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盲肠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报道
病人:女性,28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疼痛半月于2008年8月11日就诊.有"阑尾切除手术"史1年.体检:腹平,右下腹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愈合良好.触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扪及包块,大小约5 cm×7 cm,质地偏硬,边界不清,压痛明显,伴轻度反跳痛,无肌卫.肠鸣音活跃.彩色超声:①右下腹混合性肿块,来自回盲部,占位可能;②肝实质占位,血管瘤可能.盆腔CT:盲肠、升结肠肿块,盆腔淋巴结肿大,盆腔积液,考虑恶性肿瘤.腹部CT:盲肠、升结肠肿块,考虑结肠癌;肝内低密度影,考虑转移.肠镜:回盲瓣呈唇状,阑尾窝呈结节样向腔内突出,约1 cm×1 cm.
-
胆肠吻合术后黏液栓致梗阻再手术一例报道
病人:女性,66岁.右上腹疼痛1周,伴进行性黄疸.既往史:"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术"后20年.体检:T39.0℃,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可见经腹直肌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区有明显叩痛.B型超声检查: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肝门部胆管扩张达29 mm.近肝门部可见类胆囊样物,其内密度混杂.CT检查:肝内、外胆管扩张,低位胆道梗阻.临床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手术,开腹探查:见右上腹腔粘连.
-
下腹部炎性肉芽肿侵及膀胱一例
患者女,25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钝痛,行B超检查发现膀胱占位而来院就诊.查体:腹软,下腹部见一长约15cm的手术疤痕,其深部可触及约4cm×4cm大小的肿块,质硬,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0×109/L,淋巴细胞0.19,中性粒细胞0.71,其他0.10.肝功能及尿常规均正常.B超检查示膀胱内实性占位.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有一肿物凸向膀胱,表面有多个突起.CT检查:平扫见膀胱前壁有一实性肿块突入膀胱内,CT值45HU,大小约5.3cm×3.8cm,以广基与膀胱前壁相连.左侧腹直肌局限性增厚,并与膀胱前壁肿块有“蒂状物”相连(图1).盆腔内未见增大的淋巴结影.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一显著强化,“蒂”状部强化更甚,其内见小的液化坏死区(图2).进一步了解病史,患者1年前曾行剖腹产手术,无血尿.综合分析后CT诊断为膀胱前壁及腹前壁炎性肉芽组织增生.
-
慢性肺转移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例
患者女,52岁。间断咳嗽2个月,自服抗生素有好转,近2天咳嗽加重,伴有少量白色粘液痰,摄胸片发现肺内肿块而入院。1983年患者于右大腿外侧发现一包块,行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遂又行肿瘤根治性手术。术后未作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体检:左下肺听诊闻及少许湿罗音。右侧大腿见手术疤痕,未触及包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舌叶支气管粘膜充血,分泌物多。支气管刷片与冲洗液涂片未查见癌细胞。胸片表现:左心缘旁见一圆形肿块,外缘光滑锐利
-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栓塞治疗一例
胃十二指肠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国内少有报道[1],国外报道亦不多[2~5].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51岁.因车祸肝挫裂伤后40天,术后黑便、发热伴黄疸2 0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黄染,血压16/9kPa,脉搏98次/分,腹部见一条长约20cm的手术疤痕,上腹部压痛. 造影检查:入院后行急诊造影检查,分别作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仅有胃十二指肠动脉不显影,其余血管未见异常.由于患者诊断不清,出血不止,半月后再次造影示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部见一6mm×8mm的囊袋状局部向外隆起,其周围见有大量对比剂外渗到十二指肠内(图1).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动脉瘤并外伤性破裂出血. 栓塞治疗:用薄壁导管送到胃十二指肠动脉开口部,送入微导管至动脉瘤内,将弹簧圈放在机械手后,送入瘤内并将弹簧圈释放,总共放入弹簧圈4个,直到将动脉瘤完全栓塞为止. 栓塞后再次造影示动脉瘤已经完全栓塞,亦未见对比剂外渗(图2). 讨论胃十二指肠动脉瘤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创伤、感染、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先天因素等有关.Eckhauser等[4] 认为30%的胃十二指肠动脉瘤系由胰腺炎所引起.
-
巨大Meckel憩室并慢性出血一例
患者男,13岁.自1992年外伤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常感下腹部胀痛,头昏乏力,解稀黑大便,每年输血几次.查体:面色苍白,左上腹有一约7cm手术疤痕,下腹部稍压痛,未扪及包块.B超、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均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Hb54g/L.
-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下腔静脉隔入左心房一例
患者男,25岁.17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在某医院行手术修补治疗.手术后即逐渐出现紫绀,活动量受限,活动后心悸、气短,无下肢浮肿、腹胀等.体检:右上肢血压16/10kPa,口唇紫绀(+),胸骨正中有手术疤痕长约20cm,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P2亢进,双下肢无浮肿,肝脏不大.X线检查:肺血增多,心脏轻度增大,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不凸,心胸比率0.55.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
-
高位阑尾1例
解剖尸体为成年女性,身高158cm左右,身体发育正常,腹部未有手术疤痕.在解剖过程中,发现其阑尾部位异常,现报道如下.
-
直肠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家庭主妇,间断性大便便后出血20余年,加重3个月.患者20年前开始出现排便习性改变,肛门坠胀,有里急后重感,便后肛门部有肿物脱出伴出血,出血呈淋滴状,偶尔有喷射状,色鲜红,量不详.近3个月来,便血量增多,每次约5~10ml左右,呈鲜红或暗红色,有时伴有凝固的血块, 2~3次/d,便后肛门无疼痛感,但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曾多次在外院行过混合痔切除术、内痔套扎术和消痔灵注射术,症状无明显好转,特来我院诊治.专科检查:膝胸位3点和6点肛缘皮肤可见手术疤痕;直肠指诊进直肠齿线上约3cm左右侧肠壁各有一肿块,质地柔软,无蒂及移行.
-
肝总动脉起始行程异位1例
笔者在教学实验中遇到肝总动脉起始异位1例,现报道如下.成年人女尸,年龄在59岁左右,身长158cm.腹部无手术疤痕.在清理尸体腹腔血管时发现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不是发自腹腔干.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2.5cm处发出,并在幽门上8cm处横行绕过胸导管、奇静脉、上腔静脉,距肝门1.5cm处分出肝左右动脉,分别进入肝左右叶.肝右动脉分出胆囊动脉.
-
晚期妊娠误食氯氰菊酯中毒一例
37岁女患,因"停经8+月,口服药物致恶心、呕吐6小时"于2013-04-19 01:10入院,入院6小时前与人发生争执后自行口服农药(具体不详),当即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肢体乏力、口唇麻木感不适,无意识障碍,无大汗淋漓、无肌肉震颤、口吐白沫,无头晕、头痛,无二便失禁,急诊平车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以"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晚期妊娠"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3℃,P 83次/分,R 19次/分,BP 117/77mmHg,急性病面容,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侧瞳孔正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腹部膨隆如孕8月大小,耻骨联合上约2cm处见一长约14cm横形陈旧性手术疤痕,未扪及宫缩,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
爱心点滴
牛苑志是一个有点先天残疾的孩子,我与他相识于他的两次住院.去年秋天因为他的左髋臼感染住在我们骨科进行了切开引流手术.给我印象深的是他憨憨的,智力有些缺陷,前胸有一道长长的手术疤痕,他妈妈说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做了手术.当你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总是急得用手挠着头皮却说不出自己的名字,我就逗他说:"你是不是叫小牛啊?"他就会害羞地笑.因为他的疾病,这个农村家庭因此而贫困.在他住院期间,他妈妈一直穿一件蓝色的翻领西服,他爸爸则一直穿一件棕色夹克,从来没有换过.
-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行程异常1例
笔者在教学中遇到右锁骨下动脉异位1例,现报道如下:成人女尸,年龄在54岁左右,身长156 cm.颈部无手术疤痕.尸解发现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4个分支,即: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图1).
-
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并发肝脾栓塞1例报告
一、病例摘要患者,男,62岁,主因“间断黑便5天、呕血3天”入院.入院前一周内呕血2次,量约1000 ml,黑便数次.曾出现血压下降(90/70 mmHg)、意识障碍.既往史:无肝炎病史,无胰腺炎病史,高血压病史约5~6年.2010年因左肺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查体:无肝病容,贫血貌,左侧胸壁见手术疤痕,余未见明显异常.查血Hb:60 g/L,白细胞:29.35×109/L,中性粒细胞:82%;HBsAg弱阳性,HBcAb阳性,HBsAb阳性,HBV-DNA< 500 copies/ml,凝血及肿瘤标记物各项指标正常;腹部CT平扫: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
先天性无胆囊1例
患者,男,62岁,因复合性胃溃疡反复发作并穿孔2 h 急诊入院.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1个月后做胃镜检查示:复合性胃溃疡.肝胆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行胃大部分切除 Roux-Y型吻合术.探查肝脏下面无胆囊,胆囊床位置无手术疤痕,格利森氏系统结构清楚,胆总管轻度扩张.
-
引线器引线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117例报告
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其疗程短、疗效迅速肯定,治愈率高达95%以上而被患者所接受,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由于颈部位于显露部位,术后遗瘤手术疤痕而影响美观.为此,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沿皮纹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但此法由于切口小,位置低,给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极动静脉时增加了难度.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采用自制引线器引线结扎甲状腺上极动静脉117例.
-
下肢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进展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1],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欧美国家的患病率高达20%~40%.张培华等[2]调查的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有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多个手术疤痕的缺陷,无法满足患者要求,容易使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恐惧感,不及时治疗,从而延误病情.
-
微创伤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6例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手术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疤痕大,影响美观;另一种治疗方法是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创伤小,但设备要求较高,技术操作复杂,费用高,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处理困难.2006年1月至7月,我们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采用国产封堵器经胸壁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6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先天性脊柱裂伴膀胱纵膈畸形一例
患儿,女,7岁。因尿频7年伴反复发(烧)热、腹痛、腹部肿块及尿痛2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5天在外地多方治疗无效后来我院就医。该患儿在半岁时骶尾部长出一包块并逐渐增大,1岁时达5cm×5cm,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脊柱裂并予手术治疗痊愈。本次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02次/分,呼吸32次/分。发育营养较差,慢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心肺无异常。体征发现;腹部膨隆,肝脾未触及,腹正中触及一约20cm×18cm的倒梨状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上部活动,下部固定,压痛明显,叩诊浊音。外生殖器正常,骶尾部有一约0.2cm×6cm大手术疤痕。血红蛋白130g/L,红细胞4.4×1012/L,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0.9。
-
急症治验二则
1 肠梗阻伴严重肝损案冷某,女,43岁,腹痛、呕吐伴便闭8d.患者于8d前因过食辛辣食物及冷饮后,晚上出现中上腹及右下腹隐痛不适,呈阵发性,不放射,大便未解,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水,口苦,一日呕吐数次,感心慌,于当日晚就诊我院急诊科,考虑急性胃炎,给于氧氟沙星静滴及对症处理返家,治疗2d,症无缓解,中上腹疼痛继续加重,并放射至背心,呕吐较为频繁,乏力,再次就诊我科,门诊以急性胃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温正常,痛苦面容,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腹平坦未见肠型及包块,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2cm的斜形手术疤痕,腹软、未扪及包块,中上腹及脐旁右下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胆未扪及,肠鸣音活跃.2年前曾因胆结石作胆囊切除术,无药物过敏史.