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药物应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金华英;李冰

    目的 研究不同药物应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选取恩替卡韦予以治疗,研究组选取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肝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GGT、AST及ALT)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对肿瘤标记物AFP水平表达予以抑制,并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甲胎蛋白异质体和异常凝血酶原的水平差异

    作者:林晓渊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不同 HBV-DNA 载量组别中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的水平差异。方法:根据 HBV-DNA 病毒载量将患者分为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测定 PIVKA-Ⅱ及AFP-L3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高载量组中AFP-L3和PIVKA-Ⅱ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适当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拷贝数,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期。

  • 18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证侯类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桑秀秀;杨慧银;王仲霞;王立福;余思邈;刘姝邑;何婷婷;景婧;许文涛;王丽苹;王睿林

    目的 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证侯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计算18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情况,分析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判断中医证型,比较主要体质类型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差异,并记录患者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果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整体偏颇体质类型分布以阳虚质[47例(26.1%)]、阴虚质[18例(10.0%)]、湿热质[17例(9.4%)]为主.男性偏颇体质以阳虚质[28例(19.7%)]、湿热质[16例(11.3%)]为主,女性以阳虚质[19例(50.0%)]为主.阳虚质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平和体质患者(P<0.05).中医证型以湿瘀互结[51例(28.3%)]、肝郁脾虚[44例(24.4%)]、湿热蕴结[36例(20.0%)]为主.肝郁脾虚组PTA低于气滞血瘀组(P<0.05).乙肝相关性肝癌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7例)体质以阳虚质[6例(35.3%)]为主,证型以肝郁脾虚[6例(35.3%)]及肝肾阴虚证[5例(29.4%)]为主.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以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湿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蕴结为常见中医证型.阳虚质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体质类型,肝郁脾虚及肝肾阴虚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中医证型.

  • PD-1/PDL1信号通路与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立萍;毕胜利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自然史可分为康复、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急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等[1].慢性乙肝(chronichepatitis B,CHB)是HBV感染发病的常见状态,CHB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毒感染时机和宿主的免疫状况.

  • 糖尿病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关联性调查分析

    作者:黄丽虹;张慧;张庆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研究所2002年4月~2013年5月住院期间的1536例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单因素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36例肝病患者中,良性肝病患者735例(47.9%),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801例(52.1%)。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发病率(32.6%)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3.5%,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1.425,P<0.05)、HBsAg阳性(OR=3.44,P<0.01)、年龄>50岁(OR=3.56,P<0.01)、BMI ≥25(OR=3.59,P<0.01)、CH≥3.38 mmol/L(OR=1.96,P<0.05)、和AFP≥400ng/ml(OR=31.01,P<0.01)是肝癌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可能是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 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肝内复发中的作用

    作者:倪俊;袁文斌;岑峰;严强;张国雷;顾凤元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术后肝内复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先后入组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65例术后肝内复发且具有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HCC患者.研究分为抗病毒组(n=42)和对照组(n=23).对两组患者复发后累积生存时间、复发时间以及复发后6个月Child-pugh分级、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甲胎蛋白(AFP)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复发后2年生存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抗病毒治疗组全组及其动脉栓塞化疗(TACE)亚组病例具有更长的累积生存时间(P均<0.05).射频消融治疗(RFA)亚组有无抗病毒治疗患者累积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TACE、RFA、再次手术)累积生存率的比较:a.单一抗病毒治疗(8例);b.联合另一种方式治疗(22例);c.联合另两种方式治疗(10例);d.联合另三种方式治疗(2例).其中a∶b;a∶c;a∶d;b∶c;b∶d的P值均<0.05.复发后6个月两组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复发肿瘤大小、原发肿瘤分级、复发后是否抗病毒治疗、有无肝硬化与复发后2年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 <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对于HCC术后复发中的存在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包括抗病毒治疗的联合治疗将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研究

    作者:宋燕;陈金华;易诗琼;杨楠;李德智

    目的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抗病毒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TACE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及血清中乙肝病毒(HBV-DNA)载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HBV-DNA载量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GSH联合抗病毒TACE疗法能显著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HBV-DNA载量,有效减轻肝功能损伤,效果显著.

  • HBx和HIF-1α在肝癌血管生成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凯歌;许刚柱;赵慧;徐莉;徐锐;姚杨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和22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HBx、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表达,光镜下记录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8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为73.81%(62/84).62例HBx阳性表达组中的HIF-1α阳性率为69.35%(43/62),明显高于HBx阴性组40.91%(9/22)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6.36%(8/22)(P<0.05).HBx阴性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HBx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73,P<0.01);HBx和HIF-1α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且转移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HBx阳性表达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HBx阴性组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P<0.01),有转移组MVD高于无转移组(P<0.01);有门脉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P<0.05).结论 HBx和HIF-1α广泛表达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二者呈正相关;HBx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 基因芯片分析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肝癌细胞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

    作者:姚杨;刘凯歌;兀威;许刚柱;韩长赋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肝癌细胞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①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细胞模型,通过transwell共培养技术,分别将肝癌细胞HepG2及稳定转染HBx基因肝癌细胞HepG2(HepG2-X)与HUVEC共培养.②分别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有643条基因差异表达明显,其中UBR3、ATXN3等19条基因经HBx干预后表达量明显上升,FOLR1、HSPs、ZNF等624条明显下降.结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筛选HBx参与的肝癌血管生成差异表达基因,为肝癌的诊治、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勇;冯继红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 (t) ide,NAs)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乙肝相关性肝癌且行TACE术患者共181例,经过筛选后将终的10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TACE联合抗病毒组)57例;对照组(TACE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每3个月1次,比较两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发生率、乙肝病毒DNA定量(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终47例、对照组终43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V DNA转阴率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组分别为17.02%、38.30%、42.55%,对照组分别为4.65%、13.95%、13.9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随访的12个月中,对照组有15例发生乙肝病毒激活,治疗组有4例发生乙肝病毒激活,HBV激活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ACE可以导致HBV的激活,NAs可以抑制HBV复制.TACE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 乙肝治疗对肝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晨;王希海;孙巍;卢再鸣

    肝癌是目前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致死率居所有癌症引起死亡的第二位,其中,85% ~90%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细胞癌〔1〕.在中国,2015年新发肝癌患者46.6万,同时高达42.2万患者因肝癌死亡;即使外科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内复发者仍高达60% ~70% 〔2〕.目前普遍认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由多基因参与、多步骤演变而来,但其深入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对于肝细胞癌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尽管随着治疗手段不断成熟完善,肝内肿瘤复发及转移仍是治疗后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大小、结节数目、血管侵犯、肝外转移、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理分级等都是影响肝癌肝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患者治疗后肿瘤复发是患者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

  • 回生口服液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展展;孙长宇

    目的 观察回生口服液(益母草、五灵脂、乳香、阿魏等)联合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行TACE术联合服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使用回生口服液.对照组30例,行TACE同时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 回生口服液具有对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改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调节机体的免疫.结论 回生口服液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异黏蛋白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冯佳丽;贺琼;胡辉忠

    目的 探究异黏蛋白(MTDH)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4例于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DH和Wnt5b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从基因层面检测它们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MTDH和Wnt5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5%和57.26%,癌旁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1%和22.58%,MTDH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H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2,P<0.05);MTDH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36)、BCLC分期(P=0.005)、淋巴结转移(P=0.026)、是否复发(P=0.005)有明显的相关性;MTDH和Wnt5b低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MTDH和Wnt5b高表达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0 1).结论 MTDH和Wnt5b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 肝癌组织中肾上腺髓质激素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姚杨;徐锐;芦江;苏杰;叶芸

    目的 研究肾上腺髓质激素(ADM)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正常肝组织及58例肝癌组织中ADM表达,同时计数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探讨ADM与MVD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ADM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级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ADM的高含量,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称为肝癌病变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IMP3与IGF2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胡帅;俞悦;高云;吕凌;李国强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乙肝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IMP3及IGF2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32例冰冻肝癌组织中IMP3及IGF2 mRNA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例IMP3强阳性染色及4例IMP3阴性染色对应的新鲜冰冻肝癌组织中IMP3及IGF2蛋白含量.结果:IMP3在62.2%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IGF2在59.8%肝癌组织及14.6%癌旁组织中表达.同时,IMP3与IGF2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rn=0.335,P=0.002).另外,IMP3高表达与Edmondson-Steiner 3~4级(P=0.001)、TNM 3~4期(P=0.001)、α-甲胎蛋白(AFP)> 200 ng/ml (P=0.012)及伴有门脉癌栓的肿瘤(P=0.018)均密切相关;与IMP3表达相似,IGF2高表达亦与Edmondson-Steiner 3~4级(P=0.001)、TNM 3~4期(P< 0.001)及伴有门脉癌栓的肿瘤(P<0.001)密切相关.结论:IMP3与IGF2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同时,IMP3与IGF2蛋白分子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分化程度及进展.

  • 复方斑蝥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效果及对免疫功能、VEGF的影响

    作者:靳松;黄兆明;吴春明

    乙肝相关性肝癌(hepatacei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临床新型抗肿瘤技术,在治疗HCC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TACE术并不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且存在乙肝病毒激活、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可能,增加了HCC患者术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风险[1].术后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乙肝病毒爆发带来的损伤,而复方斑蝥胶囊作为抗肿瘤中成药制剂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研究在抗乙肝病毒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应用于HCC术后患者,观察其复发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机体免疫力,报道如下.

  •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前HBV-DNA载量水平与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鹏;李又春;殷飞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HCC)患者术前HBV-DNA载量水平与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将56例行肝癌根治术的HCC患者按术前血清中HBV-DNA载量分为低复制组(血清HBV-DNA载量≤104IU/ml,n=35)和高复制组(血清HBV-DNA载量≥105IU/ml,n=21),观察比较术前3d和术后7d HBV-DNA载量变化例数及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变化、肝功能恢复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ALT、AST、TBIL指标较术前3d显著升高(P<0.05),而三组术后ALB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高复制组ALT、AST指标显著高于低复制组(P<0.05),而两组在ALB和ABIL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复制组肝功能恢复天数显著短于高复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复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7.62%)显著高于低复制组患者(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术前血清HBV-DNA的高水平载量将显著延长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同时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HBV基因型、亚型及其临床关系

    作者:谢碧霞;江家骥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人兽共患病的小DNA病毒,全球分布,引发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目前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或S基因序列异质性≥4%将HBV分为8种基因型A~H,并根据全基因序列异质性≥4%而≤8%将HBV同1种基因型再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基因型、亚型的HBV各具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发现可能与HBV感染途径、疾病谱、病程进展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反应具相关性.

  • MTDH和Wnt5b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万铁林;冯广帅

    目的 观察异黏蛋白(metadherin,MTDH)与Wnt5b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对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54名肝癌患者及2名正常肝脏患者中MTDH和Wnt5b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探讨MTDH和Wnt5b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HCC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MTDH表达阳性率为77.78%,Wnt5b的阳性表达率为68.51%,正常肝组织中几乎未见MTDH表达,而Wnt5b却在正常肝组织中高表达;并且MTDH和Wnt5b在乙肝相关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直径有相关性(P<0.05).结论 MTDH与Wnt5b共同参与HCC的进展,具有早期诊断评估HCC进展程度的价值,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3D-CRT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秀琴;郭武华;尚红娟;疏云;王洪云

    我国乙肝相关性肝癌约占原发性肝癌(PLC)的80%,随着肝癌放疗地位的提高,放射性肝损伤倍受关注.为了探讨抗乙肝病毒治疗对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我们对部分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