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释
张仲景对黄疸的辨治既定脏腑,又辨气血,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条条文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黄疸病的主要病变脏腑,还指出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导致湿热发黄的病机.临床上黄疸病早期多以湿热或寒湿困脾,致中州失运为主要矛盾,故黄疸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密切相关.黄疸的重要病机是瘀,治黄要活血,仲景这种瘀血致黄的思想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条条文中得到体现,其治黄活血的思想在其用药中亦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表明黄疸与血瘀有关.
-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浅析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的病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瘀阻血脉,黄疸的治疗主要是调理脾胃,活血化瘀.
-
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例
根据<内经>"湿热相交,民当病疸"和<金匮要略>"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论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肝胆湿热瘀毒为患.其治疗,<仁斋直指方>有"治法纲领大要,疏导湿热于大小便之中"之论;仲景治黄疸立大黄、硝石泻下瘀热之法;近人关幼波"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之说都给予我们很大启示.结合临证近20年的治疗体会,认为在清热利湿基础上,使用活血药化瘀生新,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有利于防止转变成慢性肝炎兹举病例如下.
-
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临床意义
1 与脾胃关系密切 脾者,仓廪之官,主运化,喜湿而恶燥,其味甘,其色苍,至阴之类也.黄疸者,土湿而感邪也,太阴湿土主令,以阳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阴之湿也.惑邪而卫闭,湿淫内生而不外达,脾土湮郁,水谷不消,谷气于浊,故有倦怠乏力、纳差、腹胀、食后尤甚、恶心厌油腻等脾胃症状.
-
对"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认识
通过对张仲景俭匮要略·黄疸病篇))的学习,认为黄疸病位在中焦,"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现代医学亦证明黄疸的发生涉及到血,治疗时应特别重视治血活血药的运用.
-
伍炳彩从病位辨治肝炎经验
吾师伍炳彩教授临床30余年,治疗肝炎颇有经验,尤重审清病位之所在,然后指导处方用药,常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病位肝炎的病因要紧抓一个"湿"字,<内经>"湿热相交,民病黄疸",<金匮要略>"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可见,肝炎的病因主要是湿热与寒湿,但也不排除疫毒、火劫、房劳、血淤等因素.病机上要明确本病是湿热由气分影响到血分,<伤寒论>"淤热在里,身必发黄",<金匮要略>"脾色必黄,淤热以行",张仲景早已明示了这一点,故后世有"治黄必活血,血行黄易却"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