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心内膜电生理标测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本文介绍非 X线心脏磁电解剖标测 (CARTO)系统的原理 ,标测过程及临床应用.
-
“读片时代”向“阅图时代”变革的新起点——腹膜后腔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传统外科诊疗模式下,临床医师通常依据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疾病诊断的复核、细化,以及相应手术方案的规划与设计,但随着“精准外科”理念的普及与“微创外科”技术的推广,这种凭借二维信息主观地拼接、想象病体三维解剖结构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于是,计算机与生物医学领域融合下的数字医学技术悄然兴起,它使得CT等二维影像信息能够得以一种三维图形的方式呈现,这种客观、量化、直观获取影像信息的新方式,使得传统诊疗模式大有从“读片时代”向“阅图时代”变革的趋势.本文以泌尿外科中崭露头角的腹膜后腔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与相关应用研究作为切入点,就此现状做一介绍.
-
蚂蚁管理知识的启示
世界上杰出的建筑实际上都出自于动物,比如像蜜蜂的蜂巢和蚂蚁的蚁窝.蚂蚁天生就是建筑大师,它们能建造出让人类称奇的居所,那圆型的门拱就像计算机里的三维图形.但这里的蚂蚁指的是一个数量级的群体,而不包括个体,甚至是一小群蚂蚁.
-
一种解剖CAI课件的设计方法
CAI在医学教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较好解决医学实验中的成本高、实验费高、可视化低(例如;神经系统)、不易重复等特点,尤其是三维图形(简称SD)的表现能力,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形象演示,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用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进行程序设计,较传统的Author-ware相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在引入标准图形接口openGL就更加强了其图形的表现能力,在此基础上辅以3 DMAX和AutoCAD即可完全满足解剖教学对3 D的要求,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以仿真模型和动画为主的交互式教学软件.虽然此种方法需较高程序设计技术和技巧,生产周期长、工作量大,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3 D动画及实物模型演示,为学习和重复实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耳蜗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相继出现了医学三维重建的报道,90年代进行了虚拟人体形态结构的研究[1-2],国内耳蜗的三维建模也随之开展.医学三维重建是借助计算机对多途径所获得的器官组织连续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提取轮廓,构建其三维图形并进行定量测量的一种形态学研究方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以及图形图像工具软件的更新换代,使得在二维图像上无法呈现的复杂空间构筑,在三维可视化屏幕上得以实现.
-
介绍一种计算机三维图像测量组织面积、体积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测量组织的面积方法:是将三维表面的模形经过分剪转为平面后进行测量.此过程繁琐,而且不能测量体积和形成三维图形.为此介绍一种计算机三维图像测量方法.1 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用摄像机静态视频输入或数字相机,或扫描照片,形成基底面、正中横切面及正中纵切面,三个平面后输入参数,用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作必要的处理,依据标尺恢复实际大小,使对象平面呈黑色,背景为白色,无中间灰度,图像格式为256灰度位图.
-
基于组织切片的骨小梁空间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获取松质骨小梁结构的三维图形的方法.方法 对松质骨样本进行硝酸银染色和白色聚酯包埋,逐层连续断面切除,利用数码相机连续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清晰的骨小梁结构的二维图像,随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松质骨小梁空间结构的计算机三维图形,并对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本方法可以获得清晰的骨小梁三维结构图;根据三维图形计算所得的骨体积分数为18.6%±5.2%,与传统的Archimedes方法测量值17.8%±6.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骨小梁结构体系的研究中,利用实验室的现有设备,采用本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获得松质骨小梁结构的三维图形.
-
盆腔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研究
随着医学影像学、计算机图形学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解剖实验室和手术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及可视化(visualization)研究.三维重建就是通过对一系列二维图像进行边界识别等分割处理,重新还原出被检物体的三维图像[1].可视化技术能够再现三维世界中的物体,用三维形体来表示复杂的信息,在三维图形世界中直接对具有形体的信息进行操作,与计算机直接交流,实现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