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的滤过算法影响图像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滤过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滤过算法技术和使用规律.方法分析不同的滤过算法对扫描水模的空间分辨力、噪声、CT值的影响,再用不同滤过算法对人体不同部位组织器官的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滤过算法对低对比分辨力和噪声的影响较大,肺算法的低对比分辨力高,边缘算法的噪声大,软组织算法小;对空间分辨力骨加算法和边缘算法高,噪声也大;对软组织使用低对比和低噪声的算法,会使组织边缘更加圆滑,增加软组织对比,对骨组织和肺组织使用高空间分辨力算法会增加组织边缘的锐利程度,图像显示更加清晰.滤过算法对组织的平均CT值影响较小,但对大和小值有影响.结论恰当选择滤过算法是保证CT图像质量的重要条件.
-
MRI影像质量评价指标及其优化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研究活体、诊断早期病变的医学影像技术,其影像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医疗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对影像质量评价指标及其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
MRI质量控制参数空间分辨力的智能检测模块设计
目的 设计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参数空间分辨力的智能检测模块,克服传统手动检测方式存在的若干缺陷,提高QC程序对MRI空间分辨力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方法 基于ACR体模及其针对空间分辨力的QC检测流程,利用一系列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包括ROI的提取、检测目标的识别等程序,对空间分辨力展开检测.结果 所设计模块完成了空间分辨力的自动检测,相较于传统检测,在提高精度的同时,极大缩短检测时间.结论 该检测模块针对空间分辨力能够实现智能客观的评价,对今后开展科学有序的磁共振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物理指标检测与评价的研究
本文就北京市的CT机成像物理性能检测工作,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评价分析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实测研究取得了一些可行性结论,例如:MTF=10%时的空间分辨力与视觉模块图像分辨力相当,实测对比度与视觉可分辨孔径乘积评价扫描系统的密度分辨力是科学的可行的;CT值均匀度对模体尺寸的依赖性是用于婴幼儿扫描C T机的重要指标;50mGv剂量限值是检测评价密度分辨力的基本条件.研究结果用于北京市CT机成像物理性能检测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物理成像性能质控效果.作者还对今后的检测评价提出了新建议.
-
CT图像质量主要参数的检测
主要对CT图像的质量参数和测试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影响CT图像质量的参数主要有:CT剂量指数(CTDI)、水的CT值、均匀性、噪声水平、层厚、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根据《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JJG1026—2007),CT在使用前、使用中要对CT图像的质量参数进行检测.
-
动态聚焦回波超声诊断图像空间分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析利用时间延迟动态聚焦方式进行回波成像时,超声诊断图像的空间分辨力特性.方法将两根非吸收缝线平行固定于刻度直尺框架上,制成实验模型.超声诊断设备选用具有全数字化显像系统的超声医学成像仪,超声换能器选用相控阵探头(7V3C),频率为7 MHz.在保持缝线与探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发射声束聚焦的焦点位置,同时观察图像分辨力变化.结果当发射声束聚焦的焦点位置(即焦距)发生改变时,超声诊断图像的侧向分辨力没有产生变化.结论采用时间延迟动态聚焦方式进行回波超声诊断成像,能够克服超声波束宽度的影响,对介质中各个空间位置的目标物(回波源)精确地定位显像.
-
医学超声图像的分辨力
B超仪的图像分辨力是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超声图像的空间分辨力的各种因素.显示器一般都可显示500像素×500像素矩阵,其图像分辨力是足够好的.超声扫查线数量(通常≤256线)所决定的横向(侧向)空间采样分辨力在中远场区(对凸阵、相控阵)较差,电子聚焦系统的质量可能是决定B超仪横向分辨力的主要的因素.成像系统的频带宽度是决定B超仪纵向(轴向)分辨力的关键因素.
-
充分发挥64层螺旋CT的优势
目前,64层螺旋CT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是它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充分发挥64层螺旋CT的优势,这是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64层螺旋CT的主要技术改进:高空间分辨力和高时间分辨力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各向同性扫描及对比剂应用中所带来的革新.
-
腔内超声在可切除胃癌患者中对肿瘤分期评估的临床价值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osound,EUS)是目前局限期胃癌主要的分期诊断方法[1],改变了大多数患者的治疗策略[2].EUS独有的空间分辨力,使其能够鉴别胃壁不同的分层,可以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做到肿瘤大小和淋巴结分期.但是文献报道在胃癌分期准确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分析EUS在局限期胃癌分期中的有效率,探讨是否作为临床实践中的常规检查.
-
经静脉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灌注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并不能完成对心肌灌注的评价,但从成像方法学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灌注有以下优势[1]:(1)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其轴向分辨率<1 mm,虽低于磁共振和超高速CT,但较核素和PET高;(2)优于其他影像技术的时间分辨力(30~120 Hz);(3)方便无创,可在病床旁完成;(4)相对费用低.随着声学造影剂和超声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首先,实现了经静脉注射超声心动图上心肌显影.随后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试验又在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后,应用新型的超声显像方式成功观察了心肌灌注情况,这种新型诊断技术即为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也称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
-
SPECT设备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SPECT设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分析影响系统性能指标的因素和系统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参考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以及厂家规范,测量了12个省市的31台SPECT设备的系统空间分辨力、系统平面灵敏度、断层空间分辨力等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全部是第一次检测时的测量结果.结果 系统空间分辨力:(7.90±0.62) mm,大值9.46 mm,小值7.04 mm;系统平面灵敏度:(78.54±13.17)s-1 ·MBq-1,大值123.80 s-1 ·MBq-1,小值56.70 s-1·MBq-1;断层空间分辨力:(13.12±2.59)mm,大值18.13 mm,小值8.45 mm,从数值上看,这3个指标的增减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并且通过和厂家指标标准值的对比,3个系统性能指标均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系统平面灵敏度和空间分辨力是相互制约的,晶体厚度的增加可以提升系统平面灵敏度,但同时会对其系统空间分辨力和断层空间分辨力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不同的临床应用,需要选择合适的准直器类型和晶体厚度.
-
64层螺旋CT的扫描优势
1 CT的诞生1971年9月,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CT,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患者.1972年4月,他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重要的成就.CT由X线发生系统、探测器、计算机系统、扫描机架等几部分组成.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象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高.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
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胸部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胸部X线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存在较高的误诊和漏诊.螺旋CT具有较强的密度和空间分辨力,其在肺结核诊断和活动性判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胸部X线检查,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对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进行对比观察,探讨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
一种MRI临床质控体模的设计构想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临床日常质控的MRI检测体模.方法: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使用国内常用的Magphan SMR170型和Victoreen 76-903型体模进行测试实验,比对各模块检测数据,分析各模块的优缺点并设计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该体模可适用于高成像质量MRI设备的检测,并能解决定位不准确、尺寸不匹配等问题.结论:该体模可满足MRI临床日常检测的需求,为体模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64层螺旋CT空间分辨力评价方法解析
目的:针对目前CT空间分辨力的检验现状,提出更为科学严谨的64层螺旋CT空间分辨力检测要求。方法:对现行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空间分辨力测试要求进行分析,用试验数据来说明现行标准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64层螺旋CT空间分辨力的检测要求,并分析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结果:64层螺旋CT空间分辨力测试要求能够很好地评价空间分辨力,避免了原有标准测试要求中存在的不足。结论:64层螺旋空间分辨力检测要求的提出,能够更好、更科学地评价其空间分辨力,保证图像质量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及平均腺体剂量检测
目的: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与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ular dose,AGD)进行检测,以保证低剂量下获得高分辨力、高对比度的乳腺X线影像.方法:将M12乳腺X线机性能测试模体放置于乳房支撑台正中位置上,在该模体的基础上对准3个固定槽放置线对卡模体,开启自动曝光控制(auto exposure control,AEC),管电压28 kV,选择常用阳极滤过组合进行曝光,对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进行检测.采用福禄克TNT12000射线检测工具、2mm厚的钢板及不同厚度的铝片测量出半值层(half-valuelayer,HVL),进而计算出AGD.结果:纵向空间分辨力均为8 lp/mm,横向空间分辨力大为10 lp/mm,小为8lp/mm,均大于7lp/mm,检测通过;所测AGD为0.60~0.61 mGy,<2mGy,检测通过.结论:通过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力和AGD的检测,可以快速评估乳腺X线成像系统的性能及放射剂量,客观地反映设备的性能,从而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和低的辐射剂量.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其极高的空间分辨力,一直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此项技术存在侵袭性,检查费用高且时间长,以及1%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缺陷[1].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的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mutiple plane reconstruction,MP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透视(volume rendering,VR)和CT仿真内镜(CT virtualendoscopy,CTVE)等重建方法提供二维和三维图像,从而清晰地显示动脉瘤自身的形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CT血管造影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动脉瘤夹闭手术中所见,以了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心理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Ogawa等[1]于1990年首次在活体大鼠显示了血氧浓度对脑血管显影的影响,奠定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实验基础.1991年Kwong小组[2]和Ogawa小组[3]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明尼苏达大学独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批人脑fMRI实验,从而揭开了脑功能研究历史的崭新一页.该项技术以脱氧血红蛋白为内源性对比剂,是一种完全不需要放射性核素和其他对比剂的非侵入性体层扫描成像技术,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可在同一个体反复测量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运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会有一部分患者因桥血管狭窄闭塞再次发生心肌缺血症状[1].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及日臻成熟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的出现,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图像质量,扩大了应用范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2].本研究对22例搭桥术后进行DS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DSCT在CABG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
-
心脏CT成像的技术进展
CT是传统X线摄影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问世以来,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的硬件、软件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1998年推出了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T, MSCT),MSCT即是X线管围绕人体旋转1周能同时获得多幅CT图像,这技术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扩展了CT的应用范围,目前探测器宽度为40 mm的64层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