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8例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朱江;杨静;魏小龙;孙羽东;高斌;刘兆辰;赵志青;景在平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案对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成双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双CEA组,10例)、双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双CAS组,13例)及CEA/CAS组(15例).结果 三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P=0.657).双CAS组术后3例(23.1%)患者出现低血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44).术后5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CEA:双CAS:CEA/CAS=1:3:1,P=0.415).3例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双CEA组1例(10%),双CAS组2例(15.4%),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术后高灌注综合征6例,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CEA:双CAS:CEA/CAS=2:3:1,P=0.451).双CEA组和双CAS组术后各有1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经统计学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P=0.487).不良事件总和上,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8).结论 双侧CAS手术在安全性上要劣于其他两种手术方案.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易玲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共进行1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例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颈部伤口血肿,立即送手术室进行血肿清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1例手术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2周患者均觉头晕、记忆力等方面明显好转,无言语障碍.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精心而全面的身心护理,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愈后的身心恢复起到了非常正面积极的作用.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峰;张磊;崔皓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8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手术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和保守组(保守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死亡率和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较保守组更高,随访1年发现,死亡率为4.65%,脑卒中复发率为6.98%,均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效果可靠.

  • 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血管开通治疗

    作者:陈宇;刘暴;宋小军;曾嵘;刘昌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大量证据表明及时开通闭塞的病灶血管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随着影像学及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新的血管再通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对血管再通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综述。

  • 60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崔凤奎;鹿凯;姜国忠;李雪岩;刘巍立

    目的 总结大庆地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有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应用CEA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结果59例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受益,1例术后6 d死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7例出现轻度脑神经功能障碍,未予处置,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后血压不稳定7例,其中偏高5例,但均能经药物控制,随访6个月复查CTA,3例出现再狭窄.结论CEA在大庆地区一级医院的实行是安全可行的.

  • 探究同期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疗效价值

    作者:周智勇;李莹

    目的 探究同期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兴安盟人民医院颈动脉狭窄45例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期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随后采用统计学SPSS 17.0软件处理计算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再狭窄率、并发症发生率、C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NIHS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后45例患者无死亡,其中1例出现再狭窄,占2.22%,1例出现过渡灌注综合征,占2.22%,经相应治疗后,均已好转;经治疗后COS评分(13.45±1.68)分、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6.32±1.42)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住院时间为(12.56±2.45)d,住院费用为(6.85±1.45)万元.结论 对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患者同期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显著.

  • 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勋;蔡惠;杨林;禄韶英;刘建林

    目的 研究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为评估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71例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EA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有无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及无并发症患者术前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差异,分析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对CEA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中共有19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组24h SSD、24h DSD及nSSD低于并发症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24h SSD、24h DSD及nSSD升高提示CEA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监测该类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可以为预测CEA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调整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脑电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荣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由颈动脉彩超和电子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CTA)予以确诊.所有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从麻醉诱导前至手术结束麻醉清醒,用8导联EEG监测记录.观察和记录手术前后EEG变化情况、相关处理措施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颈内动脉阻断前,有5例患者出现同侧相应导联的低电压变化.颈内动脉阻断后,15例未出现新的EEG改变,而有6例出现了异常变化.其中有2例出现了双侧导联的低电压改变;1例在颈动脉阻断1 min后出现同侧导联的慢波变化,并且伴有快波幅度的轻度降低;1例颈动脉阻断30 s后出现单侧慢波变化合并显著低电压;2例出现双侧持续性慢波合并低电压变化.行相关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复查脑部CT,均未见到明显脑部缺血或出血体征或症状.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采用EEG监测可有效提示脑部缺血缺氧,并指导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和用药.

  • 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娟;丁冠男

    目的:观察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组(DC 组,n =30)和颈丛组(C 组,n =30)。DC 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 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C 组术中高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C 组( P ﹤0.05。DC 组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 C 组( P ﹤0.05)。DC 组中主诉疼痛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 C 组( P ﹤0.05)。结论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是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 颈动脉狭窄引起短暂性脑缺血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学东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因短暂性脑缺血(TIA)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而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术后第二天发生脑梗塞死亡外,其余患者TIA表现消失,4例慢性脑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未出现偏瘫或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TIA病人,经多普勒超声或动脉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大于50%,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者,分期手术治疗较为安全.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 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作者:施敏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33.0±3.5),(32.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2±4.1),(43.4±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3.937,13.22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7/15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17/1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4,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经颅多普勒超声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陈欣欣;李斌

    目的 总结18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为临床工作提供保障.方法 术中根据TCD监测的结果决定是否实施转流,其中160例没有实施术中转流,27例实施术中转流.结果 72例手术均进行顺利.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减少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干预

    作者:邢保娥;苏荣

    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是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所造成的管壁狭窄,单靠内科使用药物扩血管、降血压及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只能短期内改善症状,但1年脑卒中再发生率约占半数,5年内发生脑梗死为25%~40%[1],外科治疗该病的方法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由于术后脑缺血和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达16.8%[2],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35例颈内动脉狭窄术后,进行提前护理干预措施,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现报告如下.

  • 术中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牛宏珍;勇强;袁嘉;张勤奕;李同勋;魏达友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超声不同表现与术后神经系统症状的关系.方法 8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均行术中超声检查,评估术中超声的表现和外科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42.5% (37/87)的患者术中超声检查结果异常,其中76% (28/37)为轻微异常,包括小的内膜片、小的残留斑块,24% (9/37)为显著异常,其中6例术中即刻切开进行了修复.所有87例患者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6%(4/87),其中2例患者为术后高灌注,另外2例为术后脑梗死.结论 术中超声是CEA手术的得力助手,可以帮助外科医师评估手术异常,对颈动脉显著异常进行即刻修复.

  • 20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

    作者:范艳竹;赵东红

    目的 分析本院颈动脉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20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血压管理护理经验,通过术前血压的正确监测,术后对血压波动的严密观察与正确处理,将患者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结果 199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医嘱出院,1例患者因既往心梗突然发作死亡.结论 有效的血压管理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必要措施、可以减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抑或颈动脉支架术: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作者:丛悦;邹英华

    脑卒中是当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常见原因.20世纪80~90年代已有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于内科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卒中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愈发成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正在为一些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所证实,腔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正在挑战着外科内膜剥脱术的"金标准"地位.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对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易振恒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对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研究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观察两组术后7 d心血管、脑部及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7 d,两组心血管与颅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可降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监测及护理探讨

    作者:梁青;贾福玲;杨柠

    目的 探讨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tomy,CEA)术后的监护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术后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的1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血压进行控制,观察脑部并发症,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术后抗凝药物应用的观察与护理,切口及引流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2 h内发生1例切口血肿,3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6例血压升高,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5例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消失.通过严密的监护和及时处理并发症,1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安全转出监护室.结论 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的患者实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尤为关键.

  • 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术后护理

    作者:刘芳环;方玲琍;曾威;胡春新;王瑞;张彦青

    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减少病人分期手术的风险.通过对18例同期行CABG加CEA手术术后病人的护理,认为预防和护理脑部并发症、预防移植的冠状动脉再栓塞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应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氧血症、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进行预防性护理和监护;对于术前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应加强血糖监测和饮食指导.本组除1例术后31d死于脑栓塞外,其余均恢复良好.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作者:赵斌亮;郝斌;杨涛;续慧民;张建陶;马同强;王军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CAS及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全文阅读所纳入文献,提取原始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相对危险度(RR值)及双侧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统计量.结果共纳入20篇研究9189例患者,其中CAS组4968例,CEA组4221例.CAS组术后30 d发生脑卒中、死亡与脑卒中、非致残性脑卒中及术后1年发生重度再狭窄与完全闭塞事件的风险均高于CEA组,其RR值分别为1.60(95%CI 1.30~1.96),P<0.00001;1.58(95%CI 1.31~1.91),P<0.00001;1.89(95%CI 1.43~2.48),P<0.00001;2.17(95%CI 1.44~3.28),P=0.0002.CAS组术后30 d发生心肌梗死及中枢神经损伤事件的风险均低于CEA组,其RR值分别为0.46(95%CI 0.29~0.72),P=0.0007;0.06(95%CI 0.03~0.13),P<0.00001.两组术后30 d发生死亡及致残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值分别为1.29(95%CI 0.80~2.07),P=0.29;1.28(95%CI 0.91~1.80),P=0.16.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应该充分探讨并了解每例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价值观和期望,医师的临床经验,科学的医学证据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310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