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血管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血管狭窄导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6例,按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较治疗组,低血压出现少,但复发、脑卒中发生率高(P<0.05).结论 临床对因血管狭窄引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狭窄程度.
-
影像学技术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外科学专业,血管外科均为年轻专业.近十几年来,国内正式提出了腔内血管外科学的概念,随着血管镜技术、腔内隔绝等技术的不断拓展,并联用了PTA(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支架成形等介入技术,已应用到从主动脉到外周静脉的几乎所有血管外科领域,推动了我国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而其中很重要的技术原因就是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一例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影响肾移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为1%~23%,平均10%左右[1].我院近期对一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第310例--胸闷、双下肢疼痛、腰腹痛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间断胸闷、双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并伴腰腹痛2个月,于2003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2001年5月16日晨起无诱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于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壁)",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扩冠及抗血小板等治疗.5月20日突发双眼左侧偏盲,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5月30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100%闭塞,前降支中段肌桥,行右冠状动脉经皮球囊扩张+支架成形(PTCA+STENT)术,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 mg/d,3个月后自行停药.
-
腹腔镜下左髂-右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治疗髂动脉闭塞
目前治疗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是动脉旁路移植和支架成形,但是这2种方法都不是完美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其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血管外科医师的关注.国外十几年来的经验证实,腹腔镜技术在腹部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近在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了1例髂动脉和股总动脉闭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载药球囊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1974年,Gruentzig在苏黎世进行了第一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至今数十年间,球囊扩张已成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手术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球囊、导丝等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改善,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始终是这项微创术的一个主要缺陷.载药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DEB)是针对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手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新技术.2001年,德国学者Scheller完成了DEB的初步设计,德国BRAUN公司第一个推出了DEB,并首先运用于冠脉疾病的治疗.目前,DEB在冠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已经被证实,然而其在PAD中的应用尚未受到重视,本文综述DEB在PAD中的应用.
-
支架成形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双髂动脉闭塞的中长期疗效
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开腹手术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腔内技术无疑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我们2006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腔内技术治疗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中长期疗效报道如下。
-
传统手术结合腔内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28例
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临床上常见的是主髂动脉合并股腘动脉闭塞.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4年2月采用传统手术与腔内支架结合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共 28例,现报告如下.
-
普及血管外科基本知识提高血管疾病诊治水平
国内血管外科专业从无到有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血管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治疗等方法在较大规模的医院中已普遍开展起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等高难度的手术,在国内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小口径的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原位转流术,可使血管架桥到足背或胫后动脉,使很多患者得以康复.各类颈动脉血管重建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技术的开展,使颅外颈动脉闭塞的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血管镜技术的应用及带膜支架介入治疗各种动脉瘤,外伤性动静脉瘘等,使介入治疗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布加综合征的各种转流术已在国内广泛地开展,经皮经腔穿刺针破膜球囊扩张成形术及下腔静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等方法已在国内一些专科医院获得可喜的成果,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监护设施的应用使得患者的安全系数及治愈率进一步得以提高.
-
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一例
患者 男性,50岁.4年前因顽固性高血压发现双侧肾动脉狭窄.其中左侧肾脏狭窄度较重,肾脏明显萎缩,同位素检查证实该侧肾脏已经基本丧失功能;右侧肾脏功能相对较好.于本院血管外科行左侧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加支架术(PTA+Stent).
-
内膜切除还是支架成形: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常见的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高达10%~17%[1,2],而无症状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也可达2%[3].提示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
重视他汀类药物对卒中预防的作用
卒中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在我国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很高.经过国家"九五"、"十五"期间的专项科技攻关[1],卒中的治疗,特别是在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初步报道
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急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一个主要原因[1-3],严重病例预后较差[4]。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发作的人群,即使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其狭窄程度及患病率也会增加[4-7]。研究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置入球囊式支架成形术后患者复发率下降[8-10],但这些操作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如血管损伤)[11-12]。Wingspan支架系统采用自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近年来用于临床,证实安全和有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发生率低[13-15]。本文介绍了我科应用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
椎动脉开口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断裂再狭窄一例
患者男,58岁,因"基底动脉及左侧椎动脉开口狭窄支架成形术后16个月"入院.2009年8月10日16时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突发头晕伴行走不稳,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2h后症状基本消失,仍感轻微头晕不适.2009年8月12日22时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含糊、复视、行走不稳伴左侧肢体无力,无抽搐大小便失禁,无声音嘶哑,无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
支架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脑梗死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2 d"于2008年9月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入院前半小时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
经腔内逆行支架成形术治疗危急性颈总动脉狭窄一例
患者男,53岁.主因突发失语、意识障碍1h住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查体:BP150/100mmHg,神志朦胧,运动性失语,双眼球向左侧凝视,颈总动脉搏动良好无杂音,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双Babinski征(+).头颅CT示左额叶深部多发陈旧性低密度病灶.
-
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影像学诊断、发病特点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分析了82例动脉和静脉源性搏动耳鸣的DSA不同特征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对3例颅内动静脉瘘,16例自发性颅底脑膜动静脉瘘,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3例颈动脉狭窄,1例颅内动脉狭窄,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2例静脉窦憩室,46例优势引流侧的静脉窦狭窄,2例枕窦狭窄分别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入路,选用螺旋圈、NBCA胶、Balt球囊、自膨式支架和颅内微支架性行栓塞与支架成形处理。结果82例介入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搏动性耳鸣在2天内均消失。平均门诊随访5~36月,4例动脉源性耳鸣于介入术后3月复发搏动性耳鸣,经二次栓塞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病例在支架成形和支架辅助螺旋圈栓塞后均未出现复发征像。结论应用经血管内的诊治方式可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顽固的搏动性耳鸣提供新的选择途径,有助于为鉴别和研究其他类型的耳鸣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
脑静脉窦狭窄的影像解剖特征与临床诊治的探讨
目的 探讨173例症状性脑静脉窦狭窄的影像解剖特征和不同治疗方式处理脑静脉窦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深圳南山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于2001年8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脑静脉窦狭窄173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证实.位于横窦和乙状窦交界部150例,位于上矢状窦中段18例,位于乙状窦近心段3例,直窦部2例,另外合并静脉窦憩室14例,合并Labbe's静脉狭窄3例.其中121例做了支架成形,52例行单纯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本组单纯抗凝并溶栓和支架成形的173例治疗均获成功,其中2例在经动脉溶栓中出现同侧颞枕叶出血,1例并发横窦区硬膜外血肿;经对症治疗后愈合满意.本组经门诊随访1~9年,9例头晕复发经DSA证实没有支架内再狭窄或新的血栓形成.本组有168(占97%)例静脉窦狭窄的部位在乙状窦和横窦交界区以及矢状窦中段,比较解剖学特点,此处均为脑蛛网膜颗粒的集中部位.结论 脑静脉窦狭窄和窦内蛛网膜颗粒的异常生长有关;其引发的多种神经损害可以通过单纯抗凝、溶栓或支架成形得到治愈;本组结果表明中远期的疗效较为满意.
-
TCD超声辅助动脉溶栓结合颅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一例
早晨6:40推入导管室,经过20min全身麻醉,7:00(发病后4h)急诊行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近段闭塞(图1),可以明确急性脑梗死。立即从位于右侧颈内动脉的造影导管内快速推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 mg,拔除造影导管。然后在全身肝素化下(静脉注射5000U肝素),将6F导引导管置于右侧颈内动脉,在透视路图引导下通过导引导管将微导管( Powler14)送达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处,借助微导丝将微导管穿过血栓到达闭塞段远端正常血管腔,并造影证实。
-
经皮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
采用动脉内支架辅助治疗冠状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甚至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已经许多临床观察结果证明长期疗效十分满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