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活性与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作者:丁鹤林;郭颖;徐明彤;张少玲;陈黎红;黎锋;朱振宇;邓诣群;傅祖植

    背景:目前已知血管紧张素Ⅱ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有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抑制核因子κB活性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0-03/04在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51只纯种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方法:①对其中39只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链脲佐菌素溶于枸橼酸缓冲液(0.1 mmol/L,pH=4.5),按60mg/kg腹腔内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维持在13.9 mmol/L以上则模型制备成功.随机将造模后39只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n=17,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正常饲养)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n=22,腹腔内注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剂量20mg/kg),2次/d].其余12只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成糖尿病模型,正常饲养.②各组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核因子κB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37℃水浴后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减去4℃检 测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则为肾素活性.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经正态转换后再作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Ⅱ含量和肾素、核因子κB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大鼠各脱失1,6,13只,进入结果分析11,11,9只.①核因子κB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相近.②肾组织肾素活性:3组相近.③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P<0.01).④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增加,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后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下降.

  • 糖肾安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

    作者:赵雪梅;李才;张秀云;苗春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糖肾安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N),糖尿病组(DM),糖肾安处理的糖尿病组(DM+T)和氨基胍处理的糖尿病组(DM+A).糖尿病大鼠用糖肾安(6 g·kg1)处理8周后,检查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损害程度.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及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升高(P<0.01).糖肾安处理未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但Scr、BUN水平和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P<0.01).给予糖肾安后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已升高的肾小球体积/体重比值.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区PAS阳性染色物质沉积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呈节段性增厚,上皮细胞足突部分融合,糖肾安处理后这些形态改变明显改善.结论:糖肾安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明显改善作用.

  • 复方鱼油对糖尿病大鼠内耳病变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桂茹;武志;王晓明;孙乐;王海涛

    目的:观察复方鱼油对大鼠糖尿病内耳病变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共16只,B组为糖尿病对照组18只,C组为复方鱼油治疗组16只.B、C两组静脉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1体重,3周后C组动物每日灌饲复方鱼油持续9周.测试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记录动物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结果:C组动物TC、TG、LDL和VLDL较B组明显降低(P<0.05);C组动物听觉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潜伏期较B组缩短(P<0.05),Ⅲ波阈值降低(P<0.05);透射电镜下B组动物内耳毛细胞内大量脂滴聚集,线粒体、高尔基体空泡样变性,微血管壁内皮细胞肥大增生,基底膜增厚,C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鱼油能明显降低血脂,并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内耳病变.

  • FFA及OCT对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活体观察

    作者:孙伟;林少芬;李涛;田蓉;胡昕倩;谢满云;王菁;唐仕波

    背景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是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以往主要用离体眼球进行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可活体观察眼底,但目前FFA和OCT联合用于DR模型的观察尚未报道. 目的 将FFA和OCT联合用于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的眼底检查,动态观察糖尿病模型早期阶段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溶于柠檬酸钠溶液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式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成功后第4、8、12周在大鼠全身麻醉状态下采用FFA联合Spectralis HRA+OCT(SD-OCT)动态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左眼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情况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FFA检查时大鼠腹腔内注射质量分数20%荧光素钠(0.012 ml/g)并快速观察视盘及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视网膜共9个方位的视网膜血管情况,OCT检查时测量距视盘上方、下方、鼻侧、颞侧2个视盘直径(DD)处的视网膜厚度.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视网膜厚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大鼠的视盘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走行呈放射状.荧光素钠注射后60 s背景荧光消失,需重复注射.至造模成功后12周,各组大鼠视网膜均未发现荧光素渗漏.OCT结果显示,正常SD大鼠的OCT图像与人类相似,共分为十层,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距视盘2 DD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方向视网膜厚度及内外界膜间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周、8周,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和内外界膜间厚度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测量的视网膜厚度和内外界膜间量化分析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结论 SD-OCT联合FFA有助于活体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厚度的动态变化,评估血管渗漏情况,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防治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 小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特点

    作者:季中华;刘紫庭;乔瑞冬;梁根强;王辉;雷洪伊;徐世元

    目的 制备与人类2型糖尿病(T2DM)发病过程类似的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食雄性SD大鼠8周,诱发胰岛素抵抗,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T2DM.继续高脂高糖喂食8周,持续监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的变化,Von-frey纤维毛和Plantar Test监测大鼠足底触痛觉和热痛觉的变化,使用AD Instruments检测坐骨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电镜检测坐骨神经形态病理学改变.结果 此方法制备的T2DM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有:⑴STZ注射前、注射4周和8周后的50%缩足阈值分别为(11.8±0.8)g、(8.4±0.7)g和(16.2±1.4)g,缩足潜伏时间(PWTL)分别为(10.2±0.9)s、(8.3±1.2)s和(13.2±1.0)s.外周痛温觉从过敏逐渐转变为迟钝.⑵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在4周和8周时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4周时相比,造模组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在8周时进一步下降(P<0.05).⑶坐骨神经出现明显的脱髓鞘、轴突萎陷神经病变.结论 高脂高糖喂养结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T2DM大鼠模型,伴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可用于T2DM及其慢性神经并发症的研究.

  • 双黄益骨方对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赛美;熊曼琪;陈长青;熊莉华;朱艳芳;杨艳红;邓常青;冯鑫

    目的观察双黄益骨方对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复合造模法,建立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MDO)的大鼠模型,设中药预防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伪手术)组,治疗6周后,检测脱氧吡啶啉(Dpd,为Dpd与尿肌酐的比值)、血清骨钙素(BGP)及左后肢股骨、腰椎(L4,L5)生物力学等指标.结果尿Dpd、血清BGP中药预防组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4椎体凹入试验,模型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预防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值虽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益骨方能刺激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成骨细胞分泌,促进骨胶原的合成;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从而可能改善MDO大鼠的骨质量,预防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 肝动脉血流及一氧化氮、内皮素浓度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心;黎一鸣;周娟

    目的:探讨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肝脏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应用微电磁流量计测定肝硬化时肝动脉血流量(HABV)、肝动脉脉搏(PI)、肝动脉平均峰值(HAI).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iNOSmRNA和ET-1mRNA的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肝组织和门静脉血液中NO含量.放免法测定门静脉血中ET-1浓度.结果:肝硬化组肝组织中iNOSmRNA和ET-1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正常组大鼠肝组织NO、门静脉血中NO和ET-1浓度都很低,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组显著升高(P<0.05).肝硬化门脉高压组肝动脉HABV、PI、HAI呈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肝脏微循环中扩血管物质NO和缩血管物质ET-1浓度的比值改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与门静脉系统高动力血流状态,血管渗透性增加等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肝动脉血流量增加,一方面促进NO/ET-1比值的失衡,另一方面通过肝动脉缓冲作用,导致肝内门静脉循环受阻.

  • 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肝组织一氧化氮、透明质酸和CD44水平变化实验研究

    作者:杨小平;李今

    目的:探讨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形成过程中一氧化氮(NO)、透明质酸(HA)和CD44产生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变门脉高压组(CPH组)和正常对照组(NL组).在应用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O、HA水平和CD44的表达.结果:CPH组肝组织NO、HA水平显著高于NL组(P<0.05),CPH组肝组织CD44表达水平与NL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O产生水平和HA浓度的变化参与了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肝脏局部微循环血流量和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和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