑学原理及其研究方法(续)
推论23:在经典方剂学中,方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基于基本方随证加减变化而形成经方的类方和极其多样化的加减方,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对这些方剂结构进行比较。以上已经提出了几种可用于这些方剂结构比较研究的化学图论和分子拓扑学方法,这里我们讨论利用分子量子拓扑理论的分子结构突变理论(molecular structure catastrophe theory)进行方剂结构比较研究的假设和思路。突变理论是研究不连续现象的一个新的数学理论,是微分拓扑学(differential topology)和结构或系统分叉理论(bifurca-tion theory)及奇异性理论(singularity theory)的一个发展,而将突变理论用于分子结构变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基于对分子电荷密度分布的拓扑性质分别给出了分子中的原子、键和分子结构的拓扑定义,明确地区分出了分子结构的几何概念和拓扑概念,将分子结构定义为分子图的一个拓扑等价类,即分子的几何差异是非本质性的,其拓扑差异才是本质性的,两种几何构象所对应的分子图,如果能够经拓扑变换而相互等价,则这两种分子图具有同一结构,拓扑性质不同的分子图对应不同的分子结构。在该定义下,分子量子拓扑学理论将突变理论引入分子结构变化的研究中,给出了包含有给定化学体系全部可能有的结构和全部可能有的结构变化机理的分子结构突变图(molecular structure catastrophe graph),阐明了分子结构变化的突变机制及其不同形式(例如折迭突变和椭圆脐点突变等),确定了分子结构突变图的具体构造,而在实际应用上,这可以作为进行分子结构比较的拓扑学标准。因此,基于与上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在方剂图和方剂拓扑图模型上研究方剂类方和其它加减方变化所具有的突变性质和规律,给出方剂结构突变图(FangJi structure catastrophe graph)及其构造和突变类型,从而通过这些突变性质和特征进行方剂结构的比较研究和从中发现方剂的组方规律,为定量方剂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
某品牌染发剂的致突变性研究
随着染发剂的广泛使用,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早在1975年,Ames就提出了染发剂能使TA98菌珠出现突变性[1].熊习昆等[2]对粉末型、醋酸铅型、氧化型等7种不同的染发剂进行了致突变实验研究,结果发现4种粉末状染发剂和醋酸铅类染发剂有致畸变作用.染发剂是否具有诱变性,能否导致白血病已引起临床重视.为此,我们选择小鼠进行实验观察.
-
街头油炸食品中煎炸油卫生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
街头油炸食品使用植物油,一般在油炸过程中或使用后补加适量新油,反复使用,很少彻底更换.油炸反复高温所产生的热变质物质不断积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一些潜在危害,如脂质过氧化物在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作用,羟基过氧化物及过氧化次生产物、多聚物等有致突变作用,煎炸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增高,用反复高温油脂加工的油条具有突变性.为此,我们对街头食品中煎炸油的卫生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
第一节面神经炎
1 概述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激发因素可能为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继而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也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个体征.面神经炎的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
-
腓骨肌萎缩症一家系调查
腓骨肌萎缩症亦称遗传性神经原性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四肢远端肌肉对称性萎缩的遗传病,主要是周围神经远端对称的脱髓鞘和轴突变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