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施万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可能的分子机制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 Scs)是周围神经系统中特有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它包绕周围神经的轴突,是周围神经的成髓鞘细胞.根据功能定位Scs分为4类:成髓鞘Scs、非成髓鞘Scs、卫星Scs和终板Scs [1].Scs的功能非常活跃,在维持周围神经功能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周围神经受损后,Scs能够反应性的分裂增殖,分泌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黏附分子,为周围神经的再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因此Scs作为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因子,也逐渐成为目前神经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图1).
-
维生素E在妊娠过程中的作用
1922年Evans和Bishop首次发现一种脂溶性膳食因子对大鼠的正常繁育必不可少[1],后来这种因子被命名为维生素E.由于在生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妊娠过程中缺乏维生素E可导致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和胎儿生长受限[2].其作为一种与生殖相关的营养因子,有研究发现它参与植入过程和胎盘形成过程,但是作用的确切时间和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保健食品中肌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肌醇是一种带有6个羟基的6碳化合物,无色、水溶性、味甜,耐酸、碱及热.肌醇有9种形式,但唯有肌型肌醇具有生物活性.40年代所作的动物试验结果就表明肌醇是一种必需的营养因子,后来的研究亦指出动物饲料中需要含有肌醇.肌醇除了来自食物,也可在细胞内合成.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ALS)属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至今不明.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主要累及40岁左右的人群,对家庭、甚至于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我国,ALS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05%,全国大约有20万以上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的主要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多种非药物的支持治疗.目前在治疗中使用的一种药物利鲁唑(riluzole),是惟一通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认证并在全球广泛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谷氨酸的释放,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营养因子的释放来发挥作用[1].然而,经多项临床试验验证:该药也仅仅是缓解疾病的发展,却不能使"运动神经元"患者得到康复[2].
-
中枢神经再生策略:增强神经因子介导的再生环境"允许"作用
1 再生环境"允许"作用的基本机制神经再生环境是神经生长的基础环境,是由细胞基质、神经元、轴,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等结构与维持神经生长和功能的神经介质,以及提供神经功能活动的微循环和代谢环境等构成的物质环境.神经再生环境受自身分泌的各种神经生长相关的营养因子、调节因子等的调控.
-
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的常见原因,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多.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I)具有增强体内营养因子作用,减缓或中断周围神经髓鞘脱失,促进神经的生长和髓鞘的修复.
-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炎症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数量多且分布广泛的一种胶质细胞,参与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形成和维持血脑屏障、引导神经元发育和参与突触重塑、促进谷氨酸代谢、维持细胞外K+稳定、产生神经元及其他胶质细胞所需的营养因子等[1].此外,星形胶质细胞在CNS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形成,这使其成为CNS细胞中有位置优势首先感知和抵抗外来异物入侵的"哨兵".
-
女性糖尿病患者当心吃出贫血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贫血在女性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发生率,一方面是由于女性月经生理周期性失血,另一方面是某些女性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过严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后者是女性糖尿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造成贫血的营养饮食因素及贫血危害贫血主要涉及的营养因子是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它们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原料或者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铁缺乏造成的是缺铁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是巨幼红细胞贫血;女性糖尿病患者贫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但是长期素食者易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也可能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两娄贫血在临床检验中很容易区别.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脑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GDNF)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克隆胚胎鼠的GDNF基因,构建pcDNA3-GDNF-GFP质粒,注射于大鼠脑出血部位,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对出血后脑组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NF能降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减小出血后的血肿体积和大坏死面积,且能增加脑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GDNF能改善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学,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脑组织的抗损伤能力,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胎儿肝脏和成人的肾脏,刺激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但近研究表明,EPO是一种多功能营养因子及神经保护因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作用,能保护大脑在缺血、缺氧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神经元损伤,是一个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神经保护剂[1].近来几项研究发现[2-4],EPO对脊髓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急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给予外源性EPO,研究脊髓损伤后EPO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为探索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也为EPO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策略
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然而单纯降低眼压并不足以防止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进行性损害,其他病理机制也很可能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和视神经的损伤.所有可能造成RGC凋亡的因素如谷氨酸毒性、营养因子中断、血管异常、胶质细胞活化及一氧化氮的毒性等,均可能与青光眼的病变有关[1].虽然目前尚无一种被完全公认的青光眼发生机制,但研究人员可基于这些理论验证各种视网膜和视神经保护策略,然后在不一定影响眼压的情况下研究和选择防止、延缓RGC病变的药物.下面笔者仅就药物的治疗策略方面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其他如基因治疗、神经移植、自体免疫及疫苗注射等可能的治疗方法将不在此一一尽述.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物质,有促进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中枢及外周神经发育、生长及修复损伤的作用,是一种维持神经细胞存活的重要营养因子[1],属国家一类新药.为了探讨其对脑梗死的疗效,我们于1998年2月~2000年6月采用 bFGF 治疗脑梗死50例,并与常规综合疗法40例对照,证明其疗效优于常规综合疗法.
-
运动影响脑可塑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脑的可塑性理论为儿童少年脑发育的促进、临床各类脑病的康复、老年人脑衰老的延缓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综述了运动对脑可塑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认为,不同运动模式对脑可塑性的影响具有区域特性;运动诱导的脑可塑性除受运动强度、时间影响外,还与年龄有关;脑损伤的运动康复应考虑脑损伤的类型、程度,合理选取强度;运动影响脑可塑性的机制非常复杂,运动产生的营养因子、活性氧族水平及突触联系的变化参与了运动诱导的脑可塑性变化.
-
TrkB和BDN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组织,34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对应的阳性淋巴结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kB和BDN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59.4%,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一例表达.TrkB和BDNF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浸润至胃壁全层、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的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浸润至胃壁全层、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P<0.01).胃癌转移患者TrkB和BDNF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76.5%,26/34;70.6%,24/34)较原发灶(85.3%,29/34;82.4%,28/34)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kB和BDN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增强提示肿瘤可能已发生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
-
营养因子对药用植物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由植物通过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细胞生命活动或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化合物。自然界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都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随着药用植物市场需求的增大,野生植物资源逐年减少,利用愈伤组织获得次生代谢产物是目前解决供不应求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营养因子对药用植物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全谷物食品对人体健康重要的营养健康因子探析
探究全谷物食品对人体健康方面较为重要的营养健康因子,更好的指导人们进行饮食结构调整,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将谷物按胚芽、胚乳、皮层三部分进行营养素含量的全面分析.以此来探析全谷物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批判以往的饮食习惯,以调整促进相应正确的饮食习惯.全谷物中富含多种营养健康因子,尤其是我们以往抛弃的皮层部分所富含的营养健康因子,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易缺乏的.而且只有均衡的摄入相应的营养素我们的身体才可以更好的吸收运用上它们.我要积极宣传有关均衡摄入谷物的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以促进和提高人们的营养健康水平.
-
HGF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 mRNA及c-met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肾营养因子,但HGF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仍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给予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腹腔注射重组HGF,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c-met mRNA的表达和病理变化,观察了HGF对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作用及机制.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与内膜异位症
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的生物化学IGFs是小分子量多肽,IGF-1有70个氨基酸,IGF-2有76个氨基酸[5].两种分子有62%的氨基酸同源性.它们的结构与胰岛素相似,是包括含有3个二硫键桥的多肽链.IGF-1的基因编码区位于12染色体长臂上,含6个外显子;IGF-2的基因编码区位于11染色体短臂上,与胰岛素基因毗邻[1,2].IGF主要合成部位是肝细胞,其合成受GH和营养因子的调节[3].
-
羊膜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元的促再生作用
目的探讨羊膜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AD)立体定向注射破坏一侧黑质,制成PD大鼠模型,然后将鼠成活羊膜细胞悬液植入受损侧纹状体,并与死羊膜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假移植对照.结果活羊膜细胞移植可减少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尤其有意义的是在活羊膜细胞移植靶点周围出现了来源于宿主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结论活羊膜细胞移植能够增加PD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神经纤维的数目,到底是纹状体残存多巴胺神经元的再生,还是羊膜细胞分泌的营养因子激活了脑内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营养因子调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目前成年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后功能修复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神经发生受体内外多种信号分子的调控,许多内源性营养因子影响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本文就多种营养因子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调控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