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概念隐喻视阈下的中医之“神”
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阐释中医之“神”的概念原型.通过对源域即宗教的和哲学的神与目标域即中医之“神”的映射,阐释了中医之“神”的概念来源、概念内涵和概念变迁.《内经》的神概念是基于物质层面的神,通常意义上的精神是物质神的功能之一.形神合一是以物质神为前提的对神的产生、运动以及功能、结果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的高度概括.对其概念的阐释不仅有助于原有中医理论的理解,还有助于使其适应新的文化氛围,使其在现今获得新的发展,以充实中医理论.
-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以“湿邪”概念为例探讨了中医“六淫”概念隐喻.将中医“湿邪”的特征和致病特点与自然界之“湿(气)”的特征进行类比,认为中医“湿邪”概念的形成来源于自然界之“湿(气)”概念的跨域映射;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六淫”病因概念并非实体或具体概念,而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在身体体验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界相似性的心理联想,不自觉地将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具体概念通过隐喻的认知手段跨域运用到病因领域而形成的抽象概念.中医“六淫”概念范畴经历了由真实病因向隐喻病因转变的历史过程,具有隐喻的认知特征.
-
概念隐喻视角下中医术语英译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文化中有关疾病和医药的概念隐喻早有研究。人们认为中国有关疾病的隐喻有两个来源:传统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实践。对医学隐喻分析后发现,有四组互相交叉的隐喻为重要,即身体作为能源系统,身体作为内部气压环境,通过身体保持平衡的重要性,身体作为阴阳关系的代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跨文化隐喻分析会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人如何构筑现实的概念,如何交际,如何完成认知过程[1]。有研究[2]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了《黄帝内经》隐喻语言的类型与功能,有学者[3]又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了《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但迄今为止,鲜有人从概念隐喻角度探讨中医术语的命名原则与翻译问题。因此,本文拟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结合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策略,以中医术语英译为例,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策略,旨在为中医术语的命名、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
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的隐喻映射:作用机制及其解释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大量行为与神经层面上的研究都揭示了温度与社会情感之间的隐喻关联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意义.“隐喻一致性效应”与“隐喻补偿效应”被用来阐述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作用机制.而个体早期经验的不断“架构”构成了对这一隐喻形成的解释.此外,神经层面的研究也发现,脑岛可能是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隐喻映射的神经基础.未来的研究需从完善研究方法、深化作用机制、从发展的角度探索形成机制的研究以及注重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研究的应用拓展等几个方面着手.
-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人类的抽象概念系统是以感知觉经验和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大量研究证明,抽象概念的加工同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空间隐喻、温度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多重隐喻对认知的影响、探索塑造隐喻映射单向作用与相互作用的因素,并关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