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效果

    作者:党海峰;罗鸣;王陶然;李小亮;袁志;邹继伟;陈晓超;高扬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6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Mason进行分型,其中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采用Kocher入路联合双头加压螺钉及微型钢板进行固定.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Mayo肘部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26例患者随访9~18个月.平均术中出血量(38.6±24.7)mL,手术时间(57.8±18.3)min,愈合时间(11.5±5.2)周,愈合率100.0%,Mayo肘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2%.结论 Kocher入路联合双头加压螺钉及微型钢板,可有效治疗MayoⅡ、Ⅲ、Ⅳ型桡骨小头骨折.

  • 牙齿掉了,也能再“种”说说人类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

    作者:李延平

    种植牙算不算假牙?种植牙就好比种树,“刨个坑,然后把树种进去,填好回土”.严格意义上,种植牙也算是假牙的一种,它是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中以替代牙根,然后以此为基础修复缺失牙.由于种植牙是修复口腔功能理想的假牙,相比其他的烤瓷牙、牙套等,种植牙具有更加安全、牢固等特点,因此享有“人类第三副牙齿”的美誉.一般种植体植入术只需要几十分钟至数小时即可以完成.由于手术选用的是与人体相容性极好的生物材料,种植牙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而且,即使种植牙的骨结合失败,人造牙根也可以取出,待骨愈合后再做种植,或者改用其他修复方法,因此对患者而言也相对安全便利.

  •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丹;韩丽娟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作为多向生物活性的生物蛋白,广泛应用于创面愈合、止血、骨缺损、修复等方面,在多学科领域被研究及广泛应用,尤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日显重要地位.本文综述系统阐述了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的分析,对运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塞拔牙创位点保存给出了建议.

  • 补肾壮骨汤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肖署阳;蔡立民;谭志超;张斌山;袁胜超;卢照平;曾广龙

    目的 研究补肾壮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对骨愈合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诊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对比2组骨折愈合等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45/60);骨折愈合率为88.3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43/6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患肢消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 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作者:李卫忠;张国强;段伟焘;宋志勇;梁林

    自1992年1月~1997年1月,我们收住15例外伤性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49岁。左小腿8例,右小腿7例。骨缺损长度3~8cm。彻底清创骨折端加压外固定,同期进行截骨延长5例,延期行骨延长10例。2 治疗方法  对骨折部位无创面缺损或已有瘢痕组织形成,感染基本静止者,手术中彻底清除骨端肉芽组织,有内固定物者一并去除。修整骨折端,使更适应加压固定。安装半环式外固定架,即每组用3mm骨圆针2根,在骨折的远近侧骨干穿针,对骨折端进行加压达两骨折端紧密结合为止。同时行干骺端截骨,去除或截断腓骨。胫骨干骺端穿针,缝合切口。术后7~14天肿胀基本消退后即开始延长,延长期间不断活动膝踝关节。延长以每日1mm为度。如出现血管神经危象则暂停延长。  对于有感染者,彻底清创反复用洗必泰液冲洗、浸泡。而后安放外固定架,待感染控制后再进行延长。对存在软组织明显缺损者,加压外固定同时进行转移皮瓣或肌皮瓣覆盖创面。3 治疗结果  本组15例,其中2例发生针道感染,钢针松动,拆除外固定,针道感染控制后改变穿针部位延期骨延长,达到骨愈合和平衡下肢长度目的。有4例伤口部分裂开形成窦道,经换药和窦道搔刮后闭合。全组病例均达到骨愈合和下肢均衡的目的,平均骨愈合时间5个月。4 讨论  本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如下优点:①创伤病灶区外穿针对骨折端血运干扰小,同时避免了内固定物对局部的不良作用。②骨折端加压固定,固定可靠并促进骨折早期愈合。③外固定同时胫骨干骺端延长术理想解决了骨缺损。④外固定后便于伤口局部处理,并能活动踝膝关节,减少挛缩、强直等并发症发生。

  • 四种中药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福慧;金宗濂;郑军;裴凌鹏;高云;杨淑芹;蔡静怡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

    作者:赵勇

        随着生物力学、材料力学、分子生物学等边缘学科与骨科医学界的互相渗透,骨折治疗的概念和方法发生了一次革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在无应力遮挡状态下,骨折自然愈合,这种应力状态与骨折愈合过程相适应。1 压应力与骨组织学变化  骨折愈合期间,骨折断端如有一定的生物力学条件刺激可能会加速细胞分化,激发各种骨细胞的大量增生,形成骨痂,稳定断端,达到愈合的目的[1]。  根据骨痂组织学观察,骨折愈合过程可分为炎症期、骨痂形成期、塑形期[2]。这种分类方法是对一般情况下自然愈合或普通固定下骨愈合过程的形态描述。加压固定绝对稳定时,骨折端一期愈合[3],骨折断端直接连接,没有哈氏系统破骨细胞在骨折断端塑形改造吸收阶段,但是,这种骨折断端间的直接连接方式,是否真正加速了骨折的愈合过程?是否完全符合骨折治疗的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坚硬的加压钢板固定,使钢板下皮质骨在负重和活动时的生理刺激消除,使骨得不到应力的作用,断端间的应变减少或消失,因而影响成骨过程的细胞活动,没有外骨痂[4]。所以,为了维持断端的连接,防止发生再骨折,要长期保留内固定。但是,加压固定时骨折一期愈合,究竟是由于压力的直接刺激作用,还是由于绝对稳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确定。  二期愈合则是经典的骨愈合方式,是间接愈合,通过软骨骨痂来完成,由软骨组织转变成骨组织。生理应力提供了组织生长发育和保持体内平衡的主要刺激[5]。功能负重使软骨形成增多,而且使软骨骨化加速,骨痂形成增多[6],直径增大,横截面积增加,骨痂桥架于骨端间,骨的直径增加使骨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二期愈合时局部有一定程度的活动,骨折部骨痂由局部血管化形成[7],而早期的血管重建首先来自周围组织,故骨的形成首先发生在周围,先在软骨和血肿的外面形成一个壳,远离骨折处的髓内循环是完整的,膜内成骨的骨痂从骨皮质向外形成放射状的骨小梁,血肿位于骨折的中心,这样,在骨折处就产生一个物质梯度的变化,力学性能差的位于中心,力学性能好的位于外周,外表面的骨控制了骨痂的力学性能[8]。

  • 金属内植物腐蚀与骨愈合

    作者:陈光;王庆贤;张英泽

    随着生物材料研究的进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各种金属材料的内植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降低了病残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植入体内的人工关节、内固定装置等内植物可因生物学、生物力学及电化学方面的原因而腐蚀,表现为内植物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释放降解产物[1~4].内植物降解产物与机体组织间的相互反应,以及腐蚀产物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干扰,目前国内报道尚少见,本文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以期引起重视.1 金属内植物腐蚀的机制

    关键词: 金属内植物 骨愈合
  • 体外冲击波在促进骨愈合中的应用

    作者:孔繁荣;李建军;秦树光;孔德明;张玉祥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2例外伤性骨折愈合延迟、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治疗,治疗后每4~6周进行X线片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首次冲击波治疗12周后如骨折处无明显骨痂形成,则进行第2次冲击波治疗.冲击波能量为0.4 mJ/mm2,每次脉冲总数为1 600~2 400次.结果:22例下肢外伤性骨折愈合延迟及骨不连经体外冲击波治疗后,骨性骨痂形成的时间为4~12周,20例有明显骨痂形成,其中17例在治疗后3~6个月内骨折完全愈合.2例胫骨下段骨折冲击波治疗无效.结论: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效果满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长骨骨折支架骨外固定与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

    作者:邱如诚;张碧煌

    1989年徐莘香[1]报道应用梯形钢板治疗长骨骨折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的新概念,认为这是一种优化的骨愈合方式,按此方式骨折修复为理想.我们自1993年10月~1996年10月应用于仲嘉式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62例,从X线片及临床均发现这一现象,报告如下.

  • 奇正消痛贴膏对大鼠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晓强;王彦礼;杨伟鹏;王怡薇;李涛;张会会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大鼠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造成大鼠骨缺损模型,奇正消痛贴膏2,1,0.5 g·kg-1经皮给药4周,观察给药1~4周X射线检查、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测定、生物力学测定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奇正消痛贴膏2,1,0.5 g·kg-1剂量组大鼠骨缺损部位7 ~28 d的放射线检查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骨密度不同程度增高,灰度增加,在药后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中ALP,Ca,P水平未有显著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奇正消痛贴膏2,1,0.5 g·kg-1组7~14 d时骨小梁形成及骨板生成速度快于模型组.结论:奇正消痛贴膏对大鼠骨缺损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 六味地黄丸对Pilon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

    作者:徐玉春;何远飞;张明星;李鹏飞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Pilon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11月共收治60例行手术治疗Pilon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使用六味地黄丸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负重时间、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以临床完整随访试验组骨性愈合时间为(12.5±2.1)周,优于对照组的(14.7±3.4)周(P<0.05).试验组首次负重时间为(11.2±2.4)周,优于对照组的(12.3±2 9)周(P<0.05).Mazur评价系统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优良率达到93.3%,与对照组的90.0%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以有效促进Pilon骨折术后骨愈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骨愈合剂熏蒸促进糖尿病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劲松;常华;盛永华;高俊;陈俭波;张曦

    目的 观察中药“骨愈合剂”熏蒸对伴糖尿病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影响,阐明中药熏蒸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延迟愈合患者进行中药“骨愈合剂”熏蒸治疗,4、8、12、24周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端愈合的情况.结果 “骨愈合剂”熏蒸治疗伴糖尿病骨折延迟愈合27例,其中骨性愈合21例(77.78%),好转5例(18.51%),无效1例(3.7%)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3%.结论 “骨愈合剂”能够有效促进糖尿病骨折的愈合,费用低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可以早期使用,预防可能出现的骨折延迟愈合,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脆蛇接骨丸促进骨愈合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虹

    目的 探讨采用脆蛇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收治的896例患者按病员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n=590)和对照组(n=306),治疗组给予脆蛇接骨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大连中药厂生产的海洋牌伤科接骨片.2组均定期摄DR片以了解骨痂生长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骨愈合缩短时间在1~2周,优于临床愈合时间参考值2~3周,加速了骨折的愈合;与治疗第1d相比,治疗7d后2组PT、APTT和TT均有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ib、全血比黏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脆蛇接骨丸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碎补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福慧;郑军;程伟

    目的:观察中药骨碎补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动态观察.结果: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TGF-β1mRNA、BMP-2mRNA及VEGFmRNA在正常组各时间点均无阳性表达;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不同细胞中表达强度不同;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组在TGF-β1mRNA、BMP-2mRNA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有显著变化,骨碎补组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不同.结论:在骨愈合过程中,骨碎补对TGF-β1mRNA、BMP-2mRNA基因表达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 骨形成蛋白介导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司晓辉;杨连君;冯志军;刘艳琳;吕晶;张雪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导入基因的功能片段改善机体生理状况或者治疗疾病.利用基因治疗可在骨缺损或骨折局部释放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并且无需异体载体,方法包括体内法和离体法.BMP基因治疗可以促进骨和软骨形成、脊柱融合、颌面骨和牙齿修复、肌腱韧带形成,此外对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也可采用BMP基因治疗.总之BMP基因治疗方法经济有效,是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建华;张弢;戴先文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目前已成为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异体骨关节移植不但可以重建患者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还能与宿主骨愈合并成为其体内有功能、永久的一部分[1].

  • 1例5岁儿童骨延长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吕永杰;朱晓红;薛宏;寇增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双向骨延长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外固定架固定延长骨断端,是一种损伤小,骨愈合快,并发症少的方法.我科自1994年开展此项目,已经成功实施16例,近日我科成功为1名5岁男童实施保留骨膜的胫骨近侧段截骨延长术,46天延长胫骨缺损达8 cm,突破了实施胫骨延长术的小年龄界限,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 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愈合作用临床观察

    作者:张林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在治疗骨愈合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骨折患者12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加用骨创伤治疗仪.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较快,治疗时间较短,有效率及优良率均达100%.结论脉冲电磁场可加速骨的重建和修复.

  • 电刺激疗法辅助治疗四肢骨折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李庆梅;姚长海;李文锋

    研究表明,受应力的骨能产生电信号,施加于骨上的电流能导致骨性质的改变,并参与骨重建.近年来不断有应用电刺激促进骨愈合的报道.

268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