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50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按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0例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改善率为80.00%,与手术前比较,患者的HSS及Tegner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改善组和未改善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因、软骨缺损面积、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病程>12个月、有外伤、软骨缺损面积>4 cm2、合并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程度Ⅲ级+Ⅳ级、术后合并并发症为影响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但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多样,需针对性地进行防控.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只实施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联合治疗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该研究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1例(74膝),于关节镜前实施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磁共振诊断结果中膝关节软骨损伤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个数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诊断的灵敏度为97.07%.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行MRI及手术或关节镜诊断,以手术或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T2 WI序列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25%、98.39%、89.31%;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04%、97.58%、93.13%.结论 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诊断准确度较高,可作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的依据.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在手术后Lvsholm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用于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及临床预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关节清理术治疗,微骨折术组则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结果:微骨折术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微骨折术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微骨折术组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幅度、膝关节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HS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评分(75.34±2.54)分、疼痛评分(2.11±0.33)分、运动能力评分(80.21±3.45)分、手术平均时间(80.21±3.45)min、住院平均时间(8.27±2.45)d、总有效率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析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与保障。方法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关节切开直视术,实验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行关节镜射频治疗法,不仅切口小、美观、病痛轻、并发症少,并且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6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关节清理术,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显效24例(39.34%),总有效率为70.49%;观察组显效38例(62.30%),总有效率为90.17%。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磁共振对青少年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作用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磁共振在青少年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作用,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青少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核磁共振诊断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所有80例患者中,经磁共振扫描确定软骨损伤程度为1级、2级、3级、4级、5级的患者的分别有17例(21.25%)、20例(25.00%)、16例(20.00%)、15例(18.75%)、12例(15.00%).结论 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可以对青少年软骨损伤的情况进行有效诊断,并为损伤程度分级、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分析
目的 探析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临床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膝关节疼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SD-FS-SPGR)和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1序列(FS-FSE-T2W)检查后依据Outer bridge分级标准进行分型,随后进行关节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分级情况.结果 3D-FS-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敏感度、特异度为96.0%、95.5%,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Kappa=0.769,其诊断各级膝关节软骨损伤和关节镜检查的完全一致率为82.6%; FS-FSE-T2W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8.2%、74.2%,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Kappa=0.611,和关节镜检查完全一致率为70%; 3D-FS-SPGR对Ⅱ级及其以下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敏感性、特异性为94.0%、95.5%,和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Kappa=0.814,完全一致率为88%.结论 3D-FS-SPGR序列的MRI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病变诊断准确性和关节镜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且由于FS-FSE-T2W,对2度及其以下软骨损伤,3D-FS-SPGR序列诊断结果更接近关节镜诊断,确诊率高,可广泛推广和应用于临床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
-
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效果.方法 30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查,且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病理确诊.记录患者MRI诊断结果 ,同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MRI诊断符合率.结果30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发现软骨面损伤1级者118例,软骨面损伤2级者41例,软骨面损伤3级者65例,软骨面损伤4级者76例;经MRI检查诊断,共发现膝关节软骨损伤298例,其中软骨面损伤1级者117例,软骨面损伤2级者41例,软骨面损伤3级者64例,软骨面损伤4级者76例;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各级软骨面损伤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符合率为99.3%(298/300).结论 应用MRI进行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诊断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医生对治疗措施的制定及手术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可作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的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者(>85分、60-85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可行性好,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MR不同成像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确诊率,分析和探讨MR不同成像序列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43例考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常规给予SD-FS-SPGR(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和FS-FSE-T2W(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1序列)检查并根据Oter bridge分级标准实施分析,后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案的分级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发现,SD-FS-SPGR和FS-FSE-T2W在诊断各级膝关节软骨损伤过程中与膝关节镜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率分别为82.6%、70.0%,且SD-FS-SPGR在检测Ⅱ度及以下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0%、95.6%,与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率为88%。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过程中应用MR不同成像序列,其准确性基本等同于关节镜,而且由于FS-FSE-T2W对Ⅱ度以下膝关节软骨损伤确诊率较高,因此可以广泛用于膝关节软骨损伤。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清理术组(n=40)和微骨折术组(n=40).为清理术组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为微骨折术组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结果:治疗后,微骨折术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清理术组患者(P<0.05),其VAS评分低于清理术组患者(P<0.05),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清理术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其手术持续的时间短,术后疼痛的程度轻,身体恢复的速度快.
-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45例)和改进组(75例),为传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改进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的降低,且改进组患者VAS 评分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进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X2=5.1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对31例膝关节腔内出血所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对31例膝关节腔内出血所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膝关节腔内出血所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双氯芬酸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膝关节软骨功能为0级~ⅡA级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和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腔内出血所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膝关节软骨的功能,降低其TNF-α和IL-6的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电针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关节液中IL-1β、 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关节液中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康复组及电针结合运动康复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进行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制备,运动康复组在模型制备后给予电动跑台训练,电针结合运动康复组在运动康复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治疗4周后,各组兔膝关节软骨进行大体观察及HE染色,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存在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康复组和电针结合运动康复组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得以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有所缓解,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与运动康复组比较,电针结合运动康复组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进一步降低,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所下降(P<0.05).结论:4周的电针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关节液中IL-1β、TNF-α的含量,改善关节软骨的病理性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运动康复训练.
-
对比观察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70个软骨面部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MRI与关节镜的检查方式;其中MRI检查主要包含了FS-FSE-T2 W与T1-FFE序列;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结果与相关性.结果: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后,T1-FF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6.58%,特异性为96.72%;而FS-FSE-T2 W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91.63%.结论:MRI诊断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使用关节镜作为辅助检查工具,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