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苯二甲酸作业工人皮肤污染量调查研究
选择43名对苯二甲酸(TPA)作业工人进行动式个体采样,并于下班前按区域比例取样法测定TPA的皮肤污染量,留取其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分析尿TPA,工后对调查对象进行肺功能-通气量的检查.结果显示,TPA粉尘是一种分散度较高的有机粉尘,TPA的皮肤污染量与空气TPA浓度呈双对数线性相关,工人尿TPA负荷与其TPA的吸入总量呈对数相关,而尿TPA负荷与TPA皮肤污染量及TPA暴露总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从人群角度说明,TPA经皮肤吸收不是吸收的主要途径.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6年6月至2001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用盐酸戊乙奎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治疗组424例,其中男183例、女241例,年龄8~67岁,平均(32.6±14.9)岁;口服AOPP 患者396例(其中有3批共128例群体中毒),农药种类:甲胺磷302例、敌敌畏47例、乐果21例和混配农药26例,经呼吸道、皮肤污染AOPP患者28例.
-
一起皮肤污染引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
2000年7月20日,我县某村发生一起4人集体农药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及动物试验,证实为一起有机磷农药污染皮肤所引起的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职业性接触三硝基甲苯所致皮肤污染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危害
三硝基甲苯(TNT)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主要以粉尘形式,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由于对安全方面的严格要求,硝铵炸药的生产目前仍为半机械化,大多工序仍需手工操作,皮肤污染十分严重.因此,TNT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TNT中毒的主要原因 [1,2].近年来,人们在对TNT传统的靶器官肝脏、晶状体等研究的基础上,愈来愈关注职业接触TNT对生殖功能的潜在危害.为了解和探讨TNT接触工人皮肤污染状况及其职业危害,我们对林县化工厂硝铵炸药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TNT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巧用保鲜膜保护骶尾部自粘性敷料
在临床压疮防治中,自粘性敷料因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已普遍使用.敷料使用期为7d,若被污染或松懈等则需及时更换.压疮及压疮高危人群常因病情重,需绝对卧床休息,易发生便秘、肠胀气等不适而需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后肠道内常会残留很多余液,再次排便时液体易流至骶尾部浸湿敷料,引起敷料松懈、皮肤污染.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保鲜膜保护骶尾部自粘性敷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慢性丙烯酰胺中毒3例报告
丙烯酰胺(aryalmide,AM,化学式CH2=CHCONH2)为有毒、无气味的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水溶性较强,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酰胺,后者广泛应用于石油和矿山开采、隧道建设、污水处理、纸浆加工及管道内涂层等行业.丙烯酰胺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及胃肠道吸收,低浓度长期和高浓度短期接触可导致作业工人皮肤、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损伤,其中尤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重[1].我国是全球大的聚丙烯酰胺生产国,丙烯酰胺单体的生产企业较多,很多生产企业防护措施差,工人防护意识不强,导致中毒事故不断发生,成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1972年起国内关于丙烯酰胺中毒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均出现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病例报道较为少见.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小组2007、2014、2016年先后在某农科化工有限公司确诊3例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
-
突发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心理干预
突如其来的恐怖事件和应激事件,如战争、地震、洪水、空难、瘟疫流行、爆炸、火灾、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等都会破坏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使公众群体处于危机状态之中.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一种或多种化学物意外释放,使处于正常工作学习中的群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吸入、摄入或皮肤污染大量化学物,使机体发生各种中毒病变、精神创伤、致残或死亡,造成灾害性突发事件,对社会对公众生命财产损害极大,并将由此产生较长时间的精神和心理障碍.
-
换血疗法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换血疗法,共抢救28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8例,女20例。年龄14~47岁。中毒后就诊时间10分钟至8小时。住院时间6~42天。中毒方式:自服26例,误服1例,皮肤污染1例。药物种类:甲胺磷14例,敌敌畏8例,乐果4例,甲胺磷并地西泮2例。……
-
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皮肤污染水平研究
目的对二甲基甲酰胺(DMF)接触工人皮肤污染和吸收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不同车间、岗位的42名DMF接触工人进行个体采样,测定DMF的皮肤污染量,尿甲基甲酰胺(NMF)含量,并测量DMF接触工人所在的作业岗位空气中DMF的浓度.结果整理车间皮肤DMF吸附量高(345.86μg/L),高于干法(159.99μg/L)、湿法(114.75μg/L)车间.整理岗位的皮肤DMF吸附量高(345.86μg/L),高于涂头(127.03μg/L)、制浆(156.401μg/L)、放卷(125.36μg/L)、收卷(152.67μg/L)岗位.整理车间空气中DMF浓度(10.77mg/m3)不超标,干法(28.68mg/m3)、湿法(43,62mg/m3)车间空气中DMF均超标,收卷(9.18mg/m3)、整理(11.80mg/m3)岗位空气中DMF浓度不超标,涂头(61.68mg/m3)、制浆(86.07mg/m3)、放卷(20.08 mg/m3)岗位空气中DMF浓度均超标.尿中NMF均可检出.结论空气中DMF浓度不超标时,只要有严重的皮肤污染,同样可对机体造成危害.DMF污染不仅与车间空气中DMF浓度有关,还与皮肤DMF污染程度有关.DMF的经皮吸收不容忽视,个人防护相当重要.
-
TNT作业工人晶体损害调查
目的探讨TNT对作业工人眼部的损害.方法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按GB-11512-1989 标准进行诊断和损害分级.结果眼晶体损害者77人,检出率21.21%,TNT白内障40人,患病率为11.02%,且装药工TNT白内障患病率高,晶状体改变与性别有关.结论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皮肤污染,特别是装药工段.定期调换工种,减少累积接触量.
-
某炸药厂三硝基甲苯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三硝基甲苯接触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皮肤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全身皮肤三硝基甲苯污染量与空气中三硝基甲苯浓度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全身皮肤污染以手的污染为严重.结论: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其空气中粉尘浓度及皮肤污染状况.
-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所致皮肤污染对眼晶状体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和探讨三硝基甲苯(TNT)接触职工皮肤污染状况及职业性TNT晶状体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8名TNT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以体检中新诊断为晶状体损害的职工作为病例组,测定病例组和1:1配对对照组职工的皮肤TNT污染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晶状体异常检出率为24.87%,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种有差别;全身皮肤TNT污染量与空气中TNT浓度之间不成正相关(r=-0.36,P>0.05),皮肤TNT污染量面部≥0.15 mg/9 cm2(OR 14.00,95%CI 2.66~37.17)、颈部≥0.15 mg/9 cm2(OR 10.00,95%CI 1.55~15.49)、手部≥1.50 mg/9 cm2(OR 5.00,95%CI 1.05~23.82),是晶状体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目前的TNT作业条件下,眼晶状体改变仍为敏感、特异和常见的危害,TNT污染皮肤并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接触职工晶状体损害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更重视和加强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